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2023年山东省A(H1N1)pdm09流感病毒HA、NA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1
作者 吴巨龙 张淑 +4 位作者 何玉洁 孙林 宋绍霞 孙文魁 刘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4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以WHO推荐的当季疫苗株为参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采用荧光法开展神经氨酸酶抑制(neuraminidase inhibition,NI)实验以评估药物敏感性。结果 山东省2022-2023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属于6B.1A分支中的5a.2a进化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HA和NA基因与2021-2023年度北半球疫苗株A/Victoria/2570/2019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8.5%~98.7%和98.8%~99.1%。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有20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序列变异,并发现1株病毒可能发生抗原漂移,有3株病毒发生了HA蛋白糖基化位点的缺失。NA酶相关重要位点未发生变异。NI实验显示,所测流感毒株均对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结论 所监测毒株与疫苗株整体同源性很高,但氨基酸存在一定程度变异,今后有必要持续开展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监测以了解流感流行的风险,以及评价基因变异对流感疫苗和治疗药物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pdm09流感 HA基因 NA基因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2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抗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研究
3
作者 许丽 乐丽欢 +6 位作者 杨雪 王炤坤 李兰英 闻艳丽 陶晴 胡轶红 刘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80~-70℃保存条件下稳定保存5个月,标准物质最终定值结果为(1384.5±249.3)copies/μL(k=2)。该标准物质可为H1N1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的全过程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支撑,有助于提升相关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学 甲型流感病毒 H1n1 灭活病毒 标准物质 数字PCR
下载PDF
2023年湖州市区pdm09 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分析
4
作者 沈樟 徐德顺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7期904-906,共3页
pdm09 H1N1流感病毒自2009年爆发引起全球大流行,目前已成为流感流行常见亚型之一[1]。该病毒包含由8个基因片段,其中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是嵌入流感病毒包膜表面的一种重要的功能糖蛋白[2]。主要负责成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 pdm09 H1N1流感病毒自2009年爆发引起全球大流行,目前已成为流感流行常见亚型之一[1]。该病毒包含由8个基因片段,其中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是嵌入流感病毒包膜表面的一种重要的功能糖蛋白[2]。主要负责成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在感染下一个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转录,最终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pdm09H1n1 基因变异 神经氨酸酶
下载PDF
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5
作者 钟文 王小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情况。方法10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感冒清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情况。方法10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感冒清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指标(起效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痊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评分分别为(0.83±0.24)、(1.12±0.30)、(1.07±0.29)、(1.03±0.32)、(1.05±0.33)、(1.09±0.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6±0.37)、(2.31±0.58)、(2.14±0.52)、(2.25±0.63)、(2.36±0.61)、(2.42±0.65)分(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1.03±0.34)d、退热时间(1.56±0.40)d、止咳时间(4.35±0.68)d、痊愈时间(6.63±1.26)d均短于对照组的(2.32±0.57)、(2.63±0.74)、(7.24±1.16)、(9.38±1.72)d(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2.11±0.56)mg/L、TNF-α(19.34±2.20)μg/L、IL-6(4.02±0.5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4.83±0.69)mg/L、(25.89±2.73)μg/L、(6.13±0.62)ng/L(P<0.05)。结论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证候,加快症状缓解速度,提高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 感冒清热片 磷酸奥司他韦 药效学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标志物
6
作者 杨梦霞 李亚可 +2 位作者 陈腾飞 徐霄龙 刘清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01-807,共7页
目的通过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数据集,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 12.0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对这... 目的通过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数据集,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 12.0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筛选出Hub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0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22个,下调基因497个。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于细胞质、蛋白质磷酸化、免疫应答、补体成分、激酶活性、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FoxO信号通路等。最终确定了CDK1、CCNA2、CCNB2、CDC20、TOP2A、KIF20A、DLGAP5、BUB1、KIF11和TPX2为Hub基因。结论本研究阐明了10个Hub基因(CDK1、CCNA2、CCNB2、CDC20、TOP2A、KIF20A、DLGAP5、BUB1、KIF11和TPX2)有可能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仍需更多的实验来进一步探索这些Hub基因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中的具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病毒性肺炎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Orbitrap-MS、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裸花紫珠抗H1N1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7
