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文超 王东浩 +1 位作者 王喆之 李翠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89-1294,共6页
以商洛紫花丹参为材料,对其转录组序列SRA020132进行Blast分析,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丹参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基因Sm2-ODD1,GenBank登录号为JN935923。Sm2-ODD1基因全长1 365bp,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cDNA全长1 189bp,读码框951... 以商洛紫花丹参为材料,对其转录组序列SRA020132进行Blast分析,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丹参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基因Sm2-ODD1,GenBank登录号为JN935923。Sm2-ODD1基因全长1 365bp,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cDNA全长1 189bp,读码框951bp,编码31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编码蛋白具有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中结合2-酮戊二酸和亚铁离子的"H-T-D"、"H-X"和"R-Y-S"保守基序以及"果冻状"空间结构。表达分析显示,Sm2-ODD1在丹参各个器官都表达,但表达水平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在叶中表达量最低;该基因表达明显受到MeJA、GA3和ABA的诱导,可能参与了丹参萜类代谢下游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2-戊二酸依赖性加氧酶 基因克隆 表达特性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2β,16β-双哌啶基-5α-雄甾烷-3α-醇-17-酮的化学位移指认
2
作者 蒋虹 屠树江 +1 位作者 顾菲 冯友建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标题化合物是维库溴铵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采用1HNMR、13CNMR、DEPT、gCOSY、HSQC、HMBC等多种核磁技术,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确证了它的结构,对它的各原子的1HNMR、13C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准确指认,为其结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2D NMR 化学位移指认 2β 16β-哌啶基-5α-雄甾烷---17-
下载PDF
阿巴卡韦中间体2-杂氮双环[2,2,1]庚-5-烯-3-酮的合成
3
作者 陈灿 郭莉娜 +1 位作者 李宏伟 侯仲轲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6年第5期36-38,共3页
采用一步法由对甲基苯亚磺酸钠与氯化氰及1,3-环戊二烯合成目标物2-杂氮双环[2,2,1]庚-5-烯-3-酮。反应条件为:n(对甲基苯亚磺酸钠)∶n(氯化氰)∶n(1,3-环戊二烯)=0.48∶1.05∶1,反应温度控制在15℃,反应7h,反应中控制pH=5,可得纯度为95... 采用一步法由对甲基苯亚磺酸钠与氯化氰及1,3-环戊二烯合成目标物2-杂氮双环[2,2,1]庚-5-烯-3-酮。反应条件为:n(对甲基苯亚磺酸钠)∶n(氯化氰)∶n(1,3-环戊二烯)=0.48∶1.05∶1,反应温度控制在15℃,反应7h,反应中控制pH=5,可得纯度为95%的产品,收率由文献报道的64%提高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合成 2-杂氮环[2 2 1]庚-5--3-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色胺酮类抑制剂筛选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双双 杜丽莎 +1 位作者 李豪男 杨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评价色胺酮衍生物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的抑制活性,并研究其作为IDO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纯化重组人IDO(rhIDO),建立IDO活性检测体系;以色胺酮衍生物作为对象,进行IDO抑... 目的评价色胺酮衍生物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的抑制活性,并研究其作为IDO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纯化重组人IDO(rhIDO),建立IDO活性检测体系;以色胺酮衍生物作为对象,进行IDO抑制活性初筛,对抑制类型、半数抑制浓度以及抑制常数进行测定;构建高表达人IDO的pcDNA3.1(+)-hIDO转染HEK 293细胞,评价色胺酮衍生物在细胞水平上的IDO抑制活性;采用MTT比色法考察色胺酮衍生物3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6个被测色胺酮衍生物均具有IDO抑制活性,且细胞水平上的抑制效力高于酶活水平,抑制效力均优于目前通用的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ethyl-tryptophan,1-MT)。色胺酮衍生物3作为最强的IDO抑制剂,其Ki值为0.161μmol/L。MTT实验结果显示,色胺酮衍生物3显著抑制A549细胞生长,IC50为8.77μmol/L。结论色胺酮衍生物是一类新型高效的IDO抑制剂,在体外对A549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检测 色胺衍生物 吲哚胺2 3-加氧酶(IDO)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红球菌35R1中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表达及纯化
5
作者 何航航 姚霓红 +2 位作者 吴菁 闫达中 晁红军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0-23,72,共5页
3,5-二甲基苯酚(3,5-DM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以及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并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Rhodococcus sp.35R1是一株以3,5-二甲基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为验证... 3,5-二甲基苯酚(3,5-DM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以及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并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Rhodococcus sp.35R1是一株以3,5-二甲基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为验证菌株35R1中3,5-二甲基苯酚是通过邻苯二酚途径开环代谢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到35R1基因组上的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编码基因catA,通过一步克隆法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然后,将其转化至表达宿主E.coli BL21(DE3)中,从而进行该基因的异源表达。结果成功在35R1基因组上扩增到catA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catA,采用自诱导的方法诱导表达了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纯化酶可催化邻苯二酚生成顺式粘糠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甲基苯酚 邻苯二酚 邻苯二酚1 2-加氧酶 基因克隆 异源表达
