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对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侵略行径研究——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前后的历史考察
1
作者 黄婷婷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是改变近代中日关系的重大事件,对近代中国台湾史、中日关系史影响深远。借助传统的文献史料和最新发现的日本历史档案,尤其是《日本馆藏福建历史档案资料》和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资料,可以发现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是改变近代中日关系的重大事件,对近代中国台湾史、中日关系史影响深远。借助传统的文献史料和最新发现的日本历史档案,尤其是《日本馆藏福建历史档案资料》和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资料,可以发现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前后,日本以中国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为对象,采取了派遣间谍、恐吓拉拢、武装干涉、统筹调查等手段进行侵略扩张,企图逐步蚕食中国台湾,开启了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施行先声。通过对日本在中国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侵略行径的研究,不仅揭发了日本侵略台湾的历史真相和罪行,也对厘清日本占据台湾前期的历史脉络、认清日本制定台湾政策及其演变态势的历史缘由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74年 日本侵台事件 中国台湾南部 少数民族地区 中日关系
下载PDF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对日本外交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景全 《日本研究》 2003年第1期72-77,共6页
关键词 外交政策 台湾省 侵略战争 1874年 日本 影响
下载PDF
电报技术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的外交角逐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小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1,共6页
19世纪七十年代初,电报连接起了五大洲,中国也被连接其中。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清政府因为不重视电报通讯,外交上处处被动。相反,日本充分运用电报通讯,配合军事行动,处于有利地位。该事件当中,美国的外交官也频频使用电报联络,试... 19世纪七十年代初,电报连接起了五大洲,中国也被连接其中。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清政府因为不重视电报通讯,外交上处处被动。相反,日本充分运用电报通讯,配合军事行动,处于有利地位。该事件当中,美国的外交官也频频使用电报联络,试图执行其"中立政策"。电报的使用使得一些外交观念、行为发生了变化,促使晚清政府决心发展电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中日谈判 中立外交
下载PDF
英国的精明无为政策与1874年喀什噶尔通商条约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新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0-63,共4页
本文以 1 9世纪中叶的中亚为背景 ,详尽论述了英国向中亚实施“精明无为”政策和趁阿古柏入侵之机 ,分割中国西北边疆领土的经过 ,同时对清朝为捍卫国土主权 ,不畏强暴 ,坚持收复新疆的严正立场予以充分肯定。
关键词 英国 "精明无为政策" 喀什噶尔通商条约 1874年 中亚 清朝 中国 新疆
下载PDF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之中日史籍比较
5
作者 李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8期57-60,共4页
日本明治史家关机的《续近世日本外史》是黄遵宪故居人境庐至今保存完好的一部日本汉籍,是黄遵宪使日时为修撰《日本国志》搜集到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在这部藏本中有黑笔圈勾的内容被编入《日本国志》邻交志“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文... 日本明治史家关机的《续近世日本外史》是黄遵宪故居人境庐至今保存完好的一部日本汉籍,是黄遵宪使日时为修撰《日本国志》搜集到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在这部藏本中有黑笔圈勾的内容被编入《日本国志》邻交志“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文章通过详细考察黄遵宪利用关机原文编写这一事件的情况,还原他作为一个忧国爱国的史家既要客观实录又要回护本朝颜面的两难处境,指出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良史精神及其对中国史学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黄遵宪 《日本国志》 《续近世日本外史》 日本汉籍
下载PDF
近代中国的挑战与机遇——从福建船政局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关系看晚清的近代化
6
作者 陈双燕 唐晓涛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3-17,共5页
