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TNF-α和Fb检测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庆琪 姚加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纤维蛋白原(F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法对3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Fb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纤维蛋白原(F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法对3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Fb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TNF-α和Fb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L-2水平与TNF-α、F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516、-0.6012,P<0.01)。结论:血清IL-2、TNF-α、Fb相互作用并参与发病机制。观察其浓度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伏马菌素FB2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岩松 柳增善 +3 位作者 周玉 卢士英 王哲 李小兵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4-1207,共4页
用卵清白蛋白与伏马菌素B2的偶联物(OVA—FB2)做包被抗原,标准伏马菌素B2(FB2)做竞争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玉米粉中伏马菌素B2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优化后的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7.81~250μg/L,最低检测限为6.09μg/L... 用卵清白蛋白与伏马菌素B2的偶联物(OVA—FB2)做包被抗原,标准伏马菌素B2(FB2)做竞争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玉米粉中伏马菌素B2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优化后的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7.81~250μg/L,最低检测限为6.09μg/L。曲线回归方程为y=7.038x+120.25,R^2=0.9835,批内平均变异系数为3.92%,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5.53%。对玉米粉加标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甲醇-EDTA法提取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达到了9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粉 伏马菌素B2(fb2) 间接竞争ELISA
原文传递
高参数汽轮机材料焊接裂纹的形成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亮亮 杨林 +4 位作者 熊建坤 曹天兰 余勇 文仲波 吴海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29-331,335,共4页
620℃等级汽轮机转子用13Cr9Mo1Co1NiVNbNB(FB2)材料是一种新型9Cr马氏体耐热钢,通过合理控制B、N含量,提高了高温蠕变强度。该材料焊接热影响区易出现随机分布的微裂纹,本文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获取该材料的塑性回复温度高达1 150℃... 620℃等级汽轮机转子用13Cr9Mo1Co1NiVNbNB(FB2)材料是一种新型9Cr马氏体耐热钢,通过合理控制B、N含量,提高了高温蠕变强度。该材料焊接热影响区易出现随机分布的微裂纹,本文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获取该材料的塑性回复温度高达1 150℃,具有较大的液化裂纹倾向,采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对母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母材随机分布少量Laves相,在高温区的液化共晶反应形成沿晶分布的液化膜,在焊接应力作用下形成液化裂纹。通过降低焊接热输入、控制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以减少焊接热循环中的高温停留时间,有效控制了液化裂纹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r9Mo1Co1NiVNbNB(fb2) 液化裂纹 LAVES相 焊接热循环 高温停留时间
下载PDF
澧县‘红地球’葡萄表面黑色组曲霉种群结构及产毒情况研究
4
作者 页非 黄晓庆 +4 位作者 王忠跃 孔繁芳 陈湘云 杨国顺 张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30,135,共8页
葡萄和葡萄制品面临着真菌毒素的威胁,这些真菌毒素主要来自于黑色组曲霉Aspergillus section Nigri。本研究对采自湖南省澧县‘红地球’葡萄上的黑色组曲霉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种群结构分析,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ltra perfo... 葡萄和葡萄制品面临着真菌毒素的威胁,这些真菌毒素主要来自于黑色组曲霉Aspergillus section Nigri。本研究对采自湖南省澧县‘红地球’葡萄上的黑色组曲霉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种群结构分析,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12株代表菌株产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和伏马毒素B 2(fumonisin B 2,FB 2)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澧县地区‘红地球’葡萄带菌率为92%。基于钙调素序列,分离得到的131株黑色组曲霉分属于5个种,其中A.aculeatinus为优势种。12株代表菌株均不产生OTA;A.welwitschiae(4/5)及A.niger(2/2)可产生FB 2,平均产毒量分别为3.36 ng/g及741.37 ng/g。上述结果为评估国内葡萄表面黑色组曲霉及其毒素的污染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黑色组曲霉 赭曲霉毒素(OTA) 伏马毒素B 2(fb 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