下载PDF
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的合成及单晶结构
6
作者 席斌彬 李玉峰 +2 位作者 施路 黄海 朱红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以二硫化碳、甲醇、氢氧化钾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生成5-甲氧基-1,3,4-噻二唑-2(3H)-酮,再与1,4-二溴丁烷进行取代,然后脱甲基,最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通过熔点、1HNMR、13CNMR、元素分析及X... 以二硫化碳、甲醇、氢氧化钾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生成5-甲氧基-1,3,4-噻二唑-2(3H)-酮,再与1,4-二溴丁烷进行取代,然后脱甲基,最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通过熔点、1HNMR、13CNMR、元素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目标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4 00(16)nm,b=1.046 4(2)nm,c=1.051 4(2)nm,α=63.84(3)°,β=79.62(3)°,γ=89.42(3)°,V=0.759 2(3)nm3,Z=4,wR(F2)=0.125,μ=0.37 m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 6-二氮环[4.3.0]壬烷-7 9- 5-甲氧基-1 3 4-噻二唑-2(3H)- 氟噻乙草酯 单晶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下调HIF-1α/PLOD2信号通路对缺氧肾透明细胞癌786-0和ACHN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雪 杨金成 +4 位作者 李媛 赵梦潮 赵天琪 苗冬青 侯绍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973-978,1014,共7页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影响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ccRC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缺氧组(Hypoxia组,1%O2)和缺氧+HIF-1α抑制剂组(Hypoxia+PX-478组,55μmol·L...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影响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ccRC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缺氧组(Hypoxia组,1%O2)和缺氧+HIF-1α抑制剂组(Hypoxia+PX-478组,55μmol·L-1/45μmol·L-1)。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ccRCC细胞中HIF-1α、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蛋白表达量;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cRCC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实验检测ccRC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cRCC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HIF-1α抑制剂加入后的细胞活力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与NG组相比,Hypoxia组HIF-1α、PLOD2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PX-478组HIF-1α、PLOD2蛋白表达量发均降低(P均<0.05);与NG组相比,Hypoxia组ccRCC细胞786-0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均提高(P均<0.01),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PX-478组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均降低(P均<0.01)。结论 缺氧条件下,下调HIF-1α/PLOD2通路可抑制786-0和ACHN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肾透明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2-戊二酸5-加氧酶2
下载PDF
PLOD1、NFE2L3、KLK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8
作者 符星 刘鑫 陈艳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50-1953,共4页
目的 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血浆激肽释放酶B1(KLK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目的 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血浆激肽释放酶B1(KLK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PLOD1、NFE2L3、KLKB1蛋白表达水平。并对比不同TNF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患者PLOD1、NFE2L3、KLKB1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LOD1、NFE2L3、KLKB1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PLOD1、NFE2L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0.00%、60.00%,均高于癌旁组织(22.50%、17.50%),结直肠癌组织KLKB1蛋白阳性率为43.33%,低于癌旁组织(7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分期Ⅳ期患者PLOD1与NFE2L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0%与95.24%,均明显高于Ⅲ期(83.33%与73.33%)、Ⅱ期(59.09%与45.45%)、Ⅰ期(48.00%与32.00%),Ⅳ期患者KLKB1蛋白阳性率为14.29%,明显低于Ⅲ期(36.67%)、Ⅱ期(34.09%)、Ⅰ期(9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PLOD1与NFE2L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0%与90.00%,明显高于中分化(81.13%与50.94%)、高分化(44.68%与23.40%),低分化患者KLKB1蛋白阳性率为20.00%,明显低于中分化(30.19%)、高分化(68.