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选择性O-烯丙基取代反应合成2-吡啶酮衍生物
1
作者 李璐 赵盟林 +3 位作者 李娜 袁明伟 袁明龙 蒋琳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2,共7页
报道了一种有机催化合成2-吡啶酮衍生物的方法.以N-取代的3-羟基-2-吡啶酮和Morita-Baylis-Hillman(MBH)碳酸酯为原料,在亲核性有机胺催化下,经区域选择性O-烯丙基取代反应合成一系列含有2-吡啶酮片段的多官能团产物,产率51%~91%.在温... 报道了一种有机催化合成2-吡啶酮衍生物的方法.以N-取代的3-羟基-2-吡啶酮和Morita-Baylis-Hillman(MBH)碳酸酯为原料,在亲核性有机胺催化下,经区域选择性O-烯丙基取代反应合成一系列含有2-吡啶酮片段的多官能团产物,产率51%~91%.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了3-羟基-2-吡啶酮类化合物的羟基功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2-吡啶 MBH碳酸酯 胺催化 烯丙基取代 区域选择性
下载PDF
2-氯-5-氯甲基吡啶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其文 周伟善 梁金花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83-85,157,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2-氯-5-氯甲基吡啶(CCMP)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底物的合成路径,并对各种工艺路线及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其在农药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合成2-氯-5-氯甲基吡啶及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合成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2--5-氯甲基吡啶 合成路线 新烟碱类杀虫剂 应用 农药
下载PDF
抗癌药中间体2-噻吩甲酸制备新工艺研究
3
作者 姜维佳 雷伟 +2 位作者 陈杰 王青 王玉高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80,共6页
在促进剂K_(2)CO_(3)/TiO_(2)的作用下,通过二氧化碳的羧基化反应成功地将噻吩转化为2-噻吩甲酸,并优化了合成条件,考察了促进剂K_(2)CO_(3)/TiO_(2)的结构、性质对合成路线的影响。结果表明,K_(2)CO_(3)/TiO_(2)起主要促进作用的为表... 在促进剂K_(2)CO_(3)/TiO_(2)的作用下,通过二氧化碳的羧基化反应成功地将噻吩转化为2-噻吩甲酸,并优化了合成条件,考察了促进剂K_(2)CO_(3)/TiO_(2)的结构、性质对合成路线的影响。结果表明,K_(2)CO_(3)/TiO_(2)起主要促进作用的为表面无定型K_(2)CO_(3);考虑到产物的热稳定性,反应温度不宜超过300℃;产物在反应刚开始的1 h内大量生成,此后生成速率急速下降。该研究不仅开发了新颖、环保和高效的2-噻吩甲酸合成路线,还拓展了二氧化碳的高效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噻吩甲酸 抗癌药中间体 二氧化碳 羧基化 合成
下载PDF
噻吩-2,3-二羧酸的电合成
4
作者 王永琪 孙琪昕 +1 位作者 郑婕 冯柏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通过电卤化、格氏反应、间接电氧化三步合成目标产物噻吩-2,3-二羧酸。考察了电卤化过程中电流密度、温度对2-溴-3-甲基噻吩收率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电卤化试剂采用溴化钠,产品收率可达85.5%且能够更好的满足格氏反...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通过电卤化、格氏反应、间接电氧化三步合成目标产物噻吩-2,3-二羧酸。考察了电卤化过程中电流密度、温度对2-溴-3-甲基噻吩收率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电卤化试剂采用溴化钠,产品收率可达85.5%且能够更好的满足格氏反应中底物活泼性的考究。通过格氏反应合成了3-甲基-2-噻吩羧酸,主要对其反应时间与收率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较优反应时间为6 h,产品收率最高达87.8%。以间接电氧化法合成噻吩-2,3-二羧酸,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温度、基质氧化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较优工艺下收率为87.6%。噻吩-2,3-二羧酸的整个电合成的过程中均无采用传统有毒有害的卤化剂与氧化剂,对环境友好,三废排放少,且过程简单,产物易分离,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合成 电卤化 格氏反应 噻吩-2 3-二羧酸 医药中间体
下载PDF
2,3-二氯吡啶合成反应热危险性研究
5
作者 刘倩倩 崔云云 +3 位作者 李佳悦 任硕 钱华 李芳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44-47,53,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绝热加速量热仪(ARC)、Gaussian09软件和反应量热仪(RC1e)对原料、产物的热分解情况以及反应过程的热效应进行研究,并展开绝热分解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总放热量为28.39 kJ,绝热温升ΔT_(ad)为28.15 K...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绝热加速量热仪(ARC)、Gaussian09软件和反应量热仪(RC1e)对原料、产物的热分解情况以及反应过程的热效应进行研究,并展开绝热分解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总放热量为28.39 kJ,绝热温升ΔT_(ad)为28.15 K,最高合成反应温度MTSR为254℃,技术最高温度MTT为227℃。反应后物料在绝热分解过程中存在两段放热,其中第二段为主要放热段,对其进行绝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得到活化能Ea为729.97 kJ/mol,指前因子A为4.57×10^(68)s^(-1),并求得TD24为23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氯吡啶 加氢反应 热危险性 动力学
下载PDF
