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0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对老挝政策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8期25-30,共6页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与国际会议,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会议中就朝鲜半岛与印度支那半岛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并就印度支那问题达成了和平协定。而其中的老挝问题,常被当作印度支那问题中...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与国际会议,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会议中就朝鲜半岛与印度支那半岛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并就印度支那问题达成了和平协定。而其中的老挝问题,常被当作印度支那问题中一个并不重要的部分,甚至被看作越南问题的附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研究者忽视。中美在老挝问题上的不同,是僵化的对抗政策与较为灵活和平共处政策的对比,在对待弱小的国家较为灵活的和平共处政策无疑是更合适的。对于大多数弱小国家而言,在拥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较为宽容友好的大国,而非奉行遏制与对抗的强国。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关于老挝问题的外交交锋,是新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通过对中美双方关于老挝问题的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当下中国在中美竞争和合作中如何处理与周边邻近国家的关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1954年日内瓦会议 印度支那 老挝
下载PDF
1954年山丹7_(1/4)级地震的孕震构造和发震机制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文俊 张竹琪 +5 位作者 张培震 刘兴旺 郭晓 庞建章 葛伟鹏 俞晶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6-928,共13页
龙首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向北东推挤的最前缘,是河西走廊与阿拉善地块之间的分界断裂之一.虽然观测精度有限,1954年发生在该断裂带上的71/4级地震是该断裂上少有的有现代地震观测和记录的大地震.本次地震仅在龙首山北缘断裂带两个次级... 龙首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向北东推挤的最前缘,是河西走廊与阿拉善地块之间的分界断裂之一.虽然观测精度有限,1954年发生在该断裂带上的71/4级地震是该断裂上少有的有现代地震观测和记录的大地震.本次地震仅在龙首山北缘断裂带两个次级断裂段之间的一条转换断层上形成了长7km左右的连续地震地表破裂带,以北西向右旋兼正断为主要特征,这与区域上近东西向左旋逆断构造运动特征差异较大.经过多次野外调查和地质填图,发现在主断层上没有形成地震地表破裂带,而地震震害的分布又完全受龙首山南北两条断裂所围限,说明地震的孕震可能与龙首山断裂带主断裂有关,转换断层上的地表破裂仅为局部的应力释放.利用震源机制解资料,通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模拟可以看到,如果主震发生在南缘断裂上,对地表破裂有显著的触发作用.综合考虑北缘断层可能存在的动态触发作用,说明目前所见地表破裂是龙首山断裂带主断裂地震的同震响应.小震精定位也显示,龙首山南北两侧的断裂在约10km范围内形成一狭窄的倒三角形,并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年山丹地震 地震破裂 孕震构造 正断转换 龙首山断裂带
下载PDF
湖北省1954/2008年历史罕见持续低温冰雪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才媛 郭英莲 +2 位作者 王海燕 王继竹 李银娥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1期80-86,共7页
1954年12月26日-1955年1月18日湖北省遭遇了120年一遇的历史罕见持续低温冰雪灾害。2008年1月13日-2月3日,湖北省再次出现了一次持续低温冰雪过程,严重程度仅次于1954年,为70年一遇。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和波... 1954年12月26日-1955年1月18日湖北省遭遇了120年一遇的历史罕见持续低温冰雪灾害。2008年1月13日-2月3日,湖北省再次出现了一次持续低温冰雪过程,严重程度仅次于1954年,为70年一遇。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应用天气学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两次过程的环流形势特征及能谱特征。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具有基本一致的长波系统背景场、水汽条件、地面冷空气条件;在低温冰雪过程中,850~700hPa存在明显逆温层;中高纬度、中低纬度能量谱强度、输送和转换有明显的变化,并且与天气系统的变化相对应。但是,两次天气过程的表现形式有明显差异,而且前者的主要影响系统,如阻塞高压、低涡、副高和地面冷高压等的强度均明显比后者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温冰雪 环流形势 逆温层 经、纬向扰动动能谱 角动量输送谱 湖北省 1954 2008年
下载PDF
1954年型洪水淮河中游防洪工程联合调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1 位作者 倪晋 周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6,共7页
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现状工况条件下,对1954年型洪水进行了调度模拟分析,研究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行... 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现状工况条件下,对1954年型洪水进行了调度模拟分析,研究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行蓄洪区与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954年型洪水,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全部启用,不启用临淮岗工程,蚌埠以上大部分河段水位超保证水位,蚌埠以下河段水位低于保证水位。启用临淮岗工程,可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减少行洪区启用数量,减少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同时也增加了上游蓄洪区和部分河段的淹没水深和高水位历时。综合全河段分析,启用临淮岗工程,干流大部分河段水位较低,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减少,防洪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年型洪水 淮河中游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行蓄洪区 洪水调度
下载PDF
1954年甘肃山丹7(1/4)级地震史料补遗 被引量:8
5