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LOD1、NFE2L3与TNF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KLKB1与TNF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1、NFE2L3蛋白呈现低表达状态,KLKB1蛋白呈现高表达状态,且PLOD1、NFE2L3、KLKB1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TNF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加氧酶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3 血浆激肽释放酶B1
下载PDF
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9
作者 陈志壮 杨中华 王行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28-2330,共3页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的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在Timer、GEPIA、UALCAN、OncoLnc数据库中分析PLOD2在肾癌中的差异表达、肾癌分期和预后(P<0.05)。在Caki-1细胞系中使用CRISPR/C...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的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在Timer、GEPIA、UALCAN、OncoLnc数据库中分析PLOD2在肾癌中的差异表达、肾癌分期和预后(P<0.05)。在Caki-1细胞系中使用CRISPR/Cas9技术导入shRNA敲低PLOD2。设置组别为Caki-1细胞株对照组和稳定敲低PLOD2实验组的Caki-1细胞株(sh2、sh3、sh4)。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PLOD2对肾癌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生信数据库发现PLOD2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其中包括肾透明细胞癌(P<0.05)。在敲低PLOD2后,CCK-8结果显示,PLOD2敲低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1.52±1.05比1.09±0.11(t=1.832,P<0.05)和(1.52±1.05比1.07±0.71(t=1.944,P<0.05)和(1.52±1.05比1.04±0.66(t=2.09,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LOD2敲低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438.3±15.3比259.3±43(t=6.79,P<0.05)和(438.3±15.3比272.3±34.8(t=7.554,P<0.05)和(438.3±15.3比290.3±40.07(t=5.97,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PLOD2敲低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508.6±16.2比215.0±13.2(t=24.24,P<0.05)和(508.6±16.2比224.6±18.5(t=15.585,P<0.05)和(508.6±16.2比220.0±4.0(t=29.809,P<0.05)。结论:PLOD2在肾癌中表达上调,敲低PLOD2能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胶原赖氨酸-2-戊二酸-5-加氧酶2 肾透明细胞癌
原文传递
多功能氧化酶莨菪碱6β-羟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曦 吴洽庆 朱敦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86-2796,共11页
2-酮戊二酸/Fe2+依赖的双加氧酶能够实现复杂结构化合物sp3杂化C-H键的官能化反应,并且反应条件温和,对底物具有高度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莨菪碱6β-羟化酶(hyoscyamine 6β-hydroxylase,H6H)属于此类双加氧酶,是催化合成东莨菪碱的最... 2-酮戊二酸/Fe2+依赖的双加氧酶能够实现复杂结构化合物sp3杂化C-H键的官能化反应,并且反应条件温和,对底物具有高度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莨菪碱6β-羟化酶(hyoscyamine 6β-hydroxylase,H6H)属于此类双加氧酶,是催化合成东莨菪碱的最后两步的关键酶,能够依次实现莨菪碱的6β-羟化和6,7位的环氧化反应。本文介绍了莨菪碱6β-羟化酶催化机制、底物谱和应用进展,对该酶转化不同结构特点底物的羟化、环氧化等反应的潜在能力进行了评估,为后续对酶的设计改造和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戊二酸/Fe2+依赖的加氧酶 莨菪碱6β-羟化酶 催化机制 底物谱
原文传递
体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分泌前列腺素E2肝细胞生长因子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干燥综合征CD4+T细胞的活化增殖
11
作者 路臻豪 黄家树 +3 位作者 阮光峰 房星星 龚邦东 汤建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185,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人脐带MSCs促分泌的前列腺素E2(PGE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以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pSS中对外周血活化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分离脐带MSCs,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分选pS... 目的探讨体外人脐带MSCs促分泌的前列腺素E2(PGE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以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pSS中对外周血活化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分离脐带MSCs,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分选pS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活化CD4+T细胞组(CD3、CD28抗体共刺激72h)、MSCs共培养组(活化CD4+T细胞与MSCs共培养72h)和IFN-γ预刺激后MSCs共培养组(活化CD4+T细胞与IFN-γ预刺激后的MSCs共培养72h),活化CD4+T细胞组为对照。