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of Topical versus Oral 5-Aminosalicylate for Treatment of 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in Rats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进 陈成 +3 位作者 曹小年 王桂华 胡俊波 王晶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1期59-65,共7页
5-aminosalicylic acid(5-ASA) is drug of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UC). In this study, the efficacy of topical versus oral 5-ASA for the treatment of UC was examined as well as the action mecha... 5-aminosalicylic acid(5-ASA) is drug of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UC). In this study, the efficacy of topical versus oral 5-ASA for the treatment of UC was examined as well a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this medication. A flexible tube was inserted into the rat cecum to establish a topical administration model of 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induced UC. A total of 60 rats were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receiving an enema of 0.9% saline solution instead of the TNBS solution via the tube), model group, topical 5-ASA group, oral Etiasa group(a release agent of mesalazine used as positive control) and oral 5-ASA group(n=12 each).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administered 1 day after UC induction. The normal saline(2 mL) was instilled twice a day through the tube in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model group. 5-ASA was given via the tube in the topical 5-ASA group(7.5 g/L, twice per day, 100 mg/kg), and rats in the oral Etiasa group and oral 5-ASA group intragastrically received Etiasa(7.5 g/L, twice per day, 100 mg/kg) and 5-ASA(7.5 g/L, twice per day, 100 mg/kg), respectively. The body weight was recorded every day. After 7 days of treatment, blood samples were drawn from the heart to harvest the sera. Colonic tissues were separated and prepared for pathological and related molecular biological examinations. The concentrations of 5-ASA were detec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in the colonic tissues, feces and sera in different groups by using the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mptoms of acute UC, including bloody diarrhea and weight los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opical 5-ASA-treated rats. The colonic mucosal damage, both macroscopical and histological, was significantly relieved and the myeloperoxidase activity was markedly decreased in rats topically treated with 5-ASA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oral 5-ASA or Etiasa.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IL-1β, IL-6, and TNF-α was down-regulated in the colonic tissue of rats topically treated with 5-ASA,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rom rats treated with oral 5-ASA or Etiasa. The concentrations of 5-ASA in the colonic tissu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opical 5-ASA group than in the oral 5-ASA and oral Etiasa group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opical administration of 5-ASA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5-ASA in the colonic tissue, de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lleviate the colonic pathological damage and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TNBS-induced acute UC in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cerative colitis 5-aminosalicylic acid 2 4 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下载PDF
Removal of 5-Amino-2-chlorotoluene-4-sulfonic and Chlorhydric Acids From Wastewater by Weakly Basic Resin: Equilibrium and Kinetics
2
作者 CHANG-HAI L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2-397,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of 5-Amino-2-chlorotoluene-4-sulfonic (CLT) and chlorhydric (HCl) acids from wastewater by weakly basic resin. Methods The kinetics and isotherm were studie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of 5-Amino-2-chlorotoluene-4-sulfonic (CLT) and chlorhydric (HCl) acids from wastewater by weakly basic resin. Methods The kinetics and isotherm were studie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of acids were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Results The adsorption of CLT and HCl acids followed Langmuir isotherm and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model. Conclusion The adsorptive affinity of the two acids on D301R is in the order of CLT acid 〉 HCl acid. CLT and HCl acids can be sepa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mino-2-chlorotoluene-4-sulfonic acid Chlorhydric acid ADSORPTION Weakly basic resin
