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论》第一手稿的五大哲学创新——《1857—1858年手稿》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东 林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7,共9页
《资本论》第一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的主要作品之一,也是其哲学创新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它是继马克思19世纪40年代的初步哲学探索之后,其哲学思想发展的又一座高峰,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第... 《资本论》第一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的主要作品之一,也是其哲学创新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它是继马克思19世纪40年代的初步哲学探索之后,其哲学思想发展的又一座高峰,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第二阶段(《资本论》创作阶段)的奠基之作,也是其哲学创新第三阶段(《马克思晚年笔记》创作阶段)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思想起点,在马克思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作用。确立对《手稿》哲学地位的上述肯定性理解,其意义不仅在于纠正长期以来对这一手稿的单一经济学学科理解,还在于确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新解释模式,消除长期以来流行的关于马克思哲学史的两种错误观念——“马克思哲学创新一次完成论”、“两个马克思对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1857-1858手稿 哲学创新
下载PDF
交换价值视域下的生态危机根源探碛--以《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为原本
2
作者 姚松 《理论界》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是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在对抗性矛盾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是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在对抗性矛盾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与资本追逐交换价值的潜在联系。不仅如此,《手稿》还着重论述了通过建立生产者的联合以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弊端,进而从根源上消解生态危机,为当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领与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 交换价值 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原文传递
总体性视域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考察
3
作者 孟德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能脱离唯物史观的理论建构与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否则会弱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在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统一的总体性视域下进行的,《资本论》第一手稿——《1857—1858年经...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能脱离唯物史观的理论建构与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否则会弱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在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统一的总体性视域下进行的,《资本论》第一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蕴含着丰富的总体性批判思想。其中,对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历史独特性与剥削性的考察是核心内容;基于资本生产的客观运动与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性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是根本主题。追寻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思路与方法,对于反思当代资本主义与资本问题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性视域 资本主义批判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载PDF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4
作者 唐洪玉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29-32,共4页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著作,蕴含其中的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仍闪耀着思想光辉。马克思在其中深入论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机制,资本的生产、消费、流通三个环节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终极根...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著作,蕴含其中的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仍闪耀着思想光辉。马克思在其中深入论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机制,资本的生产、消费、流通三个环节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终极根源,而资本形成的历史前提是劳动与所有权的分离。同时,马克思科学地论述了历史成为真正的世界历史的内在逻辑,将资本主导下的世界历史作为通向未来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全面阐述了资本内在矛盾激化,即劳资关系的恶化造成了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将某一国家或地域的经济危机成倍扩大成全球性的灾难,进而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世界历史 劳动 资本 共产主义
下载PDF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共同体论题:马克思资本范畴诠释的逻辑支点
5
作者 胡伟 慕延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共同体论题是马克思用以撬动资本范畴的重要逻辑支点。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经由共同体界划出资本之所以成为资本的第二循环,揭露了被物的关系所遮蔽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意味着在共同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初... 共同体论题是马克思用以撬动资本范畴的重要逻辑支点。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经由共同体界划出资本之所以成为资本的第二循环,揭露了被物的关系所遮蔽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意味着在共同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初步实现了三大统一,即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同阶段理论的统一、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同理论的统一以及资本范畴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这是马克思持续推进政治经济学研究、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也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特别是资本全球化生成的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路径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 共同体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下载PDF
