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kDa抗原诊断泡型包虫病的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江莉 温浩 +1 位作者 李雄 伊斯拉因.乌斯满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评价18kDa抗原在泡型包虫病(A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印渍法检测33例泡型包虫病、69例囊型包虫病(CE)、30例囊虫病和82例健康人血清对泡型棘球蚴(Em)和囊型棘球蚴(Eg)原头节18kDa抗原的... 目的:评价18kDa抗原在泡型包虫病(A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印渍法检测33例泡型包虫病、69例囊型包虫病(CE)、30例囊虫病和82例健康人血清对泡型棘球蚴(Em)和囊型棘球蚴(Eg)原头节18kDa抗原的抗体反应。同时用羊包囊液抗原常规ELISA法检测上述血清。结果:ELISA试验,AE血清阳性率为93.9%、CE为85.5%、囊虫病为50%、健康人为6.1%。显示3种患者血清存在较强的交叉反应。免疫印渍试验,两种原头节的18kDa抗原对AE血清阳性反应均为90.9%、CE分别为10.1%和13%、囊虫病患者为13.3%和16.7%。与健康人血清不发生反应。结论:18kDa抗原可以有效的鉴别两型包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AE CE 18kda抗原 鉴别诊断 免疫印渍
下载PDF
转位蛋白18kDa:未来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新靶点 被引量:3
2
作者 仇志坤 徐江平 李云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8-373,共6页
转位蛋白18 kDa曾命名为外周型苯二氮受体,2005年把曾称为外周型苯二氮受体的第一亚单位(DB1,18 kDA)重命名为TSPO。TSPO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分布于胶质细胞线粒体外膜,并在与甾体合成相关的组织中高度表达,参与甾体合成,细胞凋亡... 转位蛋白18 kDa曾命名为外周型苯二氮受体,2005年把曾称为外周型苯二氮受体的第一亚单位(DB1,18 kDA)重命名为TSPO。TSPO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分布于胶质细胞线粒体外膜,并在与甾体合成相关的组织中高度表达,参与甾体合成,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生理调节,其表达与各种神经病变中的脑内炎症和反应性胶质化有关。TSPO配体在临床上具有诊断和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价值。本文阐述TSPO命名的由来和分子基本结构特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胶质细胞线粒体外膜的分布以及其参与神经类固醇合成、线粒体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进一步综述现今TSPO配体用于诊断和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位蛋白18kda 神经类固醇 神经精神疾病 配体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26kDa、18kDa外膜蛋白的克隆及表达
3
作者 姜政 黄爱龙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HP 26kDa外膜蛋白 蛋白质疫苗 18kda外膜蛋白 基因克隆 重组载体
下载PDF
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中18KDa转位蛋白(TSPO)亲合力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淑芬 高卓维 +4 位作者 胡欢 黄志新 蔡欣 陈楠 仇志坤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作用。方法通过竞争性配体结合试验,研究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的TSPO的亲和力。结果与阳性药TPSO特异性配体PK11195对比,Ki(P>0.05)和IC50(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芍药苷与TSPO有高亲合力。...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作用。方法通过竞争性配体结合试验,研究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的TSPO的亲和力。结果与阳性药TPSO特异性配体PK11195对比,Ki(P>0.05)和IC50(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芍药苷与TSPO有高亲合力。结论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性。本发现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探讨芍药苷抗胶质瘤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kda转位蛋白 脑胶质瘤 芍药苷
下载PDF
18kDa转位蛋白选择性配体YL-IPA08抗创伤后应激障碍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颖 尚超 +4 位作者 孙立君 龚洁 张黎明 王恒林 李云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3-1117,1149,共6页
目的研究18k Da转位蛋白(TSPO)选择性配体化合物YL-IPA08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作用。方法采用时间依赖性敏化应激(TDS)法建立大鼠PTSD模型,采用开场实验评价大鼠自发活动;采用僵住时间测定、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大鼠... 目的研究18k Da转位蛋白(TSPO)选择性配体化合物YL-IPA08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作用。方法采用时间依赖性敏化应激(TDS)法建立大鼠PTSD模型,采用开场实验评价大鼠自发活动;采用僵住时间测定、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大鼠PTSD样行为;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四氢孕酮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TSD模型处理及药物处理均不影响大鼠自发活动(P>0.05),但PTSD模型组大鼠呈现出显著的PTSD样行为,表现为僵住时间延长、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臂的时间和次数百分比降低,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物体识别指数下降(P<0.05或0.01),同时模型组大鼠海马内四氢孕酮含量降低(P<0.05),模型建立后开始灌胃给予YL-IPA08(0.05~0.1 mg/kg)或阳性药舍曲林(15 mg/kg)显著逆转上述系列PTSD样行为学改变(P<0.05或0.01),并显著增加模型大鼠海马四氢孕酮水平。结论 TSPO选择性配体YL-IPA08能够改善大鼠PTSD样行为,其作用机制与升高海马四氢孕酮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kda转位蛋白 YL-IPA08 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氢孕酮
