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秦岭夏河断裂的西延活动特征——兼论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成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波 李启雷 +5 位作者 王爱国 何文贵 姚赟胜 朱俊文 蔡艺萌 冯紫微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的震中位于走向南北的日月山断裂附近,而小震优势排列和震源机制解却和日月山断裂矛盾。本文通过活动断裂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在震中附近发现了EW走向和NW走向的断裂,它们属于夏河断裂西端构造,EW走向断裂倾向N... 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的震中位于走向南北的日月山断裂附近,而小震优势排列和震源机制解却和日月山断裂矛盾。本文通过活动断裂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在震中附近发现了EW走向和NW走向的断裂,它们属于夏河断裂西端构造,EW走向断裂倾向N,其运动性质兼具左旋走滑和逆冲。同时,我们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泽库M_S4.9地震开展重定位,发现小震排列也呈NW和EW两段,横跨EW走向段的小震指示倾向N的断层面。通过对比夏河断裂西端构造和地震排列特征,我们发现夏河断裂的三维几何和运动性质与小震排列和震源机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推测夏河断裂是泽库M_S4.9地震的发震断裂。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我们认为夏河断裂可能是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帚状散开的分支之一,此次地震可能代表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的构造活动,同时也可能受到日月山断裂右旋剪切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凸显了鉴定构造活跃区次级先存断裂新活动特征、完善区域活动构造图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青海泽库M_S4.9地震 发震构造 夏河断裂 西秦岭北缘断裂 日月山断裂
下载PDF
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空间分布机理分析
2
作者 杨晨艺 石富强 +4 位作者 季灵运 杨宜海 苏利娜 杨敏 郑怡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26,共20页
对甘东南地区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特征进行总结梳理。根据活动构造单元对地球物理观测台站进行区域划分,统计了相关构造单元上异常的数量和百分比,以及不同学科震前异常数量、百... 对甘东南地区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特征进行总结梳理。根据活动构造单元对地球物理观测台站进行区域划分,统计了相关构造单元上异常的数量和百分比,以及不同学科震前异常数量、百分比、异常持续时间等特征,并对异常的空间分布和机理进行分析,讨论了活动构造对异常分布的影响、异常强度与震源机制及断层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比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百分比高,两次地震的震前电磁异常和跨断层水准测量异常均较为显著,而流体异常不明显;②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分布与活动构造相关,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震前异常主要集中在东昆仑-西秦岭断裂带和六盘山-海原断裂带,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异常则主要集中在龙门山断裂带和东昆仑-西秦岭断裂带;③两次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分布均与GNSS速度场分布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④安德森断层应力模式解释了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逆冲型)比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走滑型)的形成需要更多的应力积累,因此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虽然震级较小但震前异常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3岷县漳县MS6.6地震 2017九寨沟MS7.0地震 观测异常 地震预测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情报改革:问题、原因及启示——基于2017年独立情报审查的分析
3
作者 康泽华 陈刚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研究目的]研究澳大利亚情报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战略意义,2017年独立情报审查是近年来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情报审查,以此为基点对澳大利亚情报改革进行研究,可以深化对澳大利亚情报工作的认识。[研究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对2017年... [研究目的]研究澳大利亚情报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战略意义,2017年独立情报审查是近年来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情报审查,以此为基点对澳大利亚情报改革进行研究,可以深化对澳大利亚情报工作的认识。[研究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对2017年独立情报审查报告等进行文本分析,梳理澳大利亚情报改革的主要内容,寻找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澳大利亚不同部门在情报整合上存在职能冲突,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以不恰当理由拒绝议会业务监督,前者主要是由情报政策的不恰当、不充分转移引起的,而政治控制和安全保密是后者的主要原因。两方面分析的启示下,研究发现澳大利亚情报工作相对集权又严重依赖国际盟友,这一背景下,澳大利亚国内情报工作政治化和国外安全感知负面化呈现双螺旋结构相互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独立情报审查 国家情报办公室 政策转移 议会监督 情报政治化 情报改革 情报工作 情报整合 澳大利亚
下载PDF
1960-2017年长武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郭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06-109,114,共5页
本文利用长武县气象局1960—2017年近58年气温和降水的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研究方法,初步研究了长武县近58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60—2017年间,长武县年均温明显升高,增长速率为0... 本文利用长武县气象局1960—2017年近58年气温和降水的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研究方法,初步研究了长武县近58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60—2017年间,长武县年均温明显升高,增长速率为0.18℃/10 a,并在2004年发生趋势性突变;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都显著上升,增温速率分别为0.13℃/10 a和0.06℃/10 a;1960—2017年间,长武县年降水量明显下降,下降速率为4.31 mm/10 a,未发生趋势性突变;汛期降水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65 mm/10 a,汛期降水量很大,约占年降水量的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变化特征 甘肃长武 1960—2017