作者 杨颖 邵骏菁 +3 位作者 许金珂 陈岩 田景振 侯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92,共14页
本实验首先对裸花紫珠的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然后对各部位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1N1)活性筛选,确定裸花紫珠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ACN)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1N1的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 本实验首先对裸花紫珠的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然后对各部位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1N1)活性筛选,确定裸花紫珠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ACN)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1N1的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对EACN进行定性分析。基于定性分析的结果,进一步使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评估药物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最后使用H1N1感染BALB/c小鼠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各个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抗H1N1效果最佳,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1μg/mL,半数细胞毒浓度(CC_(50))为859.4μg/mL,选择指数(SI,CC_(50)/IC_(50))为16.85。从EACN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和EACN抗H1N1相关的药物靶点67个,靶点共涉及生物过程491个,与抗H1N1相关的通路147个。H1N1感染BALB/c小鼠实验结果发现,EACN能改善H1N1感染引起的体重降低和肺指数的增加,降低小鼠肺组织的病毒载量,减轻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降低外周血血清中TNF-α、IFN-γ、IL-1β水平。实验结果提示EACN可能从直接抑制病毒、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等多个途径发挥抗H1N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H1n1 UPLC-Q-Exactive-Orbitrap-MS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香叶木素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研究
8
作者 郝峻 王明连 +2 位作者 赵洪武 郝彦哲 李劲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78-486,共9页
目的筛选香叶木素与甲型H1N1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评价香叶木素抗甲型H1N1病毒的效果,分析抗病毒作用效果和机制,筛选备选的抗病毒单体药物。方法应用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预测香叶木素分子与甲型H1N1病毒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筛... 目的筛选香叶木素与甲型H1N1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评价香叶木素抗甲型H1N1病毒的效果,分析抗病毒作用效果和机制,筛选备选的抗病毒单体药物。方法应用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预测香叶木素分子与甲型H1N1病毒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筛选可能结合的蛋白位点,并利用等离子共振法对香叶木素分子与初步筛选的甲型H1N1病毒的相关蛋白进行体外分子对接实验,进一步明确香叶木素分子的抗H1N1作用靶点。利用ELISA法以及xCELLigence RTCA DP实时细胞分析技术检测香叶木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结合两部分检测结果综合评价香叶木素对甲型H1N1病毒的抗病毒药效,明确作用机制。结果香叶木素与甲型H1N1病毒的HA、NP、NA蛋白均有一定程度的结合,且在无毒计量下对H1N1病毒HA蛋白具有靶向性。香叶木素对甲型H1N1病毒的体外抑制率高达91.97%,其抑制效果在24 h内相对稳定。结论香叶木素通过靶向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发挥高效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为香叶木素等传统中药单体成分在抗甲型流感的药物开发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病毒 香叶木素 分子对接 抗病毒特性
下载PDF
高效化学偶联的H1N1灭活病毒核酸适配体比色传感器
9
作者 潘雅杰 张巧巧 +1 位作者 王峥 娄新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以A型H1N1灭活流感病毒为例,建立一种高灵敏、高特异、便于产业化和高生物安全性的快速检测高传染性病原体的方法——磁交联沉淀-纳米金联用(MCP-GNP)比色法。首先,利用磁珠上活化的羧基与灭活病毒表面上蛋白质的一级胺基之间高效的化... 以A型H1N1灭活流感病毒为例,建立一种高灵敏、高特异、便于产业化和高生物安全性的快速检测高传染性病原体的方法——磁交联沉淀-纳米金联用(MCP-GNP)比色法。首先,利用磁珠上活化的羧基与灭活病毒表面上蛋白质的一级胺基之间高效的化学偶联实现对灭活病毒的捕获;其次,将核酸适配体与捕获了灭活病毒的磁珠进行孵育,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识别H1N1灭活病毒,磁性分离后热洗脱磁珠上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再次,对热洗脱的核酸适配体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最后,利用纳米金对单链引物和双链扩增产物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对H1N1灭活病毒的比色检测。以H5N1灭活病毒为阴性对照组,检出限(S/N=3)为1 ng/L,是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特异性电化学阻抗传感器检出限的1/900。利用上述方法首次实现了对低病毒载量临床H1N1灭活病毒阳性咽拭子样本的比色检测。未经优化的条件下,从灭活病毒捕获到检测的全流程在3 h内完成,初步展示了其临床应用价值。此外,文中所有比色检测结果均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测量结果一致,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的核心创新点是利用化学偶联进行超低质量浓度灭活病毒捕获,无需对病毒核酸进行提取和富集,更加便捷。此外,本研究利用H1N1灭活病毒的DNA核酸适配体实现病毒的特异性检测,不直接检测活病毒,具有高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灭活病毒 核酸适配体 化学偶联 纳米金 比色检测 荧光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奥密克戎与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CT特征对比:初发及随访
10