下载PDF
黄体酮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模型中18kDa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包卿 卞晓星 +1 位作者 龚幸春 王存祖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6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黄体酮干预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TBI)后线粒体膜18k Da转运蛋白(TSPO)的表达变化。方法2017年1—7月该院选取雄性清洁型的SD大鼠共72只用作实验动物,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对照组,黄体酮治疗组。采用Fee... 目的观察和探讨黄体酮干预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TBI)后线粒体膜18k Da转运蛋白(TSPO)的表达变化。方法2017年1—7月该院选取雄性清洁型的SD大鼠共72只用作实验动物,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对照组,黄体酮治疗组。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脑外伤模型,治疗组伤后给予腹腔注射黄体酮16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脑组织中TSPO、OX-42表达。结果黄体酮治疗组伤后12 h、伤后24 h、伤后3 d、伤后7 d的TSPO分别是(32.88±2.95)、(33.50±3.34)、(21.88±3.04)、(19.75±2.25),黄体酮治疗组伤后12 h、伤后24 h、伤后3 d、伤后7 d的OX-42分别是(42.13±3.84)、(38.25±4.13)、(28.25±2.49)、(26.25±1.04),黄体酮治疗组中除7 d组外,TSPO、OX-42与外伤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后早期应用外源性黄体酮,可抑制TSPO的表达及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损伤 黄体酮 18kda转运蛋白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转位蛋白18kDa作为潜在抗AD靶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姚如梦 李雄英 邱沙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96-99,共4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显示,转位蛋白18kDa(TSPO)在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脑内显著上调,这主要与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异常病理条件下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相关。虽然TSPO在AD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但AD已被证明与神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显示,转位蛋白18kDa(TSPO)在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脑内显著上调,这主要与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异常病理条件下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相关。虽然TSPO在AD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但AD已被证明与神经炎症相关,而TSPO参与神经炎症的发展。这些研究提示我们,TSPO可能成为治疗AD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18kda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18kDa转位蛋白在异氟醚麻醉致大鼠认知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建 张蕊 +1 位作者 李桂婷 曹焕军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29-131,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18kDa转位蛋白(TSPO)在异氟醚麻醉所致的大鼠认知功能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月龄SD雄性青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AC组)和青年麻醉组(AA组);20月龄SD雄性老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和老年麻醉组(O... 目的观察18kDa转位蛋白(TSPO)在异氟醚麻醉所致的大鼠认知功能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月龄SD雄性青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AC组)和青年麻醉组(AA组);20月龄SD雄性老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和老年麻醉组(OA组)。麻醉组吸入2%异氟醚6h,对照组吸入空气6h。麻醉后1d,2d,3d,4d进行水迷宫测试,检测海马组织TSPO蛋白表达。测定麻醉前(T1)、麻醉诱导6h(T2)、麻醉后24h(T3)、麻醉后48h(T4)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吸入异氟醚后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老年大鼠延长明显(P<0.01);麻醉后大鼠海马区TSPO蛋白表达增加(P<0.05),老年大鼠增加显著(P<0.01);与T1相比,T2时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升高(P<0.05),T3,T4时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异氟醚可能通过诱发神经炎症导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而其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与海马区TSPO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认知障碍 麻醉 18 kDa转位蛋白
下载PDF
