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特应性疾病相关2型炎症反应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想 郭涛 张理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6-700,共5页
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简称Th2型(2型)炎症反应,是特应性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上皮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驱动皮肤、肺和肠道等部位的屏障表面发生的2型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因此,TSL... 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简称Th2型(2型)炎症反应,是特应性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上皮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驱动皮肤、肺和肠道等部位的屏障表面发生的2型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因此,TSLP是特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参与者,有可能作为重要的药物治疗靶点。该文对TSLP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2型炎症反应的已知分子机制及其在特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进一步探讨TSLP及相关信号通路作为特应性疾病药物治疗靶点的潜在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2型炎症反应 特应性皮炎 过敏性哮喘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1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Th2型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智敏 周粉璇 +2 位作者 官鑫 钟建文 罗向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Th2型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54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健康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和治疗组。在第0、3、7天,OVA组和治疗组小鼠分别皮下注射致敏液[含100μg OVA混合...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Th2型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54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健康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和治疗组。在第0、3、7天,OVA组和治疗组小鼠分别皮下注射致敏液[含100μg OVA混合相同体积10%Al(OH)3佐剂],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后1次注射后7 d,OVA组和治疗组小鼠分别进行滴鼻激发(50μg OVA),健康对照组使用50μl生理盐水,每天激发1次。治疗组在激发2 h后,给予galectin-1(1μg/ml)进行滴鼻治疗,健康对照组和OVA组使用生理盐水(10μl),连续7 d。第22天,检测3组小鼠气道高反应;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吉氏染色后,对炎症细胞进行分类并计数;肺组织切片用HE染色后,镜下观察肺组织炎症病理变化;取眼球血,ELISA检测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Th2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以及γ干扰素(IFN-γ)、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取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气道高反应性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Penh值为2.08±0.17)较OVA组(Penh值为5.77±0.64)降低(P<0.05)。治疗组小鼠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分别为(1.33±0.52)×10^4/ml、(1.16±0.41)×10^4/ml、(1.33±0.52)×10^4/ml,与OVA组的[(7.00±1.41)×10^4/ml、(5.00±0.63)×10^4/ml、(5.50±0.84)×10^4/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HE染色切片镜检显示,OVA组小鼠支气管周围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和气道壁增厚;治疗组小鼠的肺部炎症较OVA组改善,且与健康对照组相似。血清ELISA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为0.24±0.06,IL-4、IL-5、IL-1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4.49±20.76)pg/ml、(82.82±7.71)pg/ml和(31.59±9.78)pg/ml,均较OVA组的[0.87±0.10,(442.72±14.97)、(445.18±35.60)和(434.67±9.78)pg/ml]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中的IFN-γ、IL-10、TGF-β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0.80±9.71)、(63.05±6.05)、(67.89±6.64)pg/ml,均较OVA组的[(47.28±5.01)、(23.89±2.98)、(15.49±3.75)pg/ml]提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Treg比例为(9.64±0.41)%,较OVA组的(1.81±0.48)%增加(P<0.05)。结论Galectin-1通过促进机体调节性T细胞和调节性细胞因子IFN-γ、IL-10、TGF-β的生成抑制小鼠过敏性哮喘Th2型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半乳糖凝集素-1 Th2型炎症反应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生物钟紊乱对2型炎症变应性疾病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瀚雄 程冯丽 +3 位作者 祁雪萍 王艳杰 安云芳 赵长青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生物钟是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周期性变化而进化出的内在机制。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CRD)是变应性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其可能通过影响黏膜(或皮肤)屏障及系统免疫反应,进而改变靶器官的生理病理活动,通过药物或非药物干预可缓解变... 生物钟是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周期性变化而进化出的内在机制。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CRD)是变应性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其可能通过影响黏膜(或皮肤)屏障及系统免疫反应,进而改变靶器官的生理病理活动,通过药物或非药物干预可缓解变应性疾病的进展。本文聚焦于CRD在2型炎症变应性疾病中的作用,重点探讨CRD对以变应性鼻炎(AR)、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为代表的2型炎症变应性疾病的影响,并试图从生物钟角度探讨2型炎症变应性疾病的治疗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 2型炎症反应 生物钟紊乱
下载PDF
