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年代以来第一次国共合作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仰亮 《苏区研究》 2018年第3期116-128,共13页
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和全方位的理论探讨与实证考察,并聚焦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缘起、发展过程、破裂原因、重要意义和相关人物等几个方面。不难发现,关于1980年代以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研究,呈现... 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和全方位的理论探讨与实证考察,并聚焦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缘起、发展过程、破裂原因、重要意义和相关人物等几个方面。不难发现,关于1980年代以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研究,呈现出研究渐趋深入、创新意识引领和理性心态关照等显著特点。当然,若要继续深化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研究,既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还要具备新的问题意识,挖掘新的文献资料,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以期获得新的学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以来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研究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8
2
作者 沈山 安宇 戴先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6,共5页
从经济区划、区域差异、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战略组织、外商投资、区域文化等10个方面对1980年代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瞻望21世纪前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的前沿: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经济一体化研究、统筹区域发... 从经济区划、区域差异、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战略组织、外商投资、区域文化等10个方面对1980年代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瞻望21世纪前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的前沿: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经济一体化研究、统筹区域发展与区域性机构建设、新产业区、区域空间秩序、区域环境创新、区域经济新格局、江苏与中西部经济的联动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区域经济研究 回顾与前瞻 江苏省 制造业基地建设 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 21世纪前期 统筹区域发展 一体化研究 经济新格局 中西部经济 经济区划 区域差异 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 外商投资 区域文化 机构建设
下载PDF
城市书写如何本土化?——以1980年代以来文学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惠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5,共7页
文学的本土化研究是一个重要且意义深远的课题。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文学本土化问题经常被文学的现代化问题遮蔽。1980年代以来城市书写的本土化研究,是进行文学本土化研究的有益尝试。借助地域属性、传统诗性文化等方面对文学中的城市展... 文学的本土化研究是一个重要且意义深远的课题。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文学本土化问题经常被文学的现代化问题遮蔽。1980年代以来城市书写的本土化研究,是进行文学本土化研究的有益尝试。借助地域属性、传统诗性文化等方面对文学中的城市展开的本土化想象,可以突破长期以来现代性指导下的城市文学研究的困境,发掘中国城市在文学中呈像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拓展当代城市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城市 城市文学 本土化
下载PDF
撒播诗的新绿——吴思敬1980年代以来的诗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卫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118,共7页
吴思敬自1980年代朦胧诗论争开始,参与中国当代诗歌理论与批评建设。他行走于诗学问题前沿,对中国当代诗歌做出前瞻性与客观性研究,以史家眼光考察中国诗歌的历史与现状,普及诗歌理念,进行诗歌教育,扶持新人,以人本主义和启蒙批评方式... 吴思敬自1980年代朦胧诗论争开始,参与中国当代诗歌理论与批评建设。他行走于诗学问题前沿,对中国当代诗歌做出前瞻性与客观性研究,以史家眼光考察中国诗歌的历史与现状,普及诗歌理念,进行诗歌教育,扶持新人,以人本主义和启蒙批评方式维护诗坛的活力与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思敬 1980年代 当代诗歌 诗学 批评
下载PDF
跌落在世俗中的传奇——论1980年代以来怀旧视阈下的北京书写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惠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7,共7页
1980年代以来在怀旧视阈下,文学对北京的书写,着力于对其传奇性的打造。这种打造源自于北京丰腴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代化进程对城市历史记忆的挑战。文学对北京传奇的呈现方式,不再局限于以自上而下的姿态,对剥离出来的传奇进行叙述,... 1980年代以来在怀旧视阈下,文学对北京的书写,着力于对其传奇性的打造。这种打造源自于北京丰腴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代化进程对城市历史记忆的挑战。文学对北京传奇的呈现方式,不再局限于以自上而下的姿态,对剥离出来的传奇进行叙述,而是转入由世俗民间建构和解构的传奇叙事中来。这种传奇性的打造背后可以看到北京特有的文化品格,以及文学在观照北京时所存在的隐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北京书写 怀旧 传奇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视阈中的“学衡派”和保守主义思潮 被引量:1
6
