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花吊丝竹叶片蛋白提取方法的2-DE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沈少炎 吴玉香 +2 位作者 荣俊冬 何天友 郑郁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7,共8页
以2年生花吊丝竹的扦插苗为研究材料,对2种方法(TCA/酚提结合法和PEG法)提取的蛋白质的2-DE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G法的5个组分的条带差异明显,全蛋白得到了有效分离,在F3中富集到了2条高丰度蛋白带;2种方法的2-DE图谱的均一性分析发... 以2年生花吊丝竹的扦插苗为研究材料,对2种方法(TCA/酚提结合法和PEG法)提取的蛋白质的2-DE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G法的5个组分的条带差异明显,全蛋白得到了有效分离,在F3中富集到了2条高丰度蛋白带;2种方法的2-DE图谱的均一性分析发现,PEG法中F3富集了高丰度蛋白,提高了2-DE中蛋白质的检测率和分辨率,PEG法中F1-F5共检测的蛋白总数超过了1700个,但是相邻组存在一定的重叠率,而TCA丙酮/酚提结合法只检测到约571个蛋白点,5个组与NF平均有439个蛋白点匹配,达到77.9%以上;质谱鉴定了5种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5种蛋白是糖酵解、糖异生和ATP合成的重要辅酶.2种方法的比较发现,PEG法能够将花吊丝竹叶片全蛋白中高丰度蛋白单一富集在16%的组分中,从而显著提高了2-DE的分辨率,再通过质谱技术能够检测到更多的影响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低丰度蛋白,所以PEG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且较为理想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吊丝竹 TCA/酚提结合法 PeG法 双向电泳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葫芦瓜中葫芦素E和葫芦素E-2-O-beta-D-葡萄糖苷
2
作者 郑学殷 黄伟乾 +2 位作者 岑建斌 赵一霖 李瑞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5期5332-5336,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葫芦瓜中葫芦素E和葫芦素E-2-O-beta-D-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以甲醇重复提取后,旋转蒸发浓缩,经HLB固...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葫芦瓜中葫芦素E和葫芦素E-2-O-beta-D-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以甲醇重复提取后,旋转蒸发浓缩,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在优化后的仪器条件下,采用电喷雾电离(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负离子模式进行电离,并通过多反应监测(multi-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采集目标化合物的离子参数。结果葫芦素E和葫芦素E-2-O-beta-D-葡萄糖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和0.9995,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0.4%~91.8%,相对标准偏差为3.98%~6.21%,方法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为10.0和2.0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成本低,回收率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用于测定葫芦瓜中葫芦素E和葫芦素E-2-O-beta-D-葡萄糖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B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葫芦瓜 葫芦素e和葫芦素e-2-O-beta-d-葡萄糖苷
下载PDF
(E)-2-庚烯醛对半胱氨酸-木糖体系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永霞 赵洪雷 +2 位作者 刘滢 姜程程 潘思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
研究了脂类氧化产物(E)-2-庚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热反应产物的影响。加入(E)-2-庚烯醛时,热反应产物在294 nm和420 nm处的吸光值均增大。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 研究了脂类氧化产物(E)-2-庚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热反应产物的影响。加入(E)-2-庚烯醛时,热反应产物在294 nm和420 nm处的吸光值均增大。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E)-2-庚烯醛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含氮、含硫化合物的形成受到抑制,一些硫醇类、噻吩类、噻唑类等硫化物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尤其是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3-甲基噻吩和2,5-噻吩二甲醛的含量明显下降。随着(E)-2-庚烯醛含量的增加,生成了一些新的烷基噻吩类,如2-己基噻吩、2-(1,1-二甲基乙基)-噻吩和5-甲基-2-噻吩甲醛等。并且与对照相比,加入(E)-2-庚烯醛的体系新增了一些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L-半胱氨酸 D-木糖 (e)-2-庚烯醛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E)-2-辛烯醛对美拉德模型体系挥发性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永霞 励建荣 +3 位作者 赵洪雷 刘滢 姜程程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研究脂肪醛(E)-2-辛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E)-2-辛烯醛... 为研究脂肪醛(E)-2-辛烯醛对L-半胱氨酸与D-木糖组成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模型体系热反应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E)-2-辛烯醛时,检测到的挥发性产物差异较大,发现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2-噻吩甲醇、3-甲基噻吩、糠醛、2,5-二甲基呋喃、4,5-二甲基噻唑、2-甲基-5-甲硫基呋喃、2,5-噻吩二甲醛等物质受到的影响较大。其中2-甲基-3-呋喃硫醇、2-糠硫醇、2-甲基-5-甲硫基呋喃、3-甲基噻吩和2,5-噻吩二甲醛等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此外,由于(E)-2-辛烯醛的存在,检测出2种新的噻吩类物质(2-丁基噻吩和2-乙基-5-己基噻吩)以及一些新生成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D-木糖 L-半胱氨酸 (e)-2-辛烯醛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体外柴胡皂苷元d对C_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前列腺素E_2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吕晓川 白林 王晓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4-826,共3页