Bach2对Th2细胞内IL-33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果 于凌昱 +1 位作者 马腾飞 刘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探讨Bach2与Th2细胞内IL-33生物学功能的关系。方法:构建Bach2基因的条件敲除小鼠(Bach2-CKO小鼠),将Bach2-CKO小鼠与正常小鼠分为两组,IL-33经鼻诱导Th2型免疫应答,对比分析两组小鼠肺部炎症情况;从小鼠脾脏中分离na?ve CD4^(+)T... 目的:探讨Bach2与Th2细胞内IL-33生物学功能的关系。方法:构建Bach2基因的条件敲除小鼠(Bach2-CKO小鼠),将Bach2-CKO小鼠与正常小鼠分为两组,IL-33经鼻诱导Th2型免疫应答,对比分析两组小鼠肺部炎症情况;从小鼠脾脏中分离na?ve CD4^(+)T细胞并诱导分化为Th2细胞;下调(或上调)细胞内Bach2表达后给予IL-33刺激,检测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IL-33显著增加Bach2-CKO小鼠肺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黏液腺分泌以及IL-4、IL-5和IL-13mRNA表达;与正常Th2细胞相比,IL-33更加显著地促进Bach2-/-Th2细胞IL-5和IL-13表达(P<0.01);上调细胞内Bach2表达显著抑制IL-33相关IL-5和IL-13表达(P<0.01)。结论:Bach2参与Th2细胞内IL-33/ST2信号通路调控,可有效抑制该细胞内IL-33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h2 IL-33 TH2细胞 Th2型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生物制剂治疗顽固性结节性痒疹1例
5
作者 许冰茹 蔡良奇 《海峡药学》 2023年第3期49-52,共4页
结节性痒疹(Prurigo Nodularis)为疣状结节性损害,分布于四肢,以小腿侧为多,常见于成年女性,2型炎症反应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度普利尤单抗可用于治疗结节性痒疹,效果显著,长期应用应注意向1型炎症反应漂移。托法替布可抑制1型炎症... 结节性痒疹(Prurigo Nodularis)为疣状结节性损害,分布于四肢,以小腿侧为多,常见于成年女性,2型炎症反应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度普利尤单抗可用于治疗结节性痒疹,效果显著,长期应用应注意向1型炎症反应漂移。托法替布可抑制1型炎症反应,效果良好,但应注意监测病毒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痒疹 1、2型炎症反应 度普利尤单抗 托法替布
下载PDF
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在MC903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样反应中的作用
6
作者 杨婷 张考苑 +3 位作者 李子卓 李旭 于波 窦侠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在特应性皮炎(AD)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J和Rag1-/-小鼠为研究对象。C57BL/6J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两侧耳部连续14 d每日涂抹卡泊三醇(MC903)以制备AD样小鼠模型,对照组仅涂抹无水乙醇,... 目的探讨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在特应性皮炎(AD)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J和Rag1-/-小鼠为研究对象。C57BL/6J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两侧耳部连续14 d每日涂抹卡泊三醇(MC903)以制备AD样小鼠模型,对照组仅涂抹无水乙醇,第15天时收集小鼠外周血血清,处死小鼠后,取耳部皮肤行组织病理检查,摘取脾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肤和脾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皮肤中ILC2比例。Rag1-/-小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处理及评估同C57BL/6J小鼠,实验组小鼠在涂抹MC903前2 d开始腹腔注射单克隆抗体CD90.2拮抗ILC2功能,隔2 d 1次,共计7次,每次300μg/150μl,其他处理同模型组,第15天时收集小鼠外周血血清,处死小鼠后,取耳部皮肤行组织病理检查,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肤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皮肤中ILC2比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结果模型组C57BL/6J小鼠耳部皮肤可见明显的红肿、干燥、结痂,HE染色可见表皮厚度增加,真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清IgE水平[(6751.016±282.324)μg/L]高于对照组[(6387.038±267.853)μg/L,P=0.007),且皮肤白细胞介素(IL)-4、IL-13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05、0.012,<0.001),而IL-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脾脏IL-4、IL-5和IL-1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01),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模型组ILC2比例(5.604±2.105)%较对照组(1.750±1.104)%明显增高(P=0.003)。在Rag1-/-小鼠中,模型组耳部皮肤也可见明显红肿、干燥、结痂,HE染色可见表皮厚度增加,真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模型组皮肤IL-4、IL-5、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和IL-3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10、0.043、0.034、0.007),而IL-13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74,0.697);模型组ILC2比例(5.165±2.436)%高于对照组[(0.835±0.578)%,P=0.014];抗体拮抗Rag1-/-小鼠ILC2后,实验组小鼠皮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HE染色可见表皮增厚减轻,真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而细胞因子表达分析显示,实验组IL-4、IL-5、IL-13、TSLP、IL-33水平与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C2参与了MC903诱导的AD样小鼠炎症反应,且该反应不依赖于适应性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TH2细胞 免疫 先天 白细胞介素类 干扰素Γ 卡泊三醇 2固有淋巴样细胞 2型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两种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方案联合激素治疗类天疱疮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金 张臻 +7 位作者 刘书韬 高海清 陈姿桦 王兰庭 杨凡萍 陈圣安 唐昶 骆肖群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分析两种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方案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类天疱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类天疱疮患者非随机分为研究组A、B及对照组1、2。研究组A予度普利尤单抗首剂600 mg皮下注射,后每两周300 mg注射;研究组B予度普利尤单抗600 mg周... 目的分析两种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方案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类天疱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类天疱疮患者非随机分为研究组A、B及对照组1、2。