含2,6-双(咪唑-2-基)吡啶的铕(Ⅲ)和铽(Ⅲ)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水溶性发光性能
6
作者 王文思 梁海潮 康舒铭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525-533,共9页
稀土发光材料因具有尖锐的荧光发射峰、较长的荧光寿命和色谱纯度高等优点,使其在发光传感、生物探针和防伪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由Eu^(3+)和Tb^(3+)与2,6-双(咪唑-2-基)吡啶(PyBim,L)合成了2种新型水溶性单核镧系离子配合物(EuL_(3))Cl... 稀土发光材料因具有尖锐的荧光发射峰、较长的荧光寿命和色谱纯度高等优点,使其在发光传感、生物探针和防伪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由Eu^(3+)和Tb^(3+)与2,6-双(咪唑-2-基)吡啶(PyBim,L)合成了2种新型水溶性单核镧系离子配合物(EuL_(3))Cl_(3)和(TbL_(3))Cl_(3)。固态配合物(EuL_(3))Cl_(3)和(TbL_(3))Cl_(3)是等结构的,并且均结晶在斜方晶系Pcca空间群。(EuL_(3))Cl_(3)晶胞参数为:a=1.9111(11)nm,b=1.1406(6)nm,c=1.9470(10)nm,β=90°。(TbL_(3))Cl_(3)晶胞参数为:a=1.9123(3)nm,b=1.1381(2)nm,c=1.9412(4)nm,β=90°。中心镧系元素离子通过3个PyBim配体的氮原子形成九配位的配合物,接近三帽三棱柱(D_(3h))的局部对称性。此外,通过紫外和荧光光谱仪测定2种配合物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发射强度均随配合物浓度增大而增强,且呈线性关系。配合物(EuL_(3))Cl_(3)和(TbL_(3))Cl_(3)的紫外吸收强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说明其在水中具有良好溶解性。2种配合物具有高荧光发射性,(EuL_(3))Cl_(3)的量子产率为17.57%±0.01%,(TbL_(3))Cl_(3)的量子产率为16.02%±0.01%,说明PyBim配体可以作为吸收和传输光能的有效天线,敏化配位的镧系元素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配合物 荧光性能 水溶性 2 6-双(咪唑-2-基)吡啶 合成 晶体结构 三帽三棱柱
下载PDF
1-(5-溴吡啶-2-基)环丙烷羧酸甲酯的合成
7
作者 刘万兴 曹翠莲 +2 位作者 刘秀峥 陈文文 王凯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2-(5-溴-2-吡啶)乙腈和1,2-二溴乙烷为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经过烷基化反应获得1-(5-溴吡啶-2-基)环丙烷-1-腈(3),水解反应生成1-(5-溴吡啶-2-基)环丙烷羧酸(2),酯化反应生成1-(5-溴吡啶-2-基)环丙烷羧酸甲酯(1)。优化反应条件为:... 以2-(5-溴-2-吡啶)乙腈和1,2-二溴乙烷为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经过烷基化反应获得1-(5-溴吡啶-2-基)环丙烷-1-腈(3),水解反应生成1-(5-溴吡啶-2-基)环丙烷羧酸(2),酯化反应生成1-(5-溴吡啶-2-基)环丙烷羧酸甲酯(1)。优化反应条件为:投料比n(1,2-二溴乙烷)∶n(2-(5-溴-2-吡啶)乙腈)=1.02∶1.00,n(氢氧化钾)∶n(3)=3.0∶1.0,溶剂二甲基亚砜用量1.8 L,双氧水滴加时间2.0 h,结晶温度-15℃,pH为8.0。优化条件下目标化合物1收率69.5%,纯度98.6%(HPLC)。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熔点和1H NMR表征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吡啶)乙腈 1 2-二溴乙烷 合成 核磁
下载PDF
固体添加剂2-(噻吩-2-亚甲基)丙二腈的合成及其有机光伏性能
8
作者 沈星星 罗丹 +4 位作者 何源 杨述 谢家平 侯文龙 韩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为了提高有机光伏器件性能,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固体添加剂2-(噻吩-2-亚甲基)丙二腈(SAT),并测试了其对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共混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移了14 nm,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而... 为了提高有机光伏器件性能,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固体添加剂2-(噻吩-2-亚甲基)丙二腈(SAT),并测试了其对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共混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移了14 nm,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而且,薄膜的结晶度更高,形成的相分离形貌更加均匀,分子堆叠更加有序,有利于激子分离和电荷传输。与未使用SAT优化的器件相比,当SAT的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开路电压由0.85 V降低至0.83 V,短路电流由21.15 mA/cm^(2)提升至23.58 mA/cm^(2),填充因子由65.70%提升至71.17%,能量转换效率由11.89%提升至1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固体添加剂 2-(噻吩-2-亚甲基)丙二腈 光伏性能
下载PDF
2,2′-联吡啶合成工艺研究
9
作者 蒋伟 赵运明 +2 位作者 吴凤培 夏诗宽 刘敏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以NiAPO-34分子筛为催化剂,固定床为反应器,采用吡啶为原料偶联反应合成2,2′-联吡啶。系统考查了金属含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空速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反应条件。在NiO∶Al_(2)O_(3)摩尔比为0.06∶1,催化剂用量70%,... 以NiAPO-34分子筛为催化剂,固定床为反应器,采用吡啶为原料偶联反应合成2,2′-联吡啶。系统考查了金属含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空速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反应条件。在NiO∶Al_(2)O_(3)摩尔比为0.06∶1,催化剂用量70%,反应温度为400℃,反应压力为0.6 MPa,空速为0.6 h-1的最优条件下,2,2′-联吡啶收率和选择性最高,分别为83%和90.2%。该工艺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PO-34 分子筛 吡啶 偶联反应 固定床 2 2-吡啶
