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东市1972~2000年癌症发病登记资料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建国 朱健 +4 位作者 张永辉 姚红玉 李文广 张宝初 朱源荣 《疾病控制杂志》 2004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 了解启东市 1 972~ 2 0 0 0年癌症发病的流行趋势 ,为疾病控制与肿瘤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启东癌症登记处发病登记报告资料计算发病率 ,用 1 96 4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及1 96 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年龄调整发病率 (标化发病... 目的 了解启东市 1 972~ 2 0 0 0年癌症发病的流行趋势 ,为疾病控制与肿瘤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启东癌症登记处发病登记报告资料计算发病率 ,用 1 96 4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及1 96 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年龄调整发病率 (标化发病率 ) ,了解恶性肿瘤发病的人群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结果 启东市 1 972~ 2 0 0 0年恶性肿瘤发病登记 5 5 4 96例 ,其中男性 35 4 0 4例 ,女性2 0 0 92例。发病有上升趋势 ,但标化后发病趋势稳定。 2 9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 (CR)平均为1 70 .74 / 1 0万 ,中国人口构成标化率 (CASR )为 1 1 8.77/ 1 0万 ,世界人口标化率 (WASR)为1 6 9.1 3/ 1 0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 2 2 0 .4 7/ 1 0万 (CASR :1 5 0 .6 8/ 1 0万 ,WASR :2 34.5 0 / 1 0万 )、女性发病率为 1 2 2 .1 8/ 1 0万 (CASR :84 .70 / 1 0万 ,WASR :1 1 2 .4 7/ 1 0万 )。居前 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胃癌、肺癌、食管癌及直肠癌 ,共占全部肿瘤的 75 .6 9%。男、女顺位与此相同 ,但女性第 4位肿瘤为乳腺癌。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已超过胃癌、仅次于肝癌成为启东的第 2位主要癌症。结论 恶性肿瘤是启东居民的第 2位主要死因 ,肝癌等消化道肿瘤及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粗率的升高可能与人口的老龄化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东市 1972~2000年 癌症 登记资料 发病率
下载PDF
中日“1972年体制”的历史基石与现实挑战
2
作者 黄忠 王鹏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9,共8页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两国政府在综合考量国际局势与国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向而行的战略性选择。围绕中国台湾、历史、安保、领土争端问题,两国政府达成处理原则与方式上的共识,构建了和平友好基调的“1972年体制”。然而...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两国政府在综合考量国际局势与国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向而行的战略性选择。围绕中国台湾、历史、安保、领土争端问题,两国政府达成处理原则与方式上的共识,构建了和平友好基调的“1972年体制”。然而,日方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回顾复交52年的历程,中方一贯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而日方在历史问题上则存在反省与否定两种态度。在右翼运动与自民党派阀政治的影响下,历届日本政府对于侵华历史问题的态度并不一致,日本社会扭曲历史观的盛行已成为阻碍建构新时代中日关系的严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2体制”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历史认识
下载PDF
中国过去2000年耕地的时空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发浩 张凯歌 +5 位作者 方修琦 陈常松 李方舟 周夏 张月 陈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3-1383,共11页
明确中国历史时期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策略,可为当前及未来国土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历史经验和借鉴之处。本研究集成过去2000年中国农耕区分布和耕地空间重建成果,概括了过去2000年间中国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针对不同历史... 明确中国历史时期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策略,可为当前及未来国土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历史经验和借鉴之处。本研究集成过去2000年中国农耕区分布和耕地空间重建成果,概括了过去2000年间中国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针对不同历史时期耕地扩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探讨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策略。主要结论如下:①过去2000年中国耕地面积在波动中增加,公元初至公元8世纪维持在3.33×10^(7) ha上下,11世纪末接近5.33×10^(7) ha,17世纪初超6.67×107 ha,清末(1910年)达9.33×10^(7) ha,1980年后逾13.33×10^(7) ha。②过去2000年中国农耕区经历了3次扩展:西汉时期耕地扩展至长江以北,唐宋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耕地开发奠定了现代中国耕地分布的主体格局,清以来耕地变化以平原地区垦殖加深,以及对山地、边疆地区的开垦为主要特征。③中国历史上因地制宜地主动对耕地进行适应性改造,涵盖水利、农具等农业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作物选种等田间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是维系中国历史时期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2000 中国 耕地 时空特征 可持续利用策略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国城乡食物消费碳-水足迹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萱 李绍亭 任彦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7-296,共10页
