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入与塑造:后五四时期(1919—1927)北京大学对学生世界意识的培育
1
作者 张兆涵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作为中国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其发展的历程可谓始终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同频共振。后五四时期(1919—1927)是社会思想剧烈变动的过渡时代,学生作为当时政治生活中相当活跃的一分子,虽然入世之道殊异,但是文化救国... 作为中国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其发展的历程可谓始终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同频共振。后五四时期(1919—1927)是社会思想剧烈变动的过渡时代,学生作为当时政治生活中相当活跃的一分子,虽然入世之道殊异,但是文化救国的志向是同归的。北大培育学生世界意识的实践,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积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缩影,世界视野的打开亦推进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国际形势的大背景下思索中国救亡的进路。北大对学生世界意识的塑造,也是革新国民教育、培养时代精英的过程,但这不是简单地向西方学习,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化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五四时期(1919—1927) 北京大学 学生教育 世界意识
下载PDF
旧派的沉默及林纾的境遇:五四新旧文化论战在1919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桂妹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53,共14页
新旧思想文化论战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构成方式,也奠定了五四新文化继承者和研究者们看待"新派"与"旧派"的二元固化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旧思想文化最为激烈的论战发生在1919年,重回论战现场,便可发现,在... 新旧思想文化论战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构成方式,也奠定了五四新文化继承者和研究者们看待"新派"与"旧派"的二元固化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旧思想文化最为激烈的论战发生在1919年,重回论战现场,便可发现,在新青年派的有意挑战中,除了林纾以螳臂当车的姿态参与论战以外,被骂为"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的旧派几乎集体选择了沉默和隐忍。在新文化、新思想锐不可当的冲击下,旧派在不屑与辩、不敢与辩、无力置辩中无不显示出了暮气与颓唐。但必须承认,旧派构成了五四文化的有效组成部分,促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全面展开。五四时期的新旧论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文化论战 林纾 《新青年》 1919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1919年前早期入藏的北美人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以其有关康藏论著在西方的影响为中心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艾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77-83,104,共8页
以往学界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康藏历史时主要利用汉、藏文史料,使用外文原始资料甚少,对该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也仅有粗略涉及。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利用英文原始史料,对1919年前北美人士在康藏的早期活动、有关康藏论著的内容及... 以往学界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康藏历史时主要利用汉、藏文史料,使用外文原始资料甚少,对该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也仅有粗略涉及。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利用英文原始史料,对1919年前北美人士在康藏的早期活动、有关康藏论著的内容及其在西方出版发行的状况和影响进行评述,这对从全球视野的角度研究近代康藏史与中西文化交流史有重要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9年前 康藏 北美人士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寰球中国学生会早期史事考述(1905—1919)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翔宇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90,共10页
1905年成立于上海的寰球中国学生会,举办的活动包括开办日校及夜校、邀请名流演讲、接洽留学生深造等内容,其在促进社会教育、中西文化互动、留学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考察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早期史事,亦可窥见其在清末民初上... 1905年成立于上海的寰球中国学生会,举办的活动包括开办日校及夜校、邀请名流演讲、接洽留学生深造等内容,其在促进社会教育、中西文化互动、留学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考察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早期史事,亦可窥见其在清末民初上海公共空间领域中的思想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球中国学生会 早期史事 公共空间 1905-1919
下载PDF
新诗知识生产与经典化功能——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 被引量:2
5
作者 方长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5,共12页
