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DG—PET诊断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顾欣 娄阁 +1 位作者 张嘉文 黄泽林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61-563,566,共4页
目的评价^18FDG—PET诊断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18FDG—PET全身及腹部成像、CT、血清CA125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4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中,病理组织学证实肿瘤复发35例... 目的评价^18FDG—PET诊断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18FDG—PET全身及腹部成像、CT、血清CA125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4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中,病理组织学证实肿瘤复发35例。^18FDG—PET检查39/54例显示阳性;CT常规影像检查28/54例阳性;29/54例血清CA125升高。PET、CT、及血清CA125监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0%、78.95%和92.59%;74.29%、89.47%和79.63%;80.oo%、94.74%和85.19%。PET对检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诊断的阳性率高于血清CA125和CT。PET—CT联合、PET联合CA125、CT联合CA125、PET—CT联合CA125监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0%、73.68%和90.74%;100.00%、73.68%和90.74%;80.00%、89.47%和83.33%;100.00%、68.42%和88.89%。结论^18FDG—PET全身显像作为无创伤性检查技术,能及时探测到复发或扩散肿瘤的代谢变化,可以为卵巢癌术后随访提供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影像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dgpet CT 血清CA125 卵巢癌 复发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和预后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芳廷 李俊灏 +2 位作者 朱瑾成 陈心怡 杨桂芬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和肿瘤代谢体积(MTV)与增殖指数Ki⁃67的相关性,以及SUV_(max)、MTV、Ki⁃67在NSCLC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东部战区...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和肿瘤代谢体积(MTV)与增殖指数Ki⁃67的相关性,以及SUV_(max)、MTV、Ki⁃67在NSCLC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116例确诊为NSCLC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半自动法对肺部病灶进行勾画,测量病灶的SUV_(max)、MTV,通过免疫组化测定Ki⁃67表达,记录并分析患者病理类型及预后。结果鳞癌患者SUV_(max)、MTV、Ki⁃67均高于腺癌患者。NSCLC患者中SUV_(max)(r=0.572,P<0.001)和MTV(r=0.390,P<0.001)与Ki⁃67呈正相关。根据病理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腺癌患者组的相关性明显,而鳞癌患者组则无明显相关性。肿瘤SUV_(max)升高是肺癌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1,P=0.028),而MTV、Ki⁃67与预后无关。结论NSCLC患者SUV_(max)、MTV与Ki⁃67具有相关性。SUV_(max)升高是肺癌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SUV_(max)对NSCLC及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FDG pet/CT SUV_(max) 肿瘤代谢体积 Ki⁃67 预后
下载PDF
^(18)FDG-PET/CT对评价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的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明 吴沛宏 +7 位作者 曾益新 张福君 黄金华 范卫君 顾仰葵 张亮 谭志斌 林尤恩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8-1123,共6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后,CT扫描对判断是否有肿瘤残留存在一定的困难,而18FDG-PET/CT(18-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后,CT扫描对判断是否有肿瘤残留存在一定的困难,而18FDG-PET/CT(18-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emissiontomograply/CT)在判断肿瘤残留上具有优势。本研究对13例原发性肝癌经TACE联合RFA治疗周后,采用CT和18FDG-PET/CT检查是否存在肿瘤残留,分析CT和18FDG-PET/CT在判断肿瘤残留上的差异,并根据18FDG-PET/CT的结果指导肿瘤治疗。方法:本组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18个病变,肿瘤最长直径为0.8~16.0cm。12例为初治病例;1例为肝癌手术后复发,肝内共发现有3个病变。经过TACE联合RFA治疗后2~3周,对比CT和18FDG-PET/CT检查的结果;如发现有肿瘤残留,在2~3周内对其进一步行RFA治疗。结果:13例患者经一次TACE联合一次RFA治疗2~3周,经病变区域活检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发现11例有部分肿瘤残留,肿瘤残留最长直径为1.0~2.1cm;CT增强扫描检查检出5例,18FDG-PET/CT检出有10例残留,CT与18FDG-PET/CT检出率分别为45.4%及90.9%。根据检查结果,在2~3周内经过第二次RFA治疗后,18FDG-PET/CT检查发现10例患者肿瘤无残留,另1例6周后复查18FDG-PET/CT发现肝内病变未控,患者带瘤生存。结论:原发性肝癌经TACE联合RFA治疗以及手术后,18FDG-PET/CT对判断肿瘤残留以及根据检查结果指导RFA治疗较CT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导管插入术 化疗栓塞 治疗性 ^18fdg-pet CT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MRI和PET-CT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苏勇 赵充 +7 位作者 谢传淼 卢丽霞 孙颖 韩非 吴湖炳 崔念基 曾宗渊 卢泰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1-5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18FDG-PET-CT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对比CT、MRI和18FDG-PET-CT检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合临床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 背景与目的:目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18FDG-PET-CT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对比CT、MRI和18FDG-PET-CT检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合临床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3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0天内以同一固定体位,完成增强CT、MRI和PET-CT扫描检查。