随着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居民膳食模式发生显著转变,并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后果。为识别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碳-水足迹的关键驱动因素,缓解水资源消耗,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该研究测算并对比分析了中国31(30)省市2000—2020年城乡... 随着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居民膳食模式发生显著转变,并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后果。为识别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碳-水足迹的关键驱动因素,缓解水资源消耗,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该研究测算并对比分析了中国31(30)省市2000—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碳-水足迹,通过对数平均迪式指数算法(logarithmic mean index method,LMDI)对碳-水足迹进行了驱动因素分解。结果显示:2000—2020年中国城镇人均食物消费碳足迹(水足迹)增加了29.63%(32.94%),农村碳足迹(水足迹)增加了4.59%(7.91%)。从空间演变来看,城镇人均食物消费碳-水足迹较高的地区由沿海省份逐渐扩散至内陆,而农村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从驱动因素来看,经济水平是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碳-水足迹增加的主要动因,且消费水平表现为抑制作用;人口城镇化驱动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水足迹增加,而在农村起到抑制作用。该研究从促进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多渠道拓宽食物来源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促进中国城乡居民食物可持续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消费 碳足迹 水足迹 LMDI分解 2000—2020 中国
下载PDF
2000—2020年山西省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时空演变
5
作者 王佳龙 孟万忠 李易诚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4期10-15,共6页
利用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观察分析山西省及地级市在2000—2020年的人口时空分布变化。以山西统计年鉴数据资料为基准,探讨人口迁移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总量变化不大,城市人口数量仅太原市、晋中... 利用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观察分析山西省及地级市在2000—2020年的人口时空分布变化。以山西统计年鉴数据资料为基准,探讨人口迁移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总量变化不大,城市人口数量仅太原市、晋中市保持连续正向增长,太原市人口发展迅速;太原市迁入人口构成以本省其他县区人口为主,各地级市对于本市县区人口有较强吸引力;人口迁移驱动因子与地区经济水平、教育资源、交通建设、住宅价格和人均收入有关;通过对空间格局、产业结构、教育分配、交通设施与落户门槛五方面综合规划,可有效提升山西省城市综合实力和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研究结论有助于山西省各地级市合理展望和计划未来人口流动分布格局,促进山西省内各地级市人口迁移良好互动,为人口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2000—2020 人口迁移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青海生态环境状况20年(2000—2020)变化遥感地质评价
6
作者 马彦青 于光喜 +1 位作者 马延景 马文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462-470,共9页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来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利用200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了...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来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利用200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地质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评价模型,在计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4个指标指数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指数法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并开展对比研究,从遥感影像图的角度来评价青海生态环境20年的变化状况。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均小于0.75,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一般”的面积有45.1万km^(2),占比63%。2000—2020年间,青海生态环境状况约60.56万km^(2)(约87%)无明显变化,局部地区趋向变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生态环境状况 遥感地质评价 评价模型 2000—2020
下载PDF
2000—2022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研究
7
作者 熊微微 杨浪浪 岳兴盛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7期59-63,共5页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近年来区域内人类活动强烈,水土流失问题频发,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选取位于滇中地区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元谋县、禄丰县、牟定县、武定县、永仁县作为研究区,基于RUSLE...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近年来区域内人类活动强烈,水土流失问题频发,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选取位于滇中地区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元谋县、禄丰县、牟定县、武定县、永仁县作为研究区,基于RUSLE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探讨2000—2022年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年、2007年、2014年、2022年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 128.40、2 012.60、5 111.43、2 227.99 t/(km2·a),土壤侵蚀强度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河谷;(2)土壤侵蚀状况呈先恶化后好转的趋势,2000—2014年土壤侵蚀加剧,2014—2022年土壤侵蚀减轻;(3)各侵蚀强度均呈现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聚集性明显;(4)建筑用地、林地、水田的土壤侵蚀较轻,而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旱地和草地土壤侵蚀比较严重,裸地最易发生强烈及以上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变化 RUSLE模型 滇中地区 2000—2022
