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13—1933年间玉树三次归属纷争与边疆意义
1
作者 勉卫忠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0-28,共9页
1913-1933年间,英帝国主义策动西藏地方亲英势力发动了对青海玉树周边地区的多次武装进犯,从而引起了近代历史上三次玉树归属纷争。三次归属之争的过程和结果,粉碎了英帝国主义和西藏地方亲英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对稳定西部边陲和保障... 1913-1933年间,英帝国主义策动西藏地方亲英势力发动了对青海玉树周边地区的多次武装进犯,从而引起了近代历史上三次玉树归属纷争。三次归属之争的过程和结果,粉碎了英帝国主义和西藏地方亲英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对稳定西部边陲和保障西藏安定方面作出了贡献,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3-1933年 玉树归属纷争 边疆意义
下载PDF
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活动的时空特点 被引量:8
2
作者 邓辉 姜卫峰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603,共8页
经过系统查阅明、清、民国时期地方志和有关正史、实录史料,搜集到华北地区1464- 1913年间的1180条沙尘暴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后发现:(1)在研究时段内,华北地区沙尘暴活动表现出准周期的振荡运动;(2)年内发生的沙尘暴,72.8... 经过系统查阅明、清、民国时期地方志和有关正史、实录史料,搜集到华北地区1464- 1913年间的1180条沙尘暴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后发现:(1)在研究时段内,华北地区沙尘暴活动表现出准周期的振荡运动;(2)年内发生的沙尘暴,72.85%发生在春季,其中又以4月份为最高,占总数的30.74%;(3)沙尘暴序列与华北地区同期冬、春季温度序列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华北中、北部地区的降水序列也存在显著负相关;(4)研究时段内,沙尘暴的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其活动地域主要集中在晋北-京津唐一线(38°N-41°N)的北区、晋中南-冀中南-鲁北一线(35°N-39°N)的中区、豫东-鲁西南一线(33°N-37°N)的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64-1913 华北地区 沙尘暴 时空分布
下载PDF
1913~1933年西藏上层的政治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绍明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5,共11页
清末民初,在列强入侵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分裂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倾向。西藏地方谋求"独立"的倾向是在英国殖民势力的利诱与挑唆下产生的。十三世达赖喇嘛(1913年元月返抵拉萨重掌政教大权,1933... 清末民初,在列强入侵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分裂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倾向。西藏地方谋求"独立"的倾向是在英国殖民势力的利诱与挑唆下产生的。十三世达赖喇嘛(1913年元月返抵拉萨重掌政教大权,1933年12月圆寂)民初"亲英"的政治选择与时局及他所处环境的影响密切关联,但这种与中央疏离的政治取向显然助长了英国欲将西藏纳入殖民体系的气焰,却违背了中华民族寻求统一的强烈意愿。其执政晚期的政治转向对于承继和延续自元以来中央政府与西藏之间所保持的统属关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1913~1933) 西藏上层 十三世达赖喇嘛 政治抉择
下载PDF
斯大林有没有制造饥荒——对斯大林在苏联1932-1933年饥荒中责任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 王丽敏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67-74,共8页
1932-1933年在苏联发生了一场几乎遍及所有产粮区的饥荒。饥荒发生的原因,乌克兰侨民以及西方研究者认为是苏共领导人有意制造的,目的是为了对乌克兰人实施种族灭绝。如今,越来越多的档案材料证实,饥荒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斯大林对社会... 1932-1933年在苏联发生了一场几乎遍及所有产粮区的饥荒。饥荒发生的原因,乌克兰侨民以及西方研究者认为是苏共领导人有意制造的,目的是为了对乌克兰人实施种族灭绝。如今,越来越多的档案材料证实,饥荒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失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没有证据证明斯大林故意制造饥荒,以及对乌克兰人实施种族灭绝。对于这个问题,要根据历史事实来说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苏联1932-1933饥荒 乌克兰 种族灭绝
下载PDF
龙济光与1912-1913年广东社会治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爱云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7-12,共6页
1912-1913年广东政治混乱,社会治安问题突出,赌、盗、会、斗,顺势蜂起,乱象横生。广东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如解散民军、清乡等,取得了显著成绩。拥有济军的龙济光在这一时期得到胡汉民、陈炯明的信任,一度身居要职,维护社会治安... 1912-1913年广东政治混乱,社会治安问题突出,赌、盗、会、斗,顺势蜂起,乱象横生。广东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如解散民军、清乡等,取得了显著成绩。拥有济军的龙济光在这一时期得到胡汉民、陈炯明的信任,一度身居要职,维护社会治安,坚持剿抚并用,得到商民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济光 1912-1913 广东 社会治安
