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并异常表达CD20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正岩 安风仙 +4 位作者 杜颖 杜然 李迎雪 闫金强 张学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 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检测,应用一代测序法检测IDH2 Exon4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1岁,临床表现为咽痛、消瘦,无其他发热、盗汗等B症状。组织学表现为扁桃体实质内小-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全T细胞标志物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CD10、BCL6和PD-1,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30(约10%);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IDH2基因未见突变。采用R-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随访7个月,患者无瘤生存。结论wPTCL-TFH异常表达CD20者临床罕见,化疗中加入利妥昔单抗可能对CD20异常表达wPTCL-TFH有效,仍需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辅助t细胞 外周t细胞 CD20
下载PDF
异常表达CD2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病理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王红 任新瑜 贾丛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索异常表达CD2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点、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异常表达CD2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结合病理形态特点、免疫表型及与其他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类似的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结... 目的探索异常表达CD2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点、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异常表达CD2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结合病理形态特点、免疫表型及与其他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类似的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异常表达CD2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形态学特点与普通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类似,免疫表型表现为部分T细胞标记阳性、CD56、细胞毒标记物、EBER ISH阳性、CD20弱-中等阳性,其余B细胞标记物CD79a、PAX-5均为阴性。其中2例肿瘤细胞阳性表达CD8。结论异常表达CD2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免疫表型的NK细胞源性淋巴瘤,需要综合分析抗体表达情况及和其他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模式以及多抗体联合应用对于明确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异常表达 CD20 免疫组化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20 (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
3
作者 Tao PAN Baifang GONG +2 位作者 Zhixia WANG Hanyu SUN Xuanle YIN 《Medicinal Plant》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Objectives]To prepare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20(S)-PPD-PLGA-NPs).[Methods]20(S)-PPD-PLGA-NP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was screened by Box-Behn... [Objectives]To prepare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20(S)-PPD-PLGA-NPs).[Methods]20(S)-PPD-PLGA-NP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was screened by Box-Behnken experiment with particle size and drug loading as the indicators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and the drug release in vitro was carried out.[Results]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particles was(119.60±2.29)nm and the polydispersity index was(0.12±0.02),the size was uniform.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drug loading of protopanaxadiol were(87.99±1.29)%and(14.86±0.2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20(S)-PPD-PLGA-NP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20(S)-PPD-PLGA-NPs had good stability,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20(S)-PPD-PLGA-NPs in vitro and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下载PDF
3D direct writing and micro detonation of CL-20 based explosive ink containing O/W emulsion binder 被引量:6
4