目的 观察柴胡皂苷元d(saikogenind ,SGD)对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体外前列腺素E2 (PGE2 )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细胞产生的PGE2 ,液体闪烁测量法测定14 C花生四烯酸 (AA)标记细胞释放14 C AA。结果 SGD在 1~ 2 0 μmo... 目的 观察柴胡皂苷元d(saikogenind ,SGD)对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体外前列腺素E2 (PGE2 )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细胞产生的PGE2 ,液体闪烁测量法测定14 C花生四烯酸 (AA)标记细胞释放14 C AA。结果 SGD在 1~ 2 0 μmol·L-1范围内 ,抑制由钙离子载体A2 3187诱发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E2 ,PGE2 )释放 ,其IC50 为 3μmol·L-1,但对花生四烯酸 (arachi donicacid ,AA)释放无影响。SGD不影响细胞微粒体组分将AA转化为PGE2 。结论 SGD抑制由钙离子载体A2 3187诱发体外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PGE2 产生 ,但不抑制AA释放和直接抑制环氧脂酶 (cyclooxygenase ,COX)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元d 前列腺素e2 环氧脂酶 花生四烯酸 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下载PDF
U-937细胞的磷脂酶D激活不联系前列腺素E_2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汉良 李平 陈季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研究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D(PCPLD)在佛波酯诱导U937细胞的前列腺素E2(PGE2)生物合成调节中的作用。方法二甲亚砜(DMSO)分化的U937细胞与[3H]烷基溶血PC一起孵育,对细胞内PC池... 目的研究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D(PCPLD)在佛波酯诱导U937细胞的前列腺素E2(PGE2)生物合成调节中的作用。方法二甲亚砜(DMSO)分化的U937细胞与[3H]烷基溶血PC一起孵育,对细胞内PC池进行同位素标记。[3H]烷基磷脂酸(PA)、[3H]烷基二脂酰甘油(DAG)、[3H]烷基磷脂酰乙醇(PEt)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并以液体闪烁法测定含量。PEt的形成被认为PLD活性的可信的特异指标。培养液中PGE2含量应用酶免疫法测量。结果12十四烷酸13乙酸佛波酯(PMA,1μmol·L-1)兴奋U937细胞产生[3H]烷基PA与[3H]烷基DAG。孵育合剂中包含乙醇(25~10ml·L-1)引起浓度依赖性地减少PMA诱导的PA与DAG积聚,以及增加PEt积聚。时相研究显示PMA诱导的PA积聚先于DAG积聚。PA磷酸水解酶抑制剂普萘洛尔(200μmol·L-1)增加PA积聚的同时减少PMA诱导的DAG的生成。乙醇与普萘洛尔均不影响PMA增加U937细胞的PGE2生成。结论PMA激活DMSO分化U937细胞的PLD,但它不联系该细胞的PGE2生物合成。说明P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功能 磷脂酶 前列腺素e2 信号传导 炎症过程
下载PDF
三角晶场中3d^3离子~2E态双重谱线结构研究
7
作者 杨子元 邰持明 郑俊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研究了3d3 态离子2 E 态能级分裂;在此基础上,用本文建立的中间场能量矩阵,对2 E态分裂的三阶微扰解析式 D(2 E) 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微扰解析式的结果远偏离对角化全组态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3d^3离子 ^2e 三角晶场 掺杂晶体 双重谱线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彩平 丁岚 +4 位作者 田英 周永强 龙石银 田汝芳 韩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200μmol/L的H2O2作用人脐静...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200μmol/L的H2O2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 h,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但TSG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4 h后再加200μmol/L H2O2作用24 h,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H2O2处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SG通过降低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可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P选择素 e选择素
下载PDF
ASME 2013 NDE中有关相控阵超声成像检测的要点评析 第二部分:计算机成像技术
9
作者 李衍 《无损检测》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探讨ASME最新版(2013)第Ⅴ卷《无损检测》第四章中有关承压设备相控阵超声成像检测的主要规定。评析承压设备焊接接头体积检测必须采用的CI(计算机成像)技术,突出相控阵超声检测扫查的典型模式,探测布图的典型示例,以及典型缺陷的相控... 探讨ASME最新版(2013)第Ⅴ卷《无损检测》第四章中有关承压设备相控阵超声成像检测的主要规定。评析承压设备焊接接头体积检测必须采用的CI(计算机成像)技术,突出相控阵超声检测扫查的典型模式,探测布图的典型示例,以及典型缺陷的相控阵读谱精要。意在对照国标国情,找差距、纠偏误,使中国企业正确执行ASME有关规范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扫法 e扫法 S扫法 相控阵超声检测规程 二维显示 三维视图 缺陷图谱