作者 管兴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本文就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视域中的"学衡派"和保守主义思潮的关联进行探讨,当前的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对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派和保守派的纷争的追述中,关注到胡适等激进派虽取得胜利而后撤,吴宓... 本文就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视域中的"学衡派"和保守主义思潮的关联进行探讨,当前的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对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派和保守派的纷争的追述中,关注到胡适等激进派虽取得胜利而后撤,吴宓等"学衡派"虽失败却能坚持等重要文化现象。并通过纵横比较,指出胡适等人主要是人道主义者,而吴宓等人主要是人文主义者;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文学中存续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民国时期"学衡派"的影响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在具体论述中,指出了不同文化派别各自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衡派” 激进主义 保守主义 1980年代
下载PDF
思辨、反抗、创新:孙绍振1980年代以来的诗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卫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7-44,共8页
孙绍振在朦胧诗论争中名声大振。三十年过去,他对诗歌产生忧惧,但并没有完全绝缘。置于历史语境中,论文从"传统"的多重意义出发,重新审视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起到的正负面作用,肯定他在特殊时期... 孙绍振在朦胧诗论争中名声大振。三十年过去,他对诗歌产生忧惧,但并没有完全绝缘。置于历史语境中,论文从"传统"的多重意义出发,重新审视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起到的正负面作用,肯定他在特殊时期,把人的解放与文学批评的自由结合起来,突显人性,推进新的美学原则确立;在诗歌标准混乱的时候,不迷信理论,对诗歌进行本土化细读;时时保持着逆反思维,反对权威的艺术观念,反对既成的艺术范式,注重原创性——由此形成思辨、反抗、创新,为孙绍振自1980年代来一直彰显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绍振 1980年代 诗学 研究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的“八一”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宗华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5年第2期69-73,共5页
自1980年代以来,"八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是形成了基本的研究基地、队伍和氛围,产生了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是,"八一"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研究不够精深细致、研究视域不够开阔、创新... 自1980年代以来,"八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是形成了基本的研究基地、队伍和氛围,产生了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是,"八一"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研究不够精深细致、研究视域不够开阔、创新意识比较欠缺、研究重心有失偏颇、学术队伍仍欠齐整。"八一"研究要更加注重机制、平台和队伍建设、宏大与精深的紧密结合、第一手资料的发掘运用、研究领域和视角的拓展、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八一”研究 成绩 问题 展望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好莱坞影星在中国的符号意义探析
9
作者 刘志刚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89-92,共4页
这个时代充满了符号统治,影视明星也是符号化的影视明星,他们在不同的影视观众心中就是一个个意义丰富的符号。伴随着1980年代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文化传播,好莱坞明星的符号化也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国情而不断凸显。从时代印记中的身体呈... 这个时代充满了符号统治,影视明星也是符号化的影视明星,他们在不同的影视观众心中就是一个个意义丰富的符号。伴随着1980年代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文化传播,好莱坞明星的符号化也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国情而不断凸显。从时代印记中的身体呈现,到青年迷群中的文艺叛逆,再到酷儿文化中的视觉刺激,中国不同时代的大众群体心理欲望造就了好莱坞影星在中国的偶像符号,在国人心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好莱坞影星 中国 符号意义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变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天立 于遨坤 《住区》 2021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以各类文献书籍、旁证案例和概要纪实等,对198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卫生间和厨房的变迁进行调研及梳理。结合发展变化中的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探讨厨卫变迁背后的动因。为读者呈现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内厨... 本文以各类文献书籍、旁证案例和概要纪实等,对198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卫生间和厨房的变迁进行调研及梳理。结合发展变化中的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探讨厨卫变迁背后的动因。为读者呈现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内厨卫变迁过程,增加对厨卫设计合理性的理解,对国家目前大力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厨卫层面的文献支持,并对未来厨卫发展趋势提出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厨房 卫生间 变迁 1980年代至今 城市集合住宅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文婷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1-23,共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战败国的日本经济陷入瘫痪状态,但经过短短几十年,日本经济再次崛起,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日本奇迹”。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分析,研究造成日本经济波动的内外因素,探究日本政府在促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战败国的日本经济陷入瘫痪状态,但经过短短几十年,日本经济再次崛起,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日本奇迹”。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分析,研究造成日本经济波动的内外因素,探究日本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期发现日本经济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经济增长 阶段性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经济 日本奇迹 经济波动 日本政府 发展轨迹 战败国 崛起
