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初日本的社会主义发展——以1901-1911年的十年间为中心
1
作者 卢坦 《理论建设》 2016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堪称日本社会主义源头的明治时期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对重点阶段进行剖析的方法,将焦点放在1901-1911年这一代表着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的凝缩期。这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01-1903年的"基督"...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堪称日本社会主义源头的明治时期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对重点阶段进行剖析的方法,将焦点放在1901-1911年这一代表着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的凝缩期。这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01-1903年的"基督"色彩社会主义,1903-1905年的"反战"色彩社会主义,1905-1911年的"分裂"色彩社会主义。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的自身因素预示着其发展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时期社会主义 1901-1911年 基督 反战 分裂 启示
下载PDF
1902-1911年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改革述评
2
作者 郑宪恒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8-75,共8页
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是中国近代化的产物,从1902年"壬寅学制"在政策层面上确立了图画课程的地位开始一直到1911年,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开启了学校制度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进程,形成了重"技... 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是中国近代化的产物,从1902年"壬寅学制"在政策层面上确立了图画课程的地位开始一直到1911年,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开启了学校制度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进程,形成了重"技"的教育指导思想影响下的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体现了浓厚的日本学校图画课程色彩,编纂了我国第一批普通中小学图画课程教科书。虽然受时代条件所限,这一时期课程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却反映了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学人在这一时期的艰难探索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02-1911 普通中小学堂 图画课程 课程改革 意义
下载PDF
家族传承与文化霸权:1368年至1911年的宁波士绅 被引量:16
3
作者 卜正民 孙竞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3年第4期92-106,共15页
本文分析了 1 3 68—— 1 91 1年间宁波士绅阶层通过长期维持科举上的成功 ,因而掌握着地方霸权的过程 ,垄断文化是保证其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基础。士绅家族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 ,往往结成壁垒森严的圈子 ,外力很难渗透。士绅家族网络在... 本文分析了 1 3 68—— 1 91 1年间宁波士绅阶层通过长期维持科举上的成功 ,因而掌握着地方霸权的过程 ,垄断文化是保证其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基础。士绅家族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 ,往往结成壁垒森严的圈子 ,外力很难渗透。士绅家族网络在公共领域亦发挥着主导作用 ,以此赢得官府和社会对他们权威的认同。近代以后 ,士绅家族不仅需要维持文化上的优势 ,而且还要创造在商业的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68-1911 宁波市 士绅阶层 家族传承 世袭精英制度 鄞县 士绅文化
下载PDF
1901—1917年间中俄文化交流大事记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蕴深 《西伯利亚研究》 2001年第4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1901-1917 文化交流 中国 俄国
下载PDF
西藏尼木1901年M 63/4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哈广浩 吴中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史料记载1901年4月26日西藏尼木发生M 63/4级地震,其发震构造尚未有报道,对其发震构造的厘定有助于理解尼木地堑群的地震复发规律,科学评价周边地区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遥感解译与地质调查表明,尼木地堑群内部的庞刚地堑西边界断裂长约30... 史料记载1901年4月26日西藏尼木发生M 63/4级地震,其发震构造尚未有报道,对其发震构造的厘定有助于理解尼木地堑群的地震复发规律,科学评价周边地区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遥感解译与地质调查表明,尼木地堑群内部的庞刚地堑西边界断裂长约30 km,走向近北西—北北西,以彭刚玛曲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断裂地貌线性特征显著,陡坎发育,断错了多级冰碛物及河流阶地。位移恢复结果显示,河流阶地垂直断距T0约1.0 m,T1约2.6 m,T2约5.0 m。南段断裂沿虾庆曲展布,地貌线性特征显著,陡坎发育,断错了多期冲洪积扇体。尼木县城北部发现断裂错动T2阶地剖面,显示该断裂延伸至尼木县城北部。根据位移-震级经验公式计算,庞刚地堑西边界断裂最新一次地震的矩震级约为M_(W) 6.8,这与尼木地震比较吻合。遥感解译、地质调查与震级表明,庞刚地堑可能为1901年尼木地震的发震构造。结合历史地震记录分析认为,尼木地堑群中各个地堑具有独立发生中强地震的能力,其地震复发模式及其与亚东-谷露裂谷南北两段的地震活动差异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01尼木地震 发震构造 亚东-谷露裂谷 庞刚地堑
下载PDF
20世纪初中国对疾疫的应对——略论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雁 《档案与史学》 2003年第4期48-50,共3页
