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998—2007年重庆市山区玉米区域试验分析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增益
1
作者 蒲云升 易陈红 +1 位作者 邹小红 杨必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61-62,共2页
以1998—2007年重庆市山区玉米区域试验资料为研究对象,估算了重庆不同对照时代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的遗传增益,并对影响杂交种籽粒产量的相关农艺性状的改良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庆直辖以来的11年时间里,通过增加结实率、提高... 以1998—2007年重庆市山区玉米区域试验资料为研究对象,估算了重庆不同对照时代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的遗传增益,并对影响杂交种籽粒产量的相关农艺性状的改良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庆直辖以来的11年时间里,通过增加结实率、提高穗行数和行粒数以及适当增加生物产量,渝单8号时代(2006—2007年)杂交种籽粒产量在雅玉2号时代(1998—2005年)基础上的遗传增益为19.39%,在影响籽粒产量的相关性状中,秃尖、穗行数、行粒数、株高的改良效果最明显,穗长、千粒重和出籽率的改良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玉米 区域试验 籽粒产量 相关性状 遗传增益 重庆市 1998-2007
下载PDF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2020年与1998年洪水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林云 李强 +1 位作者 魏轩 吴琼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10期8-13,共6页
为提高荆江河段洪水防御水平,采用2020年、1998年实测洪水资料,从洪峰水位、流量、主要控制站径流量、洪水时段洪量、主汛期水面线等方面,比较分析了长江中游荆江河段2020年洪水与1998年洪水,并研究2020年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洪水位成因。... 为提高荆江河段洪水防御水平,采用2020年、1998年实测洪水资料,从洪峰水位、流量、主要控制站径流量、洪水时段洪量、主汛期水面线等方面,比较分析了长江中游荆江河段2020年洪水与1998年洪水,并研究2020年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洪水位成因。结果表明:荆江河段2020年洪峰、洪量与最高水位小于1998年。造成2020年荆江河段洪水的主要原因为上游来水量大、荆江三口分流比减小以及洞庭湖顶托影响。长江上游水库群洪水期间,联合调度发挥巨大的作用,有效削减了洪峰、洪量,缩短了高水位时间,提高了抵御洪水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荆江河段防洪减灾、水文测报、江湖治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河段 高洪水位 水面线 水库联合调度 长江上游水库群 2020洪水 1998洪水
下载PDF
近十五年(2007—2022)国内多模态语料库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3
作者 叶敏颖 《海外英语》 2023年第23期75-78,共4页
基于数据统计软件Citespace V,计量分析中国知网中(CNKI)我国近十五年来(2007—2022)多模态语料库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及关注热点。主要通过作者与机构、高频关键词等,聚类分析其研究方向的融会贯通。研究发现:1)国内多模态语料库研究... 基于数据统计软件Citespace V,计量分析中国知网中(CNKI)我国近十五年来(2007—2022)多模态语料库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及关注热点。主要通过作者与机构、高频关键词等,聚类分析其研究方向的融会贯通。研究发现:1)国内多模态语料库研究属于语料库语言学的新兴方向,其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期(2007—2013)、成长期(2014—2020)、成熟期(2021—2022);2)多模态视角下,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范式有所创新,涉足领域广泛,呈现辐射状;3)医学康复及治疗、认知机制、国别区域研究等领域的跨学科发展,推动多模态语料库进行相应的范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十五(2007—2022) 国内多模态语料库 计量分析
下载PDF
ISO 362—1:2007与ISO 362:1998标准的差异分析及测试结果对比 被引量:12
4
作者 邱彬 谢东明 +2 位作者 靳旗 刘建军 张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368,共6页
通过对比ISO 362—1:2007与ISO 362:1998噪声标准在测试要求上的主要差异,可知ISO 362—1:2007在测试仪器、测量场地、测试环境和测量车辆准备4个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ISO 362—1:2007采用的测试方法比ISO 362:1998更复杂,主要体现在... 通过对比ISO 362—1:2007与ISO 362:1998噪声标准在测试要求上的主要差异,可知ISO 362—1:2007在测试仪器、测量场地、测试环境和测量车辆准备4个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ISO 362—1:2007采用的测试方法比ISO 362:1998更复杂,主要体现在参考点、测试挡位和测试环节的选择以及进线速度的确定和数据处理与计算等5个方面。最后,通过某一样车依据两个标准分别进行测试,获取测试结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362—1:2007 ISO362:1998 测试要求 测试方法 差异分析 结果对比
下载PDF
1998年春夏南海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凡 赵永平 +2 位作者 冯志纲 白学志 吴爱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3,共13页
