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presentation of 3D Woven Structures by Parametric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丁辛 易洪雷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A parametric method is developed to quantitatively represent the microstructure of 3D woven structures. Different binding patterns, such as angle interlock and orthogonal interlock with through-thickness or layer-to-l... A parametric method is developed to quantitatively represent the microstructure of 3D woven structures. Different binding patterns, such as angle interlock and orthogonal interlock with through-thickness or layer-to-layer bindings, are classified. A unit cell of 3D woven structure is defined with four constituent yarn systems represented by nin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3D woven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 representative parameters is thus established.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four out of the nine parameters are necessary to represent a 3D woven structure with an angle interlock binding, and that five parameters are required to describe a 3D woven structure with an orthogonal interlock binding. Once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the pattern of 3D woven structures can be unambiguously identified, and vice versa. In addition to the purpose of structure presentation, the method can be further used as a means for designing 3D woven structure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3D woven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ile composites 3D woven structure parametric representation.
下载PDF
3D Woven Structures and Their Weave Design with Changing Cross-section on Warp and Weft Direction
2
作者 祝成炎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6期71-75,共5页
With 3D orthogonal and pseudo-orthogonal weaves, woven sructures with lengthwise and widthwise changing cross section on one side or both sides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constructed. The weave formation and the looming ... With 3D orthogonal and pseudo-orthogonal weaves, woven sructures with lengthwise and widthwise changing cross section on one side or both sides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constructed. The weave formation and the looming draft cre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s to manufacture woven preforms with changing cross 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ORTHOGONAL weave pseudo-orthogonal weave woven structure CHANGING cross-section woven PREFORM
下载PDF
2.5D机织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海建 钱坤 盛东晓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3-15,共3页
本文设计了3种典型2.5D机织物组织,制作了满足要求的试验件。对2.5D机织复合材料经、纬向的拉伸、压缩和层间剪切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该种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参数。分析了这几种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本文设计了3种典型2.5D机织物组织,制作了满足要求的试验件。对2.5D机织复合材料经、纬向的拉伸、压缩和层间剪切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该种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参数。分析了这几种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结论表明,2.5D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剪切强度基本取决于其纱线倾角和纤维体积含量;相同层数的2.5D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剪切强度均表现为深交联>浅交直联>浅交弯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机织物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浅交弯联 浅交直联 深交联
下载PDF
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静 宋新军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3,共4页
探讨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测试了4种结构的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合材料的经向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及纬向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分析了其结构与压缩性能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伸直状态的衬经纱对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 探讨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测试了4种结构的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合材料的经向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及纬向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分析了其结构与压缩性能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伸直状态的衬经纱对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合材料的经向压缩性能有较大贡献;伸直状态的衬纬纱对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合材料的纬向压缩性能有较大贡献。认为应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所需要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来设计2.5D角联锁芳纶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D角联锁 机织复合材料 结构 压缩强度 压缩模量
下载PDF
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2.5D机织物的结构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红 钱坤 曹海建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0,共3页
