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相折返及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吴祥
陈珊
蔡思宇
-
机构
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
-
出处
《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90-93,共4页
-
-
关键词
特发性丁波
IC类药物
折返激动
心肌缺血
2相折返
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2相折返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齐书英
何振山
崔俊玉
-
机构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
出处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26-228,共3页
-
-
关键词
2相折返
心律失常
心电生理
异质性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331.37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心理因素致2相折返性心律失常1例
- 3
-
-
作者
王福兴
陆俊杰
汪康平
-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苏州大学附一院心内科
-
出处
《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
-
关键词
心理因素
2相折返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Q-T间期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J波和2相折返形成离子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丁绍祥
-
机构
青海省康乐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76-2678,共3页
-
文摘
J波在心电图(ECG)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向上波幅≥0.1 mV,时限≥20 ms。其发生率在正常ECG中约占2.5%~18.2%,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属于正常ECG的生理变异,称生理性J波。但在一定条件下,J波可出现增宽、增高,甚至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称病理性J波。1920年,
-
关键词
J波
2相折返
离子流
-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对心脏“2相折返”发生机制再认识
被引量:6
- 5
-
-
作者
丁绍祥
任旭爱
王青
王智杰
张永利
-
机构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
出处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10期54-56,共3页
-
文摘
2相折返是指心脏异质性在特定条件下增大时,心室肌复极非同步化增加,相邻细胞因2相动作电位时程不一,致高电位与低电位细胞并存,进而因电压梯度显著增大诱发低电位细胞再次兴奋。但心脏异质性于微小区域内并不明显,心肌细胞间复极时间差也不可能太大,邻近细胞同时处于2相平台期和可兴奋间期的可能性较小,更没有实质性折返存在。而3相动作电位电压变化幅度大,且存在超常期,易于激动与被激动,可能是二次激动的原因所在。
-
关键词
2相折返
心脏异质性
心律失常
动作电位时程
-
Keywords
phase 2 reentry
heterogeneity of the heart
arrhythmia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2相折返是触发于心肌动作电位时程2相吗?
被引量:4
- 6
-
-
作者
丁绍祥
王智杰
崔涛
-
机构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医学争鸣》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4,共4页
-
文摘
2相折返被认为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差异过大,毗邻细胞分别处于高电位2相和可兴奋间期,显著的电压梯度引起较强的电紧张性扩布,导致折返发生。但心脏异质性本身是相对宏观的概念,相邻细胞间心肌异质性并不明显,其动作电位时程的差异也不可能过大,邻近细胞间能否激动既取决于细胞跨壁电压差,也取决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即时功能状态。而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3相变化幅度大,且存在超常期,易于激动,相邻细胞间较短的动作电位时程差异即为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此,2相折返触发高电位可能更多在于心室肌动作电位3相,而非2相。
-
关键词
2相折返
心律失常
室性
心室肌3相
动作电位时程
-
Keywords
phase 2 reentry
arrhythmia, ventricular
action potential phase 3 ofventricular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2相折返真的是折返吗?
被引量:3
- 7
-
-
作者
丁绍祥
王智杰
-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医学争鸣》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39,共4页
-
文摘
2相折返是一种紊乱的心肌电活动,它是因受累及的相邻心肌细胞之间动作电位时程差异的增大,或在心肌兴奋性增高和/或传导性下降的条件下致邻近细胞高低电位并存,进而由多因素诱导并触发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是在心肌细胞激动与被激动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无序的电活动,其本质是触发活动的反复激动,并非有真正意义上的折返存在。其形成机制存在心肌异质性增大,与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缺氧等相关,在特定的神经内分泌环境中被诱发,是多数恶性心律失常形成的基础。而折返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条件,并非有心脏异质性增大,其心肌电表现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2相折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折返。
-
关键词
2相折返
室性心律失常
动作电位时程
-
Keywords
phase 2 reentry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2相折返(146)
被引量:3
- 8
-
-
作者
郭飞
-
机构
北京安贞医院
-
出处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97-397,共1页
-
文摘
自William于1887年发现并提出心脏电活动的折返现象以来,折返一直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机制。传统观点认为折返的发生均为0相折返,即折返环路上的电传导只能是0相去极化时的电位差,即相邻细胞的去极化传播只能由0相电压差引起。
-
关键词
0相折返
2相折返