利用 1 998年 5~ 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 1”号和“实验 3”号科学考察船两个航次CTD资料 ,分析了 1 998年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观测发现 ,南海腹地基本被典型的南海水团所控制 ,但在南海... 利用 1 998年 5~ 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 1”号和“实验 3”号科学考察船两个航次CTD资料 ,分析了 1 998年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观测发现 ,南海腹地基本被典型的南海水团所控制 ,但在南海东北部尤其是吕宋海峡附近 ,表层和次表层水明显受到西太平洋水的影响 .季风暴发以后 ,南海北部表面温度有显著升高 ,升幅由西向东递减 ,而南海中部和南部表面温度基本没变 ,这使得南海北部东西向温度梯度和整个海盆南北向温度梯度均减小 .北部断面表层盐度普遍由 34以上降低到 34以下 ,混合层均有所发展 ,是季风暴发后降水和风力加剧的结果 .观测期间黑潮水跨越吕宋海峡的迹象明显但变化剧烈 .4~ 5月 ,黑潮次表层水除在吕宋海峡中北部出现外 ,在吕宋岛以西亦有发现 ,表明有部分黑潮水从吕宋海峡南端沿岸向西进而向南进入南海 .6~ 7月 ,次表层高盐核在吕宋海峡中北部有极大发展 ,但在吕宋岛以西却明显萎缩 ;虽然看上去黑潮水以更强的流速进、出南海 ,但对南海腹地动力热力结构的影响未必更大 .一个超过 34.55的表层高盐水体于巴拉望附近被发现 ,似与通过巴拉望两侧水道入侵南海的西太平洋水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盐结构 南海季风 黑潮 1998 春季 夏季
下载PDF
1998年夏、冬季南海水团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磊 李凤岐 +1 位作者 苏洁 许建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3-401,共9页
为了解南海水团的特征和分布 ,基于 1 998年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模糊分析方法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南海外海水可划分为 6个水团 ,即南海表层水团、南海次表层水团、南海次 中层混... 为了解南海水团的特征和分布 ,基于 1 998年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模糊分析方法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南海外海水可划分为 6个水团 ,即南海表层水团、南海次表层水团、南海次 中层混合水团、南海中层水团、南海深层水团和南海底盆水。越南附近夏季存在一个暖涡 ;1 998年夏季还可鉴别出黑潮表层水团和黑潮次表层水团 ,但在冬季观测期间无黑潮水越过 1 1 9.5°E经线进入南海 ;这些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联。夏季有苏禄海海水在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 冬季 南海 水团 夏季 聚类分析 差别分析
下载PDF
1998年全国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的主要成果──基于网络的洪涝灾情遥感速报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魏成阶 王世新 +1 位作者 阎守邕 刘亚岚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25,共10页
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洪涝灾害遥感速报系统在1998年全国特大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主要应用成果,包括动态监测、农作物损失评估、防洪工程有效性分析、险工险段调查分析、城市洪灾监测、工业区生命线工程易损性评估、长江洪水蓄洪分洪必要... 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洪涝灾害遥感速报系统在1998年全国特大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主要应用成果,包括动态监测、农作物损失评估、防洪工程有效性分析、险工险段调查分析、城市洪灾监测、工业区生命线工程易损性评估、长江洪水蓄洪分洪必要性分析、防洪减灾决策建议和灾后重建家园功能分区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遥感 监测 评估 1998
下载PDF
1998年7月21日武汉暴雨小尺度动力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雷恒池 王宏 +2 位作者 胡朝霞 肖辉 黄美元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7-662,共16页
利用三维完全弹性积云数值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武汉暴雨期间强降水积云的发生、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积云动力学特征以及近地层散度场、水汽通量等对积云降水的发展、维持的贡献。结果表明,特殊的温、湿层结配置是这次强降水对流... 利用三维完全弹性积云数值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武汉暴雨期间强降水积云的发生、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积云动力学特征以及近地层散度场、水汽通量等对积云降水的发展、维持的贡献。结果表明,特殊的温、湿层结配置是这次强降水对流云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近地层高温、高湿气体源源不断地向云体输送,是强降水积云长时间维持的能量来源。合适的上下层风切变,特别是近地层逆向云体风速的存在,使得云体移动前方下层高温、高湿气体向云内输送,云后部伴随降雨而出现的干冷出流迅速流出,上层高空急流的存在,为积云顶部出流在更大范围扩散提供了条件。散度场、水汽通量场的分布及演变,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 7月 武汉市 暴雨 动力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1997—1998年El-Nio至La-Nia期间东海黑潮的变异 被引量:27
9
作者 袁耀初 刘勇刚 苏纪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基于日本“长风号”调查船在 1 997与 1 998年 1 0个航次的CTD资料 ,采用改进逆方法及改进动力计算方法对东海黑潮的流速、流量进行计算 .1 997年 5月出现了El Ni no现象 ,东海黑潮流量在 1 997年夏季减少 ,1 997年东海黑潮的平均流量... 基于日本“长风号”调查船在 1 997与 1 998年 1 0个航次的CTD资料 ,采用改进逆方法及改进动力计算方法对东海黑潮的流速、流量进行计算 .1 997年 5月出现了El Ni no现象 ,东海黑潮流量在 1 997年夏季减少 ,1 997年东海黑潮的平均流量也减少 .在 1 997年 1月与 6— 7月 ,即El Ni no现象出现前后 ,东海环流的流态有些不同 .在 1 998年 4至 1 1月黑潮在PN断面出现多流核心的结构 ,特别在 1 0— 1 1月出现 3个流核心 ,黑潮主流核的位置秋季时东移 .1 995年与 1 998年都是东海黑潮异常年 ,这些异常现象可能与冲绳岛以南出现的反气旋涡的强度变化以及从El Ni no现象过渡到La 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黑潮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异常 1997 1998 多流核心
下载PDF
长春市儿童医院1998~2001年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5
10