共培养72h后,收集悬浮的CD4+T细胞,进行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PGE2、HGF和IDO的表达水平。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结果pSS患者活化CD4+T细胞组、MSCs共培养组和IFN-γ预刺激后MSCs共培养组的培养上清中PGE2浓度[分别为(111±4)pg/ml、(2814±6)pg/ml和(2716±8)pg/ml,F=167292.12,P〈0.01];HGF浓度[分别为(597±9)pg/ml、(383±9)pg/ml和(727±12)pg/ml,F=878.61,P〈0.01];IDO浓度[分别为(143±4)pg/ml、(835±5)pg/ml和(588±3)pg/ml,F=21104.41,P〈0.01]。相对于活化CD4+T细胞组,MSCs共培养组及IFN-γ预刺激后MSCs共培养组的培养上清中PGE2浓度升高(t=509.88,P〈0.01;t=491.48,P〈0.01),IDO浓度也升高(t=202.69,P〈0.01;t=130.39,P〈0.01),同时活化的CD4+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t=-16.20,P〈0.01;t=-31.48,P〈0.01);相对于MSCs共培养组,IFN-γ预刺激后MSCs共培养组的培养上清中PGE2、IDO浓度均有降低(t=-18.40,P〈0.01;t=-72.30,P〈0.01),而HGF浓度升高(t=41.51,P〈0.01),同时活化的CD4+T细胞增殖受到进一步抑制(t=-15.28,P〈0.01)。结论MSCs在体外可以抑制DSS活化的CD4+T细胞增殖,其对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促分泌PGE2、HGF、IDO等可溶性因子来实现,推测在IFN—γ刺激下活化的MSCs更多地通过促分泌HGF增强其抑制作用,而过多的PGE2、IDO可能对MSCs产生反馈抑制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间质干细胞 脐带 地诺前列 肝细胞生长因子 吲哚胺-毗咯2 3-加氧酶 CD4阳性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卵巢癌组织中PLOD2的表达及其在缺氧条件下通过PI3K/Akt通路对卵巢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朗 陈春英 +1 位作者 沈栗帆 胡春艳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究前胶原-赖氨酸,2-氧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3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卵巢癌组,另收集同期的行良性卵巢囊... 目的探究前胶原-赖氨酸,2-氧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3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卵巢癌组,另收集同期的行良性卵巢囊肿切除33例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作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PLOD2的表达;将卵巢癌细胞SK-OV-3进行缺氧处理,采用RT-PCR检测PLOD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LOD2、p-PI3 K、PI3 K、p-Akt和Akt的蛋白表达;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卵巢癌组卵巢组织中PLOD2 mRNA和蛋白表达、IHC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0h的细胞比较,缺氧24h和缺氧48h细胞中PLOD2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24h的细胞比较,缺氧48h细胞中PLOD2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在缺氧条件下,与si-NC组相比,si-PLOD2组细胞在24h、48h和72h的细胞活力、EdU+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以及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LOD2、p-PI3 K/PI3 K和p-Akt/Akt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PLOD2高表达,在缺氧条件下,PLOD2可能通过激活PI3 K/Akt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戊二酸5-加氧酶2 卵巢癌 PI3 K/Akt通路 缺氧
下载PDF
红花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2-ODD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鑫彤 朱枚桦 +7 位作者 王南 张馨月 张庆宇 王宇菲 侯钰莹 李志凌 姚娜 刘秀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58-2866,共9页
黄烷酮3-羟化酶(F3H)、黄酮醇合成酶(FLS)和花青素合成酶(ANS)是植物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2-ODD)超级家族中的成员,在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红花基因组数据库中共筛选鉴定16个类... 黄烷酮3-羟化酶(F3H)、黄酮醇合成酶(FLS)和花青素合成酶(ANS)是植物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2-ODD)超级家族中的成员,在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红花基因组数据库中共筛选鉴定16个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上的2-ODD基因,这些基因编码蛋白的长度为283(CtFLS2)~442 aa(CtANS6),分子质量为32062.05(CtFLS2)~48245.49 Da(CtANS6),其编码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将其分为3个亚家族,保守基序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均含有H-x-D-xn-H和R-x-S两个保守残基,对上游2000 bp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该家族基因受到光、温度等环境因素及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等植物激素的调控,利用qRT-PCR技术揭示了红花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上的2-ODD家族基因成员在红花不同花期及叶片中的差异表达。本研究可为深入挖掘红花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上的2-ODD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类黄 2-戊二酸依赖性加氧酶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PLO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4