下载PDF
2000—2020年阿克苏市农用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8
作者 阿依妮尕尔·亚森 布买日也木·买买提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99-103,共5页
农用地是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农用地资源在保障粮食供给、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用地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性基础条件,农用地利用监测工作对保护粮食安全极其重要。... 农用地是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农用地资源在保障粮食供给、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用地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性基础条件,农用地利用监测工作对保护粮食安全极其重要。以阿克苏市为例,利用ArcGIS 10.8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2000—202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了重分类处理,得到了研究区不同时期的主要农用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结果,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研究区主要农用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土地利用的时间变化角度来看,2000—2020年阿克苏市耕地面积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变化幅度最大,从2000年到2020年共增加了50734.44 hm^(2);水域面积变化最小。从农用地变化的时空分布来看,旱地是阿克苏市的主要农用地类型,当地主要农用地基本上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区域,农用地总面积从2000年到2020年共增加了18184.50 hm^(2)。从农用地变化的转移矩阵来看,未利用地转变为农用地的面积最大,累计达到19719.72 hm^(2);相反,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面积最大,累计达到1572.12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转移矩阵 新疆阿克苏 2000—2020
下载PDF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 被引量:147
9
作者 葛全胜 郑景云 +4 位作者 方修琦 满志敏 张雪芹 张丕远 王维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根据近年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冷暖记载及过去有关研究结果 ,对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冬半年的温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推断 ,重建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分辨率为1 0~ 3 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中国东部过去 2 0... 根据近年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冷暖记载及过去有关研究结果 ,对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冬半年的温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推断 ,重建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分辨率为1 0~ 3 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中国东部过去 2 0 0 0年的冷暖变化阶段与变化幅度。结果发现 :在过去 2 0 0 0年中 ,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高于 1 95 1~ 1 980年平均值且持续时间超过百年的暖期有 4个 ,其中最暖的 3 0年出现在 1 2 3 0’s~ 1 2 5 0’s(较 1 95 1~ 1 980年高 0 .9℃ ) ;低于 1 95 1~ 1 980年平均值且持续时间超过百年的冷期有 3个 ,其中最冷的 3 0年出现在1 6 5 0’s~ 1 6 70’s(较 1 95 1~ 1 980年低 1 .1℃ )。在冷暖期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中 ,冬半年温度一般都出现 1℃左右的升、降温 ;在冷暖期内 ,一些幅度较大的升、降温也与之相仿 ;在相邻的两个 3 0年中 ,温度变化幅度达 0 .5℃以上的有 1 9次之多。对比过去 2 0 0 0年中的冷暖交替变化还可以看出 :2 0世纪回暖时的升温幅度与过去 2 0 0 0年中的其他回暖过程所出现的幅度相似 ,特别是与 5世纪末至 6世纪的回暖极为相似 ;而在当前温暖阶段中 ,1 981~ 1 999年较 1 95 1~ 1 980年升高了 0 .5℃ ,不但使其接近过去 2 0 0 0年中的最暖 3 0年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2000 中国东部 冬半温度
下载PDF
2000年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66
10
作者 车大钿 陆权 +2 位作者 陆敏 季芳 童海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s)是儿科最常见疾病 ,为了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为了倡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须首先探讨儿童ALRTIs的病原学分布。方法  2 0 0 0年 1~ 1 2月对确诊的该地区ALRTIs的1 2 1 6例患儿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 目的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s)是儿科最常见疾病 ,为了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为了倡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须首先探讨儿童ALRTIs的病原学分布。方法  2 0 0 0年 1~ 1 2月对确诊的该地区ALRTIs的1 2 1 6例患儿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 ,用桥联酶标法检测病毒抗原 ,送细菌培养和肺炎支原体培养 ,用SERODIA MYCO2 凝集法作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结果 病原检测阳性者 1 0 1 9例 (83.8% ) ,其中单纯病毒感染 4 4 4例(36 .5 % ) ,单纯细菌感染 1 97例 (1 6 .2 % ) ,单纯支原体感染 4 6例 (3.8% ) ;混合感染 332例 (2 7.3% )。病毒病原依次为 :呼吸道合胞病毒 1 8.6 % ,副流感 1、3型病毒 1 2 .3% ,副流感 2型病毒 1 0 .4 % ,腺病毒 8.6 % ,甲型流感病毒7.6 % ,乙型流感病毒 6 .3%。细菌感染中流感嗜血杆菌 9.0 % ,肺炎链球菌 7.9% ,大肠杆菌 6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9% ,肺炎克雷伯菌 3.9% ,表皮葡萄球菌 1 .4 % ,卡他莫拉菌 0 .0 8% ,以及其它菌 5 .1 %。结论 病毒感染是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 ,细菌感染次之 ,细菌和病毒混和感染在 3岁以下尤其 1岁以下小儿明显 ,而支原体感染多见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 上海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检测
