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后英国工会问题的形成与1971年劳资关系法案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建民 毛锐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7-58,共2页
英国工会的大规模发展始于19世纪中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会权利进一步膨胀,已严重威胁了政府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会已成为国家的决策者。1964—1970年间,在野的保守党要重新赢得大选的胜利,力图以新政策吸引选民。劳资关系... 英国工会的大规模发展始于19世纪中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会权利进一步膨胀,已严重威胁了政府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会已成为国家的决策者。1964—1970年间,在野的保守党要重新赢得大选的胜利,力图以新政策吸引选民。劳资关系问题以其严重性和迫切性,成为保守党重新审查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期间形成的希思政府新的劳资关系战略,并在1971年8月在议会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 劳资关系 1971年劳资关系法案 希思
下载PDF
英国政府劳资关系治理理念的嬗变——以《劳资关系法(1971年)》为主线
2
作者 莫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4-181,共8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劳资关系问题严峻。1971年,保守党希思政府出台《劳资关系法(1971年)》,试图确立新的劳资关系制度以化解劳资冲突。由于工会、雇主和政府三方缺乏共识,法案在实施过程中陷入困境,劳资关系进一步恶化,1974年工党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劳资关系问题严峻。1971年,保守党希思政府出台《劳资关系法(1971年)》,试图确立新的劳资关系制度以化解劳资冲突。由于工会、雇主和政府三方缺乏共识,法案在实施过程中陷入困境,劳资关系进一步恶化,1974年工党上台后废除该法。《劳资关系法(1971年)》是战后英国政府劳资关系治理理念的转折点,法案的立废反映了政府劳资关系治理理念从自愿主义向国家干预过渡,并最终演进为带有干预特征的自愿主义的嬗变路径。法案在实践中的失败源于政府忽视了自愿主义传统,导致其在劳资关系治理中的角色和定位出现偏差。政府代表着国家整体利益,其在劳资关系制度的建构中要兼顾与整合劳资双方利益,从而实现对劳资关系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法(1971)》 治理理念 劳资关系 自愿主义
下载PDF
英国希思政府工会政策U型转弯
3
作者 赵建民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4-45,共2页
二战后,工会力量膨胀成为英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劳资关系逐渐被看作经济恶化的重要诱因。由于其严重性和迫切性,1970年新上台的希思政府决定打破战后共识,限制工会力量。然而,不断发展的罢工运动迫使新的工会政策被搁置。
关键词 希思政府 工会 1971年劳资关系法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