下载PDF
1972-2017年西藏卡若拉冰川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2
5
作者 拉巴卓玛 邱玉宝 +1 位作者 除多 洛桑曲珍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2期12-19,共8页
西藏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日喀则地区江孜县交界处,北纬28°54′23.30″~28°56′50.95″,东经90°11′42.21″~90°09′26.23″,属大陆性冰川,平均海拔5042米,是近南北向展布的宁金岗桑峰的组... 西藏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日喀则地区江孜县交界处,北纬28°54′23.30″~28°56′50.95″,东经90°11′42.21″~90°09′26.23″,属大陆性冰川,平均海拔5042米,是近南北向展布的宁金岗桑峰的组成部分。本数据集在综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我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2005年1∶10万编目数据、Google Earth遥感影像及野外考察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借助ArcGIS、ENVI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波段组合、研究区裁剪、人工目视解译等技术研发完成,最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了精度验证。本数据集共包括1972~2017年间的25期冰川矢量数据和面积数据统计表,反映了45年来卡若拉冰川边界变化情况,可以作为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气候变化等研究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若拉冰川 冰川变化 1972~2017年 中国西藏自治区
下载PDF
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构造转换与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孕震机制 被引量:39
6
作者 任俊杰 徐锡伟 +3 位作者 张世民 罗毅 梁欧博 赵俊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27-4045,共19页
2017年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_s7.0地震之后,青藏高原东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发生的第三个震级M_s7.0以上的强震.这次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东端,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 2017年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_s7.0地震之后,青藏高原东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发生的第三个震级M_s7.0以上的强震.这次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东端,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与东端其它构造之间的转换关系仍不清楚,因区内地质构造和地形复杂,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主要构造仍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区域地震构造活动特征、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基础上,通过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已有的和最近开展的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结果,并结合现今GPS变形场资料和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灾害特征分析,发现东昆仑断裂带最东段塔藏断裂上的左旋走滑除了一小部分继续向东传播转移到文县断裂带上外,大部分转化为其南侧的龙日坝断裂带北段、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上的近东西向地壳缩短,这可能是岷山隆起的构造机制,而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正是左旋走滑的东昆仑断裂带在东端继续向东扩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带 构造转换 2017九寨沟地震 岷山隆起 塔藏断裂
下载PDF
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特征及异常大气环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国复 叶殿秀 +2 位作者 张颖娴 黄大鹏 侯威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1-349,共9页
基于区域性高温过程综合强度指数,利用1961年1月—2017年8月全国2452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和201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特征,并探讨2017年夏季我国第2次区域性高温事件的形成机理。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 基于区域性高温过程综合强度指数,利用1961年1月—2017年8月全国2452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和201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特征,并探讨2017年夏季我国第2次区域性高温事件的形成机理。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呈现强度强、日数长、覆盖范围大的特点。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单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最大影响范围呈极明显扩大趋势。2017年7月上中旬,强大的大陆高压控制我国北方地区,进而造成了这次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高温事件。7月下旬,我国广大南方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脊的控制下,强大的下沉气流和反气旋环流,使得大气层更加稳定,最终导致高温天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高温过程 2017夏季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基于ETCCDI指数2017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8
作者 尹红 孙颖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3-373,共11页
