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疱疹病毒2型ICP27_(377-513)核酸疫苗联合IL-15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
1
作者 韩小艳 吴振村 +2 位作者 周艳 贾凤珍 王晨红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细胞蛋白27(infected cells protein 27,ICP27)的重组质粒pcDNA3.1-ICP27377-513并观察白细胞介素(IL)-15核酸疫苗联合HSV-2-ICP27377-513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DNA3.1-ICP273... 目的构建表达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细胞蛋白27(infected cells protein 27,ICP27)的重组质粒pcDNA3.1-ICP27377-513并观察白细胞介素(IL)-15核酸疫苗联合HSV-2-ICP27377-513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DNA3.1-ICP27377-513重组质粒。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pcDNA3.1-ICP27377-513联合pcDNA3.1-IL-15(pIL-15)组、pcDNA3.1-ICP27377-513组、pcDNA3.1组和pIL-15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8 d取血,用微量中和实验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中和抗体,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阴道给予致死量HSV-2攻击小鼠,分别于接种后3 d、7 d和14 d收集阴道冲洗液,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生殖道病毒载量。结果pcDNA3.1-ICP27377-513联合pIL-15组和pcDNA3.1-ICP27377-513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40.00±8.16、28.67±4.47,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ICP27377-513联合pIL-15组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pcDNA3.1-ICP27377-513组(P<0.05),但IL-2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给予致死量HSV-2攻击后,pcDNA3.1-ICP27377-513联合pIL-15组和pcDNA3.1-ICP27377-513组小鼠阴道冲洗液中病毒载量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低,pcDNA3.1-ICP27377-513联合pIL-15组和pcDNA3.1-ICP27377-51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5核酸疫苗联合HSV-2-ICP27377-513核酸疫苗对小鼠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2 感染细胞蛋白27 白细胞介素15 核酸疫苗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mRNA in drug-sensitive cell and 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2
作者 Xiaoyan Li Zehua Wang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COX-2) mRNA in drug-sensitive cell and drugresistant clones of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Methods: RT-PCR and immunocy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investig...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COX-2) mRNA in drug-sensitive cell and drugresistant clones of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Methods: RT-PCR and immunocy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 3 clones drug-sensitive and 5 clones drug-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cell. Results: Strong COX-2 mRNA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in 3 clones of drug-sensitive cell and weak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in 5 clones of drug-resistant cell.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COX-2 in drug-sensitive cell was strongly positive reaction in immunocytochemistry stain and there was a weak positive reaction in 5 clones of drug-resistant cell.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COX-2 mRNA in drug-sensitive cell strain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providing a basis of the chemoprevention for ovaria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drug-sensitive cell strains drug-resistant strains cyclooxygelmse-2
下载PDF
GENOTOXIC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 (CSC) ON HUMAN DIPLOID CELL 2BS STRAIN
3
作者 谷梅 胡国刚 罗贤懋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2-45,共4页