下载PDF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化”--以198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理论为考察对象
12
作者 周新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40,共8页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是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内化为其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看,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980年代初期,以叙事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被看作小说叙事技巧,这是革新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需要...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是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内化为其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看,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980年代初期,以叙事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被看作小说叙事技巧,这是革新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需要;1980年代中期,以语言本体理论、符号诗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论,从小说文体理论建设层面推动了小说理论的发展;进入1990年代,叙事学在中国发生文化转向,深入民族叙事文化的深层,成为建构小说理论的重要一翼。1980年代以来,不是被动接受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而是以中国小说理论建设为根本目的,这是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内化的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中国小说理论 1980年代 内化 技巧 叙事学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中被遮蔽的人物形象——从“娼妓”与“娼妓制度”的辨正谈起
13
作者 张惠苑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1期68-76,共9页
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来,“娼妓制度”被混同于“娼妓”,造成了当下文学研究界对“娼妓”形象正当性的质疑。作家在创作娼妓题材小说,或有娼妓在其中的小说时,经常纠结于人物构象与政治话语之间,失据于微妙的迎合与迟疑的倒转关系... 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来,“娼妓制度”被混同于“娼妓”,造成了当下文学研究界对“娼妓”形象正当性的质疑。作家在创作娼妓题材小说,或有娼妓在其中的小说时,经常纠结于人物构象与政治话语之间,失据于微妙的迎合与迟疑的倒转关系,无法聚焦“娼妓”形象内在性的塑造。由此,有必要辨正“娼妓”和“娼妓制度”这两个概念,重塑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娼妓形象”,以独特的角度让文学回归“一般人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城市文学 娼妓 娼妓制度 改造话语
下载PDF
矛盾与机遇:1980年代我国引进国外装配式技术的动因与影响
14
作者 张琼 张明鑫 +1 位作者 范悦 高莹 《住区》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在建筑工业化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本土化适应性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980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个引进国外装配式技术的重要时期,如何去理解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助于当下对装配式先进技术和本土化范式的研究与实践。本... 在建筑工业化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本土化适应性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980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个引进国外装配式技术的重要时期,如何去理解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助于当下对装配式先进技术和本土化范式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回顾、梳理和论述这一历史阶段中我国引入国外装配式技术的基本条件、动因、历史定位、与之后的发展,解读这一时期的技术引入与我国社会生产力背景的相互碰撞、产业政策以及之后的转变、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矛盾与影响等,以期更好的展现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探索历史、以及对当下建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1980年代 国外技术 时代背景 本土化 历史影响
下载PDF
略论1980年代文学友人之间的“讨论”
15
