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二乙酰吡啶类双希夫碱配合物的研究——Ⅰ.VO(Ⅱ)、Mn(Ⅱ)、Fe(Ⅱ)和Fe(Ⅲ)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戴寰 耿志明 韩志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3-79,共7页
制备了由2,6-二乙酰吡啶与肼基硫代甲酯衍生的希夫碱C_5H_3N[CH=NN=C(S)XR]_2(X=S,R=CH_3,C_6H_5CH_2;X=O,R=C_6H_5CH_2)。离析出类型为MC_5H_3N[CH=NN=C(S)XR]_2(M=VO^(2+)、Mn^(2+)和Fe^(2+))和FeC_5H_3N[CH=NN=C(S)SR]_2Cl的希夫碱... 制备了由2,6-二乙酰吡啶与肼基硫代甲酯衍生的希夫碱C_5H_3N[CH=NN=C(S)XR]_2(X=S,R=CH_3,C_6H_5CH_2;X=O,R=C_6H_5CH_2)。离析出类型为MC_5H_3N[CH=NN=C(S)XR]_2(M=VO^(2+)、Mn^(2+)和Fe^(2+))和FeC_5H_3N[CH=NN=C(S)SR]_2Cl的希夫碱配合物。希夫碱及其配合物为元素分析、红外、可见一紫外光谱以及磁化率测量所表征,结果与所提出的Mn^(2+)、Fe^(2+)及Fe^(3+)配合物的结构一致.在VO(Ⅱ)配合物的情况,则形成多聚体,其结构为: -(N_3S_2)V-O-V(N_3S_2)-O-V(N_3S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希夫碱 DAP
下载PDF
2,6—二乙酰吡啶类双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研究 Ⅱ.Cu(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寰 韩志坚 +1 位作者 耿志明 蒋玉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合成了五个2,6-二乙酰吡啶缩肼基硫代甲酸酯双希夫碱合铜(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Cu_3L_2~2X_2(X=Cl^-、SCN^-)的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五个Cu(Ⅱ)配合... 合成了五个2,6-二乙酰吡啶缩肼基硫代甲酸酯双希夫碱合铜(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Cu_3L_2~2X_2(X=Cl^-、SCN^-)的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五个Cu(Ⅱ)配合物均为三核配合物,在Cu_3L_2~2(SCN)_2中存在Cu(Ⅱ)间的自旋—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二乙酰吡啶 希土碱
下载PDF
十二员四氮杂大环席夫碱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聂毅 孙海英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75-77,共3页
报道了 2种十二员四氮杂大环席夫碱 ,即 2 ,3 :8,9_二 (4 ,5_二甲基苯并 )_5 ,6 ,11,12_四苯基_1,4,7,10_四氮杂环十二_1,4,6 ,10_四烯 (L1)和 2 ,3 :8,9_二 (4 ,5_二甲基苯并 )_5 ,6 ,11,12_四甲基_1,4,7,10_四氮杂环十二_1,4,6 ,10_四... 报道了 2种十二员四氮杂大环席夫碱 ,即 2 ,3 :8,9_二 (4 ,5_二甲基苯并 )_5 ,6 ,11,12_四苯基_1,4,7,10_四氮杂环十二_1,4,6 ,10_四烯 (L1)和 2 ,3 :8,9_二 (4 ,5_二甲基苯并 )_5 ,6 ,11,12_四甲基_1,4,7,10_四氮杂环十二_1,4,6 ,10_四烯 (L2 )及其Cu(II)配合物 [CuLX2 ](L =L1或L2 ,X =Cl-或NO-3 )的合成与表征 ,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矩、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等测试表明 ,这些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处于六配位的拉长八面体环境 ,大环配体以 4个氮原子占据赤道平面 ,轴向配位位置由阴离子占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铜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十二员四氮杂大环席夫碱
下载PDF
Cu(Ⅱ)大环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
作者 周勇强 周家茵 +1 位作者 周世光 綦尤训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以邻苯二甲醛和邻苯二胺为原料,三水合硝酸铜为模板剂,用模板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一种新的固体配合物[CuL](NO_3)_2·6H_2O。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及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等,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以邻苯二甲醛和邻苯二胺为原料,三水合硝酸铜为模板剂,用模板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一种新的固体配合物[CuL](NO_3)_2·6H_2O。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及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等,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立体结构与对称性,并对其电致变色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西佛石 络合物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