作者 Zhan-xiong Xie Chong-wei An +4 位作者 Bao-yun Ye Jia-qing Mu Chun-yan Li Min-jie Li Song-jin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340-1348,共9页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DIW technology present an unprecedented prospect in energetic materials field and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due to its relative simplicity and high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Herein,a n...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DIW technology present an unprecedented prospect in energetic materials field and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due to its relative simplicity and high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Herein,a novel CL-20 based explosive ink formul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successfully for MEMS initiation systems via DIW technology.We designed PVA/GAP into an oil-in-water(O/W)emulsion,in the way that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PVA as water phase,the ethyl acetate solution of GAP as oil phase,the combination of Tween 80 and SDS as emulsifier,BPS as a curing agent of GAP.The ideal formulation with good shear-thinning rheology properties and clear gel point was prepared using only 10 wt%emulsion.The dual-cured network formed during the curing process made the printed sample have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printed samples had satisfactory molding effect without cracks or fractures,the crystal form of CL-20 not changed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have improved.Deposition of explosive inks via DIW in micro-scale grooves had excellent detonation performances,which critical detonation size was 1×0.045 mm,detonation velocity was 7129 m/s and when the corner reaching 150°can still detonated stably.This study may open new avenues for developing binder systems in explosive ink for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writing Explosive ink emulsion binder system CL-20 based energetic composites Micron detonation
下载PDF
CD20+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1例
5
作者 李艳艳 黄永塔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4,共2页
患者女性,40岁,因反复腹泻9年,加重1周入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升高;大便及尿潜血阳性。腹部CT示:直肠中下段肠壁稍增厚,腹股沟超声示:双侧腹股沟见数个实质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无融合。直乙肠镜示:回... 患者女性,40岁,因反复腹泻9年,加重1周入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升高;大便及尿潜血阳性。腹部CT示:直肠中下段肠壁稍增厚,腹股沟超声示:双侧腹股沟见数个实质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无融合。直乙肠镜示: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黏膜水肿明显,可见散在黏膜糜烂、溃疡,局部肠腔内黏膜呈结节样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胃肠道 CD20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纳米HNS@CL-20-DNB共晶炸药核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徐亮 杨敏 +3 位作者 文韬 高登钊 郭长平 王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5-282,共8页
高能单质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由于机械感度过高,限制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硬脂酸修饰的纳米六硝基茋(HNS)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1,3-二硝基苯(DNB)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稳定的Pickering... 高能单质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由于机械感度过高,限制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硬脂酸修饰的纳米六硝基茋(HNS)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1,3-二硝基苯(DNB)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研究了纳米HNS的界面性质、改性纳米HNS的用量及乳液的静置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纳米HNS@CL-20-DNB共晶炸药核壳复合物,并对复合物的形貌、结构、热分解性能及安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HNS含量为10%~20%,静置时间小于200 min时,可以制备均匀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核壳复合物粒径约为5μm左右,表面包覆一层改性纳米HNS;由于共晶结构,复合物的热分解峰温为247.7℃,其热分解放热峰温较原料CL-20提高了7.9℃;复合物的特性落高H_(50)为43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为36%,相较于原料CL-20,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本研究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安全简单且组分无非含能材料,理论上未降低核壳复合物的能量,有望为含CL-20的复合炸药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思路,提升CL-20在军事领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1 3-二硝基苯 六硝基茋 Pickering乳液 共晶
下载PDF
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关机制——2例患者临床报告
