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苯基-丙酸龙脑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1
作者 高照波 高连勋 邱雪鹏 《科技开发动态》 2004年第9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2-苯基-丙酸龙脑酯衍生物 合成方法 催化剂 药物生产
原文传递
2-硫代-3-烷基-5-苯基亚甲基-4-咪唑啉二酮衍生物的有效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勇 丁明武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1-333,345,共4页
应用烯基膦亚胺与二硫化碳、一级脂肪胺的串联 aza-Wittig反应合成了 2 -硫代 -3 -烷基 -5 -苯基亚甲基 -4-咪唑啉二酮衍生物。提出了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 ,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成环反应条件和波谱性质。经元素分析、IR,1 H NMR和 MS确... 应用烯基膦亚胺与二硫化碳、一级脂肪胺的串联 aza-Wittig反应合成了 2 -硫代 -3 -烷基 -5 -苯基亚甲基 -4-咪唑啉二酮衍生物。提出了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 ,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成环反应条件和波谱性质。经元素分析、IR,1 H NMR和 MS确证产物均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硫代-3-烷基-5-苯基亚甲基-4-咪唑啉二酮衍生物 有效合成方法 波谱性能 元素分析 膦亚胺 烯基异硫氰酸 杀菌活性
下载PDF
2-苯氧基-N-苯基乙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初步活性筛选
3
作者 姚鸿萍 刘婷婷 +1 位作者 马瑛 单媛媛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7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针对查尔酮分子结构中α,β-不饱和共轭双键的代谢缺陷,基于多靶标协同作用的原理设计同时靶向EGFR/VEGFR-2/FGFR1的多靶标抗肿瘤化合物。方法采用药物设计学中的分子剖裂原理,设计、合成了14个2-苯氧基-N-苯基乙酰胺衍生物(BAE1~BA... 目的针对查尔酮分子结构中α,β-不饱和共轭双键的代谢缺陷,基于多靶标协同作用的原理设计同时靶向EGFR/VEGFR-2/FGFR1的多靶标抗肿瘤化合物。方法采用药物设计学中的分子剖裂原理,设计、合成了14个2-苯氧基-N-苯基乙酰胺衍生物(BAE1~BAE14)。采用ADP-Glo^(TM)方法评价化合物对EGFR、VEGFR-2和FGFR1 3种肿瘤相关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抑制活性;采用MTT方法评价化合物对 MCF-7、A549、K562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RTKs抑制活性和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同时具有较好的激酶抑制及抗肿瘤活性。结论 2-苯氧基-N-苯基乙酰胺衍生物具有潜在抗肿瘤抑制活性,本研究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2-苯氧基-N-苯基乙酰胺衍生物 受体酪氨酸激酶 抗增殖活性
下载PDF
制备2-苯基-3-萘基丙酸衍生物的方法
4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5年第6期41-41,共1页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下述反应流程中通式(5)和(6)所示化合物或其盐的方法,其中R^1代表氮原子保护基;R^2代表甲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R^3代表氢原子,芳烷基,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以及X代表卤原子。反应流程(如图):上述方法可用...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下述反应流程中通式(5)和(6)所示化合物或其盐的方法,其中R^1代表氮原子保护基;R^2代表甲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R^3代表氢原子,芳烷基,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以及X代表卤原子。反应流程(如图):上述方法可用作制备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8946/1993中所述的抗凝剂芳族脒衍生物的中间体的工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3-萘基丙酸衍生物 反应流程 制备方法 中间体 抗凝剂 芳族脒衍生物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楠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潘春晓 彭晓清 居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粘蛋白(mucin 1,MUC-1)活性;RT-PCR法检测维甲酸受体(RARα、RARβ、RARγ)、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RIG1)、雌激素受体(ERα、ER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Rα、RARβ、R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ATPR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镜下观察ATPR作用72 