"疾疫作为一种传染疾病,具有流行性和群发性、连发性的特点.疾疫成为灾民继粮食短缺之后,面对的又一灾难.据不完全统计,秦汉至清,疫灾发生255次,其中,秦汉至南北朝47次,隋唐五代17次,宋元明清190次."[1]"从疫疾流行规律... "疾疫作为一种传染疾病,具有流行性和群发性、连发性的特点.疾疫成为灾民继粮食短缺之后,面对的又一灾难.据不完全统计,秦汉至清,疫灾发生255次,其中,秦汉至南北朝47次,隋唐五代17次,宋元明清190次."[1]"从疫疾流行规律分析,东汉末年至南北朝前期,呈现出第一个高潮,元明清时期,疫病流行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顶峰,疫病的爆发达到令人瞠目的地步."[2]近代以来,我国各地仍然疫情不断,北到内蒙、东北,南到福建、云南、广西等地均有覆盖.[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期 中国 1910-1911 东北 鼠疫 疾疫管理
下载PDF
1901~2000年诺贝尔奖百年统计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明 杨建邺 《世界科学》 2001年第9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诺贝尔奖 统计分析 1901-2000
下载PDF
重庆经济100年(1901—2000)
8
作者 方大浩 魏铀原 《重庆经济年鉴》 2001年第1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重庆 经济 1901-2000 历史
下载PDF
为更清洁的城市环境而奋斗:1850~1911年马尔默的水污染
9
作者 Gran Olsson 林宝法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1年第4期287-291,328,共5页
本文把焦点集中在马尔默市水污染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探讨和解决上。过去曾提出和考虑了各种对策,但最后将废水排入厄勒海峡被认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一个局部性的污染问题演变成了一个地区性问题。本文还简要地对在马尔默采取的解... 本文把焦点集中在马尔默市水污染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探讨和解决上。过去曾提出和考虑了各种对策,但最后将废水排入厄勒海峡被认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一个局部性的污染问题演变成了一个地区性问题。本文还简要地对在马尔默采取的解决办法与哥德堡和斯德哥尔摩作出的决策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城市 城市环境 1850-1911 马尔默市 水污染 瑞典
下载PDF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走势与启迪——纪念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 被引量:9
10
作者 孔宪毅 邢润川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62,共7页
今年正值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 10 0周年 ,本文就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设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走势及特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作用与意义 ,从多视角系统深入地总结分析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辉煌及给人们的借鉴与启迪 。
关键词 诺贝尔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走势 1901-2000
下载PDF
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分布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辉 王洪波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43-2354,共12页
搜集到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记录2119条,以此为基础,重建区域历史风暴潮发生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布。从年内分布情况看,苏沪浙地区历史风暴潮主要发生在6-10月,其中7-9月占80%,8月为全年最高值,占37%。68.56%的历史风暴潮发生在... 搜集到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记录2119条,以此为基础,重建区域历史风暴潮发生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布。从年内分布情况看,苏沪浙地区历史风暴潮主要发生在6-10月,其中7-9月占80%,8月为全年最高值,占37%。68.56%的历史风暴潮发生在农历朔望日前后,其中发生在朔日前后(农历二十七至次月初四)的占35.57%,发生在望日前后(农历十三至十九)的占32.99%。小波分析结果显示:风暴潮年际变化时间序列存在54 a、30 a、17 a周期。历史风暴潮引起的海侵多发生在沿海地区,苏北地区历史风暴潮海侵淹没界线达4 m高程,长三角地区历史风暴潮海侵淹没界线达5 m高程,杭州湾沿岸、浙东沿海地区则分别达5 m和6 m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68-1911 风暴潮 时空分布 海侵界线 苏沪浙地区
原文传递
中华博医会初期的教会医疗事业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传斌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1 8 8 6年中华博医会成立后 ,教会医疗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华博医会初期 ( 1 886- 1 90 1年 ) ,教会医疗事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不断拓展。它不仅在沿海得到加强 ,而且在内地也得到较快发展。不过 ,1 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给教会医疗... 1 8 8 6年中华博医会成立后 ,教会医疗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华博医会初期 ( 1 886- 1 90 1年 ) ,教会医疗事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不断拓展。它不仅在沿海得到加强 ,而且在内地也得到较快发展。不过 ,1 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给教会医疗事业以沉重打击。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的教会医疗事业与中国社会的冲突有减少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博医会 基督教 医疗事业 1886-1901
下载PDF
移民与东北近代社会文明的建构(1860-1911)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宏钟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6年第1期383-398,共16页