7
作者 袁丽倩 张浩 +2 位作者 车潇良 杨曦 蔡媛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2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T cell lymphoma,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发生机制。方法 筛选宝鸡市中心医院确诊的2例CD20阳性的TCL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2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T cell lymphoma,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发生机制。方法 筛选宝鸡市中心医院确诊的2例CD20阳性的TCL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基因组学方法探讨其潜在的发生机制。结果 两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39岁、82岁;病例1为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gastrointestinal indolent T-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ITLPD-GI),病例2为皮肤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folliculotropic mycosis fungoides,FMF)(肿瘤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细胞标志物CD3强阳性、CD4或CD8阳性、B细胞标志物CD20阳性、CD79α及PAX-5阴性。T细胞受体重排均呈单克隆性,发生机制可能与SIGLEC15和MS4A1基因在TCL的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移位融合,导致二者在T淋巴细胞内高表达,从而促进CD20在TCL中异常表达。两例患者均未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随访至今均带瘤生存。结论 CD20阳性TCL较为少见,易误诊为B细胞淋巴瘤(B cell lymphoma,BCL)。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因分子检测技术等多种诊疗手段;探究CD20阳性TCL的潜在发生机制,将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CD20 临床病理学 机制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自组装CL-20/n-Al/F2605复合空心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孙鹏瞻 杨敏 +4 位作者 尢淇 高登钊 李聪颖 张行泉 郭长平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高能量、高爆热的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Al复合物由于自身的高感度而限制了在炸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备高能量和高安全性的CL-20/Al含能复合材料,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了空心球形CL-20/n-Al/F2605(氟橡胶)复合物,并对Picker... 高能量、高爆热的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Al复合物由于自身的高感度而限制了在炸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备高能量和高安全性的CL-20/Al含能复合材料,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了空心球形CL-20/n-Al/F2605(氟橡胶)复合物,并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复合物表面结构、热分解、燃烧及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2 mL乙酸乙酯中溶解的CL-20固体质量为0.10~0.14 g、油水质量比在1:5~1:7之间、超声时间小于30 min、静置时间小于120 min时,形成的乳液稳定性好。该复合物表面结构粗糙,中位径d_(50)为73.17μm,各组分复合均匀。复合物的热分解峰温和活化能分别为236.7℃、164.6 kJ/mol,n-Al和F2605降低了CL-20分解过程中21.2%的活化能。复合物平均线性燃速为7.14 cm/s;特性落高H_(50)为39.5 cm,和原料CL-20相比提升了26.5 cm,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纳米铝粉(n-Al) 微球 Pickering乳液
下载PDF
Effect of Emulsifier Concentration on the Oxidation of an O/W Emulsion Prepared from Canola Oil
9
作者 Yukihiro Yamamoto Rino Misawa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8年第6期683-692,共10页
Oils and fats exist in many foods as emulsions, and preventing the oxidation of emulsion is vital importance for the food industry.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ween 20 (0.5, 2.5, 5.0, 10 ... Oils and fats exist in many foods as emulsions, and preventing the oxidation of emulsion is vital importance for the food industry.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ween 20 (0.5, 2.5, 5.0, 10 w% vs. oil) on the oxidation of canola oil O/W emulsion was investigated. Oxidation was conducted at 34&deg;C in the dark and accelerated using 2,2-azobis (2,4-dimethylvaleronitrile) (AMVN) and 2,2’-azobis (2-methylpropionamidine) dihydrochloride (AAPH) as radical generators. Peroxide value (PV, mEq/kg) was monitored as generation of the primary oxidation compound. PV was suppressed by Tween 20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both emulsion system using AMVN and AAPH, and the tendency of suppression was clearer in the system using AMVN than in that using AAPH. Contrari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V when emulsions were prepared with tocopherol-stripped oil. The particle size of emulsion droplets were also consistent among emulsions prepared. However, tocopherol contents at lipid phase of the emulsions prior to oxidation decreased with concentration of Tween 20.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xcess Tween 20 could cause tocopherol to migrate from the lipid phase of the emulsions to lipid-oil interface, suppressing the oxidation of emul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 emulsion OXIDAtION tWEEN 20