利用中国1961-2017 年2419 站均一化逐日气候数据,计算了气候变化检测和指数联合专家组定义的26 个极端气候指数,分析2017 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特征。结果表明:2017 年中国区域平均的所有极端高温指数均高于1961-1990 年30 年平均,所... 利用中国1961-2017 年2419 站均一化逐日气候数据,计算了气候变化检测和指数联合专家组定义的26 个极端气候指数,分析2017 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特征。结果表明:2017 年中国区域平均的所有极端高温指数均高于1961-1990 年30 年平均,所有极端低温指数均低于1961-1990 年30 年平均。中国区域平均的多个极端温度指数达到或者接近历史极值,其中年最小日最高气温(TXn)和年最小日最低气温(TNn)均达到历史最高值,冷夜(TN10p)、冷昼(TX10p)和持续冷日日数(CSDI)达到历史最低值。年最大日最高气温(TXx)、年最大日最低气温(TNx)、暖夜(TN90p)、霜冻(FD)、冰冻(ID)、热夜(TR)、生长期长度(GSL)排在1961 年以来的第2 或第3 位,其余极端温度指数全部排在了1961 年以来前10 位。2017 年中国区域平均的10 个极端降水指数中,有7 个指数值处于1961-2017 年1 个标准差范围内,指示2017 年的极端降水接近正常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极端温度 极端降水 2017
下载PDF
2017年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春阳 姜华 +2 位作者 张守文 陈幸荣 王辉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对OISST资料1982—2017年中国近海海表面温度(SST)分析,发现2017年中国渤、黄、东海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0~1.5℃,南海海表温度接近常年。2017年渤海海表温度是近36 a来最热的一年,达到14.4℃,黄海第二以及东海第三热的年份,整个中... 通过对OISST资料1982—2017年中国近海海表面温度(SST)分析,发现2017年中国渤、黄、东海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0~1.5℃,南海海表温度接近常年。2017年渤海海表温度是近36 a来最热的一年,达到14.4℃,黄海第二以及东海第三热的年份,整个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平均是历史第二高的年份。渤、黄、东海海表温度1—8月份达到或接近极端高温情况,之后海表温度降低并达到常年同期以下。对中国近海不同海区海表温度和陆地气温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海区受陆地气温影响区域不同,同时海表温度与陆地相关区域随着季节而变化。从2017年平流输运、净热通量、热含量和陆地大气温度影响等方面来看,造成渤、黄、东海海表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黑潮流速增强导致平流热输送增加,0~700 m热含量增加以及我国陆地区域气温的异常偏高,净热通量对其海表温度升高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海表温度 2017
下载PDF
2016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及2017年预测 被引量:44
10
作者 靳高风 王玥 李易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2016年全国犯罪总量基本持平,但全国公安机关破案数量增幅较大。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保持下降,暴力恐怖袭击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逐步减少。电信诈骗犯罪、职务犯罪、环境犯罪、网络犯罪等是2016年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犯罪类型。常发性... 2016年全国犯罪总量基本持平,但全国公安机关破案数量增幅较大。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保持下降,暴力恐怖袭击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逐步减少。电信诈骗犯罪、职务犯罪、环境犯罪、网络犯罪等是2016年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犯罪类型。常发性侵犯财产犯罪高发,地域性、职业性、组织性特点突出。经济犯罪形势日趋复杂,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集中爆发。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引起社会焦虑,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受到质疑。网络涉黄赌毒犯罪日趋突出,网络直播成为社会焦点。职务犯罪相对数量持续增长,民生领域犯罪被重点关注。开赌场、收保护费和强制交易仍是黑恶势力敛财的主要途径,乱政、抗法、霸财、行凶是农村黑恶势力的典型特征。2017年,犯罪绝对数量可能变化不大,但国家重大活动安保可能会导致犯罪相对数量的增加。网络犯罪会持续、全面爆发,职务犯罪、环境犯罪数量会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社会风险值得警惕,风险社会的犯罪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不断变革犯罪治理的机制、方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 中国犯罪形势 形势预测 2017
下载PDF
2017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林海 王志刚 +1 位作者 鄂志国 庞乾林 《中国稻米》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小结分析了2017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2017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767个次,相比2012-2016年(平均为452个)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国审品种出现井喷现象,其中,籼型常规稻49个、籼型两系杂交稻224个... 小结分析了2017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2017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767个次,相比2012-2016年(平均为452个)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国审品种出现井喷现象,其中,籼型常规稻49个、籼型两系杂交稻224个、籼型三系杂交稻268个、粳型常规稻169个、粳型杂交稻19个,籼粳交三系杂交稻20个、不育系18个;从品种选育主体看,2017年通过审定的品种中企业参与选育的品种占了75.10%,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效果显著;除籼型常规稻外,其他类型品种的区试平均产量和生产试验产量均比前5年有提高,籼型常规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常规稻和粳型杂交稻2017年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468.38、616.05、576.18、647.77和678.69 kg/667 m^2;2017年通过审定水稻品种的优质达标率为54.34%,总体品质比前5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综合抗性表现突出的品种不多,但各省份都存在一些优异的抗性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产量 品质 抗性 2017
下载PDF
2016年中国矿业市场变化分析与2017年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良晖 马茁卉 +1 位作者 苏轶娜 余韵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第1期28-34,57,共8页
