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N-二甲基-6-酰胺-吡啶-2-羧酸与铀酰离子的配位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超 杨琪 +3 位作者 杨雅婷 柳倩 田国新 杨素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0-1338,共9页
N,N-二甲基-6-酰胺-吡啶-2-羧酸(DMAPA,HL)是一种多齿吡啶羧酸类配体,可通过酰胺的羰基氧原子、吡啶环氮原子、羧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本工作通过水溶液体系的荧光光谱滴定、电位滴定、拉曼光谱滴定和配合物晶体结构测定等方法研究... N,N-二甲基-6-酰胺-吡啶-2-羧酸(DMAPA,HL)是一种多齿吡啶羧酸类配体,可通过酰胺的羰基氧原子、吡啶环氮原子、羧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本工作通过水溶液体系的荧光光谱滴定、电位滴定、拉曼光谱滴定和配合物晶体结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DMAPA与UO2+2的配位化学。研究发现,在水溶液中,DMAPA除了以脱质子的形式(L^(-))与UO_(2)^(2+)形成UO_(2)^(L+)和UO_(2)^(L2)两种配合物外,也可以不脱质子的DMAPA中性分子形式(HL)与UO_(2)^(2+)形成UO_(2)(HL)^(2+)配合物。在此基础上,引入HEDTA为竞争配体,通过电位滴定法重新测定了UO_(2)^(L+)和UO_(2)L_(2)两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0^(5.45±0.06)和10^(7.67±0.10);并通过荧光光谱滴定测定了新确认的UO_(2)(HL)^(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10 ^(6.32±0.09)。通过比较晶体配合物UO_(2)L_(2)的拉曼光谱与水溶液体系中UO_(2)L^(+)和UO_(2)(HL)^(2+)的拉曼光谱,确定水溶液中两种配合物中L^(-)和HL的配位模式相同,二者均以三齿配体的形式与UO_(2)^(2+)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6-酰胺-吡啶-2-羧酸 铀酰离子 稳定常数 荧光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吡啶-2-羧酸的Dy(Ⅲ)和Tm(Ⅲ)配合物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小双 高学智 +3 位作者 王睿 杨燕红 梁家维 李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60-1368,共9页
以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Htpc)与DyCl_(3)·6H_(2)O、TmCl_(3)·3H_(2)O构筑了2种异质同晶的单核配合物[M(tpc)_(3)(H_(2)O)_(3)]·H_(2)O,其中M=Dy(1)、Tm(2)。配合物1和2均为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中心金属离子为... 以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Htpc)与DyCl_(3)·6H_(2)O、TmCl_(3)·3H_(2)O构筑了2种异质同晶的单核配合物[M(tpc)_(3)(H_(2)O)_(3)]·H_(2)O,其中M=Dy(1)、Tm(2)。配合物1和2均为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中心金属离子为八配位且形成了轻微扭曲的十二面体构型。温度梯度下的荧光和紫外测试表明,2种配合物均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发生静态猝灭作用,猝灭常数(K_(sv))为10^(5)~10^(6)L·mol^(-1)。配合物与BSA结合过程的ΔH和ΔS均为正值,说明疏水作用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5℃时,2种配合物与BSA结合常数约为104L·mol^(-1),表明二者与BSA的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 牛血清白蛋白 静态猝灭
下载PDF
吡啶-2-羧酸钴制备、表征及羰化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光兴 梅付名 +2 位作者 王俊义 黄汉明 莫婉玲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研究了吡啶 2 羧酸钴的合成方法 ,并用IR、TG DSC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催化羰化实验结果表明 ,吡啶羧酸钴对甲醇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浓度为 0 0 1 2mol·dm- 3,1 2 0℃ ,2 0MPa ,CO与O2 ... 研究了吡啶 2 羧酸钴的合成方法 ,并用IR、TG DSC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催化羰化实验结果表明 ,吡啶羧酸钴对甲醇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浓度为 0 0 1 2mol·dm- 3,1 2 0℃ ,2 0MPa ,CO与O2 进气分压比 2∶1 ,反应时间 8h的条件下 ,甲醇转化率为 8 38% ,碳酸二甲酯选择性大于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羧酸 羰化 碳酸二甲酯 合成 催化活性
下载PDF
硝酸铽与1,1,1',1'-四(吡啶-2-羧酸酯基)联三甲基丙烷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4
4
作者 蒋维 唐瑜 +2 位作者 徐丽 刘伟生 谭民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90-1694,共5页
Solid complex of terbium nitrate with a novel tetrapodal ligand, 1,1,1′,1′-tetra(2-pyridinecarboxylester)-di(trimethylpropane) was prepared. This new complex with the formula of [TbL(NO3)](NO3)2·2H2O was charac... Solid complex of terbium nitrate with a novel tetrapodal ligand, 1,1,1′,1′-tetra(2-pyridinecarboxylester)-di(trimethylpropane) was prepared. This new complex with the formula of [TbL(NO3)](NO3)2·2H2O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ivity, 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 1′-四(吡啶-2-羧酸酯基)联三甲基丙烷 铽配合物 荧光性质