下载PDF
论汪精卫1932-1933年的“政治病”与国民党派系权力斗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皓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0-73,共4页
蒋介石的军事独裁 ,使汪精卫主持的南京政府行政院徒有虚名。汪精卫因无实权而在 1932年8月初请辞行政院长职。辞职与挽留的较量构成了蒋汪权力之争的基本格局 ,也形成了国民政府特有的政治现象——“政治病”
关键词 1932-1933 汪精卫 派系权力斗争 国民党
下载PDF
1912-1913年湖南县乡议会之教育经费议案研究
7
作者 王洪铭 何际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4-97,共4页
民国初年,湖南县乡议会成立,关注教育,提出大量与教育经费相关的议案,以图重振教育。议案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经费,拓宽经费来源,鼓励群众集资、私人办学,并积极监督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拨款。这些议案有的尚有缺陷,有的未能落实,但总体来看... 民国初年,湖南县乡议会成立,关注教育,提出大量与教育经费相关的议案,以图重振教育。议案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经费,拓宽经费来源,鼓励群众集资、私人办学,并积极监督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拨款。这些议案有的尚有缺陷,有的未能落实,但总体来看推动了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可见地方议会在历史上的确发挥过作用,1913年地方议会的停摆也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民主宪政之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2-1913 湖南 县乡议会 教育经费议案
下载PDF
1913—1930年电影中的女性服饰形象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哲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20-327,共8页
1913—1930年属于中国电影从萌芽到发展的阶段,电影中的女性服饰形象也在不断变化。将1913—1930年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类,针对少妇、劳动妇女、乡村少女、富家小姐这4类主要女性角色,从服装、配饰、发型、妆容的角度分析其服饰形象... 1913—1930年属于中国电影从萌芽到发展的阶段,电影中的女性服饰形象也在不断变化。将1913—1930年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类,针对少妇、劳动妇女、乡村少女、富家小姐这4类主要女性角色,从服装、配饰、发型、妆容的角度分析其服饰形象。对比和归纳1913—1930年电影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变化,总结出从保守到开放、从注重彰显社会地位到彰显个性的变化规律,并从新思想的传播、新风尚的形成以及电影摄制的客观因素3方面探究其变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3-1930 女性服饰形象 变化规律 变化原因
下载PDF
由改良到革新:从实用主义到大职业教育主义——1913~1926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简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国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期64-67,共4页
1913年,黄炎培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小学普通教育进行改良,使其能切近学生生活实际。1917年,针对当时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黄炎培倡导职业教育,希望通过革新普通教育,使学生在校得到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在社会上... 1913年,黄炎培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小学普通教育进行改良,使其能切近学生生活实际。1917年,针对当时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黄炎培倡导职业教育,希望通过革新普通教育,使学生在校得到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在社会上谋生。其时,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衰落,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渐少,职业教育办学陷入困境。黄炎培于1926年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认为应对普通教育进行彻底革新,只有加强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与沟通,了解社会、经济的需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良性互动,职业教育才可能得到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教育 大职业教育主义 1913-1926 黄炎培 职业教育 教育思想 简析 小学教育 办学理念
下载PDF
