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留学生与1920-1930年代市政学的传入及其人才培养 |
赵可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2
|
论留学生在1920-1930年代市政改革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
赵可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3
|
传统与现代之间:社会分工视域下的上海女工境遇(1920-1930年代) |
徐玉英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16 |
0 |
|
4
|
《申报》广告对1920—1930年代理想男性的诠释与引领 |
王儒年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1920—1930年代苏联建筑设计竞赛中的创新及政治影响 |
韩林飞
李思扬
|
《新建筑》
|
2022 |
3
|
|
6
|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女性小说性别意识的书写 |
郝丹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7
|
在“边缘”思考“主流”——20世纪20-30年代厦门大学史学研究趋向探析 |
张侃
李建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8
|
“隐逸”的一种限度——试论20世纪20-30年代周作人的“隐逸”转向 |
席建彬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2
|
|
9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唯物辩证法在中国传播的三维考量 |
吕梦倩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0
|
20世纪20-30年代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 |
张丽
|
《河西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1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农村调查观--以“中国农村派”为中心 |
朱鸿翔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2
|
论20世纪20-30年代广东妇女受教育权 |
向仁富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 |
0 |
|
13
|
争鸣与契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及其当代启示 |
黄昊
|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
2023 |
0 |
|
14
|
女性生活方式视域下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塔裙设计解析 |
丁瑛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略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中国作家自传文创作中的“身份预设”——以“自我”为中心 |
王余鹃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6
|
生态视域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研究——以卜凯农业调查为例 |
高志勇
王晶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7
|
二、三十年代女性文学与革命意识形态 |
唐利群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18
|
民国时期武汉棉纺织企业资金积累和分配探析 |
刘岩岩
朱丽霞
|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
2014 |
0 |
|
19
|
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 |
李金铮
邓红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3
|
|
20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群体研究 |
钟学敏
段治文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