下载PDF
混油钻井液中地层油的T1-T2二维核磁共振识别与评价方法
10
作者 王志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29,共7页
混油钻井液影响地层含油性的实时发现与准确评价,色谱、质谱、光谱等扣除背景值的识别方法定量精度较低,一维核磁共振方法需要在添加弛豫试剂前、后进行2次分析,为此采用T1-T2二维核磁共振测量方法,通过对混油钻井液、不同矿化度盐水及... 混油钻井液影响地层含油性的实时发现与准确评价,色谱、质谱、光谱等扣除背景值的识别方法定量精度较低,一维核磁共振方法需要在添加弛豫试剂前、后进行2次分析,为此采用T1-T2二维核磁共振测量方法,通过对混油钻井液、不同矿化度盐水及3种成品油、5种原油的测试,建立了混油钻井液中的水、基础油、地层油的解释图版;通过对混油钻井液均匀混入不同含量原油后的测试,建立了混油钻井液中的地层油含量评价模型;通过不同质量白油的测试,确定了T1-T2的检测下限为200~750 mg/L。经实验模拟及实钻验证,所建立的解释图版和评价模型可靠。因此,T1-T2二维核磁共振能够直接、直观区分混油钻井液中的基础油和地层油,实现地层含油性的及时发现与直观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油钻井液 t1-t2二维核磁共振 基础油 地层油 含油量
下载PDF
聚合抗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及抗稻瘟病基因Pi9水稻株系筛选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鹏 冯冉冉 +4 位作者 肖巧珍 杨培忠 林纬 刘丕庆 李容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5-892,共8页
【目的】筛选聚合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基因水稻材料,为培育新型抗褐飞虱兼抗稻瘟病的水稻新种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虫鉴定相结合的手段,将抗稻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以及广谱高抗稻瘟病基因... 【目的】筛选聚合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基因水稻材料,为培育新型抗褐飞虱兼抗稻瘟病的水稻新种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虫鉴定相结合的手段,将抗稻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以及广谱高抗稻瘟病基因Pi9聚合到优良保持系博ⅢB的遗传背景中。【结果】bph20(t)的分子标记RM540和BYL7、bph21(t)的分子标记RM5348和RM222未在稻褐飞虱抗、感亲本间扩增出特异条带,无明显的多态性,不能用于该育种群体抗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的检测。Pi9的显性分子标记pB8以及共显性分子标记PB9-1在稻瘟病抗、感亲本之间可扩增获得特异条带,具有多态性,可用于Pi9基因的检测。经抗虫鉴定并利用标记PB9-1对BC6F2群体的22株材料进行PCR扩增,含有Pi9基因杂合体的有10株,纯合体有6株,不含Pi9基因的有7株。用源自广西南宁田间感褐飞虱和稻瘟病菌株进行多次抗病虫鉴定,筛选获得一批抗褐飞虱材料,其中抗性与抗虫亲本BPH54相当的材料有6份,在这6份材料中含有Pi9基因且抗稻瘟病的材料有5份,对稻褐飞虱的抗性与供体亲本BPH54水平相当。【结论】通过常规育种、分子检测和抗虫鉴定相结合的办法,筛选获得5份聚合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0和bph21)和抗稻瘟病基因Pi9的抗或高抗水稻中间材料,为选育新的双抗保持系和不育系提供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聚合 bph20(t) bph21(t) Pi9 稻褐飞虱 稻瘟病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下载PDF
基于水力学模拟试验的3流连铸20t中间包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凌志 朱荣 +3 位作者 李超 林腾昌 吴兵 梁建国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几何相似比1:2.5的水模型试验研究了带有一字型挡墙,矩形导流孔,水平无倾角的原型中间包以及V形挡墙,倾角0°~40°中80~中120 mm圆形导流孔,并加抑制器的改进结构的流场,得出V字型挡墙+30°倾角和直径Φ80 mm导流孔... 采用几何相似比1:2.5的水模型试验研究了带有一字型挡墙,矩形导流孔,水平无倾角的原型中间包以及V形挡墙,倾角0°~40°中80~中120 mm圆形导流孔,并加抑制器的改进结构的流场,得出V字型挡墙+30°倾角和直径Φ80 mm导流孔+深盘带唇缘型湍流抑制器的改进中间包结构最优,可延长钢液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死区体积从原中间包的48.16%~63.06%降至1 0.3%~10.9%,有利于夹杂物的快速上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t中间包 流场模拟 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湍流抑制器 结构优化
下载PDF
CD20^+T/NK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焕 陈海霞 +3 位作者 张银华 王维娜 房新志 陈定宝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32-35,39,共5页
目的探讨CD20^+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CD20^+T/NK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例1扁桃体肿物。镜下见扁桃体黏膜组织中有弥漫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体积大,异型明显,部... 目的探讨CD20^+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CD20^+T/NK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例1扁桃体肿物。镜下见扁桃体黏膜组织中有弥漫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体积大,异型明显,部分区域细胞呈窦隙状生长。免疫组化:CD2、CD3、CD5、CD30和CD20(+),而PAX-5、CD79a、ALK、CD15和CD10(-),Ki-67阳性指数70%。EBER原位杂交(-)。病理诊断:CD20+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例2鼻咽部肿物。病理诊断: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CD20^-。放、化疗后16个月出现胸壁皮肤肿物,活检见皮下纤维脂肪中有灶片状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中等大小,核形欠规则。免疫组化:CD2、CD3、CD43、CD56、CD20和Gram-B(+),而PAX-5、CD79a、TIA-1和穿孔素(-),Ki-67阳性指数90%。EBER原位杂交(+)。病理诊断:CD20+ENK/TCL。结论 CD20+T细胞淋巴瘤少见,诊断困难,易误诊。诊断与鉴别诊断依靠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CD20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Xa23和bph20(t)基因 被引量:9