作者 谢华萍 方肇寅 +9 位作者 王光 孙利炜 吕红霞 Zhong WM Tai JH 林思恩 童志礼 章青 Glass RI Jiang X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6,共5页
人类杯状病毒(humancalicivirus,HuCV)是引起儿童和成人非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掌握HuC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从长春市儿童医院2343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共收集粪便标本1264份,其中1056份来自2135例住院患... 人类杯状病毒(humancalicivirus,HuCV)是引起儿童和成人非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掌握HuC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从长春市儿童医院2343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共收集粪便标本1264份,其中1056份来自2135例住院患儿。对轮状病毒检测为阴性的588份标本,经多价酶免疫试验(EIA)和两组引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uCV,202份为阳性,其中住院患儿标本178份,HuCV检出率为16 9%。HuCV腹泻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6%),流行高峰季节为11月至次年3月。选择17株HuCV进行分子鉴定,15株属GⅡ 4群,1株属GⅡ 3群,另1株属GⅠ 2群,表明GⅡ 4群HuCV是我国流行的优势株。根据HuCV住院患儿的监测资料初步估计,HuCV腹泻住院率约为0 5‰~2 4‰。讨论了长春地区HuCV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以上结果为我国HuCV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市 儿童医院 1998-2001 婴幼儿 杯状病毒 腹泻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暖水的起源——对1997/1998年ENSO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49
11
作者 巢纪平 袁绍宇 +1 位作者 巢清尘 田纪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分析了从 1 955~ 1 999年 45年热带、副热带太平洋地区次表层温度距平资料 ,在分析沿赤道距平极值曲面的深度分布后 ,认为它基本接近气候温跃层的深度分布。由此分析了 1 994~ 1 999年该曲面上温度距平的演变发现 :1 997/ 1 998年ElNi... 分析了从 1 955~ 1 999年 45年热带、副热带太平洋地区次表层温度距平资料 ,在分析沿赤道距平极值曲面的深度分布后 ,认为它基本接近气候温跃层的深度分布。由此分析了 1 994~ 1 999年该曲面上温度距平的演变发现 :1 997/ 1 998年ElNi no产生时 ,在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 (1 60m附近 )的温度正距平 ,是从 1 994/ 1 995年ElNi no在Ni no 3区的最大正距平信号传播或演变过来的 ,整个最大正距平信号的传播轨迹形成一似“8”字的形状。与此同时 ,当正的温度距平开始从暖池向东传播时 ,一最大温度负距平信号在Ni no 3区出现 ,并伴随赤道最大正距平信号的东传 ,在其北部 (5~ 1 0°N)向西传 ,然后又向东传最后到达Ni no 3区 ,其传播轨迹形成一扁“0”字形状。分析表明 ,1 997/ 1 998年这次完整的ElNi no/LaNi na事件主要是在热带流系的温跃层附近形成并传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地区 次表层暖水 气候温跃层 厄尔尼诺 1997 1998
下载PDF
Mohnarin 2006~2007年度报告:中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19
12
作者 简翠 叶涛 +5 位作者 张蓓 李丽 王斌 陈中举 田磊 孙自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8-615,共8页
目的了解中南地区2006年6月-2007年6月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经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1366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及其它细菌分别占31... 目的了解中南地区2006年6月-2007年6月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经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1366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及其它细菌分别占31.7%、66.7%和1.6%。前10位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金葡菌、不动杆菌属、粪肠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屎肠球菌。儿童组(≤14岁)和成人组(≥15岁)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分离率分别为14.8%和51.2%。非ICU中MRSA和MRSCN的分离率分别为45.2%和66.3%,ICU中MRSA分离率为77.6%。儿童组肠球菌属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均低于成人组。儿童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71.8%和64.7%;成人组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则远低于儿童组,分别为52.4%和40.6%。儿童组和成人组中同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堵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1.0%和13.2%,泛耐药菌株占5.5oA和2.1%;同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不动杆菌属分别占1.6%和15.3%,泛耐药菌株占1.6%和0.7%。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2/3)。临床分离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呈上升趋势。ICU比非ICU科室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高。儿童组产ESBL菌株及泛耐药菌株检出率均较成人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NARIN 中国中南地区 细菌耐药性监测 2006-2007
下载PDF
Mohnarin 2007—2008年报告:西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24
13
