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45-1949年的中国自由主义报刊 |
郑萌萌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
|
“戡乱文学”的鼓噪与作家的“离心倾向”——1945-1949年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及文学活动 |
郭建玲
|
《励耘学刊》
|
2007 |
1
|
|
3
|
红星照耀下的银翼(1940-1945)——前苏联航空发展 |
江东
|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
|
2002 |
0 |
|
4
|
1936-1945年间四川地质事业迅速发展原因探析 |
廖传伟
|
《科技风》
|
2008 |
0 |
|
5
|
苦心经营的和平年代——1919~1940年的哈雷-戴维森 |
秦焕
|
《摩托车》
|
2002 |
0 |
|
6
|
东北流亡文学与沦陷区文学比较研究(1931—1945年) |
范庆超
于静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7
|
1945—1949年国民党政府与南海有关行为的国际法意义 |
孔庆江
吴盈盈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8
|
略论抗战后的粤港贸易关系(1945.9-1949.10) |
张晓辉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4
|
|
9
|
1940—1945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考察活动评述 |
罗宏才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0
|
爱国主义:1937~1945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心话语 |
苏光文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1
|
1940年5月—1941年初英美对日政策的相同点及原因 |
岳伟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2
|
简论1918—1945年苏俄(苏联)对中国外蒙古的言行(上) |
王春良
|
《山东电大学报》
|
1998 |
0 |
|
13
|
浅析1945~1949年美国台湾政策的演变 |
周春燕
|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4
|
论1940年至1941年德国军事战略的转移 |
杜明才
罗立
|
《襄樊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5
|
1944—1945年陕西省乡镇公益储蓄简论 |
李晓月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6
|
1945年到1950年:重构和理性主义(续) |
恰洛德.费耶尔
彼得.费耶尔
许美琪
|
《家具》
|
2004 |
0 |
|
17
|
1940-1948:“九一”记者节那天的大众日报 |
|
《青年记者》
|
2004 |
0 |
|
18
|
1900年到1945年:装饰的流亡(续) |
恰洛德.费耶尔
彼得.费耶尔
许美琪
|
《家具》
|
2004 |
0 |
|
19
|
全球在1945~2002年期间的核武器库存量 |
哈琳
|
《国外核新闻》
|
2002 |
0 |
|
20
|
日据时期(1895—1945)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 |
才家瑞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