A series of bioassays such as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frequencies ( SC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 CA ), micronuclel rate (MN) and cell-cycle delay have been used to detecting the genotoxic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 A series of bioassays such as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frequencies ( SC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 CA ), micronuclel rate (MN) and cell-cycle delay have been used to detecting the genotoxic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 (CSC) on human diploid cell 2BS strai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 higher SCE, ( 17. 0/ cell) was observed In 2BS cells treated with CSC at 100 μg/ml, as compared with 6. 9/cell of the background (P<0. 001). CA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4% to 36% In cells treated with 10 μg/ml CSC (P< 0.001). MN rate varied from 9 -26‰ In cells treated with CSC compared to that of control (6‰). Meanwhile, the cell-cycle of cells was markedly delayed by CSC. The survival rate of 2BS cells declined to 59. 6% for treatment with CSC at 200 μg/ ml. There was a dose-effect response In SCE., CA, MN rate. We proposed that active oxygen might responsible for genotoxiclty of CSC on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C cell GENOTOXIC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 ON HUMAN DIPLOID cell 2BS strain
下载PDF
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士军 黄春喜 +2 位作者 谢海源 黄仁彬 林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5-717,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CLYX)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CLYX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CLYX)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CLYX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TC50为3.070g·L-1,TC0为0.945g·L-1,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复方六月雪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HBeAg(乙型肝炎E抗原)的分泌;且治疗指数(TI)均大于2,为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结论:CLYX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六月雪 HepG2.2.15细胞培养 HBsAg HBeAg
下载PDF
联合使用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与白介素2,7,15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CIK/NK细胞 被引量:17
5
作者 黎阳 黄绍良 +3 位作者 吴燕峰 魏菁 包蓉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0-354,共5页
通过干细胞因子 (SCF)、FLT3配基 (FL)联合白介素 (IL) 2 ,7,15等的不同组合体系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的CIK NK细胞 (CB CIK NK) ,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 CIK 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按诱导扩增体系的不同分 3组 :A组 (SCF +IL2 +IL7... 通过干细胞因子 (SCF)、FLT3配基 (FL)联合白介素 (IL) 2 ,7,15等的不同组合体系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的CIK NK细胞 (CB CIK NK) ,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 CIK 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按诱导扩增体系的不同分 3组 :A组 (SCF +IL2 +IL7+IL15 ) ,B组 (SCF +FL +IL2 +IL7+IL15 )和C组 (IL2 +IL7+IL15 ,对照组 ) ,培养 2 1天 ,检测CD3+ CD5 6 + CIK细胞、CD3- CD5 6 + NK细胞比例和扩增倍数。结果表明 :经 2 1天培养 ,A ,B及C组CIK细胞比例分别为 (19.84± 2 .93) %、(2 6 .2 0± 4 .0 5 ) %及 (2 4 .0 3± 4 .99) % ;而NK细胞的比例A、B及C组比例分别为 (4 9.6 0± 1.4 0 ) %、(5 1.16± 6 .4 5 ) %及 (30 .85± 8.12 ) %。含SCF +FL的B组扩增效率最高 ,其中CIK细胞的扩增倍数由对照组 (C组 )的 (5 75 81± 2 2 1.72 )倍增加至 (796 .0 9± 2 78.4 7)倍 (最高为 1313倍 ) ;NK细胞由对照组 (C组 )的 (30 .39± 14 .4 7)倍增加至 (6 5 .85± 30 .83)倍 (最高为 12 1.0 6倍 )。结论 :通过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可以同时扩增CB来源的CIK NK细胞 ;联合诱导、扩增CB CIK NK细胞以采用含SCF +FL +IL2 +IL7+IL15的培养体系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NK细胞 脐血 干细胞因子 FLT3配基 白介素2 白介素7 白介素15
下载PDF
IL-2、IL-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赟 韩卫宁 +2 位作者 贾卫 曹云新 金伯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IL 2和IL 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 ,比较IL 2和IL 15对新鲜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NK细胞及经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活化的NK细胞表型的调节作用 ;用 4h51... 目的 探讨IL 2和IL 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 ,比较IL 2和IL 15对新鲜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NK细胞及经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活化的NK细胞表型的调节作用 ;用 4h51 Cr释放实验检测IL 2和IL 15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PBMC培养中 ,当IL 2或IL 15最终为5 0U mL时 ,能明显上调PBMC中CD5 6 +NK细胞的比例 ,且IL 15对CD5 6 bright亚群增殖的促进作用强于IL 2 ;在MLC中 ,当IL 2或IL 15为 5 0U mL时 ,能够促进MLC活化的NK细胞比率的增加 ,NK细胞亚群由CD5 6 dim为主转变成CD5 6 bright为主 ,此诱导作用IL 2强于IL 15。