转位蛋白18kDa在癫痫相关神经炎症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宏利 梁变变 +3 位作者 成晓婧 张天丽 张小冬 郭锦琨 《癫痫杂志》 2024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前仍有1/3的癫痫患者对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耐药,而ASMs只能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治愈,因此从癫痫的发病机制着手研发新型的ASMs成了现如今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神经炎症参与癫痫的发生和发... 目前仍有1/3的癫痫患者对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耐药,而ASMs只能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治愈,因此从癫痫的发病机制着手研发新型的ASMs成了现如今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神经炎症参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转位蛋白分子18 kDa(Translocator protein 18 kDa,TSPO)也被认为是神经炎症的标志物,贯穿神经炎症反应的始终。目前TSPO在癫痫引发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机制众说纷纭,缺乏总结与概述。本文对TSPO在神经炎症及其在癫痫引发神经炎症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寻找治疗癫痫的相关靶点与通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转位蛋白18kda 神经炎症 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转位蛋白18KDA介导葛根素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作用机制研究
10
作者 招志辉 李霭燕 关彩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18KDA(TSPO)介导葛根素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作用。方法:构建创伤后应激性障碍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舍曲林15 mg/kg组、葛根素5、10、20 mg/kg组,另设置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分别...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18KDA(TSPO)介导葛根素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作用。方法:构建创伤后应激性障碍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舍曲林15 mg/kg组、葛根素5、10、20 mg/kg组,另设置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1次/d,持续2 w。末次给药24 h后,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环境惊恐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法检测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和血小板中四氢孕酮含量;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脑片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中Tspo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进入开臂时间比和进入开臂停留次数比显著减少,僵住时间显著增加(P<0.01);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中Tspo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和血小板中四氢孕酮含量显著减少(P<0.01),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IPSC幅度与频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进入开臂时间比和进入开臂停留次数比显著增加(P<0.01),僵住时间明显减少(P<0.05或P<0.01);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中Tspo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和血小板中四氢孕酮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前额皮层、海马体、杏仁核IPSC幅度与频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葛根素可发挥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功能,可能与其促进大鼠脑部TSPO表达,升高四氢孕酮含量,提高GABAAIPSC幅度与频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创伤后应激性障碍 18kda转位蛋白 突触后电流
原文传递
A Practical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Translocator Protein 18kDa Imidazopyridine Ligand 被引量:2
11
作者 WEN Meng QU Chunrong +3 位作者 SU Xinhui DING Mingmin DENG Zixin HONG Xuechua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4年第1期19-26,共8页
In this article, an effective feasible method to synthesize translocator protein 18kDa (TSPO) imidazopyridine ligand 7 is discussed. A new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key intermediate 17 has been developed in... In this article, an effective feasible method to synthesize translocator protein 18kDa (TSPO) imidazopyridine ligand 7 is discussed. A new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key intermediate 17 has been developed in four steps (condensation, diazo reaction, hydrolysis, amidation) from 2-aminopyridine 18. The overall yield was increased from 18% to 31.6%. One of the key steps is using activated copper powder as a catalyst in several cycles. Finally, reduction of 17 with Zn dust completed the synthesis of TSPO imidazopyridine ligand 7 in 86%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ocatorprotein 18kda (TSPO) synthesis IMIDAZOPYRIDINE activated copper ANTITUMOR