2016年,我国矿业行业指数显示出明显而坚决的翘尾势态。资源供应结构优化,供给侧改革作用显现,主要矿产品进口呈增长态势,价格在相对底部基础上整体回升,资源税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后期风险:一是逆全球化思维,区域分化;二是预防高科技矿... 2016年,我国矿业行业指数显示出明显而坚决的翘尾势态。资源供应结构优化,供给侧改革作用显现,主要矿产品进口呈增长态势,价格在相对底部基础上整体回升,资源税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后期风险:一是逆全球化思维,区域分化;二是预防高科技矿产行业的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风险;三是全产业链、不同投资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下行态势,对产品的稳定供应和行业转型的后期支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形势 贸易 价格 投资 展望 2016 2017
下载PDF
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莉 李英华 +2 位作者 聂雪琼 张刚 石名菲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7-591,630,共6页
目的利用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15~49岁的女性调查对象作为分析样本。结果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水平为16.5... 目的利用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15~49岁的女性调查对象作为分析样本。结果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水平为16.56%,高于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素养水平分别为29.10%、15.88%和18.89%。育龄妇女对食品安全、预防接种、儿童心理健康等知识答对率较高;对选购包装食品、母乳喂养好处、测量体温的方法等知识答对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25岁以上、文化程度较高、家庭规模较小和家庭收入较高的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水平较高。结论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地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规模和家庭收入是育龄妇女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 育龄妇女 健康素养水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7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宇 王素萍 冯建英 《干旱气象》 2018年第2期331-338,共8页
2017年我国主要存在2大干旱区,分别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以及黄淮旱区和西南旱区。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以及黄淮旱区的旱情主要出现在春末至秋初时段,5—8月旱情最为严重,该时段区域内有43.4%的站点有旱,5.9%的站点有... 2017年我国主要存在2大干旱区,分别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以及黄淮旱区和西南旱区。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以及黄淮旱区的旱情主要出现在春末至秋初时段,5—8月旱情最为严重,该时段区域内有43.4%的站点有旱,5.9%的站点有重到特旱;西南旱区多为阶段性的局地旱情,夏季干旱程度较重,旱情最严重的6月区域内有30.8%的站点有旱,13.1%的站点有中度以上旱情,3.7%的站点有重旱,而冬季干旱范围较广,旱区范围最广的12月区域内有46.4%的站点有旱。总体来说,2017年春、夏季欧亚大陆上空槽脊位置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且异常西伸,是春、夏季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北西部干旱事件的主要成因;秋、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水汽条件异常是西南地区旱情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
下载PDF
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和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探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翔宇 詹艳 +5 位作者 赵凌强 陈小斌 李陈侠 孙建宝 韩静 崔腾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97,共16页
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近EW走向的巨型断裂,其东南尾端发生分叉形成了复杂的马尾状断裂系统,2017年在该区域发生了九寨沟M_S7.0地震。文中对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和九寨沟地震区的3条剖面上的大地电磁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 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近EW走向的巨型断裂,其东南尾端发生分叉形成了复杂的马尾状断裂系统,2017年在该区域发生了九寨沟M_S7.0地震。文中对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和九寨沟地震区的3条剖面上的大地电磁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三维电磁成像反演技术获取了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图像。所得结果表明,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及周边区域内的东昆仑断裂、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表现出向SW倾斜的电性差异带,这些断裂向下延伸并合并于中下地壳的低阻层中,共同组成了由南向北扩展的花状构造。在马尾状构造中,隐伏的虎牙断裂带(北段)在深部表现为明显的低阻边界带;塔藏断裂的规模明显小于虎牙断裂(北段),并与虎牙断裂(北段)组成单侧花状结构;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依然表现为由南向北扩展的花状构造,2组花状结构在深部衔接并统一归并于壳内的低阻层中。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的震源区位于高、低阻交界区域,处于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向NE涌动的端点附近,根据震源区的电性结构和流变结构推测震源深度≤11km。虎牙断裂(北段)的延伸深度和规模大于东侧的塔藏断裂,是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松潘-甘孜地块北部中下地壳发育南西深、北东浅的低阻层,表明青藏高原向NE推挤的运动方式是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震环境 2017九寨沟M_S7.0地震 大地电磁三维成像 昆仑-秦岭断裂系
下载PDF
2017年九寨沟地震所受历史地震黏弹性库仑应力作用及其后续对周边断层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程佳 姚生海 +3 位作者 刘杰 姚琪 宫会玲 龙海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33-2151,共19页