价值关系异化:作为商品中劳动交换关系物性结晶的货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一兵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84,247,共19页
经济物相化空间中的货币不是它自身,不是一般物像中的现成性或独立实存性,而是不可见的交换价值关系的自我脱型和错位实体化后的物性结晶。这里的物性结晶不同于劳动物相化真实塑形和构序商品的用在性使用价值,它仅仅是一种商品交换中... 经济物相化空间中的货币不是它自身,不是一般物像中的现成性或独立实存性,而是不可见的交换价值关系的自我脱型和错位实体化后的物性结晶。这里的物性结晶不同于劳动物相化真实塑形和构序商品的用在性使用价值,它仅仅是一种商品交换中客观抽象出来的社会关系场境,进一步反向对象化和物性到场。或者说,这就是作为经济物相化编码空间中继商品之后出现的第二种经济事物。价值关系不是物,但它却通过货币的对象化物性实在表现自己,使之成为一个与商品自身不同的东西相对立。这就是经济物相化关系脱型中出现的现实价值关系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价值关系 货币 事物化 异化
下载PDF
资本异化的障眼法:非对象化活劳动与对象化劳动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一兵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52,255,共17页
在所有经济学家看到生产过程里作为生产条件的“物”中,马克思看到了支配性的资本关系不在场的历史在场。作为资本关系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不再是归基于具体劳动物相化中的使用价值(用在性),而更多地关联于商品中不可直观的抽象劳动的价... 在所有经济学家看到生产过程里作为生产条件的“物”中,马克思看到了支配性的资本关系不在场的历史在场。作为资本关系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不再是归基于具体劳动物相化中的使用价值(用在性),而更多地关联于商品中不可直观的抽象劳动的价值形成。如同流通领域中,价值关系颠倒的事物化(Ⅰ)遮蔽了货币是对象化的劳动交换关系的异化一样,这里的生产过程中,事物化(Ⅱ)颠倒为生产条件的资本关系的异化也遮蔽了自身是多重对象化劳动的真相。正是这双重异化和双重消失,从根本上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资本 对象化劳动 异化
下载PDF
金钱权力异化与事物化:资本关系的史前变身——《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一兵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9,共12页
货币从中介性的手段(计算劳动量)变成人们疯狂追逐的目的(财富),这是人们过去面对全部生活直接需要的生存爱多斯的彻底脱型,现在一切人与物的存在都只有一个爱多斯指向——发财致富。并且货币从效用性的交换工具成为支配性的权力,在现... 货币从中介性的手段(计算劳动量)变成人们疯狂追逐的目的(财富),这是人们过去面对全部生活直接需要的生存爱多斯的彻底脱型,现在一切人与物的存在都只有一个爱多斯指向——发财致富。并且货币从效用性的交换工具成为支配性的权力,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反过来畸变为统治人的外部力量。现在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场境客观地颠倒为事物(商品)与事物(货币)之间的关系存在论编码伪境,人的能力假性式地转化为金钱的事物性万能,这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表现形式上特有的事物化。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事物化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异化的本质,恰恰是资产阶级社会中历史性发生的商品交换关系、货币关系和之后的资本关系,隐匿到经济物相化关系场境存在论中伪在场的事物性关系编码的背后,充当起不可见的无脸统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货币权力 异化 事物化
下载PDF
资本关系在双重事物化伪境中的消逝——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的再研究
9
作者 张一兵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1,共8页
与出现在流通领域中作为价值关系异化的货币所生成的异己性权力不同,资产阶级经济物相化空间中出现的第二种异己性权力是出现在生产领域中的资本。这个资本权力,已经不再是张牙舞爪的金钱,而是由金钱转换成安静的物——厂房、机器和其... 与出现在流通领域中作为价值关系异化的货币所生成的异己性权力不同,资产阶级经济物相化空间中出现的第二种异己性权力是出现在生产领域中的资本。这个资本权力,已经不再是张牙舞爪的金钱,而是由金钱转换成安静的物——厂房、机器和其他生产条件。货币异化是被交换的劳动关系经过客观抽象反向化为事物性关系伪境,当它重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以物的形式吸允工人的活劳动使自己增殖时,它就以控制整个社会关系的方式成为魔鬼般异己性外部力量的资本。由此,马克思才指认资本的本质是对象化的劳动的异化,但是它通过经济物相化掩盖所有历史性起源的遗迹,伪饰成劳动的一脸无辜的物性对立面。资本家获得超出他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他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资本关系 生产条件 事物化
下载PDF
剩余价值:劳动异化与资产阶级经济剥削的秘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再研究
10
作者 张一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作为资本的货币转换而来的对象化劳动“消失”的物质对象———原料和工具都不会自己跳起来活动,更不可能塑形和构序对象以创造新的用在性,所以,在劳动过程的视角上,只有非对象化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然而,工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作为资本的货币转换而来的对象化劳动“消失”的物质对象———原料和工具都不会自己跳起来活动,更不可能塑形和构序对象以创造新的用在性,所以,在劳动过程的视角上,只有非对象化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然而,工人自己的劳动活动的“生产性”本身畸变为奴役工人的“异己性权力”,这就是劳动的自我异化。资本家获得超出他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他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这种无偿占有的本质,是资本家用工人过去的对象化劳动(工资)换取了一个可以利用劳动工具塑形和构序劳动对象的活劳动,这种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属于资本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商品获得使用价值的同时,既补偿了工资,也保存了原料和工具中已有的价值(异化的劳动),并且还额外创造出一个资本家投入生产过程时全部已有价值总和的余额(Δ),这就是由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 经济学手稿》资本 生产性劳动 异化 剩余价值
下载PDF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固定资本理论及其当代阐释
11
作者 孙乐强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175,共10页
与《资本论》相比,《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固定资本理论具有更加开放、更加丰富的内涵。当代西方学者更多地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而非《资本论》重新挖掘和阐述了马克思的固定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内田弘借助于黑格... 与《资本论》相比,《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固定资本理论具有更加开放、更加丰富的内涵。当代西方学者更多地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而非《资本论》重新挖掘和阐述了马克思的固定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内田弘借助于黑格尔的逻辑学,考察了马克思关于固定资本的“一般性”“特殊性”“个别性”之三重规定,但不可避免地把古典和庸俗经济学的错误逻辑当成了马克思自己的正面阐述,存在过度诠释之嫌。哈维抓住了马克思关于两种固定资本即作为生产工具的固定资本与作为独立形态的固定资本之划分,阐述了固定资本与生产消费、个人消费、生息资本、城市空间、资本流通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挖掘了马克思当年提到但没有深入展开的那些问题,开启了一条不同于列斐伏尔和苏贾的资本空间化逻辑。不过,与马克思相比,哈维的理论基点并不是剩余价值生产和价值增殖逻辑,而是使用价值逻辑。奈格里结合数字化时代和认知资本主义特质,基于非物质劳动和一般智力,赋予了固定资本以全新内涵,实现了从马克思意义上的机器体系到蕴含着一般智力的人本身的转变,泛化了固定资本的内涵,陷入人力和智力拜物教的窠臼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固定资本 独立形态的固定资本 一般智力