h后MCF-7细胞形态趋向正常细胞分化;ELISA结果显示ATPR明显降低MCF-7细胞培养上清MUC-1浓度(P<0.05);ATPR作用MCF-7细胞72 h后,RARβ、RRIG1、ERβ表达增强(P<0.05),RARγ表达下调(P<0.05),RARα和ERα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ATPR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程度增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维甲酸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平衡,并上调RRIG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MCF-7细胞 维甲酸衍生物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通过PTEN/PI3K/Akt抑制YAC-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分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彭晓清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汪楠 潘春晓 雷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研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retinate,ATPR)对鼠淋巴瘤YAC-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鼠淋巴瘤YAC-1细胞后,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目的研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retinate,ATPR)对鼠淋巴瘤YAC-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鼠淋巴瘤YAC-1细胞后,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LDH法检测细胞毒性;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NBT检测细胞分化阳性率;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维甲酸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FFEN/P13K/Akt和cyclinD的蛋白表达。结果ATPR(10^-5、10^-6、10^-7、10^-8、10^-9mol·L^-1)用药后72h明显抑制YAC-1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随着药物浓度升高,ATPR对YAC-1细胞毒性增强;ATPR(10^-5~10^-9mol·L^-1)作用72h后可诱导YAC-1细胞形态呈现高分化趋势,且NBT阳性率升高;ATPR(10^-5mol·L^-1)体外用药72h可诱导RA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但RARβ和RARγ表达无明显变化;而且可诱导PTEN表达升高并下调p-Akt和cyclinD的蛋白表达。结论ATPR可明显抑制YAC-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其机制可能是与RARα结合后参与调节PTEN/P13K/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cyclinD的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淋巴瘤 细胞增 细胞分化 YAC-1细胞 维甲酸衍生物 PTEN P13K AKT
下载PDF
2-苯基-1-环丙烷羧酸酯对映体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史雪岩 乔振 +1 位作者 郭红超 王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1-284,共4页
使用3 位酰基化的4种2,6 二 O 戊基 3 O 酰基化 β 环糊精衍生物和6 位酰基化的3种2,3 二 O 戊基 6 O 酰基化 β 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对4对2 苯基 1 环丙烷羧酸酯对映体(cis 2 PhCpOMe,cis 2 PhCpOEt,trans 2 PhC... 使用3 位酰基化的4种2,6 二 O 戊基 3 O 酰基化 β 环糊精衍生物和6 位酰基化的3种2,3 二 O 戊基 6 O 酰基化 β 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对4对2 苯基 1 环丙烷羧酸酯对映体(cis 2 PhCpOMe,cis 2 PhCpOEt,trans 2 PhCpOMe,trans 2 PhCpOEt)进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对所拆分的4对2 苯基 1 环丙烷羧酸酯对映体而言,3 位酰基化的4种2,6 二 O 戊基 3 O 酰基化 β 环糊精衍生物比6 位酰基化的3种2,3 二 O 戊基 6 O 酰基化 β 环糊精的对映体分离能力更强。顺式结构的2 苯基 1 环丙烷羧酸酯(cis 2 PhCpOMe,cis 2 PhCpOEt)对映体比相应反式结构的2 苯基 1 环丙烷羧酸酯(trans 2 PhCpOMe,trans 2 PhCpOEt)对映体与4种2,6 二 O 戊基 3 O 酰基化 β 环糊精固定相的作用更有利于对映体分离;2 苯基 1 环丙烷羧酸甲酯(cis 2 PhCpOMe,trans 2 PhCpOMe)比其乙酯(cis 2 PhCpOEt,trans 2 PhCpOEt)与环糊精衍生物固定相的作用更有利于手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1-环丙烷羧酸 对映体 毛细管气相色谱 分离 环糊精衍生物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2-苯基羧酸酯对映体 被引量:3
8