原文传递
ZBD-2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小鼠恐惧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作用
12
作者 李旭波 靳雨晨 +4 位作者 王欣赏 姜永莉 颜雨暄 宋大可 刘水冰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70-1176,共7页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18 kDa(TSPO)配体ZBD-2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PTSD模型(Model)组、PTSD模型+ZBD-2(低、中、高剂量)组、PTSD模型+帕罗西汀阳性对照(Model+P...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18 kDa(TSPO)配体ZBD-2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PTSD模型(Model)组、PTSD模型+ZBD-2(低、中、高剂量)组、PTSD模型+帕罗西汀阳性对照(Model+Paro)组,每组8只。采用条件性恐惧(CF)联合单一连续应激的双重应激建立小鼠PTSD模型,通过行为学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悬尾实验、恐惧记忆实验观察ZBD-2对PTSD模型小鼠恐惧记忆的影响及对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在旷场中央区域运动的总路程和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的次数和滞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1),在CF中僵住时间显著延长(P<0.01),提示PTSD模型制备成功。与Model组小鼠相比,PTSD模型+ZBD-2组和Model+Paro组显著改善上述行为学表现(P<0.05,P<0.01),其中PTSD模型+ZBD-2组尤以中剂量效果最佳。结论TSPO配体ZBD-2可有效改善PTSD模型小鼠的恐惧、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可作为治疗PTSD潜在的侯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18 kDa ZBD-2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试述鲍类前合子生殖隔离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太武 苏秀榕 +2 位作者 杨文新 张健 刘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生殖隔离是一个最重要的生物过程 .虽然有许多机理还是未知的 ,但已研究清楚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有两种方式 .即通过配子不成熟、不受精的前合子生殖隔离和杂交后代的不育、不成活的后合子生殖隔离 .在动物受精过程中 ,两个配子的质膜... 生殖隔离是一个最重要的生物过程 .虽然有许多机理还是未知的 ,但已研究清楚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有两种方式 .即通过配子不成熟、不受精的前合子生殖隔离和杂交后代的不育、不成活的后合子生殖隔离 .在动物受精过程中 ,两个配子的质膜在接触融合之前 ,精子必须穿透包绕在卵细胞外的物质 ,为完成这一过程 ,大多数种类的动物都发展了精子结构 ,使其带有顶体泡 ,它通过泡吐作用释放具有溶解作用的蛋白质 ,由它担任穿透卵细胞外被的作用 .成熟的鲍精子具有发达的顶体泡 ,里面含有多种蛋白质 ,但其中的两种蛋白质———细胞溶素 ( 16kDa)和 18kDa蛋白质与生殖有关 ,是生殖隔离的主要分子结构 .当精子粘附到卵黄外膜上时就诱发了顶体反应 ,释放的 16kDa蛋白质利用非酶解反应 ,在卵黄膜上穿一个小孔 ,精细胞便从此处穿过卵黄膜与卵细胞融合 .鲍类的卵细胞由一层又厚又复杂的细胞外基质包被 ,并由胶状物、卵黄膜和细胞表面壳等几种成分组成 .超微结构研究发现 :胶状物位于卵细胞的最外层 ,由疏松排列的纤维组成 ,它在鲍类受精中的作用还没有研究清楚 .鲍类的ESC层与海胆的卵黄膜十分相似 ,含有精子结合受体 ,它是不分支的糖蛋白 ,是同细胞溶素结合的惟一成分 ,它具有种属特异性 .每个受体大约同 6 0个细胞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隔离 前合子生殖 软体动物 有性生殖 细胞溶素 18kda蛋白质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及其新靶点——18 ku转位蛋白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鹏 王婧雅(综述) 郭文治(审校)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74-77,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疾病或损伤而产生的一种慢性疼痛,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及异常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疼痛综合征。NP影响22%的慢性疼痛患者~[1],NP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疾...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疾病或损伤而产生的一种慢性疼痛,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及异常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疼痛综合征。NP影响22%的慢性疼痛患者~[1],NP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疾病和病变引起的综合征,表现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这些不同条件下的机制是多种多样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18kda转位蛋白 药物治疗
下载PDF