IL 2和IL 15都能上调PBMC和MLC中NK细胞杀伤水平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在PBMC中 ,当IL 15为5 0U mL时 ,IL 15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促进作用强于IL 2 ;而在MLC中当IL 2为 5 0U mL时 ,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促进作用高于IL 15。在PBMC中 ,同时加入 5 0U mL的IL 15和IL 2 ,NK细胞杀伤率高于单独加入IL 15或IL 2。结论 IL 15促进PBMC中NK细胞向CD5 6 bright亚群分化和杀伤水平强于IL 2 ,而IL 2促进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活化NK细胞向CD5 6 bright亚群分化和杀伤水平则高于IL 15。这种反应格局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5 NK细胞 表型 细胞毒
下载PDF
IL-2+IL-15组合培养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体外扩增的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晓梦 于津浦 +3 位作者 李慧 于文文 任秀宝 曹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4-660,共7页
目的:观察IL-2+IL-15组合体外培养方案对于NK、NKT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表型、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黏附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5例乳腺癌患者的外... 目的:观察IL-2+IL-15组合体外培养方案对于NK、NKT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表型、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黏附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5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IL-2+IL-15联合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观察培养15 d后细胞的扩增倍数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LDH释放法和CD107a释放法检测不同细胞亚群对于HLA匹配或不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系的杀伤活性,活细胞工作站检测总扩增产物对于不同靶肿瘤细胞系的黏附作用。结果:与扩增前相比,IL-2+IL-15培养方案扩增15 d后,NK细胞[(36.74±17.10)%vs(16.34±3.12)%,P<0.05]、NKT细胞[(24.88±12.34)%vs(4.06±2.05)%,P<0.05]比例显著增加,CD4+T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p30[(92.38±7.19)%vs(32.14±17.64)%,P<0.05]、NKp44[(74.26±16.28)%vs(1.94±1.60)%,P<0.05]、NKG2D[(98.58±1.28)%vs(66.50±24.84)%,P<0.05]的表达率均显著升高,CD16表达率显著降低[(85.12±7.66)%vs(95.60±2.53)%,P<0.05];NKT细胞、T细胞表面活化受体DNAM-1和NKG2D明显升高(P<0.05)。总扩增产物、NK细胞和NKT细胞对HLA不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均显著高于HLA匹配靶细胞系的杀伤(P<0.05);在共孵育至84 min时,与HLA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系相比,总扩增产物细胞与HLA不匹配的靶细胞系黏附结合数目显著增多[(4.80±0.53)vs(2.25±0.35)个,P<0.05]。结论:IL-2+IL-15组合方案在扩增NK细胞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扩增NKT细胞,即可以扩增CD56+细胞群。并且,扩增产物主要以不受HLA限制的NK细胞杀伤活性为主来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5 NK细胞 扩增 乳腺癌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肝病毒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成扬 平键 +2 位作者 许怀栋 付海军 周朝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 2.2.2.15细胞并在使用药物处理细胞之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 2.2.2.15细胞并在使用药物处理细胞之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药物对细胞向培养上清液中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在0.125~1 g.L-1浓度范围内,对HepG 2.2.2.15细胞毒性较小,而2 g.L-1和4 g.L-1的剂量对细胞毒性较大;氧化苦参碱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在0.125~1 g.L-1剂量范围内逐渐增加。黄芩苷在0.625~2 g.L-1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逐渐增加;黄芩苷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在0.625~1 g.L-1剂量范围内逐渐增加,但是抑制效果明显弱于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A^F组)对HepG2.2.2.15细胞株分泌乙肝病毒抗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HBeAg的抑制效果优于HBsAg。其中C组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乙肝病毒抗原分泌抑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氧化苦参碱(HBsAg:P=0.043;HBeAg:P=0.026)。结论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 2.2.2.15细胞株分泌乙肝病毒抗原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 2.2.2.15细胞株 氧化苦参碱 黄芩苷
下载PDF