Ito电流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心肌动作电位时程3相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探讨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丁绍祥
-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
出处
《医学争鸣》
CAS
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
-
文摘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尽管2相折返对理解心肌电紊乱有重要意义,但心脏异质性是相对宏观的概念,于邻近细胞间并不明显,差异也不可能过大。而相邻心肌2相高电位与可兴奋间期时间跨度过长,共存的可能性不大。心肌动作电位的3相持续时间较长且电压变化幅度较大,高电位可成为激动源,超常期又易于激动,使该期集心肌兴奋的始动性、被动性、时间差异的微观性于一体,在心脏异质性增大的基础上,于特定神经内分泌条件下,相邻细胞间较小的动作电位时间差异为心律失常发生提供了可能,即同处于3相位邻近细胞高低电位并存可能是部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所在。
-
关键词
心律失常
2相折返
电生理学
动作电位时程
-
Keywords
arrhythmia
phase 2 reentry
electrophysiology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J波综合征
被引量:7
- 10
-
-
作者
王现青
严干新
崔长琮
-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Main Line Health heart Center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心内科
-
出处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5期360-362,共3页
-
文摘
心电图上J点是指QRS波群与ST段交界处的一个突发性转折点,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复极的开始。J点之后的顿挫称为J波。由瞬时外向钾电流介导的J波,是许多临床综合征如Brugada综合征、原发性室颤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标志。J波的细胞和离子流机制在Brugada综合征,原发性室颤,甚至ST抬高的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把这些临床综合征称为J波综合征。深入了解J波综合征的内在机制对猝死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J波综合征
瞬时外向钾电流
2相折返
BRUGADA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
-
分类号
R54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J波与心脏性猝死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张莉
刘彤
-
机构
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心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0298)~~
-
文摘
J波主要是因心室外膜复极1相Ito电流相对增大,使心室肌内外膜之间产生电位差引起J点上移而形成的圆顶形心电波。高危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预警信号。
-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J波
跨壁复极离散度
Ito电流
2相折返
猝死
心脏
-
Keywords
Electrocardiography
J wave
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
I to
Phase 2 reentry
Death, sudden, cardiac
-
分类号
R541.78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对心律失常中“触发活动”的再认识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丁绍祥
-
机构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
出处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6期60-63,共4页
-
文摘
触发活动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产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心肌电活动有其自身规律,平台期除极几无可能,复极末再除极于同一心动周期邻近细胞时间跨度过大,否则并非同一心动周期触发。而心脏异质性既是心脏完成其生理功能的需要,也为特定条件下心律失常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若无心律失常发生,则最终体现的是心肌动作电位时程的改变。故在心脏异质性增大时,源于2相位邻近细胞间时间差值的累积为3相位能于较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电压梯度提供了可能,加之本身易于激动的超常期存在,使同处3相位相邻细胞高低电位并存为心律失常产生提供了合理解释,可能是触发活动的根本原因所在。
-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触发活动
2相折返
后除极
-
Keywords
arrhythmia
triggered activity
phase 2 reentry
afterdepolarization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J波与J波综合征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邓万俊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5-647,I0001,共4页
-
文摘
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变异型Brugada综合征(包括"下壁导联有明显J波的心脏性猝死","下壁导联有明显J波及ST段下斜型抬高的原发性室颤")的离子及细胞学机制相似,被称为Ito电流调节的"J波综合征",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Ito电流密度及J波大小。Ito电流密度及J波大小在诱发心律失常中起重要作用。Brugada综合征时V1~V3导联出现J波及ST抬高,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高;而早期复极综合征时V4~V6导联出现J波及ST抬高,一般认为是良性的。换句话说,累及右室的J波可能致心律失常,累及左室前侧壁的J波常是良性的,而累及左室下壁的明显J波及ST抬高对检出既往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处于心脏性猝死的高危状态具有诊断意义。
-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J波
2相折返
心律失常
-
Keywords
electrocardiography, J wave,2 phase reentry, arhythmia
-
分类号
R5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早复极综合征J波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被引量:8