下载PDF
基于哨兵-2数据的白岗岩型铀矿构造蚀变特征研究——以纳米比亚罗辛矿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鼎 周觅 +1 位作者 王俊虎 郭帮杰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85-293,共9页
白岗岩型铀矿是重要的铀矿资源,但针对该类铀矿典型矿床遥感特征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文章以纳米比亚罗辛铀矿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矿区哨兵-2遥感影像,总结了矿区典型蚀变矿物的光谱吸收特征,建立了针对矿区地质体的增强与构造解译方法... 白岗岩型铀矿是重要的铀矿资源,但针对该类铀矿典型矿床遥感特征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文章以纳米比亚罗辛铀矿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矿区哨兵-2遥感影像,总结了矿区典型蚀变矿物的光谱吸收特征,建立了针对矿区地质体的增强与构造解译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大气校正与几何校正,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等方法,提取了铁染、羟基和碳酸盐化蚀变信息。结果表明,罗辛铀矿中碳酸盐化蚀变在空间上与卡里毕比组的分布较为一致。通过选取合理的阈值,识别出与铀成矿相关的含大理岩地层。同时,对图像进行增强,并利用建立的构造解译方法,对罗辛铀矿的构造进行了识别。经野外查证,发现遥感识别构造、蚀变与野外查证结果一致,说明利用哨兵-2数据可以对白岗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与控矿要素进行识别,进而为铀矿勘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2 罗辛铀成矿区 蚀变特征 构造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凯 汪麟 +3 位作者 胡广全 范婷婷 何非 程诚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观察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就诊后确诊AMI合并T2DM患者180例,根据入院... 目的观察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就诊后确诊AMI合并T2DM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后降糖方案分为对照组(79例,给予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等药物)和观察组(101例,给予达格列净或恩格列净)。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小于对照组[(7.4±1.6)×10^(9)/L比(8.7±1.6)×10^(9)/L],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优于对照组[(-0.527±1.462)mm比(1.359±2.111)mm](均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2/37)比25.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SGLT-2i较其他降糖药物12个月内能改善AMI合并T2DM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且能减轻该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2-甲基吡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徐卫东 郑骏 +1 位作者 邵汝英 王伟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49-151,155,共4页
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2-甲基吡啶的分析方法,选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并通过测定质量浓度在0.2~5.0 mg/L 2-甲基吡啶标准溶液绘制标曲,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曲线线性较好,相关系数≥0.999 9。实验数据表明该测试方法无需... 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2-甲基吡啶的分析方法,选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并通过测定质量浓度在0.2~5.0 mg/L 2-甲基吡啶标准溶液绘制标曲,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曲线线性较好,相关系数≥0.999 9。实验数据表明该测试方法无需萃取、浓缩等预处理步骤,精密度、检测准确性高,相关性强,且加标回收率在96%~113%之间。并通过实验探究样品pH值、采集样品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pH值的提升,响应值逐渐增加,随着样品保存时间的增加,2-甲基吡啶检出值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检测 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法 2-甲基吡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vWF及ET-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三江 张秀卿 +3 位作者 王鹏 连烨 金晓 刘善贤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9-285,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重度TBI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8岁;年龄32~60岁,平均43.7岁。根据TBI后24 h内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凝血正常组(74例)和凝血障碍组(32例)。