1956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臧克家选编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它是新中国第一个最重要的新诗选本。作为"代序"的《"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从新中国文学建设出发,重构出以1919年"五四"... 1956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臧克家选编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它是新中国第一个最重要的新诗选本。作为"代序"的《"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从新中国文学建设出发,重构出以1919年"五四"为起点的现代新诗发展史,这是一个反帝反封建主题不断彰显、现实主义成为主潮的历史;《中国新诗选(1919—1949)》以此为历史框架和话语依据,打破既有的新诗知识体系,重新遴选诗人、诗作,通过取与舍而拼构出一个全新的新诗地图,生产出满足那个时代要求的现代新诗知识。该选本发行量大,曾经是一代人阅读、了解新诗最重要的读本,但长期以来学界未能对其进行客观而深入的研究。事实上,它对诗人、诗作的取与舍,既是遮蔽也是敞开,将其放在现代新诗百年选本史上考察,放在20世纪20年代至今仍在延续的现代新诗经典化历史中理性审视,则不难发现其对于现代新诗经典遴选、塑造具有独特的历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选(1919-1949)》 编选语境 新诗史重构 知识生产 经典化功能
下载PDF
民国时期地方政府的助学贷款——1919—1939年四川自费留学贷费政策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凌兴珍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2-150,共9页
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助学贷款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产物,并与社会变迁构成互动关系。1919—1921年兴起、1922—1939年在全川实施的四川自费留学贷费政策就是近代中国较早出现的地方政府助学贷款政策。它旨在资助自费进入省内、国内及国外... 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助学贷款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产物,并与社会变迁构成互动关系。1919—1921年兴起、1922—1939年在全川实施的四川自费留学贷费政策就是近代中国较早出现的地方政府助学贷款政策。它旨在资助自费进入省内、国内及国外中等以上学校的“寒”优秀学生深造,对激发“寒”学生求学积极性、促进五四后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展、自费留学高潮的出现以及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环境局限,实施情况不理想,存在着不少缺陷与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地方政府 助学贷款 1919-1939年 四川自费留学贷费政策
下载PDF
1919—1949:川东革命老区的红色社团活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正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14,共8页
川东革命老区在1919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活跃着彼伏此起的革命的或进步的社团活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川东萌生了最初的红色社团。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些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红色社团,在宣... 川东革命老区在1919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活跃着彼伏此起的革命的或进步的社团活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川东萌生了最初的红色社团。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些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红色社团,在宣传革命和进步思想,唤起广大民众,团聚革命力量,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斗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9—1949 川东革命老区 红色社团
下载PDF
《中国新诗选(1919-1949)》的版本、编选与代序修订 被引量:4
8
作者 袁洪权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5期102-119,共18页
臧克家1954年开始编选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1956年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初版本,臧克家写了代序《"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和《关于选编工作的几点说明》,选辑郭沫若等26住诗人92首诗歌。1957年3月第2版修订出... 臧克家1954年开始编选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1956年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初版本,臧克家写了代序《"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和《关于选编工作的几点说明》,选辑郭沫若等26住诗人92首诗歌。1957年3月第2版修订出版,增加徐志摩的两首诗《大帅》、《再别康桥》。1979年9月第3版出版时,臧克家对"代序"进行大量的"修改",体现在对胡适、冰心、闻一多、卞之琳等诗人评价上,选辑诗人及其诗作也有较大"改动",删掉了王希坚和袁水拍的诗歌,诗歌数量在诗人地位变化中有所变化,最终形成82首诗。《中国新诗选(1919—1949)》的版本变迁,是臧克家在特定时代留下的"思想材料"。从中可以看到新中国文人思想变化中复杂的一面:《中国新诗选》背后的政治因素制约,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克家 《中国新诗选(1919-1949)》 版本 编选 代序修订 政治因素 人际关系
下载PDF
1919-1937年间的中国小提琴艺术(下) 被引量:4
9
作者 钱仁平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8-60,共3页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是中国小提琴艺 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创建与发展,中外音乐交流范围的拓宽与层次的提高,中国开始了正规、系统的小提琴教育,中国舞台上出现了高水平小提...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是中国小提琴艺 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创建与发展,中外音乐交流范围的拓宽与层次的提高,中国开始了正规、系统的小提琴教育,中国舞台上出现了高水平小提琴演奏会,中国第一代小提琴艺术家正在成熟,中国作曲家开始了小提琴音乐的创作,这些都为中国小提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中国小提琴艺术,既是当时整个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对当时中国音乐其它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第一批专业音乐家中为数不少的人具有小提琴艺术的经历,以及小提琴艺术对国乐发展所起到的借鉴作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9-1937年 中国 小提琴艺术 发展史