IL-2、IL-7和IL-15联合对T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董隽 杨素霞 +2 位作者 李煜 高江平 张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590-1594,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体外T细胞扩增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T细胞增殖及其功能和特性的影响。取外周血T细胞,用自体的树突状细胞(DC)和EB病毒转化的B细胞进行周期性刺激,用细胞增殖试验、PI和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术、Cr...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体外T细胞扩增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T细胞增殖及其功能和特性的影响。取外周血T细胞,用自体的树突状细胞(DC)和EB病毒转化的B细胞进行周期性刺激,用细胞增殖试验、PI和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术、Cr释放测定及ELISPOT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增殖程度、IFN-γ分泌细胞的频率、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杀伤活力、细胞的凋亡状态和分化能力。结果显示:T细胞在周期性刺激后,用CD3/28微珠的短期扩增效应最好,但多轮刺激后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对细胞的扩增最强。Cr释放试验表明,CD3/28微珠扩增的T细胞不具有杀伤活力,高浓度IL-2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最强,其次为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ELISPOT显示不同培养条件诱导出的分泌IFN-γ的T细胞频率从高到低依此为高浓度IL-2>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低浓度的IL-2>CD3/28微珠。细胞表型分析显示高浓度IL-2和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扩增的细胞含有较高比例的CD3+CD8+T细胞。对细胞的凋亡测定表明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获得的T细胞的存活率最高,处于凋亡早期的细胞比例最低。细胞增殖试验显示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扩增的细胞分化能力最强。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地体外扩增T细胞的方法,其中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对T细胞的扩增最显著,获得的T细胞存活率最高,分化能力最强,该细胞同时也含有较高频率的IFN-γ分泌细胞且表现出较强的杀伤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免疫治疗 IL-2 IL-7 IL-15 T细胞 体外扩增
下载PDF
IL-2和IL-15刺激脐血NK细胞对K562/Jurkat细胞的杀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碧红 吴燕峰 +3 位作者 岑丹阳 魏菁 刘勇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58-36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脐血(cord blood,CB)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细胞因子IL-2和IL-15对NK细胞杀伤K562/Jurkat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utoMACS及CD3阴选后CD56阳选两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单个核细胞纯化NK细胞,分选后N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纯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脐血(cord blood,CB)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细胞因子IL-2和IL-15对NK细胞杀伤K562/Jurkat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utoMACS及CD3阴选后CD56阳选两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单个核细胞纯化NK细胞,分选后N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纯度,通过IL-2及IL-2和IL-15两种细胞因子组合培养3天,用LDH释放法检测培养前后脐血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Jurkat的细胞毒活性(效靶比10∶1),并记录不同细胞因子培养体系条件下NK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CB-MNC中CD3-CD56+细胞含量为(14.88±9.2)%,分选后CD3-CD56+细胞含量为(92.39±0.8)%;培养3天后,IL-2组NK细胞形成集落数为148.60±13.0,IL-2复合IL-15组NK细胞形成集落数为831.80±2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以K562为靶细胞时,新鲜纯化CB-NK的杀伤活性为(27.76±8.8)%,IL-2组杀伤活性为(61.9±9.1)%,IL-2复合IL-15组杀伤活性为(87.62±3.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Jurkat为靶细胞时,新鲜纯化CB-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为(29.32±2.5)%,IL-2组杀伤活性为(69.43±4.4)%,IL-2复合IL-15组杀伤活性为(92.95±3.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新鲜纯化NK细胞对K562、Jurkat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自发细胞毒活性较低,IL-2/IL-15刺激后杀伤活性显著提高,IL-15复合IL-2对促进脐血NK细胞的生长和提高其细胞毒活性明显优于单用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白介素2 白介素15 NK细胞 K562细胞 JURKAT细胞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联合IL-12、IL-15处理增强PBMC对Raja细胞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莉华 曾雅丽 +4 位作者 胡亮杉 贺艳杰 黄宇贤 宋朝阳 郭坤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2-477,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IL-15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对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处理后的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锥虫蓝拒染法检测NCTD对Raji细胞和...