作者 罗浩 雷中生 +3 位作者 何文贵 刘百篪 曹娜 袁道阳 《震灾防御技术》 2010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在归纳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已有地震史料的基础上,根据新获得的朱允明(2006)《山丹地震考察笔记》的详细考察资料,按照《新中国地震烈度表》重新评定了本次地震中各考察点的地震烈度,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图。其中,极震区Ⅸ—Ⅹ度... 在归纳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已有地震史料的基础上,根据新获得的朱允明(2006)《山丹地震考察笔记》的详细考察资料,按照《新中国地震烈度表》重新评定了本次地震中各考察点的地震烈度,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图。其中,极震区Ⅸ—Ⅹ度区长轴方向为北西向,呈扁椭圆形,长轴直径约40km;Ⅷ度区南西侧为山丹盆地,第四纪沉积较厚,地震烈度衰减缓慢,因此,Ⅷ度区等震线向南明显突出。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极震区位于龙首山北缘断裂西段,大致与该断裂的包代河-黑头山段相吻合,综合分析认为,该段断裂是本次地震的主发震断层,而破喇嘛顶西缘断裂和毛湖洞断裂是重要的参与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 地震史料 等震线 发震构造
下载PDF
缺氧促进5HRE和AFPp调控的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特异杀伤HepG2细胞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炜 孙学军 +1 位作者 郑见宝 禄韶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5拷贝缺氧反应元件(5HRE)和甲胎蛋白启动子(AFPp)联合调控的自杀基因系统硝基还原酶/CB1954(nitro-reductase/CB1954,NTR/CB1954)在缺氧环境下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5HRE作为增强子和AFPp构成联合调控... 目的:研究5拷贝缺氧反应元件(5HRE)和甲胎蛋白启动子(AFPp)联合调控的自杀基因系统硝基还原酶/CB1954(nitro-reductase/CB1954,NTR/CB1954)在缺氧环境下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5HRE作为增强子和AFPp构成联合调控元件,与自杀基因NTR构成真核表达载体。将载体转染AFP阳性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及AFP阴性的人胃癌细胞株MKN45,利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NTR的表达。将前体药物CB1954加入稳定表达NTR基因的细胞,用MTT法观察其毒性代谢产物4-羟胺还原产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NTR的单克隆HepG2细胞和MKN45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ting证实单克隆HepG2细胞中NTR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且缺氧环境中的表达量更高;单克隆MKN45细胞在常氧和缺氧环境中均无NTR表达。MTT法检测发现,缺氧环境下NTR基因能有效地活化前体药物CB1954,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TR阳性的HepG2细胞的生长(P<0.05);但对MKN45细胞和野生型HepG2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5HRE和AFPp双重调控的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外缺氧环境下可促进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靶向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 缺氧环境 AFP
下载PDF
硝基还原酶/CB1954自杀基因系统对宫颈癌Hela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滕隔玲 杨业鹏 +2 位作者 李载权 周梅 李五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体外观察大肠杆菌硝基还原酶/[5-(1-氮丙啶)-2,4-二硝基苯甲酰胺](以下简称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效应,探索一种新的宫颈癌基因治疗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从Escherichia coli K12的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NT... 目的:体外观察大肠杆菌硝基还原酶/[5-(1-氮丙啶)-2,4-二硝基苯甲酰胺](以下简称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效应,探索一种新的宫颈癌基因治疗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从Escherichia coli K12的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NTR的基因nfsB,酶切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获得重组载体pcDNA3-nfsB,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nfsB转染Hela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应用RT-PCR以及SDS-PAGE检测NTR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NTR/CB1954对Hela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亚二倍体细胞率改变,PI/Hoechest33258双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la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nfsB,获得稳定表达NTR的Hela细胞株,在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检测到NTR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明显影响Hela细胞的活力,增加了Hela细胞的凋亡率。结论: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对Hela细胞在体外通过凋亡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sB基因 硝基还原酶 CB1954 自杀基因 凋亡
下载PDF
创制杀菌化合物ZJ1954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伟群 朱卫刚 +2 位作者 陈定花 陈杰 郑韵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297-301,共5页
ZJ1954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近年来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50-200mg/t使用剂量下,能有效的控制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 ZJ1954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近年来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50-200mg/t使用剂量下,能有效的控制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等多种植物病害。该化合物物没有内吸传导性,但持效期超过2周。该化合物在50—200mg/t使用剂量范围内对测试作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J195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杀菌活性 白粉病 霜霉病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董瑞兰 朱玲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4,共1页