下载PDF
2000年北京城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马煜 陈育智 +3 位作者 陈再历 曹玲 林良明 刘玉琳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了解北京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并进行 10年前后的对比研究。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按照 10年前的调查范围 ,在北京市朝阳区及西城区 2~ 4个街区内 ,向家长发放初筛问卷 ,筛选出相关疾病的可疑患者 ,再... 目的 了解北京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并进行 10年前后的对比研究。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按照 10年前的调查范围 ,在北京市朝阳区及西城区 2~ 4个街区内 ,向家长发放初筛问卷 ,筛选出相关疾病的可疑患者 ,再经哮喘中心医师统一问诊查体 ,填写调查表。所有数据经sas/pc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实际调查人数 10 16 3人 ,2年内有喘息发作的哮喘现患率为 2 .0 5 % ,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2 .80 %及 1.2 4 % ,既往有哮喘的累计患病率为 2 .6 9%。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早期正确诊断及应用吸入治疗的比率仍较低。对比 1990年哮喘现患率的 0 .78% ,2 0 0 0年哮喘现患率是 10年前的 2 .6倍。结论 本次调查 0~ 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较 10年前显著升高 ,且主要发生于学龄期。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按GINA方案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上仍有明显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患病率 2000 北京
下载PDF
1996~2000年中国围产儿腭裂畸形发生状况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代礼 缪蕾 +2 位作者 周光萱 朱军 李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 1996~ 2 0 0 0年我国围产儿腭裂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是一个以医院为基础的先天畸形监测系统 ,采用此监测网收集孕 2 8周到产后 7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相关资料进行评价。结果 共收集围产儿 2 2 186... 目的 探讨 1996~ 2 0 0 0年我国围产儿腭裂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是一个以医院为基础的先天畸形监测系统 ,采用此监测网收集孕 2 8周到产后 7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相关资料进行评价。结果 共收集围产儿 2 2 186 16例 ,腭裂缺陷儿 4 99例 ,总发生率为 2 2 5 万。单发腭裂发生率为 1 75 万 ,综合征性腭裂为 0 5 0 万 ;城镇 2 2 7 万 ,乡村 2 19 万 ;男性为 1 93 万 ,女性为 2 5 7 万。产妇年龄别发生率以≥ 35年龄组最高(2 84 万 ) ,但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总的腭裂和综合征性腭裂年度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各省发生率差异明显。单发和综合征性腭裂围产期病死率分别为 7 3% ,4 1 4 % ,总病死率为 14 9%。结论 中国围产儿腭裂畸形发生率的上升趋势由综合征性腭裂所致。单发腭裂畸形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腭裂发生率存在明显地理差异。综合征性腭裂围产儿出生素质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6-2000 中国 围产儿 腭裂畸形 流行病学
下载PDF
1990年、2000年苏州市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创利 张建华 +2 位作者 严永东 杨永生 盛锦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3-544,共2页
关键词 1990 2000 苏州市区 儿童 哮喘 患病情况 调查
下载PDF
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46
14
作者 葛全胜 刘浩龙 +1 位作者 郑景云 萧凌波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1,共13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亚系统发展状况间的对应关系,从数百年至数十年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过程在实质上也是社会结构重新构建的过程。具体有以下结论:①尽管并非...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亚系统发展状况间的对应关系,从数百年至数十年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过程在实质上也是社会结构重新构建的过程。具体有以下结论:①尽管并非所有的暖期社会都是繁荣昌盛的,但总体上说来,"冷抑暖扬"的文明韵律十分清晰;②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自然—经济—人文亚系统的各个环节而逐级传导,进而产生了五个层次的气候冲击与适应;③在过去2000年气候恶化阶段,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的贫困人群生存问题是诱发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④气候只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人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推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根本动力;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对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总体上渐趋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2000 气候变化 社会发展 影响 适应
下载PDF
2000年中国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与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静爱 徐伟 +3 位作者 史培军 武双情 顾晓鹤 温庆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共7页