以横断面图像上咽后间隙内最大径≥4mm的独立肿大结节、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作为CT/MRI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判定标准;肿大咽后淋巴结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明显高于周围组织且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2.5为18FDG-PET-CT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治疗后咽后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比较三者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差异及诊断价值。结果:CT、MRI和PET-CT对53例患者106侧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39.6%(42/106)、45.3%(48/106)、20.8%(22/106),CT和MRI显著高于PET-CT(P<0.01);CT稍低于MRI,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T和MRI检出最大径0.4~0.9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分别有27例和31例,但PET-CT仅检出5例;其中MRI检出最大径≤0.4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7例,CT检出4例,PET-CT均未见放射性浓集。最大径≥1.0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CT、MRI和PET-CT分别检出12、14和13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诊,1例最大径为1.0cm(合并坏死)和1例最大径1.5cm的咽后淋巴结在治疗后6个月内消退,其余均在放疗后3个月内消退。结论: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诊断,MRI较CT并无明显优势。对最大径<1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或MRI。对并发坏死或横径≤0.5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最大径≥0.4cm作为CT/MRI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阳性标准较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咽后淋巴结转移 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18fdg-pet-CT)
下载PDF
^(18)FDG-PET和^(99m)Tc-MDP骨扫描检测骨转移瘤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丁勇 田嘉禾 +5 位作者 侯亚彬 张艳 姚树林 张书文 何义杰 尹大一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评价18FDG PET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作用及与99mTc MDP ECT比较。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 5 1例及非肿瘤性疾病 5例在本科同时接受18F FDG PET和99mTc MDP ECT检查 (时间间隔不超过 2周 )。骨转移的诊断由病理、X线或CT... 目的 :评价18FDG PET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作用及与99mTc MDP ECT比较。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 5 1例及非肿瘤性疾病 5例在本科同时接受18F FDG PET和99mTc MDP ECT检查 (时间间隔不超过 2周 )。骨转移的诊断由病理、X线或CT/MRI、随访超过 1年综合决定。结果 :99mTc MDP和18FDG PET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率分别为 93 .7%、93 .7%,97.5 %、5 0 %,90 .8%、62 .5 %。99mTc MDP和18FDG PET均为阳性 15例 ,其中证实骨转移为14例 ,假阳性 1例 ;均为阴性例数为 2 0例。 2 1例不相符的结果中 2 0例99mTc MDP ECT阳性而18F FDG PET为阴性。18F FDG PET和99mTc MDP ECT假阴性各 1例。均诊断为多发骨转移的 12例患者中99mTc MDP ECT发现的骨转移病灶数多于18F FDG PET。结论 :18F FDG PET与99mTc MDP骨扫描相比较对肿瘤骨转移的探测有较高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dg-pet ^99MTC-MDP 骨扫描 骨转移瘤 恶性肿瘤
下载PDF
^(11)C-Acetate与^(18)FDG PET联合显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霍力 周前 +3 位作者 党永红 傅喆 卢朝辉 桑新亭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11C-乙酸盐(11C-Acetate,11C-AC)与18F-去氧葡萄糖(18FDG)PET联合显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例疑肝肿瘤患者行18FDG和11C-ACPET联合显像。16例经病理证实并进行分级,4例为随访结果。[结果]3例良性病变对两种显像... [目的]探讨11C-乙酸盐(11C-Acetate,11C-AC)与18F-去氧葡萄糖(18FDG)PET联合显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例疑肝肿瘤患者行18FDG和11C-ACPET联合显像。16例经病理证实并进行分级,4例为随访结果。[结果]3例良性病变对两种显像剂均无明显摄取。癌前病变2例,早期及延迟11C-AC显像均为“+”,18FDG呈“-”。肝细胞肝癌患者10例中,高分化2例仅11C-AC呈“+”,低分化2例仅18FDG“+”,6例两种显像均为“+”。3例肝腺癌、1例血管肉瘤及1例转移癌对18FDG均有明显摄取,但11C-AC均为“-”。[结论]18FDG与11C-AC联合显像可以提高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以及估测肿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11C-乙酸盐 ^18F-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18)FDGPET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书文 田嘉禾 +3 位作者 何义杰 张锦明 丁勇 邵明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评价18FDG PET诊断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0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18FDG PET全身及腹部成像 ,并与CT、B超及CA12 5等进行比较。结果 :9例PET与CT、B超显示为阴性 ,且CA12 5正常。11例经病理证实肿... 目的 :评价18FDG PET诊断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0例临床疑有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18FDG PET全身及腹部成像 ,并与CT、B超及CA12 5等进行比较。结果 :9例PET与CT、B超显示为阴性 ,且CA12 5正常。11例经病理证实肿瘤复发 :8/11例血清CA12 5升高 ;B超及CT等常规影像检查 9/11例阳性 ;10 /11例18FDG PET显示阳性。