福建船政局的发展,为1874年清政府抵御日本侵略台湾的战略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持,初步显示了清政府近代海军的优势。而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也触动了清政府对近代海防的重视,从而推动了福建船政局的进一步发展。福建船政局与187... 福建船政局的发展,为1874年清政府抵御日本侵略台湾的战略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持,初步显示了清政府近代海军的优势。而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也触动了清政府对近代海防的重视,从而推动了福建船政局的进一步发展。福建船政局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船政局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海防 经世致用 文化传统
下载PDF
1874年大久保利通北京谈判的动因与影响
7
作者 刘丹 《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第4期85-92,118,共9页
1872年,明治天皇册封琉球国王为"琉球藩王"。为切实斩断清琉之间的宗藩关系,日本企图以前一年台湾生番杀人为借口出兵问罪当地土人。1873年,外务卿副岛种臣就生番之地领属权试探清国态度,取得了"置之化外"和"... 1872年,明治天皇册封琉球国王为"琉球藩王"。为切实斩断清琉之间的宗藩关系,日本企图以前一年台湾生番杀人为借口出兵问罪当地土人。1873年,外务卿副岛种臣就生番之地领属权试探清国态度,取得了"置之化外"和"政令未及"的口实。1874年5月,西乡从道率军出兵台湾。就在国际舆论对日不利和中日剑拔弩张之时,大久保利通亲赴北京,与总理衙门进行七次外交上的折冲樽俎,谈判几度破裂。后经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居中调停,双方和解并签署《中日北京专条》。日本承认中国对台湾全岛领属权,中国未否认日本出兵合理性并赔款白银五十万两。这场让清政府无奈妥协的谈判为日本吞琉球、攻朝鲜、占台湾埋下了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74年 大久保利通 北京谈判
下载PDF
浅析1874年前的清政府对台政策
8
作者 宋晓飞 《福建文史》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有关清政府的对台政策,通常以1874年沈葆桢渡台为界,在这之前被视为消极经营的阶段,其中又以严禁偷渡、禁止携眷入台、禁止汉人开垦“番地”等政策为清政府消极治台的突出表现,但这只是纵向比较的结果。如果横向比较的话,纵观清政... 有关清政府的对台政策,通常以1874年沈葆桢渡台为界,在这之前被视为消极经营的阶段,其中又以严禁偷渡、禁止携眷入台、禁止汉人开垦“番地”等政策为清政府消极治台的突出表现,但这只是纵向比较的结果。如果横向比较的话,纵观清政府的全部对台政策,包括政治、经济、文教、民族政策等各个方面,这些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的政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而并不能涵盖清政府全部的对台政策。所以要探讨清政府的对台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台政策 1874年 清政府 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 民族政策 经济发展 沈葆桢 消极 禁止 经营
下载PDF
百余年来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研究述评 被引量:5
9
作者 叶纲 《军事历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百余年来,海峡两岸学术界关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来说,两岸学者从各个不同层面和角度就这一事件展开了探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综合运用史料和学术交流借鉴等方面的不足。目前,该课... 百余年来,海峡两岸学术界关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来说,两岸学者从各个不同层面和角度就这一事件展开了探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综合运用史料和学术交流借鉴等方面的不足。目前,该课题尚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海峡两岸 学术研究 述评
原文传递
1874—1881年英国对中亚的前进外交政策评述
10
作者 朱新光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40,共5页
本文以 1 874— 1 881年的中亚为背景 ,详尽论述了英国向中亚推行前进政策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使我们对这一时期英国殖民霸权的本质有一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英国 中亚 前进政策 外交政策 1874—1881
下载PDF
1874—1881年英国对中亚的前进外交政策评述
11
作者 朱新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3,共4页
文章以1874—1881年的中亚为背景,详尽论述了英国向中亚推行前进政策的原因、经过及影响,使我们对这一时期英国殖民霸权的本质有一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1874-1881 英国 中亚 前进外交政策
下载PDF
日本侵华暨抗日战争大事记(1874-1945)
12
《青年记者》 2005年第6期41-43,共3页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关键词 日本 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1874—1945
下载PDF
沈葆桢开发台湾东部的战略意义
13
作者 叶伟奇 《福建史志》 2005年第3期43-45,共3页