14
作者 毛钟警 刘丕庆 +1 位作者 蒋利和 李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35-838,共4页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聚合Xa23和bph20(t)基因的纯合植株,为水稻育种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杂交、回交和田间多代选择,在分离群体中,通过标记跟踪,结合抗性鉴定,选择具有聚合双抗基因的个体。【结果】C189标记辅助选...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聚合Xa23和bph20(t)基因的纯合植株,为水稻育种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杂交、回交和田间多代选择,在分离群体中,通过标记跟踪,结合抗性鉴定,选择具有聚合双抗基因的个体。【结果】C189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特异性好,扩增效果稳定,选择准确率接近95%,说明该标记完全可以用于标记育种实践;标记BYL7在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效率,但效率不高;通过接种鉴定,在BC2F2群体中有16株具有Xa23、bph20(t)双基因聚合个体。【结论】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标记C189,与bph20(t)紧密连锁的标记BYL7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BC2F2群体中培育出具有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双抗基因的个体。证明分子标记方法聚合是一个简单有效培育水稻多抗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XA23 bph20(t) 基因聚合
下载PDF
伊马替尼抑制Jurkat T细胞增殖与影响A20和NF-κB表达相关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小华 颜宇辉 +2 位作者 王冠明 林晨 李扬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4-858,共5页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IM)对T细胞Fyn、A20和NF-κB转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50 nmol/L浓度IM作用Jurkat细胞24 h后,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yn、A20和NF-κB基因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20和NF-κB蛋白水...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IM)对T细胞Fyn、A20和NF-κB转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50 nmol/L浓度IM作用Jurkat细胞24 h后,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yn、A20和NF-κB基因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20和NF-κB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IM明显上调Jurkat细胞A20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NF-κB基因表达水平,而Fyn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K562细胞受到IM处理后,A20和NF-κB的表达水平改变与Jurkat细胞相似,但Fyn基因水平明显下调。Fyn基因表达下调与IM下调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A20和NF-κB蛋白水平变化与mRNA变化一致。结论 IM不仅通过抑制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下调Fyn转录水平,而且也可通过上调A20和下调NF-κB表达抑制T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t细胞 FYN A20 NF-ΚB
下载PDF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新霞 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4 位作者 马志萍 张巍 周晓燕 盛伟琪 李巧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6-990,995,共6页
目的观察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此罕见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1例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分析EB病毒感染,应用PCR技术检测Ig... 目的观察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此罕见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1例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分析EB病毒感染,应用PCR技术检测IgH、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报道的35例CD20+T细胞淋巴瘤与该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结果本例及文献报道共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另6例性别不详,平均年龄58岁,中位年龄67岁,组织学类型为最常见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2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表达T细胞标记(CD2、CD3、CD5、CD8)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记(CD10、BCL-6、CXCL13、PD1),弱弥漫表达CD20、CD79a,不表达CD4、PAX5。瘤细胞间散在转化的大B免疫母细胞EBER阳性。PCR法检测TCR基因单克隆重排。患者接受R-CHOP治疗。结合文献:获得随访16例,随访时间2~16个月,其中9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死亡与存活病例患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组织学亚型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变异亚型,临床及病理特征可能会与B细胞淋巴瘤混淆,形态学观察、多种抗体的联合使用及TCR基因重排等分子遗传学研究可避免误诊,部分肿瘤免疫表型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相似,提示二者可能是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或两者存在互相演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CD20阳性 免疫表型 原位杂交 基因重排
