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光的守望——试论《1937·少年夏之秋》中镜子的叙事功能
1
作者 金秋月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殷健灵在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中借助了大量的镜子意象,将夏之秋的成长轨迹和心理情感投影于镜中世界,镜中同时再现的是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与社会变迁。每一次镜子都出现于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镜前现实和镜中幻影的争锋对峙,传... 殷健灵在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中借助了大量的镜子意象,将夏之秋的成长轨迹和心理情感投影于镜中世界,镜中同时再现的是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与社会变迁。每一次镜子都出现于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镜前现实和镜中幻影的争锋对峙,传达出时代的悲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健灵 1937·少年夏之秋 镜子意象 叙事功能
下载PDF
1937·少年夏之秋(连载)
2
作者 殷健灵 王建新 《课外生活》 2010年第10期12-15,共4页
我后悔那天没和苏先生多说几句话,之后不久,便一连几天没见到苏先生。邻班的江先生来代课,他说:“苏先生家里有事,请假了”。但没说什么事,那几天,我魂不守舍。
关键词 1937 少年夏之秋 儿童文学 小说 殷健灵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3
作者 韩启德 《民主与科学》 2017年第2期4-5,共2页
1937年,王选同志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开明的家庭教育和名师云集的学习环境,塑造了他善良正直、诚实宽厚的做人原则和好学笃行、勤于思考的学习作风。1954年,王选同志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 1937年,王选同志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开明的家庭教育和名师云集的学习环境,塑造了他善良正直、诚实宽厚的做人原则和好学笃行、勤于思考的学习作风。1954年,王选同志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楷模 当代 知识分子家庭 1937 1954年 少年时代 学习环境
下载PDF
抗战时期广东儿童教养院难童保育工作述评 被引量:7
4
作者 许雪莲 《广东党史》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片领土迅速沦陷.日寇在侵略过程中制造了大规模的血腥暴行,造成了史无前例的难民潮.据统计,难民人口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15%以上.其中,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难民总数的33.7%强,其中处于...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片领土迅速沦陷.日寇在侵略过程中制造了大规模的血腥暴行,造成了史无前例的难民潮.据统计,难民人口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15%以上.其中,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难民总数的33.7%强,其中处于孤苦无依状态急需社会救济的难童应在百万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工作 儿童教养 抗战时期 述评 广东 全面侵华战争 1937 日本侵略者 少年儿童 社会救济 奴化教育 难民 总人口 中国 日寇 领土 暴行 日军
下载PDF
抗战时期宋庆龄与难童援助事业
5
作者 蔡春 《红岩春秋》 2014年第5期18-19,共2页
宋庆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残暴侵略的危难时刻,她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把民族的未来和少年儿童联系在一起。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国国土时,数以万计战灾儿童的命运牵动着宋庆龄的心,她向全世... 宋庆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残暴侵略的危难时刻,她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把民族的未来和少年儿童联系在一起。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国国土时,数以万计战灾儿童的命运牵动着宋庆龄的心,她向全世界呼吁:"援助中国……援助无量数的失却了父母的儿童……"“救救战灾儿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中国。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在随之内迁的1500万难民中就有难童400万,需要救济的至少有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庆龄 抗战时期 难童 1937 少年儿童 事业 “七七”事变 中华民族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
6
作者 周洪林 《档案时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10,共2页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国主义 1937 历史教科书 侵华日军 人类正义 二战史 少年 侵略
下载PDF
1937年的中国少年
7
作者 刘红江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2010年第1期23-24,共2页
