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Ni钢环焊缝TIG焊接和电子束焊接收缩变形对比研究
1
作者 余海松 余闪闪 +3 位作者 吴东 李婷 魏宾华 魏正英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24年第1期21-23,31,共4页
本文采用TIG焊接和电子束焊接方法,对18Ni高强钢的圆筒对接环缝进行焊接。对比研究了18Ni钢环焊缝,不同焊接方法焊接后的收缩变形量和接头力学性能。并通过金相观察,研究了TIG和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拉伸试验后发现,电子束焊接接... 本文采用TIG焊接和电子束焊接方法,对18Ni高强钢的圆筒对接环缝进行焊接。对比研究了18Ni钢环焊缝,不同焊接方法焊接后的收缩变形量和接头力学性能。并通过金相观察,研究了TIG和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拉伸试验后发现,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明显高于TIG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ni高强钢 电子束焊接 TIG焊接 焊接变形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等离子弧增材制造双金属交织结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顺 王鹏翔 +2 位作者 周琦 朱军 顾介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9,I0002,共7页
以18Ni高强钢和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为丝材,采用等离子弧增材制造高强钢-高氮钢双金属交织结构,通过对高强钢-高氮钢双金属交织结构的微观组织观察、显微硬度及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双金属交织结构的组织转变特征及其与力学性能关... 以18Ni高强钢和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为丝材,采用等离子弧增材制造高强钢-高氮钢双金属交织结构,通过对高强钢-高氮钢双金属交织结构的微观组织观察、显微硬度及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双金属交织结构的组织转变特征及其与力学性能关系.结果表明,在高氮钢区域显微组织主要为奥氏体等轴晶及树枝晶,高强钢区域为板条状马氏体.高强钢区域硬度变化范围为480~500 HV;高氮钢区域硬度变化范围为310~320 HV.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交织结构在x向抗拉强度均值为1092 MPa,略低于y向抗拉强度1189 MPa;x向断后伸长率均值为20.0%,与y向断后伸长率19.5%相差不大;断口呈暗灰色、明显纤维状,分布有大量的等轴韧窝,韧窝尺寸大而深,断口边缘存在明显剪切唇区,属于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18ni高强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超高强度钢条带设计与制造技术
3
作者 康士朋 唐杰 +2 位作者 宋林郁 王业伟 李新宽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1,共4页
为了满足重型卫星发射要求,需要研制具有高承载能力的条带。以Φ937 mm接口包带装置为例,采用18Ni马氏体时效钢开展条带设计,条带制造过程中对热处理工艺、表面抛光工艺进行研究:条带的屈服强度达到1 723 MPa,使包带装置承载能力提高了... 为了满足重型卫星发射要求,需要研制具有高承载能力的条带。以Φ937 mm接口包带装置为例,采用18Ni马氏体时效钢开展条带设计,条带制造过程中对热处理工艺、表面抛光工艺进行研究:条带的屈服强度达到1 723 MPa,使包带装置承载能力提高了一倍;条带表面粗糙度达到0.4,满足包带装置使用要求。通过静力试验及分离试验对产品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18Ni马氏体时效钢条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18ni 马氏体 条带
下载PDF
18Ni钢圆筒对接环焊缝TIG焊收缩变形力学性能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海松 余闪闪 +2 位作者 王攀锋 叶丹力 李婷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22年第3期19-22,共4页
本文采用TIG焊接方法,对18Ni高强度不锈钢的圆筒对接环焊缝进行焊接。研究了环焊缝焊接后的收缩变形量,以及环焊缝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并通过金相观察,研究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试验结果发现,18Ni高强度钢环焊缝焊接后的最大收缩变... 本文采用TIG焊接方法,对18Ni高强度不锈钢的圆筒对接环焊缝进行焊接。研究了环焊缝焊接后的收缩变形量,以及环焊缝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并通过金相观察,研究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试验结果发现,18Ni高强度钢环焊缝焊接后的最大收缩变形量为0.4mm,最小收缩变形量为0.3mm。焊缝的上部宽度为7.98mm,下部宽度为4.27mm。焊缝边缘的组织为柱状树枝晶,焊缝中心的组织为等轴树枝晶。拉伸试验后发现,环焊缝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最大为1875.35 MPa,最小为1856.74 MPa,且断裂位置均出现在母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ni高强度钢 TIG焊接 焊接变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