作者 刘韦芳 曹煜晴 刘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4,262,共6页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例(甲流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症状(有无发热)、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和初发及随访CT影像学特征[病变密度、分布、征象以及CT严重程度定性评分(CTSS)]。结果奥密克戎组平均年龄高于甲流组[(68.61±15.94)岁比(51.20±16.39)岁,P<0.0001],发热比率(58.1%比86.7%,P=0.009)和单核细胞计数[(0.40±0.16)比(0.58±0.19),P<0.0001]均低于甲流组。胸部CT显示奥密克戎组病灶分布以胸膜下为主,甲流组以胸膜下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为主(χ^(2)=8.592,P=0.035)。奥密克戎组较甲流组更易出现小叶间隔增厚(χ^(2)=11.753,P=0.001)、铺路石征(χ^(2)=16.216,P<0.0001)、充气支气管征(χ^(2)=16.216,P<0.0001)、胸腔积液(P=0.039)和胸膜增厚(χ^(2)=4.067,P=0.044),而甲流组比奥密克戎组更易出现结节影(χ^(2)=6.971,P=0.008)。奥密克戎组初发(Z=413,P=0.009)及随访CTSS评分(Z=107,P=0.027)均高于甲流组。奥密克戎组随访CTSS差值与初发CTSS相关性最强(r=0.689,P<0.0001)。甲流组随访CTSS差值与症状持续时间相关性最强(r=0.954,P<0.0001)。结论奥密克戎患者初发及随访病变范围均高于甲流患者,奥密克戎患者肺炎吸收程度可能与初发CTSS有关,而甲流患者可能与症状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性疾病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肺炎病毒感染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解表清里方干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11
作者 马一川 姚睿祺 +2 位作者 明雨 晁燕 张洪春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91-2097,共7页
目的:探讨解表清里方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36只7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解表清里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6只。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滴鼻,其余组... 目的:探讨解表清里方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36只7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解表清里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6只。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滴鼻,其余组小鼠给予甲型流感病毒液于左侧鼻孔滴鼻,每只50μL。造模2 h后,西药组给予0.037 5 g/(kg·d)磷酸奥司他韦灌胃;解表清里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给予6.05 g/(kg·d)、3.02 g/(kg·d)、1.51 g/(kg·d)解表清里方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0.2 mL灌胃,均1次/d,连续5 d。对比各组肺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中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肺悬液中病毒基因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mRNA表达,肺组织中PI3K、AKT、GSK-3β蛋白表达。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肺指数(P<0.05),其他组别能降低肺指数、升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表清里方高、中剂量组能减轻小鼠肺部病变程度,西药组、解表清里方高、中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肺组织中M、NS2病毒基因复制水平(P<0.01或P<0.05);西药组和解表清里方高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肺组织中mTOR表达水平;西药组、解表清里方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均能显著下调PI3K、AKT和GSK-3β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1或P<0.05)解表清里方低剂量组在各个方面与模型组相差不显著。结论:解表清里方甲型H1N1流感小鼠有抗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PI3K、AKT、GSK-3β、mTO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表清里方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小鼠 抗病毒 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酶激酶3β信号通路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正火工艺对EA1N车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余亚东 于文坛 +3 位作者 史娜 姚三成 刘学华 邹强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EA1N车轴钢正火态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且采用黑匣子(耐热温度记录仪)测试生产过程车轴温度变化,开展工艺优化后生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锻态EA1N车轴经正火后,显微组... 采用光学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EA1N车轴钢正火态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且采用黑匣子(耐热温度记录仪)测试生产过程车轴温度变化,开展工艺优化后生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锻态EA1N车轴经正火后,显微组织细化,铁素体含量降低,而强度略微下降,塑性明显提高;正火在保温时间为60min,温度在830~890℃之间时,对EA1N车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不大,晶粒度为8~9级,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极差均<5MPa;选择在860℃正火,保温时间在0~120min之间时,对车轴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较小,均由细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强度极差<8MPa;EA1N车轴热处理生产试验缩短正火保温时间甚至零保温后,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EN 13261:2020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1n车轴 正火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T1N0M0期食管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吴振坤(综述) 王贵齐(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257,共5页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活动的广泛开展,内镜下切除已成为cT1N0M0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然而,术后病理确认的非治愈性切除患者仍然面临复杂的后续管理选择。本文就cT1N0M0期食管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现...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活动的广泛开展,内镜下切除已成为cT1N0M0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然而,术后病理确认的非治愈性切除患者仍然面临复杂的后续管理选择。本文就cT1N0M0期食管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现有指南有关非治愈性切除的定义尚存争议,同时针对这部分患者,应在临床实践中制定选择性的个体化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非治愈性切除 cT1n0M0期 食管鳞癌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烟曲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冯美 杨丹丹 +3 位作者 杨雅吉 赵月娟 雷素云 高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77-180,183,共5页