下载PDF
Fe掺杂A-TiO_2在溴甲酚绿中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及动力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一兵 冯永青 +2 位作者 谢丽丽 张素霞 李素云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FeCl_3·6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掺杂锐钛型TiO_2(A-Ti O2)光催化剂。以溴甲酚绿为降解对象,考察溴甲酚绿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掺Fe量等因素对自制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W白炽... 以FeCl_3·6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掺杂锐钛型TiO_2(A-Ti O2)光催化剂。以溴甲酚绿为降解对象,考察溴甲酚绿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掺Fe量等因素对自制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W白炽灯照射下,当溴甲酚绿初始浓度为10 mg/L(pH=7)、催化剂的用量为0.6 g/L、掺Fe量为4%(摩尔分数)、室温下反应时间为3 h时,溴甲酚绿的降解率最大为76.05%。溴甲酚绿光催化降解曲线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于上述最佳条件下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达到最大值,为0.389 7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掺杂A-Ti O2 可见光 光催化降解 溴甲酚绿 动力学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应激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静 朱力 +3 位作者 冯尔玲 王恒樑 黄翠芬 苏国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0-396,共7页
研究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发酵至稳定期时应激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乳酸乳球菌IL1403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及长双歧杆菌NCC2705基因组注释中应激蛋白的分子量与等电点,确定应激蛋白在双向电泳凝胶上的相应蛋白点,并利用MALDI-TOF和/或ESI... 研究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发酵至稳定期时应激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乳酸乳球菌IL1403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及长双歧杆菌NCC2705基因组注释中应激蛋白的分子量与等电点,确定应激蛋白在双向电泳凝胶上的相应蛋白点,并利用MALDI-TOF和/或ESI-MS/MS对相应蛋白质点进行鉴定。每个蛋白质点的肽指纹图谱均在长双歧杆菌NCC2705的蛋白质数据库用Mascot进行检索,共鉴定到44个蛋白点对应8个应激蛋白。这些蛋白为亲水性酸性蛋白,大多具有翻译后修饰现象,它们基因的CAI值除DnaJ外,其余均在0.5以上,在全细胞表达谱中为高丰度蛋白;此外,菌体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而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的清除力较弱,推测鉴定到的具有逆转氧化损害作用的碱性过氧化氢还原酶(ahpC)可能是体内表达的降低氧损伤的主要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双歧杆菌NCC2705 应激蛋白 双向电泳 MALDI-TOF eSI-MS/MS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严海燕 赵明 罗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评价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II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初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对症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每日3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 目的 评价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II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初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对症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每日3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验组联合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1个治疗周期为28 d,2组患者均给予3个周期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P)、衔接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25-羟维生素D3(D25-(OH)D3)以及胱抑素C(Cys 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4%,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3.02%(P〈0.05)。2组治疗后血清ADP、APAF1、Cys 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血清D25-(OH)D3水平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试验组为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II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II型糖尿病 临床研究 安全性
下载PDF
2D NMR对苦味西葫芦果实中的一个三萜皂苷进行结构解析(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大成 葛杉 +4 位作者 高慧媛 蔡辉 吴斌 吴立军 邓旭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7-422,共6页
通过核磁共振谱并结合文献对一个三萜皂苷葫芦素E 2-O--βD-葡萄糖苷进行结构解析.通过2D NMR(1H-1H COSY、HMQC和HMBC)进行了NMR全归属.