沈葆桢是晚清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能吏名臣。他曾以翰林出任江西广信知府,升任江西巡抚。后在闽浙总督左宗棠推荐下,担任首任船政大臣达7年之久。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略者以台湾高山族居民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捍然出兵侵台... 沈葆桢是晚清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能吏名臣。他曾以翰林出任江西广信知府,升任江西巡抚。后在闽浙总督左宗棠推荐下,担任首任船政大臣达7年之久。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略者以台湾高山族居民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捍然出兵侵台.占领台湾琅峤牡丹社等地。清政府急命沈葆桢以“钦命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事务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身份前往台湾巡防。沈葆桢赴台后,积极备战.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卫措施,争取军事上的主动权,迫使日本侵略者不得不与清廷谈判、撤兵.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同时又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台湾 战略意义 日本侵略者 东部 1874年 晚清时期 防卫措施 改革措施 左宗棠 高山族 清政府 主动权 江西 大臣 巡抚 领土
下载PDF
晚清圣母圣心会宁夏传教述论(1874~1914)(上) 被引量:5
14
作者 汤开建 马占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66,共17页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索,介绍了圣母圣心会在宁夏传教的四个阶段——宁夏开教时期、宁夏传教的初期、在宁夏的两起教案、宁夏传教的发展时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该会晚清时期在宁夏40年的传教活动。
关键词 清朝晚期 圣母圣心会 宁夏 1874-1914 传教活动 传教区域 传教方式 教务 教案
原文传递
1874~1895:台湾的军事近代化
15
作者 崔国才 《中国军事科学》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台湾军事近代化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海防危机和1874年的日本侵台事件,引起了清政府对台湾在海防战略上重要地位的重新评估和高度重视。由此,台湾开始了军事近代化进程。在1874年至1895年这20年中,台湾的军事近... 台湾军事近代化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海防危机和1874年的日本侵台事件,引起了清政府对台湾在海防战略上重要地位的重新评估和高度重视。由此,台湾开始了军事近代化进程。在1874年至1895年这20年中,台湾的军事近代化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在1895年的反割台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74~1895 台湾省 军事近代化 日本侵台事件 鸦片战争 防务建设
全文增补中
在历史的表象后——对20世纪前后戏曲舞美变革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辛娣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4,共6页
关键词 舞美 表象 历史 戏曲舞台美术 20世纪初 1874年 1908 19世纪 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 时代风格 维多利亚 建筑样式 直接影响 演出场所 剧场 建筑物 近代化 上海 新式
原文传递
专精独到 神与古会——赵叔孺艺术介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奕辰 《收藏家》 2005年第3期27-34,共8页
赵时桐(1874-1945年),初字献忱,后易名时桐,字叔孺,号纫苌。别署有蠖斋、娱予室、南碧龛、橹声宦、仆累庐、宝松阁等。世居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为四明望族。父赵佑宸,字粹甫,别署诒毂堂、蕊史、平安如意室。清咸丰时入翰林,曾... 赵时桐(1874-1945年),初字献忱,后易名时桐,字叔孺,号纫苌。别署有蠖斋、娱予室、南碧龛、橹声宦、仆累庐、宝松阁等。世居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为四明望族。父赵佑宸,字粹甫,别署诒毂堂、蕊史、平安如意室。清咸丰时入翰林,曾为同治帝启蒙师,官至大理寺正卿,称廷尉公。曾以名翰林简放江苏江宁府,后调守镇江府。同治甲戌正月二十四日(1874年3月),赵叔孺诞生于镇江府署。镇江府旧名润州,府署筑在山上,相传为吴大帝故宫遗址,生其间者,谓主吉祥,其父因为之起名润祥。赵叔孺天资聪颖,幼为其父所钟爱。壬午年底,其父调补江宁,癸未春尝宴宾客于署中,客皆知名士,席中有一位闽县林寿图,夙闻叔孺善画马,命当筵试之,叔孺伸纸挥洒,顷刻而成,神骏非常,一座惊叹,诧为神童。林寿图极为赏识,不数日,倩冰人说婚,许其七女为叔孺配,由是因缘,叔孺后成林氏婿。这是他青少年时代的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1945 1874年 青少时代 宁波市 镇江 翰林 同治 江宁 如意 画马
原文传递
聚集国际一流知名品牌⑨——PIAGET伯爵表
18
作者 周怡 《国际商业技术》 2005年第3期67-67,共1页
1874年,乔治·爱德华·皮亚热在瑞士汝拉山区一个叫“母羊山丘”的小村建立起伯爵(PIAGET)制表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吸引了爱德华·凯瑟等钟表大师,使他们在此设计出了精密的作品。
关键词 知名品牌 国际 聚集 1874年 工作室 爱德华 山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