下载PDF
吡啶-2-羧酸钴的制备及催化羰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光兴 王俊义 《化学试剂》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7-238,223,共3页
关键词 吡啶-2-羧酸 制备 羰化反应 催化性能
下载PDF
取代咪唑并[1,2-a]吡啶-2-羧酸的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张慧东 陈秋宇 +1 位作者 张霞 高铭远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通过比较文献报道的方法,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限制条件,对原有取代咪唑并[1,2-a]吡啶-2-羧酸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产品合成的新方法,并运用核磁、红外、质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进一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合成路线等方法,使... 通过比较文献报道的方法,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限制条件,对原有取代咪唑并[1,2-a]吡啶-2-羧酸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产品合成的新方法,并运用核磁、红外、质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进一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合成路线等方法,使各个种类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均具有普遍性,从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其在药物合成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咪唑并[1 2-a]吡啶-2-羧酸 6--咪唑并[1 2-a]吡啶-2-羧酸 6-硝基-咪唑并[1 2-a]吡啶-2-羧酸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吡啶-2-羧酸合成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世杰 舒远杰 +1 位作者 范松康 李旭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39-941,共3页
毗啶-2-羧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用途非常广泛。本文对合成该物质所用的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吡啶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收率,减少了后处理的时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用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毗啶时,将水的相对用量... 毗啶-2-羧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用途非常广泛。本文对合成该物质所用的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吡啶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收率,减少了后处理的时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用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毗啶时,将水的相对用量由文献报道的约400ml减少为150ml,相应的将反应的温度由100℃降到80℃后,收率可达56.2%,高于文献报道的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吡啶-2-羧酸 合成 工艺改进
下载PDF
二(吡啶-2-羧酸)钴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8
作者 余章龙 郑德伦 汪庆祥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2-77,共6页
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循环伏安法、常规脉冲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一种吡啶类钴配合物[Co(PC)2(H2O)2](PC=吡啶-2-羧酸)与DNA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探讨了该钴配合物与DNA二者之间结合模式、结合机理及结合参数等.循环伏安法发现该配... 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循环伏安法、常规脉冲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一种吡啶类钴配合物[Co(PC)2(H2O)2](PC=吡啶-2-羧酸)与DNA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探讨了该钴配合物与DNA二者之间结合模式、结合机理及结合参数等.循环伏安法发现该配合物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经数值分析可知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比值Ipa/Ipc=0.5,且峰电位差ΔEp=72 mV,表明该配合物在金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过程为准可逆过程.随着DNA的加入,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发生了显著的减小,且式电位发生正移,表明二者之间通过嵌插方式发生了相互作用.配合物还原态与氧化态与DNA结合平衡常数比K2+/K3+=2.6,表明还原态的配合物与DNA之间结合能力是氧化态的2.6倍,符合嵌入模式的特征.常规脉冲伏安法考察了不同浓度DNA对配合物电化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o(PC)2(H2O)2]与DNA的结合常数K为9.4×104L/mol,显示出了中等强度的结合能力.计时库仑法进一步显示,当配合物与DNA作用后形成高分子量的复合物后扩散系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羧酸 钴配合物 嵌插作用 DNA 电化学
下载PDF
2-氰基-4-吡啶羧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门靖 丁志新 +1 位作者 曹卫凯 安敏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8年第2期55-58,共4页