18 kDa转位蛋白联合四氢孕酮血浆含量改变对产后抑郁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凯璇 吴鸿雁 +3 位作者 姚欢杰 王晶 尚丽新 郭文治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393-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产妇18 kDa转位蛋白(TSPO)及四氢孕酮(AP)血浆含量改变对发生产后抑郁症(P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产科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产后一周内根据是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0分,将产妇分为抑郁组(n=14)与非抑郁组(...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产妇18 kDa转位蛋白(TSPO)及四氢孕酮(AP)血浆含量改变对发生产后抑郁症(P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产科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产后一周内根据是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0分,将产妇分为抑郁组(n=14)与非抑郁组(n=86)。比较2组产妇一般资料及分娩前后3 d内TSPO、AP血浆含量。分析TSPO、AP血浆含量对产妇产后1周内发生PPD的预测价值。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4%,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及分娩前TSPO、AP血浆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产妇分娩后TSPO、AP血浆含量均较非抑郁组降低(P<0.05);分娩后TSPO、AP血浆含量是产后发生PP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妇分娩前TSPO、AP血浆含量对产后1周内抑郁情绪无显著预测或诊断价值;分娩后TSPO、AP血浆含量对产后1周内抑郁情绪有预测及诊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18kda转位蛋白 四氢孕酮
下载PDF
靶向TSPO的神经炎症成像分子探针 被引量:1
16
作者 臧小豪 刘起发 +3 位作者 胡蒙蒙 常媛媛 肖清炜 周渭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91-97,共7页
神经炎症贯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神经炎症有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但当炎症反应过度时则会造成细胞的损伤,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恶化。当神经炎症发生时,小胶质细胞会异常活化。这使它们成为反映小胶... 神经炎症贯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神经炎症有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但当炎症反应过度时则会造成细胞的损伤,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恶化。当神经炎症发生时,小胶质细胞会异常活化。这使它们成为反映小胶质细胞病理生理学改变的一种敏感而特异的定量指标。本文主要通过核素和可见光成像技术对神经炎症靶点进行检测,介绍了近年来TSPO靶点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包括核素成像和荧光成像。最后展望了神经炎症分子探针的研究方向,对于开发更清晰、方便、经济的神经炎症分子探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症 18kda转运蛋白 分子探针
下载PDF
Translocator protein 18 kDa(TSPO): old dogma, new mice, new structure, and new questions for neuroprotec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Eun-Jung Kim Seong-Woon Y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878-880,共3页
The normal development and optimal functioning of the brain requires a vigilant immune surveillance system to detect and remov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 infection and tissue damage. Microglia are the reside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and optimal functioning of the brain requires a vigilant immune surveillance system to detect and remov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 infection and tissue damage. Microglia are the resident immune cells and the frontline defenders responsible for the immune response of the brain. Resting microglia possess a ramified morphology with numerous thin processes that continuously sample the environment. In response to inflammatory signals, microglia become activated and transform their morphology into a thick, amoeboid-like shape. Activated microglia proliferate, tolerate to sites of iniu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O old dogma Translocator protein 18 kDa new mice new structure
下载PDF
转运蛋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郝璨 刘晓明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一种慢性疼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对NP治疗越来越重视,然而NP涉及多种因素,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治疗效果欠佳。18 kDa转运蛋白(TSPO)作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靶蛋白之一,参与甾体类...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一种慢性疼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对NP治疗越来越重视,然而NP涉及多种因素,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治疗效果欠佳。18 kDa转运蛋白(TSPO)作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靶蛋白之一,参与甾体类固醇的合成、线粒体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凋亡等。近年来,研究表明TSPO与NP的发生有一定关系,TSPO可以通过多种通路来缓解NP,可能成为未来治疗NP的靶点。本文对TSPO在NP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18 kDa转运蛋白 类固醇 线粒体 星型胶质细胞