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IL-15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对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处理后的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锥虫蓝拒染法检测NCTD对Raji细胞和PBMC细胞增殖的影响;LDH释放法检测IL-2、IL-15激活后的PBMC对K56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IL-2、IL-15诱导后PBMC表面NKG2D的表达,以及NCTD作用前后Raji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结果:NCTD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但对PBMC增殖无影响(P>0.05)。在效靶比为10∶1、20∶1时,IL-2、IL-15激活的PBMC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较未激活的PBMC明显增高[(52.42±3.89)%vs(15.82±5.12)%,(79.55±9.22)%vs(27.67±3.66)%,P<0.05];PBMC对NCTD处理后Raji细胞杀伤率较未经NCTD处理的Raji细胞明显增高[(23.63±6.20)%vs(5.04±1.25)%,(41.80±4.09)%vs(8.59±2.19)%;P<0.05],且IL-2、IL-15激活的PBMC对NCTD处理后Raji细胞的杀伤率较NCTD处理前明显提高[(38.97±2.76)%vs(13.19±3.67)%,(63.09±7.30)%vs(19.89±4.15)%;P<0.05]。激活后PBMC表面NKG2D表达率升高[(44.91±5.85)%vs(25.28±7.69)%,P<0.05]。NCTD作用后Raji细胞表面NKG2D的配体ULBP2表达显著升高[(12.69±3.99)%vs(1.03±0.42)%,P<0.05],而其他配体MICA、MICB、ULBP1、ULBP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CTD联合细胞因子IL-2、IL-15处理能增强PBMC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其机制与NCTD上调Raji细胞表面ULBP2表达和细胞因子上调PBMC表面NKG2D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IL-2 IL-15 淋巴瘤 RAJI细胞 NKG2D NKG2D配体 ULBP2
下载PDF
IL-2、IL-15增强免疫编辑后NK细胞NKG2D的表达及其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梅家转 刘桂举 +1 位作者 冯睿婷 郭坤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观察IL-2、IL-15对免疫编辑后NK细胞NKG2D的表达及其对鼻咽癌CNE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抗CD56磁珠纯化NK细胞后分为4组:(1)编辑前NK细胞组:加入100 U/ml IL-2;(2)单纯编辑组:NK细胞与CNE2细胞10∶1混合,加入100U/ml IL-2;(3)I... 目的:观察IL-2、IL-15对免疫编辑后NK细胞NKG2D的表达及其对鼻咽癌CNE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抗CD56磁珠纯化NK细胞后分为4组:(1)编辑前NK细胞组:加入100 U/ml IL-2;(2)单纯编辑组:NK细胞与CNE2细胞10∶1混合,加入100U/ml IL-2;(3)IL-2再培养组:纯化编辑后的NK细胞,加入1 000 U/ml IL-2;(4)IL-15再培养组:纯化编辑后的NK细胞,加入10 ng/ml IL-15。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LDH释放测定法测定效靶比20∶1时各组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编辑前NK细胞组、单纯编辑组、IL-2再培养组、IL-15再培养组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率分别为(97.63±0.83)%、(53.50±1.25)%、(94.47±1.00)%、(98.07±0.21)%。IL-2、IL-15再培养组NK细胞NKG2D的表达分别比单纯编辑组有显著的增加(P<0.01),该4组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35.90±3.27)%、(4.70±2.30)%、(31.70±3.56)%、(40.18±2.94)%,IL-2再培养组、IL-15再培养组明显提高编辑后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IL-15的作用强于IL-2。结论:高剂量IL-2、IL-15可以上调免疫编辑后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恢复编辑后NK细胞对鼻咽癌细胞CNE2的杀伤活性,IL-15的作用强于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自然杀伤细胞 NKG2D配体 免疫编辑 IL-2 IL-15
下载PDF
IL-2/IL-15刺激后脐血NK细胞穿孔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毒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燕峰 张碧红 +2 位作者 岑丹阳 魏菁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015-101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脐血NK细胞的穿孔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2、IL-15作用下穿孔蛋白表达与N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关系。采用CD3阴选后CD56阳选两步免疫磁珠分选法纯化脐血NK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NK细胞纯度,通过IL-2、IL-2+IL-15两种细胞因子培养... 本研究旨在探讨脐血NK细胞的穿孔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2、IL-15作用下穿孔蛋白表达与N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关系。采用CD3阴选后CD56阳选两步免疫磁珠分选法纯化脐血NK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NK细胞纯度,通过IL-2、IL-2+IL-15两种细胞因子培养体系培养3天,流式细胞术测定培养前后穿孔蛋白表达水平;LDH释放法检测培养前后脐血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细胞毒活性(效靶比10∶1)。结果表明,纯化后CD3-CD56+细胞含量为(92.39±0.8)%。,以K562为靶细胞,新鲜纯化CB-NK的杀伤活性为(27.76±8.8)%,IL-2组杀伤活性为(61.9±9.1)%,IL-2+IL-15组杀伤活性为(87.62±3.7)%,新鲜纯化CB-NK穿孔蛋白表达率为(67.21±6.14)%,IL-2组CB-NK细胞穿孔蛋白表达率(84.55±3.8)%,IL2-+IL-15组CB-NK细胞穿孔蛋白表达率(87.22±2.2)%。穿孔蛋白表达率与NK细胞毒活性呈正相关(r=88.6,p<0.05)。IL-2组穿孔蛋白表达率与新鲜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IL-2组与IL-2+IL-15组穿孔蛋白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促进穿孔蛋白表达是IL-2提高脐血N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IL-2 IL-15 自然杀伤细胞 穿孔蛋白 细胞毒
下载PDF
IL-2和IL-15诱导扩增的脐带血NK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健 孙自敏 +1 位作者 曹琳琳 李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1-735,共5页