作者 乔宁 喻华 +5 位作者 黄湘宁 颜英俊 周忠华 张凯 廖维金 先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西南11家医院的分离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09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11家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菌株共9588株,革兰阳性菌占24.6%...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西南11家医院的分离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09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11家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菌株共9588株,革兰阳性菌占24.6%,革兰阴性菌占74.4%。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9.0%和89.5%。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6.0%和2.0%。肠杆菌科细菌均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产ESBLs株分别占62.9%、37.5%和17.4%。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86.4%和66.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21.5%。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NARIN 中国西南地区 细菌耐药性监测 2007-2008
下载PDF
Mohnarin 2006~2007年度报告:西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22
14
作者 饶绍琴 周忠华 +2 位作者 喻华 张本 颜英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22-628,共7页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西南14家医院的分离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06年版判断结果。结果14家医院2006年6月~2007年5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菌株共13937株,革兰阳性菌占28...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西南14家医院的分离菌株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06年版判断结果。结果14家医院2006年6月~2007年5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菌株共13937株,革兰阳性菌占28.7%,革兰阴性菌占71.3%。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6.3%和55.5%。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为98.4%和88.6%。肠杆菌科细菌均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最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产ESBLs株分别占53.7%、57.7%和68.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80.7%,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为64.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50%。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NARIN 中国西南地区 细菌耐药性监测 2006-2007
下载PDF
1998年盛夏嫩江、松花江流域暴雨过程中尺度雨团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许秀红 王承伟 +1 位作者 石定朴 徐宝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5-40,共6页
采用地面逐时降水、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和云顶黑体温度 ( TBB)等资料 ,分析了1 998年 8月上旬嫩江、松花江流域的两类不同中尺度雨团的云型和 TBB特征 ,揭示出中尺度雨团对应的中尺度云团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的特征。
关键词 中尺度雨团 云型 TBB 1998 夏季 暴雨过程分析
下载PDF
1998及1999年乌山阻高突变对长江中下游大暴雨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3
16
作者 陈菊英 王玉红 王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8-394,共7页
1998年和 1999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特大暴雨 ,为了了解这两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强暴雨系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寻找发生大暴雨的前兆因子 ,我们分析研究了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的逐日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强暴雨过程的影响。本文利用 1... 1998年和 1999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特大暴雨 ,为了了解这两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强暴雨系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寻找发生大暴雨的前兆因子 ,我们分析研究了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的逐日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强暴雨过程的影响。本文利用 1998年 6月、 7月和 1999年 6月逐日12 :0 0 (世界时 ,下同 ) 5 0 0hPa高度场和乌拉尔山及附近地区 (4 5°6 5°N ,30°10 0°E)的阻塞高压强度指数 (UBHII)资料。重点分析研究了这两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暴雨发生前后的UBHII和环流的逐日变化特征 ,发现这两年持续性大暴雨过程均发生在乌山阻高从强高峰向低谷下降期间 ,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暴雨过程之前乌山阻高就先有一个突变。若欧亚环流比较稳定 ,则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少。这个研究结果说明乌山阻高从异常加强期向减弱期转折这一特征是 1998及 199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要发生特大暴雨过程的重要前兆之一。文中还对 1998年 7月下旬和 1999年 6月下旬欧亚地区逐日 5 0 0hPa高度的环流演变过程作了分析探讨 ,特大暴雨的产生必须同时有强冷空气与强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 ,在乌山阻高开始建立和加强期 ,亚洲上空环流比较稳定 ,长江中下游上空缺乏冷暖气流的剧烈活动 ,所以没有明显的降水过程。而乌山强阻高开始减弱是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山强阻高 长江 特大暴雨 影响机理 大尺度环流 1998 1999 强冷空气