下载PDF
重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物”——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中正 《宁夏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对“商品”、“货币”、“资本”等“物”的分析与批判充斥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视阈,但“物”应当怎样被理解?如果认为“物”作为“事物”(Sache)仅以社会关系为根据,则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物”只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如若... 对“商品”、“货币”、“资本”等“物”的分析与批判充斥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视阈,但“物”应当怎样被理解?如果认为“物”作为“事物”(Sache)仅以社会关系为根据,则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物”只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如若坚持“物”之为“物”的“自然物”(Ding)规定性不应被遗忘和消解,就有必要提出并重审“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物’”的问题。“物”之“自然物”的规定性本质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性,它赋予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客观性限度”的思维,确保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主义立场;“自然物”规定性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客观性限度”,以“人”与“自然物”矛盾辩证运动的形式贯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致思逻辑的始终,发挥着实质性的理论功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物”虽以“社会关系”为本质和“主要方面”,但“自然物”规定性作为“次要方面”也有其必要性和理论意义,对此应予以全面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物 社会关系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载PDF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三重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瞿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10-13,18,共5页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性著作。在该书中,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及其本质,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初步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人的...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性著作。在该书中,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及其本质,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初步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内在限制,提出了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以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为视角,马克思进一步开展资本逻辑批判,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的现实困境,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及现实思考——基于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考察
14
作者 郭凤凤 高家骥 燕飞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15,共6页
通过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表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贯穿于其思想体系中的一条红线。马克思明确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具有其逻辑必然性,而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共... 通过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表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贯穿于其思想体系中的一条红线。马克思明确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具有其逻辑必然性,而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占有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共同控制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揭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虽是历史的必然,但它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经历了“原始丰富性”和“普遍片面性”的漫长历史阶段后,才会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为当代中国切实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努力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指导:一要科学把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二要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中助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实思考
下载PDF
货币的逻辑运演及其哲学探微——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考察
15
作者 陈琳 邓伯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4-19,共6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延续了以哲学分析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阐释了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外化形式及其哲学意蕴。在探寻货币成为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揭示劳动的二重性,阐述了商品、货币、劳动的矛盾运动关...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延续了以哲学分析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阐释了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外化形式及其哲学意蕴。在探寻货币成为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揭示劳动的二重性,阐述了商品、货币、劳动的矛盾运动关系,并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西方哲学家通过对货币进行类本质异化、货币拜物教和文化社会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揭示了在商品经济中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生存与解放问题。对此,在探寻货币逻辑运演的基础上,厘清货币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互塑关系,扬弃货币化社会价值观念,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货币和货币权力体系变革,才能深化货币在现代社会图景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货币逻辑 货币哲学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学原生地考察——兼评“1857-1858年手稿”的学科性质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光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1,共7页