《文艺学习》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重要文学期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青年读者中影响颇大,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艺言说与政治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运用广义修辞学理论,分析《文艺学习》1954年创刊至1957年停刊的封闭语... 《文艺学习》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重要文学期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青年读者中影响颇大,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艺言说与政治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运用广义修辞学理论,分析《文艺学习》1954年创刊至1957年停刊的封闭语料,以话语建构、文本建构、话语主体精神建构为脉络,从语词、语句、语篇层面探讨《文艺学习》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读者来信”、“编者的话”所体现的话语政治性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习》 广义修辞学 政治语境 话语建构 中国作家协会 修辞学理论 1954 文学期刊
下载PDF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湖北段再遇1954年和1998年洪水水位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焱生 郑治军 +4 位作者 姚黑字 江浩 翁朝晖 林江武 卢少为 《中国水利》 2017年第5期52-53,共2页
根据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中下游总体防洪标准为防御1954年洪水。为达到上述防洪标准,长江中下游规划采取合理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河道、安排并建设平原蓄滞洪区等方式,结合兴利修建干支流水库,逐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为骨干,干... 根据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中下游总体防洪标准为防御1954年洪水。为达到上述防洪标准,长江中下游规划采取合理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河道、安排并建设平原蓄滞洪区等方式,结合兴利修建干支流水库,逐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合,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等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图 三峡工程 1998年洪水 1954年洪水 防洪
下载PDF
上海某区1954~2003年尘肺病例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庆华 徐妙珍 +2 位作者 王丽明 唐传喜 徐慧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死亡情况分析 病例 1954~2003年 上海市长宁区 工人健康 生命安全 职业人群 经济发展 年病死率 病情发展 科学依据 生活质量 尘肺病人 职业病 发病数
下载PDF
论1954年宪法的时代特征——纪念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元宪 朴飞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37-142,共6页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它上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启1982年宪法。这部宪法有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它是毛泽东宪法思想影响下的宪法,过渡时期的宪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它上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启1982年宪法。这部宪法有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它是毛泽东宪法思想影响下的宪法,过渡时期的宪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和发展的宪法,基本权利单列成章和其后置的宪法,全民大讨论的宪法。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的特点,对理解我国现行宪法体制、树立宪政文化意识、普及宪法知识是有所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年宪法 过渡时期 宪法特点 中国立宪
下载PDF
1954年宪法的历史命运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大元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1954 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 制宪权
下载PDF
莱芜市1954~2003年麻疹流行趋势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红云 李东军 Lai-wu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2期89-90,105,共3页
目的 分析莱芜市不同时期麻疹的流行特征 ,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的措施。方法 对莱芜市 195 4~ 2 0 0 3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自然感染期 (195 4~ 196 6年 )麻疹发病、死亡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流行周期 1~ 2年 ;城市发... 目的 分析莱芜市不同时期麻疹的流行特征 ,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的措施。方法 对莱芜市 195 4~ 2 0 0 3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自然感染期 (195 4~ 196 6年 )麻疹发病、死亡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流行周期 1~ 2年 ;城市发病高于农村 ;发病高峰集中在春季 ,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计划免疫期 (1979~ 2 0 0 3年 )麻疹发病、死亡明显下降 ,流行减少 ,以散发为主 ;农村发病高于城市 ;发病季节高峰后移 ,峰值削平 ;发病人群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成人。结论 由于计划免疫的实施。莱芜市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但仍有散在发生或流行。今后 ,应进一步健全麻疹监测系统 ,调整免疫策略 ,进一步提高免疫覆盖率 ,降低麻疹高发年龄段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市 流行趋势 1954~2003年 1979~2003年 学龄前儿童 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季节高峰 麻疹监测系统 发病人群 免疫覆盖率 流行特征 不同时期 麻疹控制 流行周期 发病高峰 计划免疫 免疫策略 感染期 传染病 发病率 年龄段
