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显像在诊断消化道良恶性肿瘤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管梁 吕中伟 +3 位作者 朱承谟 郭万华 李培勇 王辉 《上海医学影像》 2001年第1期2-4,16,共4页
目的 通过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和随访结果,与CT/MR和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以评价PET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块13例(胰腺癌10例,直肠癌2例和肝癌1例)、良性肿块5例和恶性肿瘤(胃癌5例... 目的 通过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和随访结果,与CT/MR和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以评价PET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块13例(胰腺癌10例,直肠癌2例和肝癌1例)、良性肿块5例和恶性肿瘤(胃癌5例,直肠癌4例和肝癌1例)手术治疗后10例共28例患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采用双盲法将PET诊断结果与同期的CT/MR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消化道恶性肿块PET和CT/MR均见原发灶病变,10例PET显像结果与CT/MR相同,另外3例胰腺癌患者PET显像见腹腔淋巴结和脊柱转移。5例良性消化道占位性病变PET全身显像均阴性,其中1例病例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瘤。10例消化恶性肿瘤术后随访中有3例PET阳性结果与CT/MR相同,4例PET全身显像阴性,另外3例PET显像见其他部位病灶。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对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确认或排除肿瘤残留和复发以及发现全身部位的转移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对全身转移病灶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优于CT/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18f膜氧葡萄糖 PET显像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