结论 :18FDG PET全身显像作为无创伤性检查技术 ,能及时探测到复发或扩散肿瘤的代谢变化 ,可以为卵巢癌术后随访提供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影像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dgpet 诊断 卵巢癌 术后复发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5 位作者 张宗军 常林凤 吴江 王新刚 黄红丽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计算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结果:第一组患者Ⅰ型表现7例,Ⅱ型表现5例,Ⅲ型表现1例;第二组患者Ⅰ型表现0例,Ⅱ型表现4例,Ⅲ型表现5例;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灵敏度为:53.8%,其suv值的大小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第三组患者Ⅰ型表现5例,Ⅱ型表现0例,Ⅲ型表现1例,其suv值的大小与肿瘤残留有关。结论:18FDGPET/CT显像在HCC生物学特性评估及HCC治疗后疗效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18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下载PDF
发作间期PET和MR海马像在难治性颞叶癫癇术前定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金丽日 吴立文 +4 位作者 高伟 邵晓秋 任连坤 王莎丽 苏长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254,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发作间期18FDG-PET和MR海马像在难治性颞叶癫(?)(TLE)致(?)源术前定侧中的价值。方法 对17例药物难治性TLE患者术前定侧资料及术后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2例(71%)患者MR显示海马硬化(HS),海马萎缩与信... 目的 探讨发作间期18FDG-PET和MR海马像在难治性颞叶癫(?)(TLE)致(?)源术前定侧中的价值。方法 对17例药物难治性TLE患者术前定侧资料及术后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2例(71%)患者MR显示海马硬化(HS),海马萎缩与信号改变常共存,T2加权像和FLAIR序列有利于显示信号的改变。HS侧多提示为致(?)源侧。PET检查均显示有至少一侧颞叶低代谢改变,并常多发或范围弥散。PET与MR的定侧准确率分别是100%(13/13)、77%(10/13),经x2检验两者间无差异(P>0.05)。结论 18FDG-PET和MR海马像在致(?)源定侧中的作用是互补的,当颞叶低代谢侧与海马硬化侧相一致时手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MR 海马像 术前定侧 发作间期 难治性颞叶癫痫
下载PDF
PET影像在高龄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射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迎选 曲宝林 徐寿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胸部18FDG-PET影像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4月至2004年11月间对23例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年龄70~87岁,中位年龄82岁。全组的肺功能评价均为中、重度阻... 目的分析应用胸部18FDG-PET影像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4月至2004年11月间对23例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年龄70~87岁,中位年龄82岁。全组的肺功能评价均为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参照18FDG-PET影像勾画靶取区,处方剂量为40~60 Gy,应用DVH进行靶体积和关键器官和结构的剂量评价。严格控制心脏和肺所接受的平均剂量,全组患者的治疗计划DVH评价显示,患侧肺的V20范围为20%~45%。结果全组存活时间为6~31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10个月。1年存活率为69%。已经死亡的8例中,有6例(75%)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结论本组有90%以上的患者获得了临床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示对此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进行准确的局部照射可以获得较好的姑息治疗效果。对于高龄肿瘤患者这一组特殊的病例,借助于PET生物影像学信息实施安全、精确、合理的放射治疗方案,可以将治疗益处最大化,将治疗危险最小化,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肺癌 ^18fdgpet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MR/CT和^(18)FDG PET/CT对鼻咽癌肿瘤区勾画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侠 朱向帜 +2 位作者 翟振宇 沈文荣 魏宝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4期2945-2948,共4页
目的比较MRI/CT或PET/CT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肿瘤区(GTV)勾画的差异。方法2007年2~11月间,26例实施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开始前1w内行PET/CT,MRI以及增强定位CT扫描,一组医师根据PET/CT勾画GTV,而另一组医师... 目的比较MRI/CT或PET/CT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肿瘤区(GTV)勾画的差异。方法2007年2~11月间,26例实施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开始前1w内行PET/CT,MRI以及增强定位CT扫描,一组医师根据PET/CT勾画GTV,而另一组医师则根据MRI/CT勾画GTV,两组医师再共同评价肿瘤区间勾画部位差异。为便于研究,对于原发灶部位,GTV1C定义为MRI/CT基础上的GTV,GTV1P为PET/CT基础上的GTV,对于颈部区域淋巴结则分别定义为GTV2C及GTV2P,在此基础上,GTV1C和GTV1P的合并肿瘤区被定义为GTV1T,重叠肿瘤区则被定义为GTV1M,GTV2C和GTV2P的合并肿瘤区定义为GTV2T,重叠肿瘤区定义为GTV2M。结果GTV1P和GTV2P均明显小于GTV1C及GTV2C,GTV1T相较GTV1C无明显增大,但GTV2T则明显大于GTV2C,原发灶部位肿瘤区间勾画差异主要位于颅底,颈部淋巴结差异主要源于小淋巴结及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累及肌肉。结论PET/CT有助于鼻咽癌肿瘤区勾画,PET/CT基础上的肿瘤区明显小于MRI/CT基础上的肿瘤区,但PET/CT基础上的肿瘤区并不总是包含于MRI/CT基础上的肿瘤区,两者间的差异在颈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dg-pet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肿瘤区
下载PDF
^(18)F-FDG-PET/CT图像融合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代远 王仁生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043-1045,共3页