下载PDF
1919~1949年湖南炼锑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欧庭高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1-44,共4页
1919~ 1949年湖南炼锑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时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1935年炼锑技术的模仿时期 ,炼厂按照其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来对原有的炼锑技术进行模仿 ,形成一套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土法炼技术 ;1936~ 1949年为锑业的统制时... 1919~ 1949年湖南炼锑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时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1935年炼锑技术的模仿时期 ,炼厂按照其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来对原有的炼锑技术进行模仿 ,形成一套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土法炼技术 ;1936~ 1949年为锑业的统制时期 ,国民政府成立锑业管理处 ,以统一对贸易为基础 ,组织生产 ,并进行锑技术的试验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9~1949年 湖南 炼锑技术 发展 土法炼锑
下载PDF
传统写作理论的集成与嬗变(1900—1919年)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新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2-66,共5页
190 0— 1919的写作理论 ,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新兴的写作理论 ,二是传统的写作理论。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 1)它处于新旧交替的矛盾斗争之中 ,既有相互间的排斥 ,又有融合 ;( 2 )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性 ,分别发挥了社会变... 190 0— 1919的写作理论 ,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新兴的写作理论 ,二是传统的写作理论。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 1)它处于新旧交替的矛盾斗争之中 ,既有相互间的排斥 ,又有融合 ;( 2 )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性 ,分别发挥了社会变革或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作用 ;( 3)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品位和经过系统归纳的理论形态。它综合弥纶、继往开来 ,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理论 时代特点 1900-1919 中国 政治功利性 理论形态 学术品位
下载PDF
兵燹水旱交乘 瘟神疫疠肆虐——1919-1920年湖南疫灾研究
12
作者 杨鹏程 曹海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8-142,共5页
民国初年,湖南政局动荡,战乱不已。兵燹水旱交乘,导致疫疠肆虐,民不堪命,1919-1920年即是其中疫情较为严重的时期。瘟疫暴发除了季节气候和水旱灾害等自然原因之外,与兵祸匪患及社会陋习等社会原因也有极大的关系。
关键词 1919-1920年 湖南 瘟疫 灾因
下载PDF
1919-1949作为新媒介和舆论阵地的文学期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文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23-128,共6页
以《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创造》季刊以及《现代》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的文学文本和广告文本的分析,剖析1919-1949作为新媒介和舆论阵地的文学期刊的媒体特性。研究发现,文学期刊作为纸媒,起到了论战的舆论阵地作用,对新... 以《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创造》季刊以及《现代》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的文学文本和广告文本的分析,剖析1919-1949作为新媒介和舆论阵地的文学期刊的媒体特性。研究发现,文学期刊作为纸媒,起到了论战的舆论阵地作用,对新文化运动干将的不同声音碰撞和笔战交锋有形化和固化;其次,时代背景下的文学期刊不仅具备了新闻性,同时具备文学性认识价值;同时,期刊以独特的广告文本,展示了当时时代的话语特征和历史符号。作为新文学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学期刊起到了舆论导向的作用,引领着时代思潮的演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媒体特性 文本分析 1919-1949
下载PDF
《每周评论》对1919年南北和议的关注——兼论陈独秀的政治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基中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61-65,共5页
《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专为批评时事、发表政见、策动政治革新而创办的小型时政周刊。《每周评论》同人对1919年南北和议持怀疑态度,不相信它能够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而视之为南北特殊势力的"分赃会议&quo... 《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专为批评时事、发表政见、策动政治革新而创办的小型时政周刊。《每周评论》同人对1919年南北和议持怀疑态度,不相信它能够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而视之为南北特殊势力的"分赃会议",同时亦可窥见这一时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9年南北和议 每周评论 陈独秀
下载PDF
茅盾早期文学理论、实践与影响(1919-1929)——兼论《读〈倪焕之〉》
15
作者 周晓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10-16,共7页