作者 史雪岩 刘飞鹏 边庆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8,共4页
手性2-芳基羧酸酯是制备手性非甾体抗炎药物2-芳基羧酸的重要的中间体,为了建立可用于2-苯基羧酸酯对映体分离的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分别使用2,6-二-O-戊基-3-O-丁酰基-β-环糊精及2,6-二-O-苄基-3-O-庚酰基-β-环糊精作毛细管... 手性2-芳基羧酸酯是制备手性非甾体抗炎药物2-芳基羧酸的重要的中间体,为了建立可用于2-苯基羧酸酯对映体分离的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分别使用2,6-二-O-戊基-3-O-丁酰基-β-环糊精及2,6-二-O-苄基-3-O-庚酰基-β-环糊精作毛细管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研究了其对2-苯基丁酸甲酯、2-苯基丁酸乙酯、2-苯基丁酸异丙酯、2-苯基丙酸甲酯及2-苯基丙酸环戊酯等5种2-苯基羧酸酯对映体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用2,6-二-O-戊基-3-O-丁酰基-β-环糊精及2,6-二-O-苄基-3-O-庚酰基-β-环糊精作手性固定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可以分离2-苯基丁酸甲酯、2-苯基丙酸甲酯和2-苯基丙酸环戊酯对映体。2,6-二-O-戊基-3-O-丁酰基-β-环糊精对3种2-苯基羧酸酯对映体的分离能力超过了2,6-二-O-苄基-3-O-庚酰基-β-环糊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Β-环糊精衍生物 手性固定相 2-苯基羧酸 对映体分离
下载PDF
含羰基钴聚醚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及其对1-(4-异丁基苯基)乙醇氢酯基化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聂涛 吕志果 +1 位作者 陈强 郭振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9,共6页
采用氯代1-丁基-3-聚乙二醇咪唑[H(OCH2CH2)n bim]Cl和四羰基钴钾KCo-(CO)4离子交换反应合成含羰基钴聚醚咪唑类功能化离子液体1-丁基-3-聚乙二醇咪唑四羰基钴{[H(OCH2CH2)n bim]Co(CO)4},并将其应用于催化1-(4-异丁基苯基)乙醇(IBPE)... 采用氯代1-丁基-3-聚乙二醇咪唑[H(OCH2CH2)n bim]Cl和四羰基钴钾KCo-(CO)4离子交换反应合成含羰基钴聚醚咪唑类功能化离子液体1-丁基-3-聚乙二醇咪唑四羰基钴{[H(OCH2CH2)n bim]Co(CO)4},并将其应用于催化1-(4-异丁基苯基)乙醇(IBPE)氢酯基化反应制备2-(4-异丁基苯基)丙酸甲酯,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确定并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30℃、一氧化碳压力6.0MPa、反应时间为16h、咪唑为促进剂、丁酮为溶剂的较佳反应条件下,IBPE的转化率达到100%,2-(4-异丁基苯基)丙酸甲酯的选择性为54%。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异丁基苯基)丙酸 1-(4-异丁基苯基)乙醇 基化反应 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
下载PDF
新型维甲酸衍生物ATPR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詹侠 陈飞虎 +4 位作者 汤继辉 葛金芳 徐亚运 陈冠儒 彭晓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组织中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浓度的测定方法,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 SD大鼠灌胃给药ATPR(20mg·kg-1)和静脉注射给药ATPR(7 mg·kg-1)后,分别于给药后2、4、7 h和5 mi... 目的建立大鼠组织中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浓度的测定方法,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 SD大鼠灌胃给药ATPR(20mg·kg-1)和静脉注射给药ATPR(7 mg·kg-1)后,分别于给药后2、4、7 h和5 min、1、5 h取各脏器组织,经预处理,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ATPR浓度。结果大鼠灌胃ATPR后,肠组织中药物浓度最高,其次在肝、脾、肺组织浓度较高,在心、肾、脂肪和脑组织中浓度较低。静注给ATPR后,肝组织中药物浓度最高,其次在脾、肺组织浓度较高,在心、肾、肠、脂肪和脑组织中浓度较低。结论两种给药途径给药ATPR后,肝组织的药物浓度均较高,提示ATPR在诱导肝癌细胞分化和抗癌细胞增殖方面可能会有较好的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新型维甲酸衍生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组织分布 大鼠 静脉注射 灌胃
下载PDF
