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远平 查旭 +1 位作者 赵学英 李静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79,185,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植入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后的调节能力。方法26例(4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不同分为2组:Array组:14例20眼...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植入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后的调节能力。方法26例(4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不同分为2组:Array组:14例20眼,植入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1cu组:12例20眼,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分别于术后3个月、18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及调节幅度。结果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及调节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8个月时,Array组患者的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为0.36±0.12,优于1cu组的0.2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5);Array组的调节幅度为(1.39±0.40)D,大于1cu组的(0.87±0.30)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5,P<0.001)。术后18个月时,Array组患者的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及调节幅度与术后3个月(0.35±0.10,1.31D±0.5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cu组患者的35cm处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及调节幅度与术后3个月(0.38±0.11,1.44D±0.40D)相比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均为P<0.05)。结论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或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均能为患者提供较好的近视力及调节能力,但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患者的远期调节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调节能力
下载PDF
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拟调节力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波 王从毅 +1 位作者 陈莉 王丽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后术眼拟调节能力。方法:通过对2003-06至今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术后对术眼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视力,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进行测量,并运用主觉近点法、离交法、动态视网... 目的:探讨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后术眼拟调节能力。方法:通过对2003-06至今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术后对术眼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视力,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进行测量,并运用主觉近点法、离交法、动态视网膜检影法以及A超测量10g/L匹罗卡品点眼前后前房深度,检测术眼拟调节能力,同期以单焦人工晶状体Acrysof作为临床对比,评价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CU组的裸眼近视力和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好于Acrysof组;带状光检影测量1CU组的调节力为0.99±0.45D,Acrysof组的调节力为0.25±0.22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23,P<0.05);主觉近点法测量1CU组的调节力为1.60±0.55D,Acrysof组的调节力为0.42±0.22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47,P<0.05);离焦法测量1CU组的调节力为1.46±0.52D,Acrysof组的调节力为0.52±0.35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47,P<0.05);滴用匹罗卡品眼药水后分别测量1CU组和Acrysof组前房深度(ACD)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374,P<0.05)。结论: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可以明显提高近视力,使白内障患者术后获得一定的调节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1cu 调节
下载PDF
ICU可调节人工晶体调节力的早期临床观察
3
作者 沈明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1792-1793,共2页
目的观察ICU可调节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远近视力、调节力及近点。方法选择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38例,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测定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调节力、调节近点。结果术后1个月以上实验组裸眼及矫正视力调节力、调节... 目的观察ICU可调节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远近视力、调节力及近点。方法选择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38例,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测定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调节力、调节近点。结果术后1个月以上实验组裸眼及矫正视力调节力、调节近点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体相比,1CU可调节人工晶体具有一定的调节力,其调节力可基本满足日常近距离的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1cu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调节
下载PDF
2种调节性晶体术后效果比较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Luay Radi Hasan Tayeh 陈伟蓉 林振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比较Tetraflex和1-CU可调节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患者,分别分组为1-CU组和Tetraflex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眼科检查,检查裸眼... 目的:比较Tetraflex和1-CU可调节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患者,分别分组为1-CU组和Tetraflex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眼科检查,检查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近视力及远视力矫正后的近视力,采用主观移近法和动态检影法测量调节力。结果:最佳矫正远视力于1周、1个月、3个月时2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佳矫正远视力也越来越好。2组患者裸眼近视力以及最佳远矫正视力下的近视力在3个月时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1-CU组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均高于Tetrafle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raflex组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的裸眼近视力均高于1-C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类型人工晶体均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Tetraflex型可提供患者更好的裸眼近视力,1-CU型可提供患者更好的裸眼远视力。两型人工晶体均可增加患者假晶体眼的伪调节力,改善患者的主观视功能。然而,对于可调节晶状体的远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姜海峰 姜丽君 +2 位作者 姜慧君 杨建华 朱思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调节效果。方法将48例(52只眼)单纯性白内障用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1CU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观察远、近视力,角膜水肿,瞳孔,晶状体囊袋,以及视远、视近时调节力变化情... 目的探讨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调节效果。方法将48例(52只眼)单纯性白内障用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1CU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观察远、近视力,角膜水肿,瞳孔,晶状体囊袋,以及视远、视近时调节力变化情况。结果随访3-6个月,术后1周远视力≥0.5者46只眼(88.46%),术后3个月远视力≥0.5者49只眼(94.23%),术后6月远视力≥0.5者51只眼(98.07%),术后1周近视力≥Jr5者37只眼(71.15%),术后3个月近视力≥Jr5者43只眼(82.69%),术后6个月近视力≥Jr5者47只眼(90.38%)。术后1周观察52只眼均无角膜水肿;瞳孔圆,对光反射敏感;晶状体囊袋无缩小,环形撕囊口圆,位于晶状体囊袋正中,直径约5mm;客观法检查视远、视近调节力变化为(0.95±0.36)D。结论这种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早期观察的结果具有良好术后视功能,具有很好组织耐受性,在晶状体囊袋中稳定,居中性好,并发症少,具有一定调节范围,但植入1CU对手术仪器及手术医师要求较高,手术后的长期效果仍需要观察:随手术后的时间延长视力及调节力的变化及稳定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调节 1c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