对2-氰基-4-吡啶羧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2-甲基-4-吡啶羧酸甲酯(2)为起始原料,经氧化、酰胺化、脱水3步反应制备了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53.0%。通过单因素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投料比、析晶温度、反应时间... 对2-氰基-4-吡啶羧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2-甲基-4-吡啶羧酸甲酯(2)为起始原料,经氧化、酰胺化、脱水3步反应制备了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53.0%。通过单因素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投料比、析晶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n(2)∶n(高锰酸钾)=1.0∶2.5,析晶温度为0~5℃;n(2-羧基-4-吡啶羧酸甲酯)∶n(二氯亚砜)=1.0∶1.4,反应时间为5~6 h;脱水反应选择三氟乙酸酐-三乙胺体系作为脱水剂。工艺过程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放大生产,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4-吡啶羧酸甲酯 2-氰基-4-吡啶羧酸甲酯 三氟乙酸酐-三乙胺
下载PDF
吡啶-2-羧酸铬的制备研究
10
作者 薛建锋 朱小刚 +3 位作者 刘芳 卢乐 徐笑天 俞新南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55-58,共4页
采用2-氰基吡啶为主要原料,经过水解,直接络合得到吡啶-2-羧酸铬。确定了络合反应的物质的量比,n (吡啶-2-羧酸)∶n (三氯化铬)=1.01∶1,回流反应,络合pH在5~7。产品质量分数达到99.7%(HPLC)以上。以2-氰基吡啶计,吡啶-2-羧酸铬收率99%... 采用2-氰基吡啶为主要原料,经过水解,直接络合得到吡啶-2-羧酸铬。确定了络合反应的物质的量比,n (吡啶-2-羧酸)∶n (三氯化铬)=1.01∶1,回流反应,络合pH在5~7。产品质量分数达到99.7%(HPLC)以上。以2-氰基吡啶计,吡啶-2-羧酸铬收率99%。该工艺不需提取吡啶-2-羧酸中间体,反应液直接络合,缩短了制备流程,工艺条件稳定可控,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羧酸 络合 水解 2-氰基吡啶
下载PDF
中间体2-乙酰基-吡啶-3-羧酸的制备工艺
11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中间体 2-乙酰基-吡啶-3-羧酸 制备工艺 玉米田 除草剂 氟吡草腙
下载PDF
二(2-吡啶甲酸)二苯基锡(Ⅳ)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张如芬 马春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7-290,共4页
The complex(2-pyridinecarboxylato) 2 diphenyltin?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2-pyridinecarboxylic acids with the diphenyltin?oxide.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 The complex(2-pyridinecarboxylato) 2 diphenyltin?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2-pyridinecarboxylic acids with the diphenyltin?oxide.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2 1 /n,a=1.46504(19)nm,b=1.01225(13)nm,c=1.45406(19)nm,β=94.849(2)°,Z =4,R 1 =0.0285,w R 2 =0.0672.In this complex,the tin ato m rendered six-coordinate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 geometry.Eac h central tin atom is surrounded equatorial by two oxygen atoms coming fro m two carboxyl groups,one nitrogen atom c oming from pyridinyl group and one carbon atom of the penyl group and axially by one carbon atom of the phenyl group and one nitrogen atom coming from pyridinyl group.CCDC:180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2-吡啶羧酸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氯苄双羰化合成苯丙酮酸新型催化剂吡啶—2—羧酸钴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光兴 蔡华强 张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实验发现吡啶-2-羧酸钴是氯苄双羰化合成苯丙酮酸的新颖催化剂.在水和1,4-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当T=353 K,p=2.4 mPa,V(H2O):V(dioxane)=1:1.1,氧化钙与氯苄克分子比为1.00,氯苄与吡啶-2-羰酸钴的摩尔比为1:0.05时,氯苄转化率为74.5%,选... 实验发现吡啶-2-羧酸钴是氯苄双羰化合成苯丙酮酸的新颖催化剂.在水和1,4-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当T=353 K,p=2.4 mPa,V(H2O):V(dioxane)=1:1.1,氧化钙与氯苄克分子比为1.00,氯苄与吡啶-2-羰酸钴的摩尔比为1:0.05时,氯苄转化率为74.5%,选择性达99%,苯丙酮酸产率为73.8%.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苯丙酮酸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并使用IR,UV,GC-MS等对产物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酸 双羰化 吡啶-2-羧酸 催化剂 合成 氯苄
下载PDF
吡啶羧酸与铜(Ⅱ)螯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清禄 陈强 +2 位作者 黄志坚 李建生 蔡碧琼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19,共4页