近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影像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门学科的全方位有机结合,放疗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普通照射发展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 近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影像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门学科的全方位有机结合,放疗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普通照射发展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3DC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IMRT)等精确放疗射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pet/CT 图像融合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生物学靶区 肿瘤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18)FDG-PET准确性评价……Meta分析
13
作者 蒲祖辉 朱嘉英 +2 位作者 李成继 何广仁 何永成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18FDG-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搜索Pub/Medline数据库及中文数据库,检索所有用18FDG-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诊断的文献,提取相关文献数据;对文献进行质...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18FDG-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搜索Pub/Medline数据库及中文数据库,检索所有用18FDG-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诊断的文献,提取相关文献数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Excell2003和SPSS11软件,进行异值性检验,得到合并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合并的比数比(OR)值,和并拟然比(SLR)。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3篇文献有18FDG-PET技术,文献质量水平为1-3级(2)。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处理,18FDG-PET的合并敏感性为0.883(CI:0.864-0.900),合并特异性为0.919(CI:0.908-0.928),合并阳性拟然比(SPLR)为10.2837(CI:7.644-13.834);合并阴性拟然比(SNLR)为0.172(CI:0.136-0.216),合并比数比(DOR)为68.532(CI:44.410-105.76);加权S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9,SE为0.0093,Q*值为0.8958,SE0.0129。结论:入选文献均有较高的水平。显示18FDG-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纵隔 pet CT META分析 方法评价 淋巴结 细胞 MEDLINE数据库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价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晓红 张清波 李丹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前瞻性探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PET/CT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49名中晚期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纯化疗(chemotherapy,CT)组和同步放化疗(CCRT)组,在治疗前,治疗第3~4周行PET/CT检查,... 目的:前瞻性探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PET/CT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49名中晚期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纯化疗(chemotherapy,CT)组和同步放化疗(CCRT)组,在治疗前,治疗第3~4周行PET/CT检查,以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率(ΔSUVmax%)25%为标准分为两个亚组,随访18个月后进行生存曲线分析,并分析两组患者PFS和OS的临床预后因素。结果:两组治疗中鳞癌原发病灶和阳性淋巴结的SUVmax。MTV均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腺癌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单纯CT组,两个亚组OS和PFS没有差异(P=0.597和0.602);对于CCRT组,两个亚组OS和PFS有明显差异(P=0.034和0.047)。多因素分析表明:对于CT组,1.5年的OS率88.0%,PFS率为76%,年龄、性别、分期,病理类型,治疗前和中原发病灶及肿大淋巴结的SUV。MTV均与预后无关(P>0.05);对于CCRT组,1.5年的OS率91.7%,PFS率为79.2%,除治疗期间的阳性淋巴结SUVmax外(P<0.05),余临床因素均与预后无关。结论:行CCRT后的NSCLC患者中ΔSUVmax%达25%以上者预示有较好的PFS的治疗效果,而CT组没有影响,临床因素及各期SUVmax均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FDG—pet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ⅡB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方丽 卢秋萍 +2 位作者 吴能娴 莫琳嵋 宋红林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ⅡB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9例行同步放化疗的ⅡB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并获取代谢参数如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ⅡB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9例行同步放化疗的ⅡB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并获取代谢参数如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averag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SUVavg)、最小标准摄取值(min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SUVmin)、峰值标准摄取值(peak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SUVpeak)、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放化疗敏感组和放化疗抵抗组,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ⅡB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放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放化疗敏感组的SUVmax、SUVavg、SUVpeak、SUVmin值与放化疗抵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化疗敏感组与放化疗抵抗组的TLG、MT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09)。TLG和MTV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和0.793,MTV预测放化疗疗效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7.8%、81.8%和79.3%;TLG分别为66.7%、81.8%和75.3%。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ⅡB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18)F⁃FDG pet/CT 放化疗敏感性 肿瘤代谢体积 病灶糖酵解总量