在发生学意蕴上考察马克思经济学是由经济史上的结构生发而成的批判实践过程,延伸的具体建构包括:经济思想史、学科方法论以及经济范畴本身(范畴的方法)。马克思经济学原生的标识性文本是"1857-1858年手稿",基本根据是学科方... 在发生学意蕴上考察马克思经济学是由经济史上的结构生发而成的批判实践过程,延伸的具体建构包括:经济思想史、学科方法论以及经济范畴本身(范畴的方法)。马克思经济学原生的标识性文本是"1857-1858年手稿",基本根据是学科方法论的确立,可以概括为从历史和存在出发的实践的发生学。从具体生成路径看,中国经济学正是旨在弘扬系统而完整的"历史"(存在)和"实践"的发生学,通过专业借用确立属于自己体系的构件,在多学科、多路径的发展取向中梳理、明确自己的学科基点,在面向现代化中反思乃至找寻出自己的"原生地",从而积聚内力,奠立不变的生长方向。这一行动必然导致研究活动不断由认识论科学实践转向方法论科学实践,直至转向实践活动本身,最终在历史和科学的统一中完成对大写逻辑的实践锚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原生地 1857—1858年手稿 学科方法论
下载PDF
超越经济学的视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有奎 秦鸿滨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39-42,共4页
《57-58手稿》并不是一部脱离其它社会领域抽象研究经济现象的纯粹经济学著作,而是马克思经济学和哲学结合的典范。第一部分,提出马克思写作《57-58手稿》的理论基础是新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并考察了部分西方经济思想家对马克思经济学中... 《57-58手稿》并不是一部脱离其它社会领域抽象研究经济现象的纯粹经济学著作,而是马克思经济学和哲学结合的典范。第一部分,提出马克思写作《57-58手稿》的理论基础是新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并考察了部分西方经济思想家对马克思经济学中这一基础的领悟和理解;第二部分具体考察了在《57-58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方法论体现;最后,本文认为《57-58手稿》的内在精神和研究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在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方面具有重大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 经济学 唯物史观 辩证法
下载PDF
马克思两种劳动概念下的人的解放理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一壮 罗月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0,共6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马克思的两篇闪烁"人学"光芒的手稿。前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异化劳动,提出了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复归人的"类本质"——自...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马克思的两篇闪烁"人学"光芒的手稿。前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异化劳动,提出了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复归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劳动的道路;后者则主要从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上阐述了实现人的解放的道路: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为了占有剩余价值使用人的强制性的雇佣劳动,而且为了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率使用人的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科学,由此造成的社会剩余劳动时间对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的大大增长将构成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的基础。既往的社会主义革命都忽略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的这个生产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草稿)》 异化劳动 创造性劳动 科学
下载PDF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共同体”概念 被引量:7
19
作者 臧峰宇 安禹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9,共8页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使用Gemeinwesen、Gemeinde、Gemeinschaft等多种“共同体”概念。通过分析该文本中“共同体”概念的具体用法及其词频,厘清“共同体”概念的意涵,比较其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文版中的翻...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使用Gemeinwesen、Gemeinde、Gemeinschaft等多种“共同体”概念。通过分析该文本中“共同体”概念的具体用法及其词频,厘清“共同体”概念的意涵,比较其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文版中的翻译,可以在文本语境中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要义。马克思在这里详细阐述了亚细亚、古典古代以及日耳曼的共同体形式,认为它们本质上都是在不同生产条件下无数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生产与社会交往,当其转变为现代货币共同体,就表现为产生于货币关系中的人们的社会关系。着眼于每个共同体成员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必须超越货币共同体,建构“自由人的联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共同体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新解读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会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演变过程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地位。作为《资本论》预备性研究成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凝结着马克思"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演变过程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地位。作为《资本论》预备性研究成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凝结着马克思"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马克思深入揭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机制,细致分析了资本、竞争、普遍交往以及世界市场的重要作用;系统剖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发展性状,不仅把其发展概括为自发和自觉两种形态,而且刻画了自发形态下个人"二律背反"式的发展情形;全面阐述资本的世界历史性贡献和生存极限,在充分肯定资本巨大的文明作用的同时,提出并科学论述了资本生存极限的问题。《手稿》表征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终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经济学手稿 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生存极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