1860年清廷开禁东北之后,移民大规模涌入东北,同时东北的近代社会文明也开始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在1860-1911年期间东北近代社会文明的建构中,移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移民增加了东北的人口,推动了东北农业的进步,并且在近代工业、城市的... 1860年清廷开禁东北之后,移民大规模涌入东北,同时东北的近代社会文明也开始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在1860-1911年期间东北近代社会文明的建构中,移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移民增加了东北的人口,推动了东北农业的进步,并且在近代工业、城市的发展等其他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建设近代社会文明特殊要求和移民自身特点的限制,移民在这一时期的东北近代社会文明建构的过程中始终不是主导力量,也不是主要动力。不过,移民使得这一时期的东北近代社会文明的建构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东北 近代化 1860-1911
原文传递
1911—1949年清华校园小说研究
14
作者 张玲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4,50,共7页
20世纪上半叶的清华园走出了一批享誉文坛的小说家 ,当年的清华校园小说极为繁荣 ,其题材的广泛、主题的深刻、艺术的营造力 ,在同时代的中国小说界处于醒目的位置。文章从小说的题材切入 ,论述其思想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 1911-1949 清华园 小说 题材 思想特色 艺术特色 时代特色
原文传递
论民初日本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贸关系
15
作者 衣保中 黄睿敏 《日本学论坛》 2000年第4期38-44,共7页
关键词 1911-1931 中国 东北地区 日本 经贸关系 国际贸易 投资 经济影响
下载PDF
清代(1816—1911年)霍乱流行的时空特征、危险模拟与边界探测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孜沫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霍乱是清代1820年左右传入中国的新型烈性传染病,迄今仍是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本文运用ArcGIS时空分析、MaxEnt生态位模拟、BoundarySeer边界探测等方法对清代的霍乱流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清代霍乱的流行频度为77%,对... 霍乱是清代1820年左右传入中国的新型烈性传染病,迄今仍是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本文运用ArcGIS时空分析、MaxEnt生态位模拟、BoundarySeer边界探测等方法对清代的霍乱流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清代霍乱的流行频度为77%,对整个清代疫灾的流行贡献了约21.32%的广度。②霍乱在中国的适生范围广,东部沿海为最佳适生区;中国不同区域霍乱流行的危险等级差异显著,并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南方高于北方的总体特征;距海距离、海拔高程、日照时数、最高气温是影响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为29.3%、22.4%、16.1%和7.7%。③霍乱流行的边界性特征明显,第一边界是以凤阳为圆心,以凤阳-夹江直线距离为半径(约1300 km)与国界线或海岸线围合的圆弧圈,界内包含97.65%的霍乱流行事件;第二边界参照霍乱高适生度分布线,该线迤东包括中国东、中部省份;第三边界是由霍乱主要网络构成的围合区,总体上掩及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部沿海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时空特征 危险模拟 边界探测 清代(1816-1911)
原文传递
清代疟疾流行的时空特征、危险模拟与边界探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孜沫 陈丹阳 王晓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6-454,共9页
以清代流行的疟疾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Excel时序刻画、GIS空间分析、MaxEnt生态位模拟、BounderSeer边界探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清代有疟疾之年59个,疟疾频度为22.01%,为清代疫灾流行贡献了约2.69%的广度。2)疟疾在中国适生范围... 以清代流行的疟疾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Excel时序刻画、GIS空间分析、MaxEnt生态位模拟、BounderSeer边界探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清代有疟疾之年59个,疟疾频度为22.01%,为清代疫灾流行贡献了约2.69%的广度。2)疟疾在中国适生范围广,东南半壁为最佳适生范围;疟疾流行的危险等级高,总体上具有由东南向西北危险等级递减的分布格局;海拔高程、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是影响疟疾流行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为44.4%、16.3%和10.6%。3)清代疟疾流行呈现"二横三纵"的边界特征,第一横界40°N一线与第二横界南岭一线分别为疟疾北界和恶性疟疾(瘴病)北界;第一纵界是以霍山为中心,霍山-洪雅直线距离(约1 250 km)为半径的圆弧圈,界内包括96.67%的疟疾流行事件;第二纵界是疟疾高适生区边界线,界内包括中国东、中部省份;第三纵界是以疟疾主要边界网络为标准的围合区,涵盖长三角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流行 时空特征 危险模拟 边界探测 清代(1644-1911)
下载PDF
民族艺术的世纪丰碑——1901年至2000年的中国画(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曦林 《国画家》 2002年第2期2-4,共3页
1978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堪谓思想解放的先声。是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工作重点向现代化建设的转移,高度评价了当时关于实... 1978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堪谓思想解放的先声。是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工作重点向现代化建设的转移,高度评价了当时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意味着极“左”政治路线的终结和新时期的开始。l97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 1901-2000 中国画 水墨画
原文传递
简评《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四川大事记》
19
作者 子琳 《文史杂志》 2002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四川大事记》 四川 历史事件 1911-1919
下载PDF
书架
20
《小康》 2004年第9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水煮三国》 《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1901:一个帝国的背影》 图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