患者,男,61岁,农民,因“反复咳嗽8年,加重伴发热1 d”入院,入院后予抗结核治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关注CYP2C19基因检测、血药浓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肝肾功能监测,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 患者,男,61岁,农民,因“反复咳嗽8年,加重伴发热1 d”入院,入院后予抗结核治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关注CYP2C19基因检测、血药浓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肝肾功能监测,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耐多药肺结核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精准诊疗是关键,同时开展抗结核、真菌、病毒治疗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精准用药剂量的把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该文旨在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烟曲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耐多药 烟曲霉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技术检测人甲流H1N1病毒的响应面优化分析
15
作者 蔡文凯 郝宗杰 +1 位作者 苏业俣 林艺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16-121,共6页
目的为了建立人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体系,本研究以H1N1病毒核酸扩增效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探讨LAMP检测H1N1流感病毒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根据Box-Benhnken响应设计原理,对影响LAMP反应关键因素(甜菜碱浓度... 目的为了建立人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体系,本研究以H1N1病毒核酸扩增效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探讨LAMP检测H1N1流感病毒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根据Box-Benhnken响应设计原理,对影响LAMP反应关键因素(甜菜碱浓度、引物浓度、反应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同时选取60例确诊甲流临床核酸样本和60例健康受试者核酸样本,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LAMP检测技术进行比对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响应面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LAMP检测效果与甜菜碱浓度、引物浓度和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经过优化LAMP反应体系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同时与PCR检测结果相比,LAMP检测实现100%的灵敏度、98.9%的特异性和99.2%的准确度,检测下限可达100 copies/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1N1甲流LAMP检测是一种高效、灵敏、特异性高且不需要复杂设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居家自测,对季节性甲流病毒监测及暴发时应急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环介导等温扩增 甲流H1n1检测 即时检测
下载PDF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陆文聪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1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n=45)与B组(n=46)。A组在临床一般治疗基础上使用... 目的:探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1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n=45)与B组(n=46)。A组在临床一般治疗基础上使用奥司他韦颗粒,B组在A组基础上予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5 d。观察并比较两组疾病愈显率,咽部充血、咽痛和发热症状缓解情况,布洛芬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疾病愈显率为93.5%,高于A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咽部充血、咽部疼痛症状轻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完全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短于A组,布洛芬日使用剂量和日使用频次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儿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咽部充血、咽部疼痛和发热症状,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 H1n1 流感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 奥司他韦颗粒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surgery and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T1N0M0 esophageal cancer
17
作者 Shu-Ai Luo Yu-Ying Sun +1 位作者 Ya-Ting Zeng Chun-Yu Hu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24年第2期72-82,共11页
BACKGROUN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and surgical resection ar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cT1N0M0 esophageal cancer(EC),whereas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d-CRT)is a treatment option.Nevertheless,the compa... BACKGROUN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and surgical resection ar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cT1N0M0 esophageal cancer(EC),whereas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d-CRT)is a treatment option.Nevertheless,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ESD,surgery and d-CRT for cT1N0M0 EC remain unclear.AIM To compar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ESD,surgery and d-CRT for cT1N0M0 EC.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hospitalized data of a total of 472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T1N0M0 EC treated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between 2017-2019 and followed up until October 30th,2022.We analyzed demographic,medical recorded,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imaging and endoscopic,and follow-up data.The Kaplan-Meier method an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ing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survival outcome by treatments.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IPTW)was used to minimize potential confounding factors.RESULT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SD(n=99)or surgery(n=220)or d-CRT(n=16)at the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from 2017 to 2019.