ATPR对ECA-109、PANC-1、HeLa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菲 陈飞虎 +2 位作者 洪凡青 王新群 汪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7-263,共7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使得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寻找具有更好疗效的维甲酸衍生物已成为研究热点... 背景与目的: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使得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寻找具有更好疗效的维甲酸衍生物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旨在观察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胰腺癌细胞株PANC-1、宫颈癌细胞株HeLa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吸符实验(ELISA)检测食管癌细胞分化指标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活性、胰腺癌细胞标志物CA199和宫颈癌细胞标志物CA125水平。结果:ATPR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使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S期细胞表达量减少,细胞阻滞在G0/G1期;ECA-109中SCC-Ag活性下降,PANC-1中CA199和HeLa中CA125水平下降。结论:ATPR对上述3种实体瘤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 维甲酸衍生物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S-[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3-苯基丙酸硫酯类化合物脱除Boc保护基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尧玲 王洋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8-543,共6页
报道了取代苯丙酸类化合物1a~1d与N-叔丁氧羰基-L-半胱氨酸甲酯(2)在双(2-氧代-3-噁唑烷基)次磷酰氯(BOP-C1)作用下,以79%~92%收率得到缩合产物S-[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3-苯基丙酸硫酯类化合物3a~3d;3a~3d在三氟乙酸(TFA)作用... 报道了取代苯丙酸类化合物1a~1d与N-叔丁氧羰基-L-半胱氨酸甲酯(2)在双(2-氧代-3-噁唑烷基)次磷酰氯(BOP-C1)作用下,以79%~92%收率得到缩合产物S-[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3-苯基丙酸硫酯类化合物3a~3d;3a~3d在三氟乙酸(TFA)作用下脱除Boc保护基时,结果不仅得到了正常的脱保护基产物4a~4d,还生成了2-取代噻唑啉类化合物5a~5d,研究表明5a~5d是由4a~4d分子内脱水环合而成.通过优化三氟乙酸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能够以较高收率分别得到4a~4d和5a~5d(收率85%~91%和86%~89%).而S-[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3-苯基丙烯酸硫酯类化合物3e~3f由于双键结构,在三氟乙酸作用下仅生成脱除Boc保护基产物4e~4f.该反应的研究为2-取代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基]-3-苯基丙酸 噻唑啉 Boc保护基 三氟乙酸
原文传递
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4
13
作者 谷玉荣 朱秀林 +2 位作者 程振平 陈健英 路建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采用FeCl2·4H2O为催化剂,三苯基膦为配位剂,2-溴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苯作溶剂,进行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分别就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所... 采用FeCl2·4H2O为催化剂,三苯基膦为配位剂,2-溴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苯作溶剂,进行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分别就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通过扩链反应及聚合物端基分析证实了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催化剂 苯基 配位剂 2-丙酸 引发剂 甲苯 溶剂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洪光 焦淑清 +2 位作者 张立宇 吴连贺 乔越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6年第3期32-34,共3页
以3-[(3-氨基-4-甲胺基苯甲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和N-(4-氰基苯基)氨基乙酸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环合、醇解、胺解和酰化等制得达比加群酯,总收率约68.8%。该工艺操作简单,收率高,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关键词 3-[(3-氨基-4-甲胺基苯甲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 N-(4-氰基苯基)氨基乙酸 达比加群 血栓栓塞
下载PDF
蓖麻油改性的含酮羰基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玛利 孙东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1-916,共6页