比较两组重度TBI患者临床资料和入院次日清晨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α2-AP、vWF、ET-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α2-AP、vWF、ET-1水平对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GCS、入院头部最高AIS和入院时平均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7)岁vs.(42.8±4.2)岁、(6.7±1.1)分vs.(7.2±0.9)分、(4.6±0.8)分vs.(3.7±0.6)分、(84.1±11.2)mmHg vs.(91.0±9.7)mmHg],P<0.05。凝血障碍组TBI患者PT、APTT和INR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血浆α2-AP、vWF、ET-1水平高于凝血正常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凝血正常组[(27.9±3.4)s vs.(12.0±1.9)s、(66.4±5.8)s vs.(36.2±2.3)s、1.6±0.2 vs.1.0±0.1、(67.8±8.2)mg/L vs.(19.3±2.4)mg/L、(162.5±24.6)%vs.(94.8±10.4)%、(65.1±5.2)mg/L vs.(41.6±3.9)mg/L、(2.6±0.3)g/L vs.(3.9±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与PT呈强正相关(r=0.723、0.528、0.586,P<0.05),与APTT呈强正相关(r=0.646、0.572、0.585,P<0.05),与INR呈强正相关(r=0.592、0.507、0.548,P<0.05),与FIB呈强负相关(r=-0.653、-0.672、-0.5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降低(OR=2.593,95%CI:1.018~6.606,P<0.05)、α2-AP水平升高(OR=3.019,95%CI:1.107~8.236,P<0.05)和vWF水平升高(OR=2.729,95%CI:1.028~7.243,P<0.05)为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α2-AP、vWF、ET-1预测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887(95%CI:0.805~0.969,P<0.05)、0.828(95%CI:0.734~0.922,P<0.05)和0.807(95%CI:0.695~0.918,P<0.05),联合检测的AUC为0.912(95%CI:0.854~0.970,P<0.05),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7.14%。结论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和ET-1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血浆α2-AP、vWF水平升高为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血浆α2-抗纤溶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抑菌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D-柠檬烯、2-茨醇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鑫 帅维维 +1 位作者 唐喆 唐燕燕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目的:采用抑菌实验研究蛇床子-冰片药对成分中的D-柠檬烯及2-茨醇的体外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并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D-柠檬烯和2-茨醇治疗念珠菌病的核心靶点和通路。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研究对象,K-B纸片扩散法分别测定0.5、1.0、1.5 mg的D... 目的:采用抑菌实验研究蛇床子-冰片药对成分中的D-柠檬烯及2-茨醇的体外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并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D-柠檬烯和2-茨醇治疗念珠菌病的核心靶点和通路。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研究对象,K-B纸片扩散法分别测定0.5、1.0、1.5 mg的D-柠檬烯、2-茨醇、制霉菌素的药液抑菌圈直径;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D-柠檬烯、2-茨醇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两两联用的MIC,计算出联合抑菌分数(FIC)。通过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D-柠檬烯、2-茨醇的有效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念珠菌病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Venny软件获得两种化学成分和念珠菌病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9. 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D-柠檬烯的MIC为5 mg/mL,2-茨醇的MIC为2.5 mg/mL。D-柠檬烯与2-茨醇联用的FIC指数为0.75,呈相加作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两种成分相关作用靶点152个,疾病靶点893个,两者交集靶点为24个;网络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雌激素受体(ESR1)等;KEGG分析得到核心通路为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C-type lectin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 signaling pathway)、催乳素信号通路(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等。