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新疆公元前第一千纪金属技术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凌勇 梅建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9,共8页
本文对新疆公元前第一千纪的金属技术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铜器的合金组成、典型铜器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他金属器的出现与使用。该研究为全面揭示新疆的早期物质文化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新疆在早期东西文... 本文对新疆公元前第一千纪的金属技术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铜器的合金组成、典型铜器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他金属器的出现与使用。该研究为全面揭示新疆的早期物质文化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新疆在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古代金属技术 公元前第一千纪 冶金史
下载PDF
从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看草原金属之路 被引量:12
2
作者 邵会秋 杨建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99,2,共15页
夏家店上层文化经历了形成期、繁荣期和衰落期三个阶段。繁荣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最为发达,其青铜武器、车马器及动物纹装饰艺术除部分与中原地区相似外,还出现了较多欧亚大陆草原青铜文化的因素。夏家店上层文化是欧亚大陆草原金... 夏家店上层文化经历了形成期、繁荣期和衰落期三个阶段。繁荣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最为发达,其青铜武器、车马器及动物纹装饰艺术除部分与中原地区相似外,还出现了较多欧亚大陆草原青铜文化的因素。夏家店上层文化是欧亚大陆草原金属之路东部草原最为典型的代表,为揭示草原金属之路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上层文化 阿尔然王冢 公元前1千纪初 欧亚草原 文化交往
原文传递
公元前一千纪后半中韩交流的考古学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白云翔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5,共16页
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是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人群移动和文化交流逐步兴盛的一个时期。考古发现和比较研究表明: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出土的"中国式"铜剑,是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中国大陆东渡到韩国西南部沿海一带的吴越铸剑工匠在当... 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是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人群移动和文化交流逐步兴盛的一个时期。考古发现和比较研究表明: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出土的"中国式"铜剑,是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中国大陆东渡到韩国西南部沿海一带的吴越铸剑工匠在当地铸造的;韩国出土的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的舶载铁器,是分别从中国大陆的燕地和齐地传入的;韩国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纪年前后的"横置式"前期瓮棺葬,是在中国大陆黄海和渤海沿岸地区瓮棺葬的影响下产生的。中韩交流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拉开了序幕,后来又经历了三次浪潮。其交流的路线,既有连接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辽东—朝鲜半岛"陆路,更有"环黄海之路"水路,即沿黄海近海北上、东进、南下的倒"U"字形海上交通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前一千纪后半 中国 韩国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公元前一千纪通往辽东山地的青铜物料流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吉 柏艺萌 +3 位作者 梁志龙 刘振陆 崔剑锋 陈建立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210,共13页
本文对辽宁本溪等地区出土东周青铜器进行了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在公元前六至前四世纪,本溪梁家M1多钮镜等器物与沈阳郑家洼子M6512出土青铜器均为铅锡青铜及铅锡砷青铜材质,铅同位素比值指示这些青铜物料与春秋早期的辽西山地存... 本文对辽宁本溪等地区出土东周青铜器进行了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在公元前六至前四世纪,本溪梁家M1多钮镜等器物与沈阳郑家洼子M6512出土青铜器均为铅锡青铜及铅锡砷青铜材质,铅同位素比值指示这些青铜物料与春秋早期的辽西山地存在关联。公元前三世纪,刘家哨和上堡出土青铜器均为铅锡青铜,使用的两类铅料分别与燕及三晋青铜器对应。自商周至战国早期,辽西山地一直是金属资源的缓冲地,汇聚中原和大井提供的不同类青铜物料,并在特定时段影响辽东及朝鲜半岛。战国中晚期以后,金属物料的流通枢纽逐渐东移,促进了辽东山地的社会发展,并推动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向东北亚地区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辽东山地 本溪 青铜物料流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