采用2000年3—6月中国省级报刊发布的风沙灾害信息800多条,建立了含有2600个案例的数据库,据此重建了2000年全国14场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风沙灾害致灾灾次Zc和承灾体指数CH,构建了风沙灾害... 采用2000年3—6月中国省级报刊发布的风沙灾害信息800多条,建立了含有2600个案例的数据库,据此重建了2000年全国14场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风沙灾害致灾灾次Zc和承灾体指数CH,构建了风沙灾害危险度Wx,编制了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图.研究表明:风沙灾害Zc高值区与CH高值区在区域上错位,前者在内蒙古中西部,后者在华北平原.风沙灾害危险性Wx高值区分布的北界为国界;西南界为阿拉善左旗-甘肃定西县-浙江北部的杭州市;东北界为内蒙古中部锡林洁特市,多伦县-河北东北丰宁县-秦皇岛市所围的区域.这个区域应作为我国风沙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其中Wx为3.5以上的带状区域,即内蒙古乌兰察布高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山西北部、京津及河北应为防沙治沙的核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灾害 时空格局 危险性评价 2000 中国 信息源 数据库
下载PDF
绍兴市区1996年~2000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单水阳 吕杰青 +1 位作者 何成全 朱林春 《中国肿瘤》 CAS 2003年第4期214-215,共2页
[目的]了解绍兴市区1996年~2000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人员经培训后,对市区居民展开全面调查登记,根据ICD鄄9进行恶性肿瘤分类统计,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结果]绍兴市区恶性肿瘤年平均发病率213.92/10... [目的]了解绍兴市区1996年~2000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人员经培训后,对市区居民展开全面调查登记,根据ICD鄄9进行恶性肿瘤分类统计,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结果]绍兴市区恶性肿瘤年平均发病率213.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153.7/10万。男性标化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食管癌;女性标化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总标化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结论]绍兴市区恶性肿瘤以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应作为防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市 1996-2000 居民 恶性肿瘤 发病 调查
下载PDF
2000年来我国旱涝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 被引量:50
17
作者 张丕远 葛全胜 +1 位作者 张时煌 刘啸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20,共9页
过去气候的突变以地质方法得到很多证据,但在历史时期则发现不多。本文利用文献档案资料建成2000年来的旱涝气候序列,发现280年和1230年前后有过两次突变。本工作着重给出突变前后的旱涝气候分布类型的差别,即从空间分布上探讨被突... 过去气候的突变以地质方法得到很多证据,但在历史时期则发现不多。本文利用文献档案资料建成2000年来的旱涝气候序列,发现280年和1230年前后有过两次突变。本工作着重给出突变前后的旱涝气候分布类型的差别,即从空间分布上探讨被突变界开的气候阶段所具有的特色,280~1230年间,我国气候大趋势是不稳定的,而且涝的界线一再受到NE-SW走向的等高线阻挡。气候突变事件的证据说明,气候系统的运动具有两种模式:渐变和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空间分布类型 旱涝 2000
下载PDF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的再续补(1993~2000年) 被引量:89
18
作者 张德二 李小泉 梁有叶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9-384,T001-T004,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近五百旱涝分布图集》 降水 气象科学 再续补方法 1993-2000
下载PDF
2000年~2002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被引量:41
19
作者 刘高峰 李越霞 原晓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12-414,共3页
目的 :了解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药库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0年~2002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 ,其中吗啡制剂增幅较大 ,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用药频度... 目的 :了解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药库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0年~2002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 ,其中吗啡制剂增幅较大 ,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用药频度居前两位的分别是多瑞吉贴和美施康定片 ,但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仍居高不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2002 医院 麻醉药品 临床应用 用药趋势 用药频度
下载PDF
广州市儿童医院1993~2000年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38
20
作者 邹宝兰 何通杰 +1 位作者 石瑛 吕嘉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7-357,358,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病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分析本院 1993~ 2 0 0 0年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结果  912 6 5例住院患儿 ,发生医院感染 4 6 72例 ,医院感染率为 5 .13% ,总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感染部... 目的 探讨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病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分析本院 1993~ 2 0 0 0年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结果  912 6 5例住院患儿 ,发生医院感染 4 6 72例 ,医院感染率为 5 .13% ,总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 (39.38% )、胃肠道 (17.0 8% )和下呼吸道 (15 .2 4 % )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12 .39% )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儿童医院 1993-2000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