作者 郭超杰 张佳佳 +3 位作者 曾洁 王晖予 艾尔法提·艾麦尔 徐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5-1043,共9页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PLOD1作为OSCC预后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用肿瘤免疫评价资源(TIMER)数据库、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PLOD1作为OSCC预后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用肿瘤免疫评价资源(TIMER)数据库、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PLOD1 mRMA表达水平及其与HNSC患者生存期的关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0例OSCC组织和64例癌旁组织中PLOD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LOD1在OSCC诊断中的价值。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正常口腔上皮HOK细胞和OSCC SCC15和CAL27细胞中PLO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法将小干扰RNA(siRNA)片段转染至SCC15细胞,分为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NC)和si-PLOD1组(转染si-PLOD1),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结果:公共数据库分析,HNSC组织中PLOD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PLOD1低表达组比较,PLOD1高表达组HNSC患者生存期较短(HR=1.41,P=0.018)。PLOD1蛋白主要表达于OSCC细胞的细胞质中,OSCC组织中PLOD1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OSCC患者T分期和TNM分期有关(P=0.021,P=0.004)。PLOD1诊断OSCC的AUC为0.811,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63.64%和90.63%。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PLOD1低表达组比较,PLOD1高表达组OSCC患者生存率降低(P<0.01);COX回归分析,PLOD1高表达是影响OS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OSCC细胞中PLO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OK细胞(P<0.05)。与si-NC组比较,si-PLOD1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划痕愈合率降低(P<0.05),侵袭细胞数减少(P<0.01)。结论:PLOD1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PLOD1表达可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LOD1可能是OSCC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前胶原赖氨酸 2-戊二酸5-加氧酶1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预后
下载PDF
PLOD1、NFE2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董小华 陈芙蓉 张优敬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取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PLOD1、NFE...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取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PLOD1、NFE2L3表达水平。随访2年,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2个亚组,即转移组(20例)和非转移组(7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PLOD1、NFE2L3表达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OD1、NFE2L3对结直肠癌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PLOD1、NFE2L3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PLOD1及NFE2L3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赋值,最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PLOD1阳性及NFE2L3阳性表达为结直肠癌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LOD1、NFE2L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可考虑将PLOD1、NFE2L3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加氧酶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3 结直肠癌 转移
原文传递
PLOD2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刘鹏 张涛 +1 位作者 邓忠远 李孝建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人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原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分别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PLOD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人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原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分别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PLOD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PLOD2在蛋白和RNA水平表达情况,与其他2种组织相比统计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分析3种组织免疫组化切片图像发现瘢痕疙瘩中的PLOD2蛋白表达存在高表达。结论瘢痕疙瘩组织中PLOD2存在高表达,可能是瘢痕疙瘩的新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戊二酸5-加氧酶2 瘢痕疙瘩 组织表达 胶原纤维
下载PDF
沉积温度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铜薄膜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莎 徐源来 +2 位作者 赵培 李紫琪 陈志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0-647,共8页