下载PDF
1998年梅雨锋的动力热力结构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小玲 陶诗言 张庆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68,共12页
1998年夏季随着夏季风的北进 ,梅雨锋活跃在我国东部由南向北的不同纬带。该文通过对三段活跃期梅雨锋的平均动力热力结构诊断分析发现 :1 998年 6月 1~ 1 0日华南前汛期时活跃的锋系其动力、热力结构与江淮流域典型的梅雨锋结构相似 ... 1998年夏季随着夏季风的北进 ,梅雨锋活跃在我国东部由南向北的不同纬带。该文通过对三段活跃期梅雨锋的平均动力热力结构诊断分析发现 :1 998年 6月 1~ 1 0日华南前汛期时活跃的锋系其动力、热力结构与江淮流域典型的梅雨锋结构相似 ;梅雨锋锋面随高度无向北倾斜现象 ,已不存在典型温带锋面的结构 ;梅雨锋的垂直动力、热力结构具有准热带系统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 梅雨锋 动力热力结构 准热带系统 江淮流域 汛期
下载PDF
1998年北京市4城区人乳有机氯农药(DDT、666)污染水平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慧芳 朱志琴 +1 位作者 赵旭东 张晓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35-735,共1页
关键词 人乳 有机氯农药污染 北京 1998 检测
下载PDF
1998年: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 被引量:53
19
作者 龚道溢 王绍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5,共3页
1880~1998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序列显示,1998年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最暖的一年,气温距平达到了+1.38℃。1998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也是有观测纪录以来的最高值,距平达到了+0.57℃。1998年我国气温创近... 1880~1998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序列显示,1998年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最暖的一年,气温距平达到了+1.38℃。1998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也是有观测纪录以来的最高值,距平达到了+0.57℃。1998年我国气温创近百年来的最高纪录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与全球大尺度气候变暖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 中国 气温变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Mohnarin 2006~2007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被引量:28
20
作者 赵颖 徐英春 张小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2-607,628,共7页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国内84家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对待测菌株的抑菌圈直径,按CLSI 2007版分析结果。结果27种抗菌药物对于所研究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依次为美罗培南(99.3%)...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国内84家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对待测菌株的抑菌圈直径,按CLSI 2007版分析结果。结果27种抗菌药物对于所研究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依次为美罗培南(99.3%),亚胺培南(99.0%),头孢哌酮/舒巴坦(79.1%),阿米卡星(78.4%),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7.0%),头孢他啶(72.4%),呋喃妥因(70.8%),头孢吡肟(68.5%),头孢西丁(63.5%),氯霉素(60.0%),米诺环素(57.8%),氨曲南(56.1%),庆大霉素(50.3%),左氧氟沙星(48.8%),头孢噻肟(47.0%),头孢曲松(46.7%),头孢哌酮(45.1%),环丙沙星(43.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3.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2.0%),头孢呋辛(39.3%),复方磺胺甲口恶唑(38.6%),四环素(37.1%),头孢唑林(34.2%),氨苄西林/舒巴坦(33.3%),哌拉西林(27.8%),氨苄西林(8.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发生率:大肠埃希菌(64.7%)高于克雷伯菌属(47%)和奇异变形菌(15.7%)。对于大肠埃希菌,敏感性在80%以上的药物除碳青霉烯类之外,还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0.7%)、头孢哌酮/舒巴坦(80.1%)、阿米卡星(80.9%)和呋喃妥因(86.1%)。对于柠檬酸杆菌属,敏感性在80%以上的药物仅有碳青霉烯类,其它仅头孢哌酮/舒巴坦(76.5%)、头孢吡肟(74.8%)和阿米卡星(75.3%)抗菌活性稍好。对于肠杆菌属,敏感性在80%以上的药物仅有碳青霉烯类,其它药物除头孢哌酮/舒巴坦(71.6%)和头孢吡肟(70.4%)外,敏感性均在70%以下。结论碳青霉烯类仍是对肠杆菌科细菌最有效的一类抗菌药物。另外,对肠杆菌科细菌较为有效的抗菌药物还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本研究中,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NARIN 肠杆菌科 细菌耐药性监测 2006-200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