以纬纱为直线、经纱为曲线,建立了2.5D机织物几何结构模型。根据弯矩方程和J.W.S.Hearle原理得到经纱总势能与附加张力、未知的织物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当2.5D机织物的尺寸在附加张力作用下趋于稳定时,织物中的纱线系统应满足最小势能原... 以纬纱为直线、经纱为曲线,建立了2.5D机织物几何结构模型。根据弯矩方程和J.W.S.Hearle原理得到经纱总势能与附加张力、未知的织物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当2.5D机织物的尺寸在附加张力作用下趋于稳定时,织物中的纱线系统应满足最小势能原理。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将确定经纱曲线方程中结构参数的问题转化为求泛函数极值的问题,利用织物结构的几何和力学特点,再把泛函数的极值问题转化为函数极值来处理,然后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得到包含2.5D机织物结构参数与力学指标的微分方程组及约束方程组,更为直接地表达结构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为计算机动态模拟织物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势能原理 2.5d机织物 结构模型 泛函数极值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dimension reduction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logging while drilling of horizontal wells in complex structures 被引量:7
6
作者 Zhen-Guan Wu Shao-Gui Deng +5 位作者 Xu-Quan He Runren Zhang Yi-Ren Fan Xi-Yong Yuan Yi-Zhi Wu Qing Huo Li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45-657,共13页
Electromagnetic logging while drilling(LWD)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geosteering and formation evaluation for high-angle and horizontal wells.In this paper,we solve the dipole source-generated magnetic/ele... Electromagnetic logging while drilling(LWD)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geosteering and formation evaluation for high-angle and horizontal wells.In this paper,we solve the dipole source-generated magnetic/electric fields in 2D formations efficiently by the 2.5D finite diff erence method.Particularly,by leveraging the field’s rapid attenuation in spectral domain,we propose truncated Gauss–Hermite quadrature,which is several tens of times faster than traditional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By applying the algorithm to the LWD modeling under complex formations,e.g.,folds,fault and sandstone pinch-outs,we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imension reduction from 2D to 1D.For the formations with smooth lateral changes,like folds,the simplified 1D model’s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true responses,which indicate that the 1D simplification with sliding window is feasible.However,for the formation structures with drastic rock properties changes and sharp boundaries,for instance,faults and sandstone pinch-outs,the simplified 1D model will lead to large errors and,therefore,2.5D algorithms should be applied to ensure the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formation structures Horizontal wells Electromagnetic logging while drilling 2.5d algorithm-Model simplification
下载PDF
Fabrication, Mechanical and Dielec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3D Orthogonal Woven Basalt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imide Composites 被引量:1
7
作者 Shuna Hou Jianfei Xie +3 位作者 Ye Kuang Xianhong Zheng Lan Yao Yiping Qiu 《Journa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年第1期35-44,共10页
The 3D orthogonal woven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imide (PI)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and characterized in this study. The PI film was firstly prepared to determine PI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urier transform infr... The 3D orthogonal woven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imide (PI)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and characterized in this study. The PI film was firstly prepared to determine PI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alysis showed that 300°C was the suitable imidization temperature.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results showed relatively goo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PI film. In the fabrication of composites, the multi-step impregn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he bending properties of 3 mm-thick composite showed increasing trend in all and the second-time impregnated composite had much higher value than the first-time impregnated composite. Moreover, the bending fracture mode photos showed obvious creases except for the first-time impregnated materials, which agreed well with the bending property values. The dielectric constants for the composites were complex because they had not regular value following the mixing rule of the composites, which was mainly due to the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and other effects in the fabrication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ORTHOGONAL woven structure BASALT Fiber THERMOPLASTIC POLYIMIDE BENDING PROPERTIES Dielectric PROPERTIES
下载PDF
2.5维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预测 被引量:14
8
作者 郑君 温卫东 +1 位作者 崔海涛 高建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31-2035,共5页