下载PDF
2-苯亚甲基肼基苯甲酸-4-磺酸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其亮 沈德隆 +2 位作者 刘会君 钱捷 付庆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5年第1期58-59,65,共3页
以2-氨基苯甲酸-4-磺酸为原料,经过重氮化,还原反应生成-2-羧基苯肼-5-磺酸,再与苯甲醛缩合,合成2-苯亚甲基肼基苯甲酸-4-磺酸。反应总收率约 90%。产物结构经 H1NMR和MS表征。
关键词 2-苯亚甲基肼基苯甲酸-4-磺酸 2-羧基苯肼-5-磺酸 2-氨基苯甲酸-4-磺酸 合成
下载PDF
2D-DIGE-HPLC-nESIMS/MS对2,4-二硝基苯磺酸损伤HaCaT细胞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明忠 杨帆 +3 位作者 侯志杰 郭春梅 郭一萌 刘淑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采用Cy2、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蛋白,建立了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受2,4-二硝基苯磺酸(DNBS)刺激前后的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谱,每组平行样本数为3。凝胶采用蛋白荧光染料Deep Purple进行后染色(Post-stain)。DeCyder定量分析... 采用Cy2、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蛋白,建立了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受2,4-二硝基苯磺酸(DNBS)刺激前后的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谱,每组平行样本数为3。凝胶采用蛋白荧光染料Deep Purple进行后染色(Post-stain)。DeCyder定量分析软件在每块凝胶上平均检测到1 200个以上蛋白斑点,每块胶上都匹配得到的相同蛋白质斑点有846个。其中有7个斑点丰度变化在50%以上,统计学意义显著(P值小于0.0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nESI MS/MS)成功鉴定5个表达上调的斑点分别为X染色体开放阅读框26(Cxorf26)、人辅分子伴侣23(PTGES3)、钙调蛋白(CALM3)、肌球蛋白轻链6(MYL6)和断裂点丛集区蛋白1(BANF1);2个表达下调蛋白斑点被鉴定为转录延伸因子B肽链2(TCEB2)和核糖体蛋白L23(RPL23)。除MYL6被报道与皮肤疾病相关外,其它蛋白与皮肤病变的关系有待研究。该研究得到的7个差异表达蛋白为DNBS类化学致癌物职业接触者皮肤病变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硝基苯磺酸 职业暴露 2D—DIGE HPLC—nESI MS/MS HACAT
下载PDF
在溶剂汽油中合成4-氨基-2-氯甲苯-5-磺酸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苏砚溪 杨纪清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8-198,199,193,共3页
以溶剂汽油为溶剂 ,4-氨基 - 2 -氯甲苯为原料 ,经磺化合成了 4-氨基 - 2 -氯甲苯 - 5-磺酸 ,产品收率在 90 %左右 ,溶剂汽油回收率在 95%以上。
关键词 溶剂汽油 合成 4-氨基-2-氯甲苯-5磺酸 颜料 中间体 2B酸
下载PDF
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永江 张凤宝 张国亮 《染料与染色》 CAS 2005年第3期36-39,16,共5页
综述了标题化合物(DNS)合成研究的进展,比较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有26篇参考文献。
关键词 4 4′-二硝基二苯乙烯-2 2′-二磺酸 2-甲基-5-硝基苯磺酸 DSD酸
下载PDF
2-羧基-4-甲氧基苯乙酸合成工艺研究
7
作者 王晓林 于璐 代世刚 《河北化工》 2011年第8期11-16,共6页
以2-羧基苯乙酸为原料,经磺化、碱熔、甲基化3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2-羧基-4-甲氧基苯乙酸。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上述3个单元反应中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反应条件,最终确定了一条合成2-羧基-4-甲氧基苯乙酸的较佳工艺路线,三步反... 以2-羧基苯乙酸为原料,经磺化、碱熔、甲基化3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2-羧基-4-甲氧基苯乙酸。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上述3个单元反应中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反应条件,最终确定了一条合成2-羧基-4-甲氧基苯乙酸的较佳工艺路线,三步反应的总收率平均为7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羧基-4-甲氧基苯乙酸 2-羧基苯乙酸 格列喹酮 磺化 碱熔 甲基化
下载PDF
1-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啰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流芳 吴集贵 +2 位作者 马娴贤 任艳平 晏国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6期535-540,共6页
本文报道了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卜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啰啉与稀土氯化物三元固态配合物的方法。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谱、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电学性质、溶解度等手段对配合物... 本文报道了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卜氨基-2-萘酚-4-磺酸、邻菲啰啉与稀土氯化物三元固态配合物的方法。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NMR谱、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电学性质、溶解度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2-萘酚-4-磺酸 邻菲啰啉 稀土三元配合物
下载PDF
美沙拉嗪缓释剂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进 邓豫 +5 位作者 李兆明 曹小年 李小兰 陶德定 胡俊波 王晶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缓释剂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 picryl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美沙拉嗪缓释剂的...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缓释剂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 picryl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美沙拉嗪缓释剂的抗炎机制。方法应用TNBS/乙醇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溶液100 mg.kg-1.d-1),阳性对照组(给予5-对氨基水杨酸100 mg.kg-1.d-1),每组10只,每天灌胃2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共7 d,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index,DAI)、体质量变化及结肠病理学改变,生化法检查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肠组织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PO活性及TNF-α、IL-1β、IL-6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MPO活性及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拉嗪缓释剂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mRNA等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缓释剂 结肠炎 溃疡性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4-甲基-苯磺酸-2-氧-2-[3-(5-芳基-[1,3,4]噁二唑-2-基)-硫脲]-乙基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超 覃章兰 +1 位作者 李秀文 张欣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0,i004,共5页