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for the ESD group,the surgery group,and the d-CRT group was 42.0 mo(95%CI:35.0-60.2),45.0 mo(95%CI:34.0-61.75)and 32.5 mo(95%CI:28.3-40.0),respectively.After adjusting for background factors using IPTW,the highest 3-year overall survival(OS)rate and 3-year 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rate were observed in the ESD group(3-year OS:99.7% and 94.7% and 79.1%;and 3-year RFS:98.3%,87.4% and 79.1%,in the ESD,surgical,and d-CRT groups,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occurring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P≥0.05).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reatment method,histology and depth of infiltration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OS and RFS.CONCLUSION For cT1N0M0 EC,ESD had better long-term survival and lower hospitalization costs than those who underwent d-CRT and surgery,with a similar rate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occur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rospective study cT1n0M0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SURGERY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周艳玲 钟香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1)与中药组(n=...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1)与中药组(n=51)。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与护理,常规组给予口服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常规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与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药组高于常规组,CD8^(+)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高于常规组的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奥司他韦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甲型H1n1流感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奥司他韦 免疫功能
下载PDF
IL-1β、IL-6、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亓伟伟 孙长娜 李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IL-6、γ干扰素(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酶...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IL-6、γ干扰素(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1β、IL-6、IFN-γ水平。比较两组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比较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效能;比较观察组不同预后(痊愈、有效、无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分别为(32.56±3.72)pg/ml、(15.80±3.36)pg/ml、(12.15±3.1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6.39±1.05)pg/ml、(4.35±0.50)pg/ml、(3.61±0.42)μg/L(P<0.05)。IL-1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0%;IL-6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77.50%;IFN-γ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77.50%,特异度为80.00%;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55.00%;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均高于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特异度低于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其中痊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均低于有效及无效患儿,有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均低于无效患儿(P<0.05)。结论 IL-1β、IL-6、IFN-γ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病情有关,上述指标对判断患儿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Γ干扰素 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 疾病预后
下载PDF
长春市2016—2020监测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薇 初秋 +5 位作者 李晨光 龚云伟 赵春艳 孙宇 隋天卓 孙炳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6期690-695,共6页
目的分析长春市2016—2020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特征,了解其变异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16—2020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109株,PCR扩增HA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株的HA基因进行进化和... 目的分析长春市2016—2020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特征,了解其变异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16—2020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109株,PCR扩增HA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株的HA基因进行进化和变异分析。结果长春市109株分离株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的HA蛋白相比均有S84N、S162N和I216T共同的氨基酸位点变异,且有1株发生了HA蛋白D222N位点突变,提示此毒株可引起患者下呼吸道症状。109株病毒株的HA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6.9%~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2%~100%。在进化树分析上,都属于6B.1大分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HA在基因进化树上离早期疫苗株A/California/7/2009越来越远,同一年份里也有毒株位于不同的小分支内。结论长春市2016—2020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在不断的变异中,应持续进行监测,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血凝素(HA) 基因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