研究组A予度普利尤单抗首剂600 mg皮下注射,后每两周300 mg注射;研究组B予度普利尤单抗600 mg周,连续注射两周后,改为300 mg周连续注射两周,继以每两周予300 mg。研究组在治疗初始同时予小剂量激素[甲泼尼龙<0.4 mg(kg·d)]口服。对照组1仅予激素口服;对照组2采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联合口服激素。比较各组皮损控制时间、激素用量、疾病相关评分及抗体滴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B皮损控制时间(11 d)显著短于研究组A(14 d)(P<0.05),两研究组皮损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及研究组B甲泼尼龙有效控制剂量(24.6及23.4 mg d)及累积用量(376.8及334.2 mg)均分别显著低于两对照组(P<0.05),两研究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研究组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面积指数(BPDAI)评分及呈现瘙痒评分相对于基线变化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第2、4周,研究组B相关评分较基线变化显著高于研究组A。第4、6周,研究组A自身抗体BP180下降水平较单纯激素治疗组更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P<0.05)。结论度普利尤单抗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类天疱疮相较于既往系统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前4周连续进行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方案较传统注射方案,对于类天疱疮症状缓解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普利尤单抗 类天疱疮 2型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下载PDF
鼻腔中央区变应性疾病研究进展
8
作者 邹鑫源 陆美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2-1179,共8页
鼻腔中央区变应性疾病(central compartment allergic disease,CCAD)是国际上新近命名的一种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亚型,其特征在于吸入性变应原在鼻腔中央区域黏膜产生2型炎症反应。早期可表现为局限于中鼻甲、上鼻... 鼻腔中央区变应性疾病(central compartment allergic disease,CCAD)是国际上新近命名的一种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亚型,其特征在于吸入性变应原在鼻腔中央区域黏膜产生2型炎症反应。早期可表现为局限于中鼻甲、上鼻甲及鼻中隔后上部位的黏膜水肿和息肉样变,进展后可导致邻近窦口发生阻塞,形成弥漫性鼻窦炎伴鼻息肉(diffuse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给治疗带来了更多挑战。文章就CCAD临床症状、内镜和影像学表现、致敏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做一综述,总结CCAD与其他类型CRS的本质区别,为优化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区变应性疾病 慢性鼻窦炎 变应原 2型炎症反应
下载PDF
IL-25、IL-17RB、IL-4、IL-5和IL-13在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安琪 宋鹏龙 +2 位作者 姜琳琳 赵剑南 张蕾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观察IL-25、IL-17RB、IL-4、IL-5和IL-13在人慢性鼻-鼻窦炎并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几种细胞因子在慢性鼻-鼻窦炎并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35例慢性鼻-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以及2... 目的观察IL-25、IL-17RB、IL-4、IL-5和IL-13在人慢性鼻-鼻窦炎并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几种细胞因子在慢性鼻-鼻窦炎并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35例慢性鼻-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以及25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对照组)局部组织中的IL-25、IL-17RB、IL-4、IL-5和IL-13的表达情况。结果IL-25、IL-17RB、IL-4、IL-5和IL-13在慢性鼻-鼻窦炎并鼻息肉组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5、IL-17RB、IL-4、IL-5和IL-13 mRNA在慢性鼻-鼻窦炎并鼻息肉组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5、IL-17RB、IL-4、IL-5和IL-13在慢性鼻-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且参与了慢性鼻-鼻窦炎并鼻息肉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5 鼻息肉 2型炎症反应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佳慧 孟珣 +1 位作者 林瀚青 张涛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研究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cells,ILC2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2型鼻-鼻窦炎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30例... 目的研究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cells,ILC2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2型鼻-鼻窦炎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30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患者3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19例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外周血及鼻腔黏膜组织中ILC2的表达情况,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MSD)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33、IL-25、IL-5、IL-13、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嗜酸性粒细胞神经毒素(eosinophil-derived neurotoxin,EDN)的表达水平.结果鼻-鼻窦炎患者的外周血和局部鼻腔黏膜组织中的ILC2呈正相关,ILC2表达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VAS评分及CT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外周血中ILC2比例与T2型炎症因子EDN、ECP、IL-25、IL-33、IL-13、IL-5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1),上述各细胞因子在CRSwNP患者中的表达也不同程度的高于CRSsNP患者.结论初步证明ILC2在2型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ILC2及其上下游细胞因子的高表达与相关临床指标呈现相关性,ILC2可能是潜在的未来新型疗法的指导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鼻窦炎 鼻息肉 固有淋巴细胞 2型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