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甲基-苯磺酸2-氧-2-[3-(5-芳基-[1,3,4]噁二唑-2-基)-硫脲]-乙基酯,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IR确证.初步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关键词 4-甲基-苯磺酸-2-氧-2-[3-(5-芳基-[1 3 4]噁二唑-2-基)-硫脲]-乙基酯 合成方法 生物活性 杀虫剂 杀菌剂
下载PDF
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德明 韩太平 +2 位作者 赵秋霞 张建庭 金宁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7-861,870,共6页
采用间苯二甲醚为原料,经酰化、脱甲基、磺化一系列的反应合成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并对其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作了探索。结果表明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间苯二甲醚):n(苯... 采用间苯二甲醚为原料,经酰化、脱甲基、磺化一系列的反应合成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并对其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作了探索。结果表明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间苯二甲醚):n(苯甲酰氯):n(无水AlCl3)=1:1.05:1.05,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3 h。脱甲基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2,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n(无水AlCl3)=1:1.05~1.10,反应温度20~25℃,反应时间3 h;磺化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溶剂,n(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n(氯磺酸)=1:1.05,室温反应12 h。以间苯二甲醚计总收率为72.35%,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的HPLC纯度为99.31%。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及中间体产品结构经1H-NMR、13C-NMR和FT-IR分析表征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 酰化 脱甲基 磺化
下载PDF
特布他林催化1,2-萘醌-4-磺酸钠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及特布他林的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立庆 吴呈珂 +1 位作者 牛建平 李全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4,共4页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特布他林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0.20mol/L NaOH(pH=13.3)溶液中,特布他林电离生成的阴离子能够催化氢氧根离子(OH-)与1,2-萘醌-4-磺酸钠(NQS)反应形成2-羟基-1,4-萘醌,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2nm.特...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特布他林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0.20mol/L NaOH(pH=13.3)溶液中,特布他林电离生成的阴离子能够催化氢氧根离子(OH-)与1,2-萘醌-4-磺酸钠(NQS)反应形成2-羟基-1,4-萘醌,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2nm.特布他林浓度在0.12~8.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A)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57 92+0.069 52C(mg/L),相关系数r=0.997 7.表观摩尔吸光系数3.8×104 L/mol-1cm-1.该法能够直接用于药物样品中特布他林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 1 2-萘醌-4-磺酸钠 分光光度法 催化反应
下载PDF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宫红 罗维巍 姜恒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8-360,387,共4页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β-环糊精包合物。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红外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包合没有改变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性质,包合物仍然具有吸...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β-环糊精包合物。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红外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包合没有改变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性质,包合物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紫外线吸收剂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 Β-环糊精包合物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络合萃取法提取6-硝基-12-重氮氧萘-4-磺酸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世语 罗建富 +1 位作者 周铭 任竞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3-1196,共4页
用络合萃取法对6-硝生产母液中的6-硝基-1,2-重氮氧萘-4-磺酸进行了萃取研究。在室温下,以体积分数30%的三辛胺(N-235)氯仿溶液为萃取剂,萃取剂与母液体积比1∶1,萃取60min,萃取可率达96.1%;以质量分数12%的NaOH溶液为反萃取剂反萃有机... 用络合萃取法对6-硝生产母液中的6-硝基-1,2-重氮氧萘-4-磺酸进行了萃取研究。在室温下,以体积分数30%的三辛胺(N-235)氯仿溶液为萃取剂,萃取剂与母液体积比1∶1,萃取60min,萃取可率达96.1%;以质量分数12%的NaOH溶液为反萃取剂反萃有机相,有机相与NaOH溶液体积比2∶1,反萃取60min,反萃取率可达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萃取 提取 6-硝基-1 2-重氮氧萘-4-磺酸 三辛胺 氯仿
下载PDF
以弱碱性树脂去除废水中5-氨基-2-氯甲苯-4-磺酸和盐酸:平衡及动力学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长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94-1500,共7页