下载PDF
20英尺35t铁路敞顶集装箱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贺金龙 赵铭 《铁道货运》 2016年第8期37-40,共4页
在阐述20英尺35 t铁路敞顶集装箱主要技术参数、优点、实践效果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影响20英尺35 t铁路敞顶集装箱推广的计费方式不够合理、箱体结构形式单一、篷布设计有待改善3类主要限制因素,提出采用实重计费方式、改进箱型结构、... 在阐述20英尺35 t铁路敞顶集装箱主要技术参数、优点、实践效果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影响20英尺35 t铁路敞顶集装箱推广的计费方式不够合理、箱体结构形式单一、篷布设计有待改善3类主要限制因素,提出采用实重计费方式、改进箱型结构、改善篷布设计和加快配套机制建设4项对策,以加快20英尺35 t铁路敞顶集装箱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20英尺35 t 敞顶集装箱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胸腺瘤中β5t、p63和CD20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松梅 谈伟 +1 位作者 黄述斌 胡向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 探讨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34例胸腺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β5t在A型胸腺瘤中上皮细胞呈胞质并核旁... 目的 探讨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34例胸腺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β5t、p63和CD20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β5t在A型胸腺瘤中上皮细胞呈胞质并核旁点状加强阳性(4/4);在B型胸腺瘤中呈核质阳性(20/20),其中在B1型强阳性(10/10),B2型中等阳性(4/6)、弱阳性(2/6),B3中等阳性(1/2)、弱阳性(1/2),在B1型与B2、B3型中阳性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在AB型胸腺瘤中呈上述两种形态(9/9)。(2)p63在胸腺瘤上皮细胞中阳性率为60%~100%,在A型胸腺瘤中呈大片状分布(4/4),在B1、B2、B3型胸腺瘤中分别呈散在分布(10/10)、簇状或小片状分布(6/6)、大片状分布(2/2)。(3)CD20在A和AB型胸腺瘤上皮中呈局灶阳性(4/4、8/9),在B型胸腺瘤中呈阴性。结论 β5t、p63和CD20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对胸腺瘤进行分型,且β5t与p63相对应可有助于对B型胸腺瘤进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β5t P63 CD20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葡聚糖T20作为白芨多糖含量测定标准品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匡扶 朱照静 +1 位作者 马俐丽 程安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考察蒽酮-硫酸法测量白芨多糖含量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方法:以葡聚糖T20为标准品,以多糖溶液与蒽酮试剂比例、水解显色时间、室温冷却时...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考察蒽酮-硫酸法测量白芨多糖含量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方法:以葡聚糖T20为标准品,以多糖溶液与蒽酮试剂比例、水解显色时间、室温冷却时间为自变量,621.0nm处的吸光度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考察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效应面法优化蒽酮-硫酸法测量白芨多糖含量的适用条件。结果:当多糖溶液与蒽酮试剂比例为1:2,水解显色时间8.00min,室温冷却放置15.00min时,测定葡聚糖T20和白芨多糖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评估以葡聚糖T20为标准品、蒽酮-硫酸法测量白芨多糖含量的可行性,并优化测量含量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t20 白芨多糖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蒽酮-硫酸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Anti-CD20scFv/IgGFc/CD80/CD28/zeta转染人T淋巴细胞对原代CLL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红兰 俞康 +4 位作者 沈志坚 梁彬 罗盛 邢冲云 胡永仙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将已成功构建表达anti-CD20scFv/CD80/CD28/zeta转染人T淋巴细胞,体外观察该类细胞特异性清除CD20+原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的能力,为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本室成功构建的含anti-CD20scFv/IgGFc/CD80片段... 目的:将已成功构建表达anti-CD20scFv/CD80/CD28/zeta转染人T淋巴细胞,体外观察该类细胞特异性清除CD20+原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的能力,为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本室成功构建的含anti-CD20scFv/IgGFc/CD80片段的PLNCX质粒,转染PA317包装细胞,挑取高滴度的包装细胞株收获逆转录病毒,用收获的病毒感染刺激分裂的人外周血T细胞,经G418筛选后与CD20+原代CLL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CD20+的原代CLL细胞生长状态,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结果:重组基因修饰的T细胞能在体外杀伤CD20+原代CLL细胞,而对CD20-细胞无杀伤作用;同时靶细胞为CD20+组上清液中IL-2(1301.00pg/ml)和IFN-γ(602.18pg/ml)水平与CD20-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嵌合锚定T细胞能够成功构建;该类T细胞在体外能特异性杀伤CD20+的原代CLL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t淋巴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