胡佛与美国1929—1933年大萧条——重评胡佛的反萧条措施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甦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本文考察了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大萧条持续原因的客观分析研讨了胡佛总统在此期间的主要反萧条措施,重新评价胡佛作为承接1920年代开启1930年代的总统,在大萧条中他受制于他的经济哲学,表现出既非很多美国民众... 本文考察了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大萧条持续原因的客观分析研讨了胡佛总统在此期间的主要反萧条措施,重新评价胡佛作为承接1920年代开启1930年代的总统,在大萧条中他受制于他的经济哲学,表现出既非很多美国民众看到的无能,也不是传统学术界认为的无为,而是在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徘徊,更多的是无奈。但是他的某些应对举措也曾经成为后任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1929-1933 经济大萧条 经济 政府政策 赫伯特·胡佛
下载PDF
1913—1927年上海华界市政及其地方自治遗留档案
11
作者 张爱平 《档案与史学》 2000年第2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历史档案 地方自治运动 上海 1913-1927
下载PDF
茂县新磨特大滑坡-碎屑流的发育特征与运移机理 被引量:19
12
作者 曾庆利 魏荣强 +2 位作者 薛鑫宇 周元泽 尹前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206,共14页
2017年6月24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体积近800×10~4m^3的灾难性特大型滑坡-碎屑流灾害。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和资料分析,本文对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崩滑危岩体及运移堆积特征,降雨及地震对崩滑的触发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2017年6月24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体积近800×10~4m^3的灾难性特大型滑坡-碎屑流灾害。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和资料分析,本文对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崩滑危岩体及运移堆积特征,降雨及地震对崩滑的触发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碎屑流运动性的主要效应及其致灾机理,并评价了类似灾害的监测预警新方法。研究认为:(1)新磨村位于1933年叠溪MS7.5地震前已经存在的大型老滑坡堆积体上,多次历史强震和历年降雨循环使滑源区砂板岩坡体表层卸荷带失稳剥离,内部岩体完整性和强度进一步损伤劣化,滑源区在2003年之前已经发育了多条宽大裂缝,并存在显著滑前变形前兆,新磨滑坡本质上是一次后地震机制的灾难性高速岩质滑坡-碎屑流。(2)新磨基岩顺层滑坡体积约150×10~4m^3,但有约600×10~4m^3沟道老崩坡积体被刮铲、裹携。滑坡体高位撞击使老堆积体内"土拱效应"快速丧失并获得加速,"刮铲-裹携效应"促进了滑坡-碎屑流的流动性和扩散性,但大规模的裹携也限制了碎屑流运移得更远。这种冲击加载-刮铲裹携的破坏机制与1986年新滩滑坡、2000年易贡滑坡和2004年贵州纳雍左营滑坡等类似。(3)滑坡-碎屑流产生的地震信号分析可再现整个滑坡、冲击、运移、停积等全过程,震前InSAR形变资料分析则揭示了显著的变形前兆,两者结合应是未来这类超视距崩滑-碎屑流灾害早期识别、评价和预警的新方法。(4)鉴于滑后新磨流域仍然存在大量新老裂缝及其切割而成的危险块体,建议立即开展详细的灾害调查、风险评价和监测预警工作,避免类似灾害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冲击加载效应 裹携效应 InSAR变形监测 崩滑地震信号 同震及震后滑坡 1933叠溪MS7.5地震
下载PDF
迅速发展的天津工商学院(1933—1948.10) 被引量:1
13
作者 阎玉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关键词 高校 校史 天津工商学院 1933-1948 校史 高等教育
下载PDF
1913—1916孙中山黄兴分歧因由论析
14
作者 罗建军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14-19,共6页
191 3 1 91 6孙中山、黄兴发生分歧 ,及至在组织上分离 ,有其历史、现实和思想根源。
关键词 1913-1916 孙中山 黄兴 民主革命 党内分歧 国民党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中共地下党(1927-1933年)组织生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月军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2,共4页
1927—1933年间的东北地区中共地下党处于初创阶段,党员数量起伏比较大;社会构成前期以工人为主,后期以农民为主;党员对党的认识不深刻,政治水平不高;党的机关不健全,组织比较松弛;党的经费极其紧张,信息沟通不畅。出现这些问题虽然有... 1927—1933年间的东北地区中共地下党处于初创阶段,党员数量起伏比较大;社会构成前期以工人为主,后期以农民为主;党员对党的认识不深刻,政治水平不高;党的机关不健全,组织比较松弛;党的经费极其紧张,信息沟通不畅。出现这些问题虽然有东北地下党主观上的原因,但白色恐怖的困难形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东北地下党在如此困难形势下,依然坚持斗争,取得了许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中共地下党 组织生态 1927-1933
原文传递
1933年至1937年白区党的领导机关的变迁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贵贞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9,共5页
关键词 1933-1937 领导机关 中国共产党 上海中央局 党史 上海临时中央局 上海中央局特科 临时北方局 中共中央北方局 白区
原文传递