下载PDF
口咽癌患者术后精确放疗应用MRI和^(18)FDGPET-CT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会林 李立 陈华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口咽癌患者术后精确放疗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18)FDG PET-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精确放疗的49例口咽癌患者的MRI及18FDG PET-CT检查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 目的分析口咽癌患者术后精确放疗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18)FDG PET-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精确放疗的49例口咽癌患者的MRI及18FDG PET-CT检查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残存病灶、阳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比较精确放疗前后SUVmax及ADC值变化情况,并以疗效等级暴露分组,对比不同疗效等级下残存病灶患者SUVmax及ADC值的差异,以明确口咽癌患者术后精确放疗应用MRI和^(18)FDG PET-CT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 (1)^(18)FDG PET-CT诊断残存病灶的准确率为94.33%、特异度为94.87%、灵敏度为92.85%、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97.36%、kappa值为0.857;诊断阳性淋巴结的准确率为95.26%、特异度为95.58%、灵敏度为92.3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8.56%。Kappa值为0.828,均高于MRI;(2)术后残存病灶及术后原发病灶经精确放疗后可见SUVmax显著下降,但放疗1个月与放疗3个月时其SUVmax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DG PET-CT用于口咽癌患者术后精确放疗中或具更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放疗 18fdg pet-CT
下载PDF
18F FDG PET/CT定量分析在前纵隔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17
作者 李宜霖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8期1403-1407,共5页
目的:应用18F FDG PET/CT进行前纵隔肿瘤成像,探讨其在前纵隔肿瘤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为前纵隔肿瘤的初诊18F FDG PET/CT资料,包括侵袭性胸腺瘤6例(A组),胸腺癌18例(B组),以及淋巴瘤10例(C组)。记录... 目的:应用18F FDG PET/CT进行前纵隔肿瘤成像,探讨其在前纵隔肿瘤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为前纵隔肿瘤的初诊18F FDG PET/CT资料,包括侵袭性胸腺瘤6例(A组),胸腺癌18例(B组),以及淋巴瘤10例(C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以及病灶成像特征,病灶成像特征包括病灶部位,边缘,密度,周围组织受侵情况,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病灶最大径,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以及成像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平均年龄A组34.2±8.9岁,B组47.6±10.0岁,C组27.8±6.4岁,其中B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临床症状A组胸痛显著多于其他两组(P<0.005),C组发热显著多于其他两组(P<0.005)。病灶最大径分别为A组(11.01±2.91)cm,B组(7.36±2.03)cm,C组(12.60±4.29)cm,B组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A组(8.26±6.45),B组(7.43±2.80),C组(13.09±4.63),C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余成像特征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8F FDG PET/CT应用于前纵隔肿瘤成像时,病灶最大径和SUVmax值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此外,患者年龄及部分临床症状对前纵隔肿瘤鉴别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18F FDG pet/CT 定量 最大标准摄取值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18
作者 刘建井 边海曼 +6 位作者 付蔷 王子阳 杨芳 戴东 陈薇 朱磊 徐文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1-427,共7页
目的探究^(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体层扫描成像(^(18)F⁃FDG PET/CT)在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2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 目的探究^(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体层扫描成像(^(18)F⁃FDG PET/CT)在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2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乳腺癌原发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将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两组;基于PET图像和CT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形态学特征和PET代谢参数的差异,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联合临床特征的综合性影像组学模型。结果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在肿瘤直径、边缘、合并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累犯邻近皮肤乳头及PET代谢参数等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侵袭性(t=-3.19,χ^(2)=7.30、8.10、5.34,t=3.80、3.30、3.42,P<0.05)。构建的^(18)F⁃FDG PET/CT影像组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5%CI 0.78~0.88),预测准确度为75.9%,灵敏度为74.5%,特异度为77.2%。构建的综合性影像组学模型AUC为0.86(95%CI 0.81~0.90),预测准确度为77.2%,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75.9%。结论^(18)F⁃FDG PET/CT在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中发挥重要价值,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综合性影像组学模型进一步提高了PET代谢参数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上尽早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分子分型 18 F⁃FDG pet/CT 代谢参数 影像组学
