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20世纪40年代文学英雄形象的嬗变 被引量:3
1
作者 贺仲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9-184,共6页
20世纪 4 0年代是一个始终处在战火洗礼中的时代 ,英雄形象成为这时期文学中的一个中心。但 4 0年代文学中的许多英雄形象却严重匮乏自我精神和主体意识 ,相当长一段时间中 ,还出现了英雄形象的严重缺席。 4 0年代英雄形象塑造的背后 ,... 20世纪 4 0年代是一个始终处在战火洗礼中的时代 ,英雄形象成为这时期文学中的一个中心。但 4 0年代文学中的许多英雄形象却严重匮乏自我精神和主体意识 ,相当长一段时间中 ,还出现了英雄形象的严重缺席。 4 0年代英雄形象塑造的背后 ,折射的是这时期文学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文学 雄形象 政治 战争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40年代大文学史研究的断想 被引量:23
2
作者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共23页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文学史研究 断想 四十年代 90年代 原始资料 读书笔记 学术史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左翼期刊译介俄苏文学文论的流派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国恩 孙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20世纪40年代的左翼文艺界形成了以一些刊物为核心的几支带有流派特色的批评队伍。这些刊物在俄苏文学和文论的译介上展示了不同的理论个性。《七月》坚持文学的审美主体性理想,偏重文学理论的译介,关注非主流的文艺作品,强调主观能动... 20世纪40年代的左翼文艺界形成了以一些刊物为核心的几支带有流派特色的批评队伍。这些刊物在俄苏文学和文论的译介上展示了不同的理论个性。《七月》坚持文学的审美主体性理想,偏重文学理论的译介,关注非主流的文艺作品,强调主观能动性和人性的意义;《文艺阵地》持主流立场与服务抗战的态度,重视苏联文坛的主流思想和作品,重视战争题材的作品和理论,重视文学"知识"的介绍;《中国文化》从政治高度思考文学的问题,大力译介苏联主流文论,并重视对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左翼期刊 俄苏文学文论的译介 流派特色
下载PDF
玄黄时代的“大文学史”视野——钱理群20世纪40年代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路杨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年第1期52-59,共8页
20世纪40年代文学在战时中国充满转折与流动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出丰富驳杂的文学史面貌。在"大文学史"的研究视野之下,钱理群的研究以"历史交接期"与"多元化格局"的整体判断确立了40年代文学的总体构造;以... 20世纪40年代文学在战时中国充满转折与流动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出丰富驳杂的文学史面貌。在"大文学史"的研究视野之下,钱理群的研究以"历史交接期"与"多元化格局"的整体判断确立了40年代文学的总体构造;以"战时知识分子的精神史"作为问题意识的核心,考察知识分子在转折时代的选择问题;并对一批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家作品的文体实验做出了奠基性的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理群 20世纪40年代文学 文学 战时中国
下载PDF
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 被引量:2
5
作者 贺仲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 ,2 0世纪 40年代中国文学中表现出比较明确的回归传统主题倾向。这首先表现在其对于传统家国观念和道德伦理的肯定与宣扬上。它是战争文化强烈影响的结果 ,又体现出对于现代性一定的背离。“土地”意识是 2 0世纪 4... 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 ,2 0世纪 40年代中国文学中表现出比较明确的回归传统主题倾向。这首先表现在其对于传统家国观念和道德伦理的肯定与宣扬上。它是战争文化强烈影响的结果 ,又体现出对于现代性一定的背离。“土地”意识是 2 0世纪 40年代文学传统主题的另一个方面 ,其中所包含的珍爱土地和怀念土地主题 ,是民族危难国土沦丧时代现实的折射 ,也是传统爱国文化精神的迸发 ;而解放区文学对于传统土地关系变化所产生巨大影响的细致描述 ,既隐含着中国农民与土地间深厚的血脉联系 ,又体现出新旧政权的更迭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历史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中国文学 主题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下载PDF
论20世纪40、5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转型原因——兼论中国现代作家后期创作现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泽龙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50,共7页
文章论析了从 2 0世纪 4 0年代到 5 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复杂原因。认为从30年代到 4 0年代的文学就逐渐开始了文学形态的某些转变 ,并影响着后一时期的转型 ;从 4 0年代开始 ,现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艺术上的滑坡趋势。这种转型与滑... 文章论析了从 2 0世纪 4 0年代到 5 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复杂原因。认为从30年代到 4 0年代的文学就逐渐开始了文学形态的某些转变 ,并影响着后一时期的转型 ;从 4 0年代开始 ,现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艺术上的滑坡趋势。这种转型与滑坡现象的原因 ,除了社会环境的外部制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转型 现代作家 后期创作现象 文学形态 文学观念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战时文学思潮几个特征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岩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3-37,共5页
战争构成 2 0世纪 4 0年代文学发展的核心背景 ,制约和影响着这一时期文学观念和文学运动、创作方法与创作潮流、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的发生演化 ,形成战时文学思潮的一些特殊形态。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战时文学 文学观念 创作思潮 文学论争
下载PDF
从苏联历史档案看20世纪30—40年代苏联对文学书刊的事前审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隆彬 《俄罗斯学刊》 2014年第4期78-86,共9页