考察了废水中5-氨基-2-氯甲苯-4-磺酸(CLT)和盐酸(HCl)在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D301R上的吸附。研究了吸附平衡及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两种酸在D301R树脂上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平衡模型,CLT吸附动力学过程与二级反应模型相吻合,HCl与一... 考察了废水中5-氨基-2-氯甲苯-4-磺酸(CLT)和盐酸(HCl)在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D301R上的吸附。研究了吸附平衡及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两种酸在D301R树脂上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平衡模型,CLT吸附动力学过程与二级反应模型相吻合,HCl与一级反应模型吻合得较好,吸附过程为孔扩散控制。CLT在树脂上的吸附度大于HCl。计算了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2-氯甲苯-4-磺酸 吸附 弱碱性树脂
下载PDF
2-磺基-4-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文涛 《天津化工》 CAS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以壬基酚为原料,以发烟硫酸作磺化剂,合成了壬基酚磺酸钠;然后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进行乙氧基化反应得到2-磺基-4-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分别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磺化反应和乙氧基化反应的影响;并用IR验证了所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 以壬基酚为原料,以发烟硫酸作磺化剂,合成了壬基酚磺酸钠;然后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进行乙氧基化反应得到2-磺基-4-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分别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磺化反应和乙氧基化反应的影响;并用IR验证了所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磺化剂用量为壬基酚体积的31%,反应时间2h下,磺化产物收率为99.88%;在150℃,0.3MPa,催化剂用量为壬基酚磺酸钠质量的0.5%下2-磺基-4-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的磺化度为87.78%,聚乙二醇的含量为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发烟硫酸 壬基酚磺酸钠 2-磺基-4-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磺化 乙氧基化
下载PDF
4-氨基二苯胺-2-磺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17
作者 张亚通 段颖 +1 位作者 靳淑委 李将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针对联苯胺作为合成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已被确认为致癌物的情况,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经磺化、缩合、还原,合成了一种无致癌性并取代联苯胺的双胺化合物染料中间体4-氨基二苯胺-2-磺酸,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和氢谱核磁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4-氨基二苯胺-2-磺酸 无致癌性 染料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7-氨基-4-萘酚-2-磺酸的磺甲基化反应
18
作者 冯柏成 王专 吴祖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80-382,387,共4页
合成了羟甲基磺酸钠,并对7-氨基-4-萘酚-2-磺酸的磺甲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7-氨基-4-萘酚-2-磺酸磺甲基化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7-氨基-4-萘酚-2-磺酸与羟甲基磺酸钠摩尔比为1:1.15,pH6.0~6.5... 合成了羟甲基磺酸钠,并对7-氨基-4-萘酚-2-磺酸的磺甲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7-氨基-4-萘酚-2-磺酸磺甲基化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7-氨基-4-萘酚-2-磺酸与羟甲基磺酸钠摩尔比为1:1.15,pH6.0~6.5,温度40℃,时间3h。产品收率可达96%,HPLC分析纯度达95%以上。产品的结构通过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等进行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氨基-4-萘酚-2-磺酸 羟甲基磺酸钠 磺甲基化
下载PDF
新试剂“1.6一双[(3′,4′-二羟基蒽醌-2′-磺酸)偶氮]联苯”与镉(Ⅱ)的显色反应研究
19
作者 王玉枝 许兢 周毅刚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0年第S1期68-69,共2页
本文研究了用联苯胺与茜素红合成的双偶氮显色剂 1 .6一双 [(3′4,′ -二羟基蒽醌 - 2′ -磺酸 )偶氮 ]联苯 (简称 ,d -DHASAB)与镉 (Ⅱ )的显色反应。以 1 0 %的吐温 - 80作表面活性剂 ,在pH =9.0 4的HBO3-KCl-NaOH缓冲介质中 ,镉 (Ⅱ ... 本文研究了用联苯胺与茜素红合成的双偶氮显色剂 1 .6一双 [(3′4,′ -二羟基蒽醌 - 2′ -磺酸 )偶氮 ]联苯 (简称 ,d -DHASAB)与镉 (Ⅱ )的显色反应。以 1 0 %的吐温 - 80作表面活性剂 ,在pH =9.0 4的HBO3-KCl-NaOH缓冲介质中 ,镉 (Ⅱ )与d -DHASAB形成 2∶1的紫红色配合物 ,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550nm处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 =2 .64× 1 0 4 L/(mol·cm) ,镉 (Ⅱ )浓度在 0~ 7.5μg/1 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无须分离 ,可直接用于矿样、合金中微量Cd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双[(3′ 4′-二羟基蒽醌-2′-磺酸)偶氮]联苯 显色反应
下载PDF
合成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钠反应机理探讨
20
作者 鲁荆林 董照森 《化工科技》 CAS 2011年第5期39-41,共3页
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钠制备过程是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氧化生成4,4′-二硝基二苯乙烷-2,2′-二磺酸钠;4,4′-二硝基二苯乙烷-2,2′-二磺酸钠再氧化生成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钠。通过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次氯酸钠氧... 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钠制备过程是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氧化生成4,4′-二硝基二苯乙烷-2,2′-二磺酸钠;4,4′-二硝基二苯乙烷-2,2′-二磺酸钠再氧化生成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钠。通过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次氯酸钠氧化合成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钠的反应实验,研究了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次氯酸钠氧化反应过程机理,氧化过程是次氯酸钠参与游离基反应,主反应与次氯酸钠浓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甲苯邻磺酸 4 4-二硝基二苯乙烯-2 2′-二磺酸钠 氧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