基于经纱矩形截面及纬纱双凸透镜截面假设,重点考虑了该结构表层经纱与内部经纱密度的不同及相同机织结构合成不同厚度和纤维束截面的情况,建立了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预测模型.同时,试验测定了6种结构62个试件的弹性模量.数值... 基于经纱矩形截面及纬纱双凸透镜截面假设,重点考虑了该结构表层经纱与内部经纱密度的不同及相同机织结构合成不同厚度和纤维束截面的情况,建立了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预测模型.同时,试验测定了6种结构62个试件的弹性模量.数值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研究建立的弹性性能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在2.5维机织复合材料弹性模量预测中,表层与内部经纱的差异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2.5维机织 弹性性能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模型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光明 王新峰 +1 位作者 王鑫伟 周储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椭圆形纤维束截面假设 ,详细研究了经纱纤维束在织物表面与内部的不同。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模型 ,并对其弹性常数进行了预测。研究了三维机织物的复合成型... 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椭圆形纤维束截面假设 ,详细研究了经纱纤维束在织物表面与内部的不同。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模型 ,并对其弹性常数进行了预测。研究了三维机织物的复合成型工艺 ,制作了实验件并进行了性能实验。通过实验值和理论预测值的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 力学模型 实验分析 厚度
下载PDF
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几何结构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海建 钱坤 盛东晓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2,67,共6页
为验证2.5维机织复合材料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基于对材料断面显微照片的观察和分析,假定纤维束截面为跑道形,建立了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单元结构模型。借助模型推导出纱线在几种典型结构(浅交弯联、浅交直联、深角联)的单元体结构... 为验证2.5维机织复合材料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基于对材料断面显微照片的观察和分析,假定纤维束截面为跑道形,建立了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单元结构模型。借助模型推导出纱线在几种典型结构(浅交弯联、浅交直联、深角联)的单元体结构内的纱线长度、接结经的取向角和纤维体积分数,并对材料进行拉伸、压缩性能预测。制作了满足要求的2.5维机织复合材料试验件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试验值和预测值的对比,验证几何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体积分数 2.5维机织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结构模型 取向角
下载PDF
树脂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彩云 李嘉禄 +1 位作者 陈利 张国利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通过拉伸、弯曲、压缩等实验,评价了4种不同结构的三维机织角联锁织物增强的碳/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纤维体积含量相近的4种不同结构的3D机织复合材料而言,它们之间的拉伸、弯曲、压缩性能差异很大,在2倍... 通过拉伸、弯曲、压缩等实验,评价了4种不同结构的三维机织角联锁织物增强的碳/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纤维体积含量相近的4种不同结构的3D机织复合材料而言,它们之间的拉伸、弯曲、压缩性能差异很大,在2倍左右;衬经纱和衬纬纱可以显著改善力学性能;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破坏-脱粘是3D机织复合材料最先发生失效的形式;带衬经衬纬的No.1结构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可以推断,改进界面结合力能大大提高3D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机织复合材料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衬经纱 衬纬纱
下载PDF
接结经纱对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兴峰 王瑞 +1 位作者 黄故 房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以经纱接结的三维正交机织物为研究对象 ,在 3种接结纱张力下制织了 2种接结纱浮长的 6种正交机织物。通过比较织物的接结纱织缩率、纬纱密度和织物厚度 ,发现适当的接结纱张力既有利于形成较为理想结构的正交织物 ,又有利于织造的顺利... 以经纱接结的三维正交机织物为研究对象 ,在 3种接结纱张力下制织了 2种接结纱浮长的 6种正交机织物。通过比较织物的接结纱织缩率、纬纱密度和织物厚度 ,发现适当的接结纱张力既有利于形成较为理想结构的正交织物 ,又有利于织造的顺利进行 ;较小的接结纱浮长 ,有利于织物结构的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经纱 浮长 交织物 织物结构 纬纱 织造 正交 三维 理想
下载PDF
汽车内饰用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拉伸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守忍 曹海建 +3 位作者 钱坤 徐文新 李雅 臧红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以丙纶(PP)长丝、亚麻为原料,通过包缠方式将PP长丝包覆在亚麻表面以形成PP/亚麻包缠纱;分别以PP/亚麻包缠纱为经纬纱,在全自动剑杆织样机上制织三种典型的2.5维(浅交弯联、浅交直联、深角联)机织物,并将该机织物通过热压的方式制... 本文以丙纶(PP)长丝、亚麻为原料,通过包缠方式将PP长丝包覆在亚麻表面以形成PP/亚麻包缠纱;分别以PP/亚麻包缠纱为经纬纱,在全自动剑杆织样机上制织三种典型的2.5维(浅交弯联、浅交直联、深角联)机织物,并将该机织物通过热压的方式制成汽车内饰用2.5维机织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维机织物的经向拉伸性能表现为深角联>浅交直联>浅交弯联,纬向拉伸性能相差不大;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表现为浅交直联>浅交弯联>深角联,纬向拉伸性能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机织复合材料 浅交弯联 浅交直联 深角联 包缠纱 丙纶 亚麻
下载PDF
交叉T型三维机织物一次成型结构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红 陈晓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51,共5页
为进一步改进三维结构纺织产品的成型性、适用性、稳定性,对T型+柱体内置纱线的立体混合造型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充分运用3-D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法,采用纬向正交结构,确立一次成型织造加工的纬纱路径,设计出交叉T型三维机织物。研究... 为进一步改进三维结构纺织产品的成型性、适用性、稳定性,对T型+柱体内置纱线的立体混合造型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充分运用3-D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法,采用纬向正交结构,确立一次成型织造加工的纬纱路径,设计出交叉T型三维机织物。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纬纱路径设计,与纵向多层排列经纱交织,可以达到特殊造型三维机织物一次成型的结构要求。该研究对基于正交组织结构复杂造型复合织物预制件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物 一次成型 纬向正交结构 纬纱路径
下载PDF
箱框型增强织物的结构设计与织造工艺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彩云 吴晓青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15-17,共3页
箱框型三维机织物是制作复合材料用的一种预制件.结合上机织造实践,从组织结构、组织参数和上机图3个方面阐明了其结构设计理论和织造工艺,并分析了送经卷取机构运动的特点、织口位置变化的规律以及所需的梭子个数.
