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文学史上的1912—1919
1
作者 王凤仙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1-24,共4页
1912-1919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时段。1912-1919的文学发现了"个人"与"平民",具有浓重的悲剧意识。还原1912-1919年文学的真实面貌,对文学史的书写与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1912—1919 个人 平民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2
2
作者 宋轶文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3-188,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线索,并清理相关文献,为勾勒整体传播轨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的传播涉及27种期刊共83篇文章。其中,无线电报发明家介绍4篇,国内外无线... 目的调查分析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线索,并清理相关文献,为勾勒整体传播轨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的传播涉及27种期刊共83篇文章。其中,无线电报发明家介绍4篇,国内外无线电报新闻16篇,无线电报新发明与应用介绍32篇,无线电报在军事中的应用9篇,无线电报技术原理介绍14篇,无线电报政策法规与会议纪要6篇,无线电报发展历史介绍2篇。上海是传播无线电报技术期刊的主要创刊地。其中,《东方杂志》和《科学》为民初传播无线电报技术的主要期刊。结论晚清无线电报技术主要侧重于初步知识和军事用途知识的介绍,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前夕的传播开始深入到学理和更广范围的民用,并出现了怀中携带无线电机、飞机无线电、无线电疗病等新技术,以及国人独立设计、改进无线电报技术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1912—1919)期刊 无线电报技术传播 《东方杂志》 《科学》
下载PDF
民初文学的一个奇景:骈文的兴盛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18-25,共8页
骈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有品种。在1912—1919年间,当文人们已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幕落花凋的末运,骈文竟有了一次回光近照般的兴盛。这种兴盛和后来所遭到的贬斥,说明骈文确实反映着古典文学的某些被发展到极致的特征。骈... 骈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有品种。在1912—1919年间,当文人们已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幕落花凋的末运,骈文竟有了一次回光近照般的兴盛。这种兴盛和后来所遭到的贬斥,说明骈文确实反映着古典文学的某些被发展到极致的特征。骈文中大量用典体现了中国文人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并应和了这个时期文学的主题──凭吊。以《玉梨魂》为代表的大量骈文小说的出现,则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特出的风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 文学 1912—1919年间 用典时间 均衡模式 骈文小说
下载PDF
晚清“花谱”文化与民初(1912-1919)剧评
4
作者 张芳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民初(1912-1919)的社会,戏剧评论和理论研究活动异常繁盛。民初(1912-1919)剧评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源于晚清"花谱"文化的流风遗韵。其在品评内容、品评效应、表面动机等方面明显地承袭了晚清的"花谱"创作。但是... 民初(1912-1919)的社会,戏剧评论和理论研究活动异常繁盛。民初(1912-1919)剧评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源于晚清"花谱"文化的流风遗韵。其在品评内容、品评效应、表面动机等方面明显地承袭了晚清的"花谱"创作。但是在深层创作动机、剧评家构成、品评标准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特征与时代色彩,所蕴含的内容也更为丰富。由此可见,民初戏剧理论正是在承继传统文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变革,才为现代戏剧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1912—1919)剧评 晚清“花谱”文化 品评内容 品评效应 创作动机 剧评家构成 品评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