20世纪30—40年代苏联对文学书刊的事前审查越来越严,一部(篇)作品的问世要经过书刊审查机关的重重关隘,极其艰难,但审查机关还是不能把所有"有害作品"查禁殆尽,避免其与读者见面;各审查机关的领导者既痛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审... 20世纪30—40年代苏联对文学书刊的事前审查越来越严,一部(篇)作品的问世要经过书刊审查机关的重重关隘,极其艰难,但审查机关还是不能把所有"有害作品"查禁殆尽,避免其与读者见面;各审查机关的领导者既痛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审查制度带来的苦恼,也看到了它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但他们却不敢公开指责这种制度,相反还主张对那种放宽审查的企图进行坚决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40年代 苏联 文学书刊 事前审查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讽刺文学 被引量:1
9
作者 陆衡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124-128,共5页
20世纪40年代讽刺文学的蓬勃发展,不仅拓展了文学的表现与批评空间,而且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集体力量,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当时国民党统治黑暗,我党对国统区进步知识分子的支持,作家讽刺文学创作的自觉及对作品的适度包装等原因,国统区... 20世纪40年代讽刺文学的蓬勃发展,不仅拓展了文学的表现与批评空间,而且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集体力量,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当时国民党统治黑暗,我党对国统区进步知识分子的支持,作家讽刺文学创作的自觉及对作品的适度包装等原因,国统区的讽刺文学也蓬勃发展,并迅速占领国统区的文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国统区 讽刺文学
下载PDF
论20世纪80年代文学审美论确立的途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学存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9-72,101,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审美本质特征论"逐渐取得共识。这种文学审美论的建立经历"破"和"立"的过程:"破"的过程包含两种途径,即以"共同美"反拨阶级斗争工具论,以形象思维反拨认识功利... 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审美本质特征论"逐渐取得共识。这种文学审美论的建立经历"破"和"立"的过程:"破"的过程包含两种途径,即以"共同美"反拨阶级斗争工具论,以形象思维反拨认识功利论;"立"的过程包含一种途径,即以审美论替代机械反映论。"破"为"立"做好铺垫,"立"最终实现"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文学 共同 形象思维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生成缘由
11
作者 谢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1,共5页
20世纪40年代,战争改变了一切,并给人们带来一场空前的劫难,也正是这幅因历史的强行进入而形成的战时的文学地图,为20世纪40年代年代乡土文学的生成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因为,正是在这幅由战争所形成的弥漫着硝烟的文学地图上,特殊年代的... 20世纪40年代,战争改变了一切,并给人们带来一场空前的劫难,也正是这幅因历史的强行进入而形成的战时的文学地图,为20世纪40年代年代乡土文学的生成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因为,正是在这幅由战争所形成的弥漫着硝烟的文学地图上,特殊年代的政治文化环境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共同构成了本时期乡土文学生成的外在客体因素,而现代作家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和他们对时代召唤的感应与主动选择,则构成了这一时期乡土文学生成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20世纪40年代 乡土文学 生成缘由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英美在航空、海运与通讯领域的竞争
12
作者 徐煜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28-129,共2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了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而传统强国英国也不甘心失去在世界上的经济霸主地位,因此,两国在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争斗。其中,在航空、海运和通讯等行业中的竞争是他们经济斗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关系 经济竞争
下载PDF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美日在争夺中国过程中的勾结、矛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3
作者 潘云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美日两国从各自的在华利益出发,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美日的这种相互勾结和矛盾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19世纪6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争夺中国 勾结 矛盾 影响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三种模式
14
作者 张清民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20世纪 40年代 ,中国文学批评有三种阐释模式 :一是直接运用理论对文本进行解释 ;一是运用某种理论分析具体文本 ,同时阐述所运用理论的精神和实质 ;一是在进行文本批评时 ,根据自己的体验 ,阐述自己对文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此类... 20世纪 40年代 ,中国文学批评有三种阐释模式 :一是直接运用理论对文本进行解释 ;一是运用某种理论分析具体文本 ,同时阐述所运用理论的精神和实质 ;一是在进行文本批评时 ,根据自己的体验 ,阐述自己对文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此类批评实践指导和规范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中国文学 批评模式
下载PDF
艺术探索与转型困顿——论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转向
15
作者 沈梦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0-64,81,共6页