- 14
-
-
作者
崔长琮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出处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25-327,共3页
-
文摘
早复极综合征J波的细胞电生理机制经历了75年的认识发展过程,可归纳为3个阶段:①认为J波属于正常变异:从1936年首次报道到90年代末;②探讨机制阶段:1990~2003年,提出J波的离子流-细胞电生理和VT/VF(2相折返)的机制;2004~2010年再提高阶段,提出了J波综合征的概念;③提出J波综合征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并将早复极综合征归人遗传性J波综合征。
-
关键词
早复极综合征
细胞学基础
J波综合征
波形
电生理机制
细胞电生理
正常变异
2相折返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获得性Brugada综合征
被引量:10
- 15
-
-
作者
郭继鸿
-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出处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
文摘
1992年,西班牙的Brugada兄弟报告了8例因室颤发生心脏性猝死而又复苏成功的一组病例(图1),这些患者的心电图V1~V3导联都存在J波、ST段及T波改变的心电网i联征,并由此而得名Brugada综合征。
-
关键词
获得性Brugada综合征
心脏性猝死
2相折返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0型Brugada波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郭继鸿
-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院
-
出处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5-232,共8页
-
文摘
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电图V1~V3导联存在着三联改变,同时还能伴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室颤及心脏性猝死。该综合征主要累及青壮年(20~50岁)的男性患者(男:女发病10:1),多数患者平素健康,猝死常为首发症状。自1991年西班牙Brugada兄弟首次报道以来,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20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的Brugada综合征并非少见。
-
关键词
O型Brugada波
2相折返
室颤
-
分类号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异牡荆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9
- 17
-
-
作者
任静娜
饶本龙
马宏昕
沙毛毛
匡怡
许正新
-
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864-486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171)
扬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XKYCX17-068)
-
文摘
探究异牡荆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的影响。该实验采用MTT检测法探究异牡荆素的安全范围,结果显示该药物的IC5010~30μmol·L^(-1),而膜片钳实验所选用的药物浓度1~3μmol·L^(-1)均在该安全范围之内。此外,采用主动脉逆行灌流单酶解法得到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引导、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并分析在给予异牡荆素(IV)前后该电流特征的变化。当IV终浓度低于0.1μmol·L^(-1)时,其对Ito无明显影响,但随着浓度的升高(≥0.3μmol·L^(-1)),Ito峰值逐渐降低[由给药前的(32.32±2.9)p A/p F分别降为(25.83±4.3)p A/p F,1μmol·L^(-1)IV和(19.51±3.5)p A/p F,3μmol·L^(-1)IV],呈现出浓度依赖性抑制现象。在1~3μmol·L^(-1)浓度内,IV使Ito的I-V曲线明显下移。激活曲线结果显示,IV可使最大半数激活电位(V1/2)向正值方向移动[给药前V1/2为(19.59±1.6)m V,给药后V1/2分别升高(22.81±1.7)m V,1μmol·L^(-1)IV;(28.86±1.4)m V,3μmol·L^(-1)IV],同时激活曲线右移。Ito稳态失活曲线的最大半数失活电位(V1/2):给药组(-61.81±1.3)m V,1μmol·L^(-1)和(-71.50±1.4)m V,3μmol·L^(-1)较给药前(-51.43±0.99)m V显著降低。而就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失活时间常数(τ)而言,给药后的τ较给药前明显升高[给药前(94.89±0.73)ms;给药后(118.5±1.5)ms,1μmol·L^(-1);(162.4±1.4)ms,3μmol·L^(-1)],IV使Ito的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提示其能延长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失活后恢复时间。异牡荆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的It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关键词
乳鼠
异牡荆素
心室肌细胞
膜片钳
2相折返
瞬时外向钾电流
-
Keywords
neonatal rat
isovitexin
ventricular myocytes
patch clamp
phase 2 reentry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异常J波伴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4
- 18
-
-
作者
杨文峰
程志玲
-
机构
湖北省财贸医院急诊科
-
出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79-283,共5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 J波与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关系。方法 对体表心电图上出现异常 J波的 4例患者进行观察及随访 ,分析其 J波发生的特点 ,探讨 J波发生的机制。 结果 本组患者均在 J波出现时伴发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和 /或心室颤动。其中例 2反复发生心脏骤停。本组 J波高大且均出现于反映左心室前壁及下壁多个导联并具有基础心率不快、QT间期不长、心率增快后 J波振幅减低或消失的特点。J波的出现常为一过性。 结论 异常 J波与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密切相关。一旦出现 ,要加强心电监护 ,随时准备电复律。本组 J波有别于
-
关键词
J波
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2相折返
-
Keywords
J wave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Phase 2 reentrh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