关键词 NMR 全归属 2D NMR 葫芦素e 2-O-β-d-葡萄糖苷 南瓜属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 mRNA在OLETF大鼠组织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伍一鸣 陈程 张俊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PGC-1α)是一种重要的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参与调节肝糖分解、糖异生以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 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PGC-1α)是一种重要的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参与调节肝糖分解、糖异生以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和糖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PGC-1αmRNA在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PGC-1α在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模型建立:从第8周开始喂养OLETF和LETO大鼠10%蔗糖水,每周测体质量,于第14、18、22、28周时进行OGTT并测定大鼠血脂值。OLETF大鼠在第18周时全部成为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②第8周和28周分别取LETO和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提取总R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组织中PGC-1αmRNA的表达量。结果①OLETF大鼠体质量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随周龄增加逐渐增加,从14周起高于同周龄LETO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和糖负荷后胰岛素浓度从22周起OLETF大鼠高于同周龄LETO大鼠。②第8周时,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PGC-1αmRNA的表达与LETO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第28周时,与LETO大鼠相比,OLETF大鼠PGC-1αmRNA在肝脏(0.040±0.006vs0.074±0.003,P=0.029)和胰腺(0.659±0.299vs1.610±0.091,P=0.029)中表达明显下降,而在骨骼肌(0.192±0.065vs0.104±0.012,P=0.029)中表达则明显增加。在脂肪组织(0.055±0.036vs0.161±0.124,P=0.100)中表达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ETF大鼠28周时表现出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病理变化,PGC-1αmRNA在肝脏、胰腺和脂肪组织表达减少,骨骼肌组织表达增加,可能是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状态下的一种代偿性反应,提示PGC-1αmRNA在组织内表达变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OLeTF大鼠
下载PDF
探讨血清中α_l-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海静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检测的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方便收集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将这5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另从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检测的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方便收集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将这5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另从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人群中随机选择50名设为健康对照组。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检测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胱抑素C水平。另收集两组的中段晨尿送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α_1-微球蛋白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平均年龄以及平均体质量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各项临床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研究对象的α_1-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可得,实验组检测水平分别为(19.85±5.02)mg/L、(15.78±3.12)μmol/L、(1.51±0.45)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1.27)mg/L、(9.12±2.35)μmol/L、(0.62±0.21)mg/L(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中α_1-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指标进行检测可较为直观的了解到患者的肾脏功能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αl-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下载PDF
25G细针腰麻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华林 魏本忠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6期36-37,76,共3页
目的探讨25G细针腰麻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实验组(25G细针腰麻,60例)和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60例)。对比观察两组麻... 目的探讨25G细针腰麻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实验组(25G细针腰麻,60例)和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60例)。对比观察两组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术中血压、心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麻醉完成时间(137.8±29.6)s,术后神经损伤10.0%,腰背痛13.3%,头痛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不同时刻,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结论 25G细针腰麻用于老年麻醉具有操作方便、起效快、效果确切、循环稳定、并发症少的优点,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麻 25G细针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巍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6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6月收治的31例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行双下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MSCTA检查后12 h内行DSA检查,扫描从肾动脉水平位的主动脉到足底,...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6月收治的31例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行双下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MSCTA检查后12 h内行DSA检查,扫描从肾动脉水平位的主动脉到足底,获取相关数据。所有检查数据均选择该院放射科两位医师对数据、狭窄程度(分三级)、吻合度进行评价与综合评估。结果采用MSCTA诊断的31例患者图像质量较佳,采集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且各分支血管狭窄、闭塞经造影创建后较清楚,检出狭窄动脉血管节段411个,经DSA检查共检出399个,两种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MSCTA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 MSCTA诊断结果清晰与DSA具有相当效用,也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ASO的评价手段,可在临床广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2型糖尿病 足下肢动脉病变 诊断效果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阎素红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6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36例,分组方法依据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合理划分。将参数正常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将血糖波动幅度较高的患者...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36例,分组方法依据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合理划分。将参数正常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将血糖波动幅度较高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调查后可知,比对两组患者的MAGE、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研究组较比常规组更高,组间数据经证实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对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53、高敏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参数,研究组较比常规组更高,组间数据经证实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较高,难以控制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同时会对化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 化疗效果 影响
下载PDF
用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友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6期63-64,共2页
目的对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中纳入了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依据治疗药物分组为:对照组用二甲双胍,观察组用格列吡嗪;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并作... 目的对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中纳入了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依据治疗药物分组为:对照组用二甲双胍,观察组用格列吡嗪;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治疗近期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比对照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时均可选择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但格列吡嗪治疗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更为稳定,值得临床上推荐治疗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现静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6期61-62,7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相关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措施,... 目的探讨对比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相关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措施,不赘述,两组患者治疗区别在于对照组采用的是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是胰岛素泵的治疗。治疗两组后对比两组降糖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1例,占1%,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16例,占16%,对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在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方面,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的临床对比,胰岛素泵的降糖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 初发2型糖尿病 用药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