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呈现一种新的探索姿态。这一阶段的小说创作构成沈从文文学生命的重要部分,是他精神心理与审美取向的具象化呈现。在此次艺术探索中,身体书写是叙事表达的重要途径,沈从文意在以生命的神性为旨归,追求肉体... 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呈现一种新的探索姿态。这一阶段的小说创作构成沈从文文学生命的重要部分,是他精神心理与审美取向的具象化呈现。在此次艺术探索中,身体书写是叙事表达的重要途径,沈从文意在以生命的神性为旨归,追求肉体的精神升华和超越。“抽象的抒情”是他最终选择的艺术策略,主要体现为语词的技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然而,抽象的艺术思维无法支撑沈从文那套宏大的思想体系,他的文字同样沉溺于无法清晰表达的焦虑之中。沈从文40年代的试验性小说创作引起的争议远多于对作品的正面评价,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20世纪40年代 文学转型 《看虹录》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抗战文学的繁荣
16
作者 祝学剑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9-52,共4页
作家迁徙是20世纪4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茅盾、废名等作家因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华大地上四处迁徙,是作家个人性迁徙的典型;香港文化人大营救是作家集体性迁徙的典型。作家迁徙呈现出自身特点:作家集体性迁徙与个人性迁徙并存,... 作家迁徙是20世纪4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茅盾、废名等作家因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华大地上四处迁徙,是作家个人性迁徙的典型;香港文化人大营救是作家集体性迁徙的典型。作家迁徙呈现出自身特点:作家集体性迁徙与个人性迁徙并存,作家迁徙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作家迁徙促进了抗战文学的繁荣与文学空间的拓展,对抗战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文学 抗战文学 作家迁徙 文学空间
下载PDF
承当历史的独立姿态——九叶诗派与20世纪40年代主流文学(诗歌)
17
作者 张岩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1-44,共4页
九叶诗派是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诗歌派别,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和诗歌的薪火传人。他们身处40年代中国战火燃烧的大地,面对方生未死的现实世界和错杂着的鲜花与岐路的观念世界,以独立承当历史的姿态重建战时中国现代诗歌的新生代形... 九叶诗派是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诗歌派别,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和诗歌的薪火传人。他们身处40年代中国战火燃烧的大地,面对方生未死的现实世界和错杂着的鲜花与岐路的观念世界,以独立承当历史的姿态重建战时中国现代诗歌的新生代形象,以既介入又超然的方式保持着与时代广泛、深刻的联系,与当时的主流文学(诗歌)一道共同维系着文学(诗歌)繁荣必备的"生物多样化"的平衡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诗派 20世纪40年代 主流文学 革命现实主义诗歌 现实主义文学
下载PDF
城市空间与现代性的"美学"转移——论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唯美-颓废文学的精神取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心源 《中文自学指导》 2005年第3期55-59,共5页
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唯美一颓废文人的写作中,启蒙化的“世界主义”观念与诉诸于感官层面的都市“当下性”呈现出互补和对立关系。启蒙话语中的现代性要求把个人和时代、未来相关联。上海唯美文人激进夸张的风格与此社会意识对他们... 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唯美一颓废文人的写作中,启蒙化的“世界主义”观念与诉诸于感官层面的都市“当下性”呈现出互补和对立关系。启蒙话语中的现代性要求把个人和时代、未来相关联。上海唯美文人激进夸张的风格与此社会意识对他们的刺激有关。然而,他们虽然接受历史大叙事的指引,却又不自觉地被城市霓虹的魅惑所吸引,在写作中出现了民族国家意识和通商口岸物质现实的交锋,使得他们虚化本土现代性的现实历史要求,促成了以民族现代化为核心的启蒙现代性向关注个人体验的“美学”现代性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30年代 城市空间 精神取向 颓废文学 上海 转移 “世界主义” 启蒙现代性 民族现代化 对立关系 启蒙话语 社会意识 通商口岸 国家意识 个人体验 当下性 不自觉 写作 文人 历史 都市 风格 叙事 接受
下载PDF
论20世纪20年代英美的经济矛盾与竞争
19
作者 徐煜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8-42,共5页
20世纪20年代英美两国在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争斗,其中在战债冲突、贸易竞争、争夺石油、控制通讯等方面的斗争尤为突出。英国极力想保住自己已有的地盘,还力图控制新的地区;美国则利用经济实力优势不断排挤英国的控制,逐渐打入原来属于... 20世纪20年代英美两国在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争斗,其中在战债冲突、贸易竞争、争夺石油、控制通讯等方面的斗争尤为突出。英国极力想保住自己已有的地盘,还力图控制新的地区;美国则利用经济实力优势不断排挤英国的控制,逐渐打入原来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而英国的传统优势和地位也一时难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关系 经济竞争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大众化浅析
20
作者 高飞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
大众化运动和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的工农兵文学,强调“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工具论路线和“向工农兵学习”的指向,作家与读者构成“学生”与“先生”的关系。这一关系直接指向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即接受工农兵大众的... 大众化运动和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的工农兵文学,强调“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工具论路线和“向工农兵学习”的指向,作家与读者构成“学生”与“先生”的关系。这一关系直接指向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即接受工农兵大众的语言习惯,极力迎合工农兵大众的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文学 大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