作者 朱文久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1980年代文学友人之间的“讨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具有热烈性、开放性、普遍性等特点,这不仅是空前的,此后也恐难再现。新旧交替、朝气蓬勃的时代背景,思想解放、悠闲开放的社会环境,求知若渴、继往开来的普遍心态,是造就这... 1980年代文学友人之间的“讨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具有热烈性、开放性、普遍性等特点,这不仅是空前的,此后也恐难再现。新旧交替、朝气蓬勃的时代背景,思想解放、悠闲开放的社会环境,求知若渴、继往开来的普遍心态,是造就这种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存在于文学友人之间的这些“讨论”,在文学作者的孵化与成长、文学作品的催生与完善、文学观念的启发与转移、文学思潮的促成与发展、文学之心的养成与潜守、真挚友谊的增进与提升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激发和助推作用,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文学友人 讨论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口语诗”概念之探讨
16
作者 王昌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4-214,共11页
“口语诗”概念在1980年代后期出场于中国诗学视野并沿用至今,是指肇始于新生代诗潮、横贯1990年代并绵延至新世纪以来的一种诗歌形态。“口语诗”是具有历史语境性和现实针对性的概念,其诗学内涵关涉“口语诗”中的“口语”所指,“口... “口语诗”概念在1980年代后期出场于中国诗学视野并沿用至今,是指肇始于新生代诗潮、横贯1990年代并绵延至新世纪以来的一种诗歌形态。“口语诗”是具有历史语境性和现实针对性的概念,其诗学内涵关涉“口语诗”中的“口语”所指,“口语”“诗”“口语诗”的意义关系,以及“口语诗”所指向的意义维度和各个意义维度的辩证统一、有机融合关系。对“口语诗”概念阐释的无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诗诗学建设和“口语诗”话语实践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口语诗” 历史语境 诗学内涵
原文传递
荒原归客的政治情思——论1980年代昌耀诗歌创作特点
17
作者 李岳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3-51,共9页
1980年代对于昌耀来说不仅是其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其诗歌的成熟期。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为这位归来诗人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政治烙印,在感叹命运悲痛的同时,其潜藏在文字底下的政治情思也愈加浓烈,并演化为此一时期其诗歌的创作特点。诗歌对痛... 1980年代对于昌耀来说不仅是其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其诗歌的成熟期。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为这位归来诗人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政治烙印,在感叹命运悲痛的同时,其潜藏在文字底下的政治情思也愈加浓烈,并演化为此一时期其诗歌的创作特点。诗歌对痛苦经历的咀嚼、回味,以及由抒发个体精神苦闷延伸到悲悯人类凄苦宿命的过程,表现出诗人由己及人的生命意识和心忧天下的人文关怀;诗歌对主人公为实现心目中的社会理想而与屈辱苦难命运作斗争的骁勇气概的表现,体现了诗人与使命感、责任感相关的政治道义担当;从这一时期诗人旧作初发表和旧作再创作之改写、重写情况,可以窥视诗人如何处理自我精神需求和实现政治理想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诗歌 1980年代 荒原归客 政治情思
下载PDF
论1980年代农村题材话剧叙事的三重维度
18
作者 薛慧 《影剧新作》 2023年第1期41-52,共12页
1980年代的农村题材话剧成绩斐然,《桑树坪纪事》和《狗儿爷涅槃》成为戏剧史上经典之作。通过对这十年的农村题材话剧叙事模式探究,笔者发现剧作家往往通过政治、人性和文化的三重维度审视农村历史和农民主体人格。社会转型的诸种现象... 1980年代的农村题材话剧成绩斐然,《桑树坪纪事》和《狗儿爷涅槃》成为戏剧史上经典之作。通过对这十年的农村题材话剧叙事模式探究,笔者发现剧作家往往通过政治、人性和文化的三重维度审视农村历史和农民主体人格。社会转型的诸种现象通过农村这一载体,承载了知识分子对时代、人性、民族文化的深沉思索。仔细梳理这一时期剧作家们的创作心态、创作方式和创作成果或许能为当下的话剧创作带来新的启迪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农村题材话剧 叙事
下载PDF
时空意识与1980年代中国小说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传明 张婧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6-195,共10页
1980年代的中国小说经历了深刻的形态变化,呈现出与既往小说迥乎不同的面貌,这除了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变化有关外,还蕴含着更为深层的时空观特别是空间意识的改变。从伤痕、反思文学中人对外部空间怀有的亲和感、同一感,到先锋文学中主人... 1980年代的中国小说经历了深刻的形态变化,呈现出与既往小说迥乎不同的面貌,这除了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变化有关外,还蕴含着更为深层的时空观特别是空间意识的改变。从伤痕、反思文学中人对外部空间怀有的亲和感、同一感,到先锋文学中主人公对外部空间的疏离感和陌生感的变化,可以看出作家通过对个人独有心理空间的营造来进行自我建构的努力:他们试图通过营造这种个人独有的私密心理空间来确证自己的存在感。空间意识的变化对此一时期文学的深刻影响突出表现为文学从纵向时间之轴上的前后对照到横向并置的普遍性空间的转换以及世界性、人类性、个人性主题在文学中的重新复活。先锋小说中时间意识的变化则突出表现为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同一性的历史时间被个人化、感觉化、瞬间化的多重内在体验时间所解构、替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体 空间意识 1980年代 小说形态 文学现代性
下载PDF
“为了忘却的记忆”——从城市的视角看1980年代中国建筑的改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术 郝曙光 +1 位作者 于英 孙佳媚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7,96,共7页
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大量1980年代建造的普通民用建筑成为改造的对象和面临着拆除的危机。这类建筑建成时间不足30年,在建筑学上的成就并不显赫,但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这个伟大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文章以"回望1980年... 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大量1980年代建造的普通民用建筑成为改造的对象和面临着拆除的危机。这类建筑建成时间不足30年,在建筑学上的成就并不显赫,但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这个伟大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文章以"回望1980年代"为起点,从城市的视角结合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改造实例剖析,希望未来的改造实践能保留人们对这一年代的记忆,并在城市中彼此孤立的单体之间建立起时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建筑 城市的视角 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