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1q21扩增(简称1q)对硼替佐米(Btz)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11月至2016年8月180例初治MM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伴与不伴1q的MM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对Btz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R2分析...目的探讨1q21扩增(简称1q)对硼替佐米(Btz)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11月至2016年8月180例初治MM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伴与不伴1q的MM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对Btz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R2分析平台,比较伴和不伴1q MM样本间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①180例患者中,男98例、女82例,中位年龄60(33-86)岁。1q发生率为51.1%(92/180),174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其中1q组88例,无1q组86例。②1q组和无1q组伴del(1p)的发生率分别为27.8%和9.4%(χ^2=3.71,P=0.040),伴IGH重排的发生率分别为72.2%和57.6%(χ^2=4.09,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1q组和无1q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15.0(95% CI 15.0-22.1)、20.3(95% CI 20.7-31.2)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29.4(95% CI 28.9-38.7)、44.0(95% CI 36.4-47.6)个月,1q组较无1q组均显著缩短(P值分别为0.029、0.038),且1q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PFS:HR=1.910,95%CI 1.105-3.303,P=0.020;OS:HR=2.353,95%CI 1.090-5.078,P=0.029)。④伴1q患者中,Btz治疗组深度缓解率(≥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明显优于非Btz组(62.1%对40.0%,P=0.032),序贯auto-HSCT组较非移植组PFS期明显延长(19对13个月,P=0.048)。⑤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有1q和无1q样本的基因表达谱不同,1q上调1q21区〉50%基因表达,并导致1号染色体及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异常,差异显著的基因与DNA修复和细胞周期等相关(P值均〈0.001)。结论1q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其常伴del(1p)和IgH重排等,Btz诱导治疗可明显提高1q患者的深度缓解率,但不改善患者的总生存,而序贯auto-HSCT巩固治疗则可能延长PFS,基因表达谱分析可能有助于解析1q高危的分子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R2-ISS(The Second 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分期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自2012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血液科就诊的326例以免疫调节药物和(或)...目的探讨R2-ISS(The Second 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分期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自2012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血液科就诊的326例以免疫调节药物和(或)蛋白酶体抑制剂为一线治疗方案的NDM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326例NDMM患者中男性190例,中位年龄63岁,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R2-ISS分期可进行有效的预后分层,特别是R-ISSⅡ期患者,R2-ISS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52、29、20和15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OS)期分别为91、60、44和36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SSⅡ期、ISSⅢ期、del(17p)、t(4;14)、1q^(+)、LDH升高、年龄>65岁是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ISSⅡ期、ISSⅢ期、del(17p)、t(4;14)、1q^(+)、LDH升高是影响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②R2-ISS分期C-index得分为0.724,优于R-ISS分期的0.678,预测效能更高。③R2-ISSⅢ期和Ⅳ期中含1q^(+)在内的双打击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20、15个月(P=0.084),中位OS期为35、36个月(P=0.786)。Ⅲ期中含1q^(+)在内的双打击27例、1q^(+)单一异常61例、不含1q^(+)68例,三组的中位PFS期分别为20、18、21个月(P=0.974),中位OS期分别为35、47、56个月(P=0.042)。因此本研究将1q^(+)赋值调整至1,重新分组后R2-ISS不同分期的中位PFS期和OS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2-ISS分期预后分层价值优于R-ISS分期,特别是对异质性较强的R-ISSⅡ期人群,调整含1q^(+)在内的双打击赋值后可进一步优化R2-ISS分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1q21扩增(简称1q)对硼替佐米(Btz)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11月至2016年8月180例初治MM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伴与不伴1q的MM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对Btz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R2分析平台,比较伴和不伴1q MM样本间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①180例患者中,男98例、女82例,中位年龄60(33-86)岁。1q发生率为51.1%(92/180),174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其中1q组88例,无1q组86例。②1q组和无1q组伴del(1p)的发生率分别为27.8%和9.4%(χ^2=3.71,P=0.040),伴IGH重排的发生率分别为72.2%和57.6%(χ^2=4.09,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1q组和无1q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15.0(95% CI 15.0-22.1)、20.3(95% CI 20.7-31.2)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29.4(95% CI 28.9-38.7)、44.0(95% CI 36.4-47.6)个月,1q组较无1q组均显著缩短(P值分别为0.029、0.038),且1q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PFS:HR=1.910,95%CI 1.105-3.303,P=0.020;OS:HR=2.353,95%CI 1.090-5.078,P=0.029)。④伴1q患者中,Btz治疗组深度缓解率(≥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明显优于非Btz组(62.1%对40.0%,P=0.032),序贯auto-HSCT组较非移植组PFS期明显延长(19对13个月,P=0.048)。⑤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有1q和无1q样本的基因表达谱不同,1q上调1q21区〉50%基因表达,并导致1号染色体及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异常,差异显著的基因与DNA修复和细胞周期等相关(P值均〈0.001)。结论1q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其常伴del(1p)和IgH重排等,Btz诱导治疗可明显提高1q患者的深度缓解率,但不改善患者的总生存,而序贯auto-HSCT巩固治疗则可能延长PFS,基因表达谱分析可能有助于解析1q高危的分子基础。
文摘目的探讨R2-ISS(The Second 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分期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自2012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血液科就诊的326例以免疫调节药物和(或)蛋白酶体抑制剂为一线治疗方案的NDM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326例NDMM患者中男性190例,中位年龄63岁,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R2-ISS分期可进行有效的预后分层,特别是R-ISSⅡ期患者,R2-ISS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52、29、20和15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OS)期分别为91、60、44和36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SSⅡ期、ISSⅢ期、del(17p)、t(4;14)、1q^(+)、LDH升高、年龄>65岁是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ISSⅡ期、ISSⅢ期、del(17p)、t(4;14)、1q^(+)、LDH升高是影响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②R2-ISS分期C-index得分为0.724,优于R-ISS分期的0.678,预测效能更高。③R2-ISSⅢ期和Ⅳ期中含1q^(+)在内的双打击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20、15个月(P=0.084),中位OS期为35、36个月(P=0.786)。Ⅲ期中含1q^(+)在内的双打击27例、1q^(+)单一异常61例、不含1q^(+)68例,三组的中位PFS期分别为20、18、21个月(P=0.974),中位OS期分别为35、47、56个月(P=0.042)。因此本研究将1q^(+)赋值调整至1,重新分组后R2-ISS不同分期的中位PFS期和OS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2-ISS分期预后分层价值优于R-ISS分期,特别是对异质性较强的R-ISSⅡ期人群,调整含1q^(+)在内的双打击赋值后可进一步优化R2-ISS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