下载PDF
世界宪法视野中的1954年宪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永坤 《学习论坛》 2005年第3期78-80,共3页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从世界宪法视野观察,这一宪法是中国法律传统第二次转型的结果,具有开创性和莫基性,形成的宪法传统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宪法,其开创的国家结构与成共同纲领》相比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在公民权利的...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从世界宪法视野观察,这一宪法是中国法律传统第二次转型的结果,具有开创性和莫基性,形成的宪法传统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宪法,其开创的国家结构与成共同纲领》相比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在公民权利的规定上具有开创性。1954年宪法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序言的设置与序言本身的内容不理想,关于社会经沫制磨的规字植得商榷.雾法保障制彦部分尚存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视野 宪法 1954宪法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重估1954年宪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山鹰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9-187,共9页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放弃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共同纲领》,决定制定新宪法的直接原因在于斯大林的制宪建议。斯大林的制宪建议之所以被接受,在于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与同苏联的联盟之间,在新民主主义与国际主义之间,天平偏向了同苏联的联盟和...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放弃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共同纲领》,决定制定新宪法的直接原因在于斯大林的制宪建议。斯大林的制宪建议之所以被接受,在于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与同苏联的联盟之间,在新民主主义与国际主义之间,天平偏向了同苏联的联盟和国际主义。新宪法之所以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而属于社会主义类型,在于毛泽东改变了原先的设想,决定提前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准备和治理国家的知识、经验,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于苏联模式的迷信的基础上的,1954年宪法确认了这种不成熟的认识和急于求成的心态。这为以后"左"倾错误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苏联模式 斯大林 毛泽东
下载PDF
1954~2004:五十年宪政风云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必耀 《人大研究》 2004年第9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1954-2004年 宪政体制 宪法 执政党 公共权力 公民权利
下载PDF
青史凭谁定是非 从学术史角度对1954年批判俞平伯运动的重新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苗怀明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6-226,共21页
本文在建国初学术研究面临新转型这一文化语境下,从学术史的角度对1954年的批判俞平伯运动进行考察,指出这场运动是毛泽东发动的旨在统一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学术黄金期的俞平伯此时的活跃表现使他成为理想... 本文在建国初学术研究面临新转型这一文化语境下,从学术史的角度对1954年的批判俞平伯运动进行考察,指出这场运动是毛泽东发动的旨在统一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学术黄金期的俞平伯此时的活跃表现使他成为理想的批判对象,这种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正是为此,运动很快变成针对胡适、胡风等人的政治声讨,其间一些学人的表现耐人寻味。这场运动对建国后几十年的学术研究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史角度 1954 批判俞平伯运动 学术研究 知识分子 文化策略 《红楼梦研究》 学术思想 小说研究
下载PDF
洞庭湖1954年大水灾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声 张梓晗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5-90,共6页
1954年洞庭湖大水灾是近代以来百年罕见的灾害,造成水灾的原因既有自然环境变迁的原因,也有人类活动的因素。水灾后,洞庭湖区政府和人民积极对湖区进行修复,但并未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因此,水灾威胁仍然存在,人类反思仍在... 1954年洞庭湖大水灾是近代以来百年罕见的灾害,造成水灾的原因既有自然环境变迁的原因,也有人类活动的因素。水灾后,洞庭湖区政府和人民积极对湖区进行修复,但并未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因此,水灾威胁仍然存在,人类反思仍在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1954年水灾 环境变迁
下载PDF
关于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若干问题探讨——纪念1954年宪法颁布五十周年 被引量:13
20
作者 韩大元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14,共14页
195 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是唯一运用制宪权而制定的宪法 ,奠定了新中国宪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与基础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1 95 4年宪法在国际范围内也体现了一定的宪政价值。1 95 4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是由多方面的原... 195 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是唯一运用制宪权而制定的宪法 ,奠定了新中国宪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与基础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1 95 4年宪法在国际范围内也体现了一定的宪政价值。1 95 4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应采取历史的分析方法 ,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地位与影响 ,从历史中寻求宪法发展的规律 ,推动我国的宪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宪权 宪政 宪法文化 1954年宪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