合成的吡啶-3-羧酸(烟酸)铜(Ⅱ)配合物和吡啶-2-羧酸(吡啶甲酸)铜(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衍射等对其配位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合成的烟酸铜和吡啶甲酸铜,其配体均通过吡啶氮和羧基氧与铜(Ⅱ... 合成的吡啶-3-羧酸(烟酸)铜(Ⅱ)配合物和吡啶-2-羧酸(吡啶甲酸)铜(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衍射等对其配位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合成的烟酸铜和吡啶甲酸铜,其配体均通过吡啶氮和羧基氧与铜(Ⅱ)同时配位形成双齿螯合物.烟酸铜具有2个六员螯合环[Cu(Nic)2,Nic-为烟酸根],属单斜长方体晶系;吡啶甲酸铜具有2个五员螯合环[Cu(Pic)2,Pic-为吡啶甲酸根],属三斜长方体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3-羧酸(烟酸)铜 吡啶-2-羧酸(吡啶甲酸)铜 配位结构 双齿螯合物
下载PDF
一个新的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Ni(pyridine-2-carboxylate)2]n·2nH2O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秀梅 牛艳玲 +1 位作者 刘博 周实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Ni(pyridine-2-carboxylate)2]n.2nH2O,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5.1284(6)nm,b=7.6346(9)nm,c=9.2295(1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Ni(pyridine-2-carboxylate)2]n.2nH2O,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5.1284(6)nm,b=7.6346(9)nm,c=9.2295(11)nm,α=74.902(2)°,β=84.347(2)°,γ=71.442(2)°,V=330.70(7)nm3,化学式为C12H12NiN2O6,Mr=338.95,Dc=1.702g/cm3,μ(Mo,Kα)=1.497mm-1,F(000)=174,Z=1,R=0.0333,wR=0.0384((I>2σ(I)).并且该配合物通过O—H…O和C—H…O氢键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超分子网状结构 吡啶-2-羧酸
下载PDF
新型二维无机-有机骨架晶体材料Zn_3(PTC)_2(H_2O)_8·4H_2O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歌 刘秀杰 +5 位作者 方千荣 朱广山 辛明红 石鑫 吴刚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4-786,共3页
A\} novel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Zn 3(PTC) 2(H 2O) 8·4H 2O was formed by \{Zn(CH 3COO) 2·\}2H 2O and 2-pyridine-1,3,5-tricarboxylate(H 3PTC) under the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t 417 K and charac... A\} novel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Zn 3(PTC) 2(H 2O) 8·4H 2O was formed by \{Zn(CH 3COO) 2·\}2H 2O and 2-pyridine-1,3,5-tricarboxylate(H 3PTC) under the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t 417 K and characterized by fluorescenc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The six-coordinated Zinc(Ⅱ) center displays an octahedral geometry .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and space group is P2(1)/c with a=0.722 70(14) nm, b= 1.866 7(4) nm , \{c=\}1.072 6(3) nm, α=90°, β=103.198(19)°, γ=90°, V=1.408 7(6) nm 3, Z=4, D c= 2.474 Mg/m 3, M r=828.536, μ=3.099 mm -1 , F(000)=1 060, GOF=0.892, R=0.061 3, wR= 0.133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骨架配位聚合物 合成 结构 荧光性质 2-吡啶-1 3 5-羧酸 Zn3(PTC)2(H2O)8·4H2O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nuclear Mn^(II) Picolilato Complex Mn(2-C_5H_4NCOO)_2(H_2O)_2.1/2CH_3CN
17
作者 黄德光 刘秋田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A Mn(II) picolilato complex Mn(2-C5H4NCOO)2(H2O)2?/2CH3CN 1 has been synthesized. Crystal of 1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25.6613(3), b = 8.6357(2), c = 16.8286(2) ? b = 122.835(1), V = 3133.47(9) ?, ... A Mn(II) picolilato complex Mn(2-C5H4NCOO)2(H2O)2?/2CH3CN 1 has been synthesized. Crystal of 1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25.6613(3), b = 8.6357(2), c = 16.8286(2) ? b = 122.835(1), V = 3133.47(9) ?, Mr=355.7, Dc = 1.508 g/cm3, F(000) = 1456, m = 0.874 cm1 and Z = 8. The final refinement gave R = 0.0362 and wR = 0.1096 for 2264 reflections (I > 2s(I)). The Mn(II) atom possesses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round the Mn ion are close to those of other Mn analogues. Extensive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arboxylate and H2O were observed making one-dimensional chains of the Mn mon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2-吡啶羧酸 合成 晶体结构 Mn(2-C5H4NCOO)2(H2O)2·1/2CH3CN