本研究探讨脐血CD3-CD56+NK细胞及其在IL-2、IL-15诱导扩增后的免疫表型、细胞毒活性等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分别加入IL-2或(和)IL-15,培养14 d,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56+NK细胞亚群水平以及NK表面C... 本研究探讨脐血CD3-CD56+NK细胞及其在IL-2、IL-15诱导扩增后的免疫表型、细胞毒活性等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分别加入IL-2或(和)IL-15,培养14 d,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56+NK细胞亚群水平以及NK表面CD16、CD62L、NKG2D、NKG2A、NCR44、NCR46、颗粒酶B、穿孔蛋白的表达;用WST-1法检测NK细胞对K562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扩增14 d后IL-2、IL-15、IL-2/IL-15 3组NK细胞分别扩增了10.78±2.51、10.42±3.72、10.54±6.24倍,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扩增后的NK细胞表达CD16的比例显著减低,IL-2和IL-15组之间差异显著;细胞因子扩增后CD62L表达无改变;IL-2有下调NKG2A、NCR46表达的作用,IL-15的作用则相反;两种细胞因子均有上调NKG2D、穿孔蛋白、NCR44表达的作用,且细胞因子之间也存在差异;IL-15有上调NK细胞颗粒酶B表达的作用;经细胞因子扩增的NK细胞毒活性显著增高,但细胞因子之间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IL-2和IL-15均能有效地扩增脐血中NK细胞。虽然2种细胞因子扩增后的CD3-CD56+NK细胞与功能相关的免疫表型呈现出不同的改变特征,但细胞毒活性均显著增加,且2种细胞因子之间作用无显著差别,协同作用不明显;NK细胞毒活性是各种活性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NK细胞 IL-2 IL-15 免疫表型 细胞毒性
下载PDF
PCV-2感染对PK-15细胞抗病毒相关因子转录时相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志涛 李金磊 +5 位作者 陈红英 王淑娟 耿静微 翟阿官 魏战勇 崔保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9,24,共6页
【目的】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PK-15细胞抗病毒相关因子转录时相的影响,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CV-2感染PK-15细胞后0(未接种病毒),1,6,12,24,48,72 h时病毒DNA含量及细胞因子... 【目的】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PK-15细胞抗病毒相关因子转录时相的影响,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CV-2感染PK-15细胞后0(未接种病毒),1,6,12,24,48,72 h时病毒DNA含量及细胞因子IFN-βI、FN-γI、FNAR-1I、FNAR-2、MHC-Ⅰ、MHC-Ⅱ、MX1、NOS、RNaseL和IRF-3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PCV-2感染PK-15后1 h就可以检测到病毒DNA,在感染后24 h病毒开始大量迅速增殖,于感染72 h时达到最高峰。与0 h相比,PCV-2感染后IFN-βI、RF-3的表达量在感染12 h时显著增加,其他时间表达量下降;IFN-γ、MHC-Ⅱ的表达量在感染12 h时增加不明显,其他时间表达量下降;感染PCV-2后IFNAR-2、MHC-Ⅰ、MX1的表达量下降;RNaseL的表达量在感染12 h时显著减少,其他时间表达量增加,48 h时表达量增加显著;IFNAR-1的表达量在感染72 h时显著增加,其他时间表达量下降;未检测出NOS的表达。【结论】随着PCV-2病毒含量的增加,以上几种主要抗病毒因子的表达量不明显或有所下降,表明PCV-2感染PK-15细胞后可逃避机体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PK-15细胞 猪圆环病毒2 转录时相
下载PDF
IL-15对儿童MDS造血前体细胞bcl-2、bcl-xl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涵蓉 陈铭珍 +1 位作者 吴柱国 叶中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4-396,415,共4页
目的探讨IL-15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造血细胞bcl-2、bcl-xl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索IL-15抑制MDSCD34造血干/祖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吸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珠分离系统,分离纯化17例MDS患儿骨髓CD34细胞,采用RT-PCR检测bcl-... 目的探讨IL-15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造血细胞bcl-2、bcl-xl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索IL-15抑制MDSCD34造血干/祖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吸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珠分离系统,分离纯化17例MDS患儿骨髓CD34细胞,采用RT-PCR检测bcl-2、bcl-xlmRNA表达水平,观察IL-15对它们的影响。结果IL-15可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的增强体外培养的MDS造血前体细胞bcl-2、bcl-xl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IL-15可能为抑制MDSCD34造血干/祖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造血干细胞 BCL-2 bcl—xl
下载PDF
IL-2和IL-15的生物学及免疫治疗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广华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88-1092,共5页
IL-2和IL-15对于调控体内淋巴细胞功能和稳态起重要作用。对二者及其受体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认识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应用前景。二者在体外具有类似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然而在体内的作用却明显不同。不同生理功能是由于各自... IL-2和IL-15对于调控体内淋巴细胞功能和稳态起重要作用。对二者及其受体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认识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应用前景。二者在体外具有类似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然而在体内的作用却明显不同。不同生理功能是由于各自不同受体亚基介导的不同信号转导通路、不同受体亚基表达模式。最近研究发现反式呈递方式介导的信号转导是IL-15功能不同于IL-2的一个重要机制。尽管它们的异三聚体受体中有两个共用亚基,这两种细胞因子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作用。IL-2独特的作用是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相反,IL-15可长久维持记忆性T细胞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本文将就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涉及的IL-2和IL-15二种细胞因子生物学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5 反式呈递 过继免疫治疗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下载PDF