结论:D-柠檬烯、2-茨醇对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且2种组分药物联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初步提示D-柠檬烯、2-茨醇可能通过作用于TNF、PPARG、ESR1等核心靶点调控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C-type lectin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 signaling pathway)等以治疗念珠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D-柠檬烯 2-茨醇 抑菌实验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指标、IL-2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静 孙旭 +2 位作者 易宣洪 汪萍 王志武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科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放疗结束后3个月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放射性肺炎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放疗前与放疗结束后3个月生存质量、免疫指标、IL-2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高于放疗前(P<0.05);治疗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K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CD3+、CD4+和CD4+/CD8+高于放疗前(P<0.05),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CD3+、CD4+/CD8+较放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血清IL-2水平高于放疗前,而TNF-α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血清IL-2水平和TNF-α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改善部分免疫指标水平,减轻细胞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燥救肺汤 痰热清注射液 放射性肺炎 免疫功能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一株3,5,6-三氯-2-吡啶酚降解菌Delftia sp.DFT的分离鉴定及降解途径研究
16
作者 贾楠 岳彩旭 +3 位作者 吕雪茹 王雪婷 丁宁 王圣惠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100,共12页
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农药残留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的有效方法,但其降解机制并不清楚。为探究TCP完整的代谢途径和降解机制。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田土壤中分离了一株TCP降解细菌,并分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检... 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农药残留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的有效方法,但其降解机制并不清楚。为探究TCP完整的代谢途径和降解机制。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田土壤中分离了一株TCP降解细菌,并分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检测了菌株的降解性能,并鉴定了其代谢产物。该菌株为Delftia sp.DFT菌,它能在48 h内对50 mg/L的TCP降解率达34.28%,同时也能降解3,5-二氯-2-吡啶醇、6-氯-2-吡啶醇和2-羟基吡啶等其他氯代吡啶类化合物。在降解TCP过程中,共鉴定了12种不同的TCP代谢产物。初步推测水解-氧化脱氯途径、还原脱氯途径、反硝化及烷基化途径可能共同参与了菌株DFT对TCP的降解。据文献调研,这是首次在Delftia sp.菌中发现有四种可能的TCP代谢途径的报道,这为纯培养物中的TCP降解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 6-三氯-2-吡啶 降解菌 分离鉴定 代尔夫特菌 降解途径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致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鑫 张蔚 王睿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4-19,共6页
目的 分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致2型糖尿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GLP-1RA致2型糖尿病... 目的 分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致2型糖尿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GLP-1RA致2型糖尿病患者ADR个案报道并整理分析。结果 收集个案报道102例,GLP-1RA引发ADR未见显著性别差异,ADR多发生于用药3个月内,可引发皮肤、皮下组织系统、胃肠系统、肾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结论 临床应用GLP-1RA过程中应加强用药监护,尤其对既往存在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以防严重ADR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2型糖尿病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哨兵-2”卫星影像及C2RCC算法在太湖冬春季水色分析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旭文 张悦 +6 位作者 姜晟 王甜甜 崔嘉宇 纪轩禹 陈冰 魏玉强 陈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82,共12页