原文传递
不同影像检查在鼻咽癌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红茹 王仁生 韦波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8年第2期194-197,193,共5页
目的:应用CT、MRI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原发病灶GTV大小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最优的影像学检查和靶区勾画建议。方法:连续选取放疗科从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3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未作任何抗... 目的:应用CT、MRI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原发病灶GTV大小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最优的影像学检查和靶区勾画建议。方法:连续选取放疗科从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3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未作任何抗肿瘤治疗之前,采用统一的体位及固定方法,行头颈部的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全身18FDG-PET-CT三种检查。全部患者分别在增强CT、MRI T2加权和PET-CT上勾画原发灶GTV。结果:GTVCT(27.31±15.53cm3)>GTVMRI(26.30±17.93 cm3)>GTV2.5(18.43±12.93 cm3)>GTV45(13.20±11.22 cm3),GTVCT/GTVMRI与GTV2.5/GTV45间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早期病例(T1、T2),GTVCT>GTV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而对于晚期病例(T3、T4),GTVCT<GTV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咽癌原发病灶靶区勾画方面,以SUV=2.5或最大SUV的45%阈值法为标准,PET在GTV的确定上小于CT和MRI,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CT和MRI在GTV的确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T1、T2局部早期病例的GTV,CT大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影像学特点上考虑,对于GTV的准确确定,MRI比CT更有价值;PET-CT作为辅助显像方法提供CT所不能发现的病灶信息,作为靶区勾画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螺旋计算机(CT) 磁共振成像(MRl)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18fdg-pet-CT) 大体肿瘤体积(GTV)
下载PDF
Increased risk of second malignancy in pancreatic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被引量:1
20
作者 Gian Luca Baiocchi Sarah Molfino +9 位作者 Barbara Frittoli Graziella Pigozzi Federico Gheza Giacomo Gaverini Antonio Tarasconi Chiara Ricci Francesco Bertagna Luigi Grazioli Guido AM Tiberio Nazario Portola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3期7313-7319,共7页
AIM: To analyze the available evidence about the risk of extrapancreatic malignancies an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associated to pancreatic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IPMNs).METHODS: A systematic se... AIM: To analyze the available evidence about the risk of extrapancreatic malignancies an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associated to pancreatic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IPMNs).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of literature was undertaken using MEDLINE, EMBASE, Cochrane and Web-of-Science libraries. No limitations for year of publication were considered; preference was given to English papers. All references in selected articles were further screened for additional publications. Both clinical se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s were selected. For all eligible studies, a standard data extraction form was filled in and the following data were extracted: study design, number of patients, prevale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extrapancreatic malignancies in IPMN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s, if available.RESULTS: A total of 805 abstracts were selected and read; 25 articles were considered pertinent and 17 were chosen for the present systematic review. Eleven monocentric series, 1 multicentric series, 1 casecontrol study, 1 population-based study and 3 case report were included. A total of 2881 patients were globally analyzed as study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or extrapancreatic malignancies ranged from 5% to 52%, with a mean of 28.71%.When a control group was analyzed(6 papers), the same incidence was as low as 9.4%.CONCLUSION: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is unanimous in claiming IPMNs to b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pancreatic and extrapancreatic malignancies. The consequences in IPMNs management are herein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PANCREAS Diagnosis Follow-up Tumors COMPUTEDTOMOGRAPHY scan 18fdg-p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