以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化铜(Cu(DPM)2)为前驱体,使用智能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673 K至1173 K下于AlN多晶基板上制备Cu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对Cu薄膜的相组成、择优取向、宏观表面、微观结构、元素组成及电导的影响。在873 K... 以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化铜(Cu(DPM)2)为前驱体,使用智能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673 K至1173 K下于AlN多晶基板上制备Cu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对Cu薄膜的相组成、择优取向、宏观表面、微观结构、元素组成及电导的影响。在873 K至1173 K时制备了具有(111)择优取向的紫铜色铜薄膜,同时存在(200)和(220)取向,且铜晶粒呈岛状生长模式。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导电性先增强后减弱。在1073 K时,制得了导电性最好且高度(111)择优取向的最纯紫铜色Cu薄膜,即1073 K为制备Cu薄膜的最佳沉积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6 6-四甲基-3 5-庚二)化铜 Cu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 沉积温度 (111)择优取向
下载PDF
硝呋烯腙的合成
18
作者 张红宇 柳恒 +2 位作者 唐清富 孙淑钧 李树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35,40,共3页
介绍了由 5 硝基糠醛二乙酸酯与丙酮以摩尔比为 1∶1,在 5 0 %的硫酸介质中 ,温度为 80℃的条件下反应得到 1,5 双 (5 硝基 2 呋喃基 ) 1,4 戊二烯 3 酮 (I) ,然后I与氨基胍碳酸氢盐 ,在浓HCl作用下 ,于DMF和乙醇中回流得到硝呋... 介绍了由 5 硝基糠醛二乙酸酯与丙酮以摩尔比为 1∶1,在 5 0 %的硫酸介质中 ,温度为 80℃的条件下反应得到 1,5 双 (5 硝基 2 呋喃基 ) 1,4 戊二烯 3 酮 (I) ,然后I与氨基胍碳酸氢盐 ,在浓HCl作用下 ,于DMF和乙醇中回流得到硝呋烯腙。产品总产率达 6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硝呋烯腙 5-硝基糠醛二乙酸酯 1 5-(5-硝基-2-呋喃基)-1 4-戊二烯-3- 氨基胍碳酸氢盐 合成
下载PDF
大豆GmF6′H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19
作者 王蕾 张娟 +1 位作者 魏丽娟 刘林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以大豆品种‘黑农35号’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一个依赖于Fe(Ⅱ)和2-酮戊二酸的双加氧酶基因,命名为GmF6′H1。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GmF6′H1在大豆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荚果、叶和茎;2,4-D处理对大豆GmF6′H1的转录水平影响... 以大豆品种‘黑农35号’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一个依赖于Fe(Ⅱ)和2-酮戊二酸的双加氧酶基因,命名为GmF6′H1。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GmF6′H1在大豆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荚果、叶和茎;2,4-D处理对大豆GmF6′H1的转录水平影响很小,水杨酸和激动素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GmF6′H1基因的表达,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稳定下降,最后接近处理前的水平。带有组氨酸标签的GmF6′H1异源表达的蛋白纯化后,以阿魏酰辅酶A为底物研究了其酶活特性,利用HPLC分析检测到GmF6′H1能够催化阿魏酰辅酶A生成东莨菪素。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基因转入拟南芥Atf6′h1突变体,转基因拟南芥与Atf6′h1突变体植株外在表型没有明显的差异,而香豆素的含量分析显示,转基因株系根中香豆素的含量较拟南芥Atf6′h1突变体有所提高,与野生型拟南芥中香豆素的含量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和2-戊二酸依赖的加氧酶 香豆素 GmF6’H1
下载PDF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胶质瘤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张跃欣 赵墨 +1 位作者 魏康康 周国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PLOD)3 m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数据集,比较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差异,探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PLOD3高表达和低表达患... 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PLOD)3 m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数据集,比较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差异,探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PLOD3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生存差异,分析胶质瘤组织中PLOD3共表达基因及富集的信号通路,免疫组化法验证PLOD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LOD3 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升高(P<0.001)。年龄(>60岁)、WHO分级(G4)、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状态(野生)及PLOD3 mRNA表达(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胶质瘤PLOD3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缩短(P<0.001)。PLOD3共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内质网、谷氨酸能突触等信号通路。20例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LOD3高表达阳性率为85%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LOD3在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3 预后 富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