下载PDF
基于TPO18基因蛋白的兔豆状囊尾蚴感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9
作者 王泽祥 罗永禄 +4 位作者 薛萍 车亮 王由森 苟惠天 孙晓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3-1222,共10页
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幼虫——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家兔等啮齿类动物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威胁养兔业发展和兔肉食品安全。为了鉴定TPO18抗原在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的分布,并... 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幼虫——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家兔等啮齿类动物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威胁养兔业发展和兔肉食品安全。为了鉴定TPO18抗原在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的分布,并建立兔豆状囊尾蚴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原核表达兔豆状囊尾蚴18 kDa抗原,经蛋白纯化获得了可溶性的TPO18蛋白。TPO18蛋白免疫家兔制备了效价达1∶51200多克隆抗体。蛋白免疫印迹鉴定多克隆抗体与兔豆状囊尾蚴总蛋白、豆状带绦虫总蛋白及重组蛋白TPO18的反应原性,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兔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虫体TPO18抗原分布,多克隆抗体与兔豆状囊尾蚴总蛋白、豆状带绦虫总蛋白及重组蛋白TPO18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兔豆状囊尾蚴TPO18抗原主要分布于生发层和绒毛层,豆状带绦虫TPO18抗原主要分布在吸盘及吸盘周围和集合管上层细胞及绒毛层。以TPO18重组抗原包被酶标板,优化确定间接ELISA各项技术参数,建立基于TPO18抗原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经优化后的ELISA检测方法的检测条件为血清稀释度1∶100,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5 mg/L,抗原包被条件37℃1 h+4℃过夜,封闭条件1%BSA 37℃封闭60 min,血清反应时间60 min,酶标二抗稀释度1∶1000,酶标二抗作用时间60 min,底物反应时间15 min,临界值0.295。ELISA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不与兔瘟、兔肝片吸虫、兔球虫、兔弓形虫等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7%,重复性良好。运用该ELISA方法与剖检检测试验分别对86份临床血清样品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7.7%。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兔感染豆状囊尾蚴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后感染情况监测提供了新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豆状囊尾蚴 18 kDa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特异性 敏感性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The Reverse Shock Index Multiplied by GlasgowComa Scale Score (rSIG)与血清转运蛋白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鹏飞 张炜 +9 位作者 杨志洲 任艺 王蒙蒙 陈鑫 徐娜 庄苏园 韩小琴 韦梅 夏敏 聂时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讨rSIG(the reverse shock index multiplied by glasgowcoma scale score)与血清转运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TSPO)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15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使用SPSS 20.0软... 目的探讨rSIG(the reverse shock index multiplied by glasgowcoma scale score)与血清转运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TSPO)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15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使用SPSS 20.0软件对组间生命体征、rSIG、TSPO等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rSIG与TSPO的关系。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rSIG与TSPO及两者联合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以rSIG、TSPO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rSIG≤14.8和rSIG > 14.8组,TSPO≤1.84 ng/mL组和TSPO > 1.84 ng/mL组,比较各组间病死率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115例患者,存活组患者的rSIG显著大于死亡组,TSPO显著低于死亡组(10.5±4.4)vs(6.4±4.1),1.0(0.3, 1.9) ng/mL vs 3.4(2.0, 4.6) ng/mL, P<0.01。rSIG联合TSPO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判断能力并不优于这两个指标单独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rSIG≤4.15组患者的TSPO及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rSIG>4.15组患者。TSPO≤1.84 ng/mL组病例的rSIG明显大于TSPO > 1.84 ng/mL组病例;28 d病死率明显小于TSPO > 1.84 ng/mL病例。患者rSIG与TSPO呈负相关(r=-0.611,P<0.01)。结论 rSIG、TSPO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IG 转运蛋白(18kda) 重型颅脑创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