1937年的一天,长城的上空瓦蓝,一只苍鹰在孤独地盘旋。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1937年的中国少年
原文传递
中国北部森林画家 李士学
8
《新闻传播》 201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李士学生于1937年,少年时期酷爱绘画艺术,曾受到画家陈放、王振起先生的启蒙;青年时期师从前苏联画家劳巴洛夫学习油画,经过多年的钻研实践,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油画家、版画家、书法家及文学家。四十年以来,在... 李士学生于1937年,少年时期酷爱绘画艺术,曾受到画家陈放、王振起先生的启蒙;青年时期师从前苏联画家劳巴洛夫学习油画,经过多年的钻研实践,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油画家、版画家、书法家及文学家。四十年以来,在国内外已举办了13次个人画展,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收藏界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家 森林 中国 1937 绘画艺术 少年时期 青年时期 个人画展
下载PDF
钱三强赴法求学始末
9
作者 李艳 《云南档案》 2014年第4期14-16,共3页
1937年6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钱三强踏上赴法留学之路.眼前大海苍茫、碧水蓝天,他在甲板上倚栏凭靠,思绪万千.少年时代他随父亲、国学大家钱玄同在北京生活,受父亲的熏陶,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主修英语.历史总有许多巧合,此时出... 1937年6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钱三强踏上赴法留学之路.眼前大海苍茫、碧水蓝天,他在甲板上倚栏凭靠,思绪万千.少年时代他随父亲、国学大家钱玄同在北京生活,受父亲的熏陶,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主修英语.历史总有许多巧合,此时出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方向的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吴有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三强 求学 北京大学 1937 少年时代 清华大学 人生方向 钱玄同
下载PDF
抗战初期的“汕青抗少工队”
10
作者 秦梓高 《潮商》 2015年第4期80-81,共2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轰炸我国城镇,残酷地屠杀我国同胞,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和仇恨.是年8月13日,汕头爱国青年在中共汕头市工委的倡导与组织下,成立了"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后改称青抗会).市工委为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轰炸我国城镇,残酷地屠杀我国同胞,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和仇恨.是年8月13日,汕头爱国青年在中共汕头市工委的倡导与组织下,成立了"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后改称青抗会).市工委为了更广泛地发动各阶层群众起来抗敌.于同年10月派吴南生去发动组织少年儿童,开展救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初期 日本帝国主义 1937 汕头市 广大人民 少年儿童 卢沟桥 吴南生
下载PDF
刘少奇的学习精神和读书方法
11
《新长征》 2012年第10期34-34,共1页
1937年5月,刘少奇在延安举行的党代表会议上,号召同志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过去的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才能够使党与群众工作实现彻底转变。刘少奇不仅不遗余力地... 1937年5月,刘少奇在延安举行的党代表会议上,号召同志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过去的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才能够使党与群众工作实现彻底转变。刘少奇不仅不遗余力地倡导全党同志要勤于学习,他本人更是带头学习的典范,无论是在青少年时期还是在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精神 刘少奇 读书方法 马克思列宁主义 1937 党代表会议 国家领导人 少年时期
下载PDF
追忆少年京剧团的伙伴们(九)
12
作者 翁舜和 《中国京剧》 2016年第7期25-27,共3页
张立才与王焕茹 张立才属虎,1937年生人。当年他还在北京的孤儿院里,忽一日,三位解放军同志到孤儿院中挑选可以从事文艺工作的孩子。他们是到北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的团长苏堑,教老生的王少芳老师和一位年龄略大的演员陆建荣。于是... 张立才与王焕茹 张立才属虎,1937年生人。当年他还在北京的孤儿院里,忽一日,三位解放军同志到孤儿院中挑选可以从事文艺工作的孩子。他们是到北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的团长苏堑,教老生的王少芳老师和一位年龄略大的演员陆建荣。于是,一拨孩子被选中,女孩有曹洁、陈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团 伙伴 少年 追忆 1937 文艺工作 孤儿院 解放军
原文传递
红色少年的故事
13
作者 徐鲁 《小猕猴(学习画刊)》 2017年第20期32-34,共3页
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我们美丽的祖国大地,国土沦丧,山河破碎。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鬼子所到之处,更是一片焦土。这些惨无人道的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天理难容!