关键词 箱框型织物 三维机织物 结构设计 织造工艺
下载PDF
2.5维预制体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彩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7,共4页
由于缺少三维织物的设计理论,使2.5维预制体结构参数的确定成为三维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体设计人员面临的难题。为此,给出了相似2.5维预制体的定义,按纤维体积含量保持不变推导出相似2.5维预制体结构参数的关系式,以便根据原织物的结构参... 由于缺少三维织物的设计理论,使2.5维预制体结构参数的确定成为三维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体设计人员面临的难题。为此,给出了相似2.5维预制体的定义,按纤维体积含量保持不变推导出相似2.5维预制体结构参数的关系式,以便根据原织物的结构参数计算出新织物的结构参数,特别是可以准确预测新织物的厚度。同时用3个实例验证了该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相似2.5维预制体结构参数关系式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维预制体 相似2.5维预制体 结构参数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纬纱接结的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兴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为了研究正交机织物的实际结构,采用玻璃纤维在剑杆织机上织制了纬纱接结的6层经纱5层纬纱的正交机织物,然后利用VARI工艺与聚酯树脂复合,制成了复合材料板材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测纱线的形状。研究发现: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经、纬纱基本... 为了研究正交机织物的实际结构,采用玻璃纤维在剑杆织机上织制了纬纱接结的6层经纱5层纬纱的正交机织物,然后利用VARI工艺与聚酯树脂复合,制成了复合材料板材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测纱线的形状。研究发现: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经、纬纱基本呈直线状态,接结纬纱是曲线与直线组合的形状,且形状与在织物中的位置有关,越靠近织物中央,接结纬纱的直线部分越短;接结纬纱使其限定的经纱产生聚集现象,在复合材料中产生贫富树脂区,接结纬纱形状的变化也使织物的结构不均匀。对织造过程的分析表明,造成接结纬纱形状变化的原因是织物形成过程中接结纬纱的滑动,从织物边部到中央,接结纬纱的滑动阻力逐渐增大,接结纬纱的张力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三维正交机织物 织物结构 纬纱接结
下载PDF
机织物组织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旭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以3DS MAX软件为例,探讨了机织物组织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根据机织物结构相理论,确定了表达经纬纱空间弯曲形态的曲线控制点,通过截面的曲线放样技术实现了纱线的建模.按照经纬纱线的交织规律,实现了织物组织的三维建模.研究表明,基于... 以3DS MAX软件为例,探讨了机织物组织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根据机织物结构相理论,确定了表达经纬纱空间弯曲形态的曲线控制点,通过截面的曲线放样技术实现了纱线的建模.按照经纬纱线的交织规律,实现了织物组织的三维建模.研究表明,基于截面曲线放样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机织物的三维建模并适合织物结构的立体表现,加深了对织物组织结构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三维建模 曲线放样 织物结构
下载PDF
三维整体织物结构的复合材料设计及弯曲性能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大寅 贡玉南 《安徽机电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7-30,共4页
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其增强结构有关.探讨了正交结构的机织三维整体织物的设计和成型工艺.对两种正交组织的机织多层整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含量高,纱线屈曲程度小,材料对疲劳载荷越不敏感.
关键词 弯曲性能 复合材料 三维整体织物 正交结构 弯曲疲劳
下载PDF
立体织物在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献鑫 孙颖 +2 位作者 陈利 李嘉禄 潘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为深入研究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在天线罩材料方面的应用,从不同增韧方式的成型工艺方法、增韧特点出发,综合评价了用于天线罩的颗粒增韧、晶须增韧和连续纤维增韧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适合于增韧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的立体... 为深入研究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在天线罩材料方面的应用,从不同增韧方式的成型工艺方法、增韧特点出发,综合评价了用于天线罩的颗粒增韧、晶须增韧和连续纤维增韧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适合于增韧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的立体织物纤维束结构,其中典型的纤维束交织结构包括2.5维机织、正交三向、三维编织及其衍生结构。结合未来导弹天线罩材料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立体织物在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 天线罩 立体织物 三维编织 2 5维机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