茅盾是中国新文学的见证人与身体力行的实践者。1919-1929年,这期间既是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十年,也是茅盾文学思想及其创作实践黄金十年。血雨腥风的十年革命斗争的洗礼,奠定了茅盾毕生坚定的文学创作方向。他以"尽时代赋予的使命&qu... 茅盾是中国新文学的见证人与身体力行的实践者。1919-1929年,这期间既是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十年,也是茅盾文学思想及其创作实践黄金十年。血雨腥风的十年革命斗争的洗礼,奠定了茅盾毕生坚定的文学创作方向。他以"尽时代赋予的使命",完成了从初出茅庐的文艺青年到成长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文艺理论家、作家的华丽转身。他使用"矛盾"作为自身形象的定位,以此折射出被抛入历史文化过渡时代的知识尴尬处境和复杂心境,既是极富内省精神的自况,也是对社会进行精确体察得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读〈倪焕之〉》 1919-1929年 理论与实践 文学影响
下载PDF
略论文学史上的1912—1919
16
作者 王凤仙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1-24,共4页
1912-1919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时段。1912-1919的文学发现了"个人"与"平民",具有浓重的悲剧意识。还原1912-1919年文学的真实面貌,对文学史的书写与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1912—1919 个人 平民 悲剧意识
下载PDF
1919-1949:川东革命老区红色文艺的代表人物
17
作者 陈正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13,共7页
在1919至1949这天翻地覆的三十年里,川东革命老区蓬蓬勃勃开展的红色文化活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独裁,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红色文艺创作的代表人物,是一批首先觉悟的、才华横溢的青年知识分... 在1919至1949这天翻地覆的三十年里,川东革命老区蓬蓬勃勃开展的红色文化活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独裁,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红色文艺创作的代表人物,是一批首先觉悟的、才华横溢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在红色文化活动中,始终扮演着传播先进思想、引领民众前进方向的重要角色,并以自己丰硕的创作成果,展示了川东革命老区红色文艺的实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9-1949 川东革命老区 红色文艺创作 代表人物
下载PDF
《我的1919》观后感
18
作者 刘宁 《财政监督》 2015年第11期78-79,共2页
5月4日,天津专员办的年轻干部一起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我的1919》,以纪念和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到来。“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 5月4日,天津专员办的年轻干部一起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我的1919》,以纪念和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到来。“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1919 观后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政府 帝国主义国家 “五四” 爱国主义 年轻干部
下载PDF
1919-1927年中国艺术摄影探究
19
作者 卜云 《新闻世界》 2013年第11期196-197,共2页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国民大革命,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1919年爆发的"五·四"群众爱国运动,激发了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爱国斗争的高度热情。随着摄影技术,即照相...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国民大革命,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1919年爆发的"五·四"群众爱国运动,激发了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爱国斗争的高度热情。随着摄影技术,即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不断发展,许多构思新颖的摄影作品开始出现,这一现象表明了单调的"以貌图貌"摄影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无论是照相馆的摄影师还是业余摄影爱好者,都在努力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力求作品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一时期,我国的艺术摄影事业走向新的起点,展现出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9—1927 中国艺术摄影
下载PDF
1918—1919年大流感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金花 张彦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3,共5页
1918—1919年大流感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它之所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密切关系。战时的人员集中和流动加速了疾病传播;战争造成的恶劣生活条件削弱了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战争环境下国家卫生防疫政策受到了极大干扰。... 1918—1919年大流感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它之所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密切关系。战时的人员集中和流动加速了疾病传播;战争造成的恶劣生活条件削弱了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战争环境下国家卫生防疫政策受到了极大干扰。这场流感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同时也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8—1919年大流感 传播原因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