关键词 日本侵略者 故事 少年 1931年 1937 七七事变
原文传递
向家庭妇女学俄语的少年
14
作者 吕保军 《做人与处世》 2016年第4期21-21,共1页
1937年12月,一个14岁少年随家人避难上海。他的家境富裕,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他的爱国心,当时的苏联是进步的象征,他想学俄语。学俄语不能声张,若被日本人知道就麻烦了。
关键词 俄语 少年 妇女学 家庭 1937 日本侵略者 爱国心 日本人
原文传递
少年毛泽东:我要到长沙去
15
《东方企业家》 2014年第1期116-117,共2页
《毛泽东自传》是毛泽东于1936年亲自向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口述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最早于1937年7月至10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IA(亚细亚)月刊。书中,毛泽东自述了他... 《毛泽东自传》是毛泽东于1936年亲自向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口述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最早于1937年7月至10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IA(亚细亚)月刊。书中,毛泽东自述了他少时起的读书与求学轨迹,以及在此过程中,这位未来领袖逐渐萌发的反叛精神和救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自传》 长沙 少年 1937 生平事迹 反叛精神 名记者 亚细亚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广东儿童教养院难童保育工作
16
作者 许雪莲 《广东史志.视窗》 2005年第3期52-56,共5页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片领土迅速沦陷。日寇在侵略过程中制造了大规模的血腥暴行,造成了史无前例的难民潮。据统计,难民人口占当时中国人口的15%以上”。其中,“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难民总数的33.7...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片领土迅速沦陷。日寇在侵略过程中制造了大规模的血腥暴行,造成了史无前例的难民潮。据统计,难民人口占当时中国人口的15%以上”。其中,“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难民总数的33.7%强”,其中处于孤苦无依状态急需社会救济的难童应在百万以上。在日军烧杀抢掠的威胁下,这些难童身心备受摧残,贫病交加,无依无靠,在死亡线上挣扎,有的甚至被日寇运往日本进行奴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工作 儿童教养 抗战时期 广东 全面侵华战争 1937 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口 少年儿童 社会救济 奴化教育 难民 日寇 领土 暴行 日军
原文传递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7
作者 顾玉雪 《齐鲁周刊》 2018年第50期54-55,共2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1937年秋,济南已听到黄河北日军的炮声,一群正在读初中的少年,离开了杆石桥外省立一中“广厦宏伟,青瓦粉墙”的校园,随学校、师长奔去“大后方”,启程了他们无从预计的人生流亡。“读书救国”,弦歌不辍。轰炸,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1937年秋,济南已听到黄河北日军的炮声,一群正在读初中的少年,离开了杆石桥外省立一中“广厦宏伟,青瓦粉墙”的校园,随学校、师长奔去“大后方”,启程了他们无从预计的人生流亡。“读书救国”,弦歌不辍。轰炸,险途,饥寒,疠疫,贫困,无助,死亡,从军,革命,逃离……这群少年中就有刘可牧先生,《七千里流亡》是他晚年追忆当年山东中学生西迁的回忆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7 大后方 回忆录 中学生 少年 流亡 从军
原文传递
孩子剧团,"抗战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18
作者 谢观音 《党史纵横》 2019年第2期55-57,共3页
1937年9月至1942年9月,在中华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孩子为团员的儿童剧团。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以孩子们独特的方式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也为后来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茅盾称他们“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1937年9月至1942年9月,在中华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孩子为团员的儿童剧团。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以孩子们独特的方式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也为后来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茅盾称他们“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剧团 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 1937 少年
原文传递
吉尔博亚诗选
19
作者 阿米尔·吉尔博亚 董继平 《文学港》 2014年第9期156-159,共4页
阿米尔·吉尔博亚,二十世纪著名犹太诗人,生于乌克兰的沃尔赫尼亚,少年时代在当地的希伯来语学校学习,1937年移居巴勒斯坦,先后在集体农场、采石场和英国军营里断断续续地工作。但最终于二战正酣的1942年进入英国军队的犹太旅... 阿米尔·吉尔博亚,二十世纪著名犹太诗人,生于乌克兰的沃尔赫尼亚,少年时代在当地的希伯来语学校学习,1937年移居巴勒斯坦,先后在集体农场、采石场和英国军营里断断续续地工作。但最终于二战正酣的1942年进入英国军队的犹太旅.转战埃及、北非和意大利。接近二战结束时,他随军辗转荷兰和比利时,参与了把犹太同胞从意大利各港口秘密转运到以色列的行动。1948年,他参加了以色列的独立战争。二战后,他成为马萨达出版社的编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选 英国军队 1937 1948年 二战后 二十世纪 希伯来语 少年时代
原文传递
“抗大”:胡耀邦革命生涯的新起点
20
作者 陈文胜 《福建党史月刊》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胡耀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著名的“红小鬼”。参加革命后多年从事党领导下的青少年工作,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1937年,胡耀邦离开青年团的工作,进入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走上新的学习和工作道路。“抗大”对胡耀... 胡耀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著名的“红小鬼”。参加革命后多年从事党领导下的青少年工作,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1937年,胡耀邦离开青年团的工作,进入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走上新的学习和工作道路。“抗大”对胡耀邦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生涯 革命战争年代 抗日军政大学 青年工作 少年工作 1937 胡耀邦 团的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