简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玮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5-17,35,共4页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深刻、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面临严峻的选择。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深刻、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面临严峻的选择。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最终把美国引出了经济萧条的死胡同,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影响,史称“罗斯福新政”。本文拟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成效及其意义和历史地位几个方面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新政 1929-1933经济危机 垄断资产阶级
下载PDF
民初地方禁烟规章研究——以《政府公报》为视角
18
作者 杜莹莹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4-36,共3页
《政府公报》作为民国政府唯一官方报刊,记载中央与地方政要事务。北京政府初期谨遵孙先生禁烟遗训,以肃清鸦片为目的;1913到1915年间各地方在《政府公报》中上报禁烟章程,大体依照禁吸、禁运、禁种、戒烟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更严厉执行... 《政府公报》作为民国政府唯一官方报刊,记载中央与地方政要事务。北京政府初期谨遵孙先生禁烟遗训,以肃清鸦片为目的;1913到1915年间各地方在《政府公报》中上报禁烟章程,大体依照禁吸、禁运、禁种、戒烟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更严厉执行禁烟训令,使得禁烟取得很大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报》 地方禁烟细则 1913-1915
下载PDF
Modernism, Literature and Theory: An Interview with Jean-Michel Rabate
19
作者 张跃军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让-米歇尔.拉巴特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兼任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美国贝克特研究会会长。他著述甚丰,涉及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当代艺术、哲学以及贝克特、庞德及乔伊斯等作家研究。2012年春,应《外国文学研究》... 让-米歇尔.拉巴特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兼任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美国贝克特研究会会长。他著述甚丰,涉及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当代艺术、哲学以及贝克特、庞德及乔伊斯等作家研究。2012年春,应《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之邀,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富布赖特研究学者身份访学的张跃军教授以面谈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对拉巴特教授进行了采访。访谈的前面部分就拉巴特教授即将在中国出版中译本的专著《1913年:现代主义的摇篮》进行了讨论,后面部分涉及多方面议题;访谈内容广泛,包括现代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中国文学现代主义及其与西方文学现代主义的关系、现代主义的主体分裂、文学的文化研究、新批评、心理分析和女性主义等多方面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歇尔·拉巴特 1913:现代主义的摇篮》 现代主义 文学 理论
原文传递
从《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之完善
20
作者 楊宏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 2005年第3期36-37,101-103,共5页
安然、世通等丑闻的爆出致使一向被视为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典范的美国,开始遭受人们的严重质疑。为此,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具影响和争议的当属2002年7月26曰国会通过的旨在加强公司治理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以... 安然、世通等丑闻的爆出致使一向被视为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典范的美国,开始遭受人们的严重质疑。为此,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具影响和争议的当属2002年7月26曰国会通过的旨在加强公司治理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以下简称萨-奥法案)。该法案的出台是自1933年以来。美国证券法律最大的一次调整,很多内容改变了以往的监管理念和商业道德准则。并对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机制 上市公司 《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 20027月 公司治理结构 -奥法案 1933 资本市场 证券法律 道德准则 监管理念 美国 安然 改革 出台 商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