利用太湖2019—2022年冬春季“哨兵-2”卫星10 m分辨率的MSI影像和SNAP软件C2RCC(Case 2 Regional CoastColour)模块,以适合浑浊、富营养程度较高、光学复杂的“二类水体”的C2X-nets为模式,开展太湖叶绿素a、总悬浮物浓度、透明度等水... 利用太湖2019—2022年冬春季“哨兵-2”卫星10 m分辨率的MSI影像和SNAP软件C2RCC(Case 2 Regional CoastColour)模块,以适合浑浊、富营养程度较高、光学复杂的“二类水体”的C2X-nets为模式,开展太湖叶绿素a、总悬浮物浓度、透明度等水色参数反演。结果表明:冬春季太湖各湖区叶绿素a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但4月中旬起有明显抬升;太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总悬浮物浓度较高,表明这些湖区易受风浪影响,造成沉积物再悬浮;太湖东部沿岸区、北部湖湾及东太湖遥感反演的水体清澈度较高,可能与这些湖区冬春季沉水植物菹草的分布有关,菹草生长对水质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总体来看,基于C2X-nets模式的C2RCC反演算法从较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中提取的水色信息,能有效反映太湖冬春季水色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湖体生态状况及动态变化的长期监测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2 遥感 C2RCC算法 水色反演 太湖
下载PDF
miR17-92簇在痛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冯丹 姜蓉琼 +5 位作者 杨桂钊 张惠 王丹 刘静 余成秀 袁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I0016,I0017,共9页
目的:探讨miR17-92簇各成员在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预测其可能靶点及作用通路,评估其在痛风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7例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患者22例... 目的:探讨miR17-92簇各成员在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预测其可能靶点及作用通路,评估其在痛风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7例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患者22例,间歇期痛风(IG)患者45例,对照组选取3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HC)。RT-qPCR检测miR17-92簇、IFN-γ、IL-10及JAK-STAT通路部分成员表达,收集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miR17、miR18a、miR19a、miR20a、miR19b在AG、IG、HC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8.753,P<0.05;H=6.338,P<0.05;H=6.523,P<0.05;H=9.061,P<0.05;H=9.729,P<0.01)。JAK3、STAT2在AG、IG、HC三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349,P<0.01;H=14.801,P<0.01)。IFN-γ在三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734,P<0.05)。AG患者miR18a表达与IBIL、Crea、MO、HGB呈负相关,miR19a表达与TC、UA、HGB呈负相关,miR20a表达与Crea呈负相关,miR19b表达与UA、HGB呈负相关。IG患者miR17表达与IBIL、WBC、LY、MO均呈负相关,miR18a表达与ALP呈正相关,miR19a表达与TC、UA呈负相关,miR20a表达与ADA、UA呈负相关。结论:miR17-92簇可能通过靶向JAK-STAT通路调控痛风发生发展、参与痛风临床生理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miR17-92 JAK-STAT通路 JAK3 STAT2 IFN-Γ
下载PDF
溶胶-凝胶SiO_(2)减反膜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沈斌 张旭 +2 位作者 熊怀 李海元 谢兴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碱催化溶胶-凝胶多孔SiO_(2)减反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及抗激光损伤性能,是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与光学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低,使得膜层易发生接触破坏。本研究以“神光II”高功率激光装置溶胶-凝胶多孔SiO_(2)减反膜为基... 碱催化溶胶-凝胶多孔SiO_(2)减反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及抗激光损伤性能,是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与光学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低,使得膜层易发生接触破坏。本研究以“神光II”高功率激光装置溶胶-凝胶多孔SiO_(2)减反膜为基础,通过提拉法在其表层涂覆致密的SiO_(2)薄层后得到机械强度提升的双层SiO_(2)减反膜(SiO_(2)-MTES),并与常用的单层氨固化SiO_(2)减反膜(SiO_(2)-HMDS)进行相关应用性能的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涂覆SiO_(2)-MTES的熔石英在约800 nm处的峰值透过率大于99.6%,运用1-on-1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测得该双层SiO_(2)减反膜的零几率激光损伤阈值为51.9 J/cm^(2)(1064 nm,9.1 ns),与涂覆SiO_(2)-HMDS的性能相当。同时,SiO_(2)-MTES膜层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17.3°,且在相对湿度大于90%的高湿环境中膜层的透过率较稳定。多次擦拭实验结果表明SiO_(2)-MTES的耐摩擦机械强度明显优于SiO_(2)-HMDS,有效提升了膜层与光学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减反膜 SiO_(2) 机械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