首先对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周边断裂活动和历史地震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利用黏弹性地壳模型,计算了1933年叠溪地震、1976年松潘震群和2008年汶川地震对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作用.该结果显示1933年叠溪地震对九寨沟地... 首先对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周边断裂活动和历史地震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利用黏弹性地壳模型,计算了1933年叠溪地震、1976年松潘震群和2008年汶川地震对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作用.该结果显示1933年叠溪地震对九寨沟地震具有延缓作用,而1976年松潘震群和2008年汶川地震对九寨沟地震的黏弹性库仑应力作用为正;随着下地壳和上地幔黏弹性物质的持续作用,前述几次地震总的黏弹性库仑应力在九寨沟地震破裂中心点处负的库仑应力逐渐减弱,而在破裂北段这些库仑应力逐渐转为正值,并促进了九寨沟地震的发生.本文也计算了九寨沟地震后对周边断层的库仑影响,并将此影响值转换为对断层能量积累的影响时间上,结果显示塔藏断裂带西段和中段在内的多条断裂带受到黏弹性库仑应力影响时间值超过10年.将库仑应力影响时间值加入到部分已知离逝时间的断层段上,也得到了这些断层段的未来30年特征地震发生概率.最终结果认为玛沁断裂带、玛曲断裂带、哈南—稻畦子断裂中段和西段等断层段的强震危险性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九寨沟7.0级地震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 黏弹性库仑应力作用 地震矩积累率 强震危险性概率
下载PDF
2017/2018年世界苹果、梨、葡萄、桃及樱桃产量、市场与贸易情况 被引量:28
17
作者 孙平平 王文辉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8,共10页
译文是对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局2017年最新公布的主要果品产销报告做简要整理与分析,介绍幵预测了世界苹果、梨、葡萄、桃和樱桃主要生产与进出口国2017/2018年的产量、销售及贸易情况,为我国果业相兲人员提供参考。2017年我国东北... 译文是对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局2017年最新公布的主要果品产销报告做简要整理与分析,介绍幵预测了世界苹果、梨、葡萄、桃和樱桃主要生产与进出口国2017/2018年的产量、销售及贸易情况,为我国果业相兲人员提供参考。2017年我国东北部干旱、中西部天气条件良好,梨、苹果和葡萄产量稳中有增;随着管理水平提高,果实品质提高,价栺上涨,将影响对亚洲价栺敏感地区的出口量,另外,受到印度禁令影响出口略有降低。随着幼树进入结果期,我国桃和樱桃产量持续增加。由于天气原因,欧盟苹果和梨产量降低,出口量减少,进口量略有增加。俄罗斯作为世界最大的苹果和梨进口国,对土耳其新鲜水果禁令的解除将促进水果进口。印度天气条件适宜,随着土耳其水果出口由欧盟转向俄罗斯,欧盟水果减产,将有利于印度对欧盟水果的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苹果 葡萄 樱桃 产量 贸易 市场 2017/2018
下载PDF
2017年我国天然气发展形势与政策分析及2018年展望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光 刘小丽 《中国能源》 2018年第1期15-18,共4页
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超预期增长,产量明显回升,进口高速增长,冬季天然气供应短缺问题凸显。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天然气价格改革加快推进,管输价格监管制度框架构建完成,天然气交易中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展望2018年,在经济中... 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超预期增长,产量明显回升,进口高速增长,冬季天然气供应短缺问题凸显。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天然气价格改革加快推进,管输价格监管制度框架构建完成,天然气交易中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展望2018年,在经济中高速增长和环保政策的双重刺激下,天然气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建议加快积极应对天然气供应保障问题,加快矿权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改革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2017 体制改革
下载PDF
2017年国外航天运载器发展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开 曲晶 才满瑞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5,共4页
2017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稳步增长,商业航天公司发射次数大幅提高。各国积极发展下一代大中型运载火箭、快速响应小型运载火箭和载人深空探索的重型运载火箭,继续研究和验证火箭动力、吸气动力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对2017年度国外航天... 2017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稳步增长,商业航天公司发射次数大幅提高。各国积极发展下一代大中型运载火箭、快速响应小型运载火箭和载人深空探索的重型运载火箭,继续研究和验证火箭动力、吸气动力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对2017年度国外航天运载器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最后对2018年国外运载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器 航天发射 2017
下载PDF
2017年秋季黄河源区连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荣刚 靳莉君 +1 位作者 芦璐 刘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1,共5页
对黄河源区2017年9月22日—10月4日连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水汽特征、能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和副高的异常变化使得此次连阴雨过程中大气环流较同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北方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 对黄河源区2017年9月22日—10月4日连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水汽特征、能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和副高的异常变化使得此次连阴雨过程中大气环流较同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北方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持续交汇于黄河源区,导致了这次连阴雨天气的发生;副高西侧较强的偏南气流不断把来自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输送到源区,并在500~400 h Pa高度层形成水汽辐合,当500 hPa层比湿>4 g/kg时,黄河源区容易出现较强降水;在整个连阴雨期间,源区低层(主要是400 hPa高度层以下)积累了大量不稳定能量,为连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分析 连阴雨 秋季降雨 黄河源区 201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