下载PDF
呋喃-2-羧酸(5-氯吡啶-3-基)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3CL^(pro)蛋白酶抑制活性研究
18
作者 李慧丽 姜飞 +2 位作者 李珏 江渝斌 沈祥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70-580,共11页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呋喃-2-羧酸(5-氯吡啶-3-基)酯类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SARS-CoV-2 3CL^(pro))抑制剂,并进行体外抗病毒活性以及细胞安全性评价。方法 以苯并[b]噻吩-2-羧酸(5-氯吡啶-3-基)酯(6)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苯并噻吩环进行...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呋喃-2-羧酸(5-氯吡啶-3-基)酯类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SARS-CoV-2 3CL^(pro))抑制剂,并进行体外抗病毒活性以及细胞安全性评价。方法 以苯并[b]噻吩-2-羧酸(5-氯吡啶-3-基)酯(6)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苯并噻吩环进行结构改造。以苯并呋喃-2-甲酸或呋喃-2-甲酸衍生物与5-氯吡啶-3-醇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水解、缩合等反应合成15个目标化合物。采用FRET方法评估目标化合物对SARS-CoV-2 3CL^(pro)的抑制活性,采用MTT法初步评价目标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安全性。结果 合成了15个新型SARS-CoV-2 3CL^(pro)抑制剂,其结构均经~1H-NMR、^(13)C-NMR和HR-ESI-MS确证;其中,化合物9、11~13、19和20具有良好的3CL^(pro)蛋白酶抑制活性,除化合物15和16对HUVEC细胞显示出一定的细胞毒性,其他化合物对正常细胞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化合物9和20具有显著的抑制SARS-CoV-2 3CL^(pro)活性作用,其IC_(50)值分别为14.85 nmol·L^(-1)和23.24 nmol·L^(-1),优于奈玛特韦(IC_(50)=49.44 nmol·L^(-1)),且具有较好的细胞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2-羧酸(5-吡啶-3-基)酯类衍生物 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 合成
原文传递
配位化合物[Cu(pic)(His)(OH_2)]·2H_2O的合成和结构表征(英文)
19
作者 刘颖 郑峰 +6 位作者 窦建民 王大奇 李大成 苏怀敬 陈海峰 刁兆玉 刘连栋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8,13,共4页
合成了新颖配位化合物[Cu(pic)(Histindine)(OH2)]·2H2O(1)(picolinicacid,abbre-viatedasHpic;Histindine,abbreviatedasH2is),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其结构和稳定性进... 合成了新颖配位化合物[Cu(pic)(Histindine)(OH2)]·2H2O(1)(picolinicacid,abbre-viatedasHpic;Histindine,abbreviatedasH2is),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其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该配位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成具有纳米级空洞的三维网状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位化合物 2-吡啶羧酸 L-色氨酸
下载PDF
[COH(NH_2)_2]_2[Cu(pic)_2(ClO_4)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20
作者 郭光华 郭国聪 +4 位作者 周国伟 王明盛 蔡丽珍 吴阿清 黄锦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8,共4页
GThe title compound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Cu(ClO4)2, picolinic acid and carbamide in C2H5OH/CH3CN 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ystem, s... GThe title compound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Cu(ClO4)2, picolinic acid and carbamide in C2H5OH/CH3CN 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bcawith a=14.0481(8), b=9.0130(5), c=18.626(1)?, V=2358.3(2)?3, Z=4, Dx=1.771g·cm-3, μ=1.235mm-1 and F(000)=1276. The final R factor is 0.0440 for 1434 observed reflections. The X ra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opper?atom iscoordinated by two picolinic ligands in the equatorial plane, while the two oxygen atoms of perchlorate occupy the axial positions of octahedron with lengthened Cu O distances, resulting in a 4+2 elongated octahedral environment. In the compound, there also exist two protonated carbamide cations for charge balance. CCDC: 195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9NH2)2]2[Cu(pic)2(ClO4)2] 合成 2-吡啶羧酸 过渡金属 4+2拉长八面体 氢键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