PCV-2感染对PK-15细胞IL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商艳红 刘欣辛 +5 位作者 李金磊 王淑娟 魏静 赵岩 崔保安 魏战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观察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猪肾传代细胞(PK-15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宿主与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及细胞炎性反应机制。【方法】以未感染PCV-2的PK-15细胞为对照组,运用相对定量PCR技术,... 【目的】观察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猪肾传代细胞(PK-15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宿主与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及细胞炎性反应机制。【方法】以未感染PCV-2的PK-15细胞为对照组,运用相对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CV-2感染PK-15细胞后,PCV-2DNA相对含量的变化,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2p35、IL-12p40、IL-13、IL-17、IL-18mRNA转录水平在1,6,12,24,48,和72h的变化。【结果】PCV-2感染后,PK-15细胞的IL-6、IL-13、IL-17、IL-18的mRNA转录水平在12h显著增加,24h后mRNA转录水平下降;IL-8的mRNA转录水平在48h时最高,为对照组的2.5倍,但72h时恢复至与对照组水平相当;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IL-12p35、IL-12p40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结论】PCV-2感染后可引起PK-15细胞中IL-6、IL-8、IL-13、IL-17、IL-18等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增加,而IL-12mRNA转录水平下降,提示PCV-2感染后引起的PK-15细胞炎性反应与其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15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mRNA转录水平 猪圆环病毒2
下载PDF
IL2、IL15对NK细胞KIR3DL1、NKG2D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红 吴晓雄 +5 位作者 达万明 窦立萍 李猛 蔡博 于力 高春记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22-624,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2、IL-15对人外周血来源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NK)细胞表面功能相关分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3DL1)、NKG2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iniMACS免疫磁珠从外周...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2、IL-15对人外周血来源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NK)细胞表面功能相关分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3DL1)、NKG2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iniMACS免疫磁珠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选得到纯化的NK细胞,在IL2、IL15作用下培养15d,检测培养前后在不同效靶比下对靶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变化,之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后NK细胞KIR3DL1、NKG2D表达变化;结果经IL2、IL15培养15d后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在不同效靶比下均较培养前增强(P<0.01);同时NK细胞KIR3DL1表达下降约10%(P<0.05),NKG2D在培养前后均高表达(99%);结论经IL2和IL15长期体外培养后,KIR3DL1表达轻微下调,是NK细胞杀伤功能增强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白介素2 白介素15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NKG2D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致NG108-15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忠仕 农嵩 +3 位作者 谢海渊 张树球 李韬 李曙波 《右江医学》 2008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NG108-15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以Aβ25-35诱导NG108-15细胞建立痴呆细胞模型后加入二苯乙烯苷培养,观察NG108-15细胞的生长状态、存活率、突起率及突起平均长度。结果与细胞模型组相比,二...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NG108-15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以Aβ25-35诱导NG108-15细胞建立痴呆细胞模型后加入二苯乙烯苷培养,观察NG108-15细胞的生长状态、存活率、突起率及突起平均长度。结果与细胞模型组相比,二苯乙烯苷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β25-35对痴呆细胞的损伤作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存活率、突起率及突起平均长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诱导的NG108-15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老年性痴呆 8淀粉样蛋白 NG108—15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