以自制双[4-(2-羟基丙氧基乙酰丙酸酯)]苯基丙烷(BHLPP)、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二羟甲基丙酸(DMPA)、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蓖麻油(CO)、己二酸二酰肼(ADH)为主要原料,合成了CO改性的含酮羰基聚氨酯分散体(PUD)... 以自制双[4-(2-羟基丙氧基乙酰丙酸酯)]苯基丙烷(BHLPP)、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二羟甲基丙酸(DMPA)、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蓖麻油(CO)、己二酸二酰肼(ADH)为主要原料,合成了CO改性的含酮羰基聚氨酯分散体(PUD)。利用红外光谱对涂膜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R值(nNCO/nOH)、亲水单体DMPA含量、CO的添加量以及BHLPP的用量对PUD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和BHLPP改性PUD可提高涂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硬度和耐热性。当R值为1.8,DMPA含量为24 mmol?(100 g resin)?1,CO添加量为13.5 g?(100 g resin)?1,BHLPP的用量为12.9 g?(100 g resin)?1时合成的PUD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热性,硬度达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4-(2-羟基丙氧基乙酰丙酸)]苯基丙烷 蓖麻油 酮肼交联 聚氨分散体
下载PDF
药用丁基胶塞中抗氧剂264、1010、5057迁移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浦雨伟 崔萍 +1 位作者 吴娟 丁逸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31-2240,共10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用丁基胶塞中的抗氧剂264、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5057。方法:采用HPLC法对抗氧剂264(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抗氧剂5057(丁基或辛基...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用丁基胶塞中的抗氧剂264、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5057。方法:采用HPLC法对抗氧剂264(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抗氧剂5057(丁基或辛基取代的二苯胺)的迁移量进行研究;使用Inertsil ODS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10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20 nm(检测抗氧剂264和抗氧剂1010)、280 nm(检测抗氧剂5057);利用LC-MS/MS方法进行鉴别,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质量数扫描范围m/z 50~1 500。结果:浸提试验确证了胶塞中含有的抗氧剂。几种抗氧剂的分离度良好,抗氧剂5057无明显降解产物,抗氧剂264与抗氧剂1010的降解产物均能与各自主峰分开,抗氧剂264、1010、5057的检出限分别为0.081、0.061、0.062μg·m L^(-1),且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0.999 9,n=5),平均回收率均在98%~102%。5个企业的20批样品中均未检出抗氧剂。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对胶塞中抗氧剂264、1010、5057进行迁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胶塞 药瓶密封材料 药品包装材料 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四[β-(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 丁基或辛基取代的二苯胺 抗氧剂 聚合物稳定剂 抗氧剂降解产物 抗氧剂迁移 药物相容性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布洛芬软胶囊的有关物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鲍实 胡敏 +2 位作者 孙海宁 孙莹 吕振兴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对布洛芬软胶囊中的杂质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最大未知杂质的结构和来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软胶囊中的已知和未知杂质;通过原料和制剂强制降解试验考察了样品中已知杂质和最大未知杂质的来源;采用LCMS联用鉴定最... 目的:对布洛芬软胶囊中的杂质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最大未知杂质的结构和来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软胶囊中的已知和未知杂质;通过原料和制剂强制降解试验考察了样品中已知杂质和最大未知杂质的来源;采用LCMS联用鉴定最大的未知杂质的结构,并合成该未知杂质;MS和NMR确证了未知杂质的结构,推测其主要的裂解途径;模拟体内胃、肠的酸碱环境,考察未知杂质在体内的水解情况。结果:对比已知混合杂质对照品色谱图的保留时间,实际样品中存在已知杂质D、J、N和E;原料强制降解后可产生已知杂质D、J、N和E,最大的未知杂质仅由制剂强制降解后产生;通过结构的确证表明,未知杂质为布洛芬与辅料甘油发生反应脱一分子水缩合产生的布洛芬甘油酯,结构为2-(4-异丁基)苯基-6,7-二羟基-丙酸丙酯,在体内环境中不能水解形成布洛芬。结论:生产布洛芬软胶囊时应避免采用甘油作为辅料,布洛芬软胶囊有关物质检查法中应明确对布洛芬甘油酯杂质的限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软胶囊 甘油辅料 布洛芬甘油 2-(4-异丁基)苯基-6 7-二羟基-丙酸 杂质鉴定 杂质合成 结构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