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6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物”与“心”——关于《艳阳天》的一种读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羽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20世纪60年代激进化后的文学表达关联于"物"的难题。这一难题关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又中介于当时的政教机制,并由后者提供规范性的解决途径。《艳阳天》中诸种人物对于物的感觉、评价乃至扬弃的策略,迂回地... 20世纪60年代激进化后的文学表达关联于"物"的难题。这一难题关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又中介于当时的政教机制,并由后者提供规范性的解决途径。《艳阳天》中诸种人物对于物的感觉、评价乃至扬弃的策略,迂回地关联着历史实践的难题。物质享受的正当性在叙事中有其位置,然而此刻的物质享受又受到政治-伦理的中介,同时,物质扬弃有着审美的解决途径。而小说对于萧长春卷入交换活动的简化处理,尤其是萧与赶集群众之间的叙述距离,正是那一时期社会形式的诗学表达。从萧长春这一"当家人"形象中亦可读解出"新人"之"心"的特质。小说叙事却不经意地暴露了:由"物"之命题带出的矛盾以及"心"之改造的困难,远比文学自身的解决路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60年代中国文学 “物”的难题 《艳阳天》 “当家人”形象
原文传递
学科演进与观念变迁:重审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观
2
作者 张珂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158-162,共5页
世界文学观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演进既是新时期以来时代文化心理诉求的一种表征,又是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意识的必然反映。从学术史层面来看,这与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建制和研究范式在中国的设置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世界文学观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演进既是新时期以来时代文化心理诉求的一种表征,又是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意识的必然反映。从学术史层面来看,这与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建制和研究范式在中国的设置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它所表征的“世界文学热”也直接影响了21世纪以来我们对世界文学的理解和思考。从比较文学的学科视角出发,联系当今的世界文学理论热潮,聚焦和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国语境中的世界文学观,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学观在当代中国的演进历程及其与世界的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学科 20世纪80年代 中国语境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的传记文学研究
3
作者 全展 《荆楚学刊》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20世纪50~60年代的传记文学研究艰难起步,在真实性问题讨论与争鸣、革命领袖传记与革命回忆录研究、英雄传记与其它传记的评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就较为突出,其中革命回忆录研究业已形成独特的研究格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50年代... 20世纪50~60年代的传记文学研究艰难起步,在真实性问题讨论与争鸣、革命领袖传记与革命回忆录研究、英雄传记与其它传记的评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就较为突出,其中革命回忆录研究业已形成独特的研究格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50年代《武训传》的讨论与粗暴批判,60年代《刘志丹》大冤案,而留下惨痛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文学研究 20世纪50~60年代 成就与教训 革命回忆录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外销绒织物设计特征探微
4
作者 龚建培 王继胜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7,共9页
20世纪50—60年代是中国丝绸新品种、新花样开发设计的高峰时期之一,外销绒织物设计在这个时期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以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刊印的《新品种》系列丝绸样本为基本线索,围绕不同类型绒织物的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工艺特... 20世纪50—60年代是中国丝绸新品种、新花样开发设计的高峰时期之一,外销绒织物设计在这个时期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以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刊印的《新品种》系列丝绸样本为基本线索,围绕不同类型绒织物的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工艺特征等展开探索和研究。着重对经起绒织物、纬起绒织物、素绒织物上的印花、雕绒及静电植绒织物的经典样本进行起绒工艺、纹样设计、艺术特征的分析,探讨此时期绒织物发展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 外销 绒织物 设计观念 设计方法 工艺特征
下载PDF
论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文学的浪漫主义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希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96,共6页
从20世纪20、30年代的无声片时期到30、40年代的有声片时期,再到今天的多元化时期,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已近一个世纪.其间几起几落先后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30、40年代,主要以蔡楚生、吴永刚、孙瑜、费穆、沈浮、袁牧之、桑... 从20世纪20、30年代的无声片时期到30、40年代的有声片时期,再到今天的多元化时期,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已近一个世纪.其间几起几落先后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30、40年代,主要以蔡楚生、吴永刚、孙瑜、费穆、沈浮、袁牧之、桑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60年代 中国 电影文学 浪漫主义特征 创作素材 故事情节 人物塑造 空间环境 现实主义风格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外交回顾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义 李光欣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7-140,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外交进行回顾,旨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为今后我国体育外交工作提供借鉴。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反帝反修"战略形成。在这一大背景下,体育外交以打破国际封锁为目标...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外交进行回顾,旨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为今后我国体育外交工作提供借鉴。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反帝反修"战略形成。在这一大背景下,体育外交以打破国际封锁为目标,采取了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和中间地带国家交往等措施,承担着维护国家利益和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的任务,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期体育外交工作应正确把握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发挥体育对外援助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外交 20世纪60年代 中国
下载PDF
文学观念的演变及其实践:回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之路 被引量:2
7
作者 耿占春 贺照田 +1 位作者 敬文东 何光顺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主讲者:耿占春(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与谈者:贺照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敬文东(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主持者:何光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时间:2017年12月18日19:00导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观念是伴随着社会思... 主讲者:耿占春(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与谈者:贺照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敬文东(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主持者:何光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时间:2017年12月18日19:00导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观念是伴随着社会思潮逐渐演进的,其中经历了和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相伴生的文学崛起和诗歌热潮,遭受市场经济冲击后的文学激情退却与诗歌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文学 文学观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实践 演变 重大历史事件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义勤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66,共8页
20世纪 9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既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怀疑与诘难 ,又以其特殊的方式在不断地取得进步。如何从被遮蔽和误解的困境中揭示“批评”的真相是摆在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界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从批评主体的沉浮、批评文体的兴... 20世纪 9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既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怀疑与诘难 ,又以其特殊的方式在不断地取得进步。如何从被遮蔽和误解的困境中揭示“批评”的真相是摆在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界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从批评主体的沉浮、批评文体的兴衰和批评精神的异化等几个层面对 90年代批评实践的反思 ,也正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学批评 二十世纪 九十年代 批评主体 批评文体 批评精神 文学语言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0-9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影响下寻根意识与现代意识得以强化,又由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少数民族作家自觉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潮流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世纪80年代 文化寻根
下载PDF
鲁迅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吉鹏 李红艳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鲁迅作为新文学的奠基者,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的小说确立了乡土小说的规范,众多乡土作家在鲁迅和他作品的影响、启发下走上乡土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反封建主题、关注妇女命运、批判国民劣根性,... 鲁迅作为新文学的奠基者,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的小说确立了乡土小说的规范,众多乡土作家在鲁迅和他作品的影响、启发下走上乡土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反封建主题、关注妇女命运、批判国民劣根性,以及人物塑造、结构艺术诸多方面,其他乡土作家均与鲁迅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在悲剧风格上,特别是"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一点上,更有着惊人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20世纪20年代 乡土文学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科学的改造与社会重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真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5,共6页
本文以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将1949年以后发生在中国科学界的事 件,整体地当作科学的改造与社会重建现象来把所握,探讨这一过程发生的深刻文化与社会原因,以及这一 过程带来的结果。
关键词 20世纪 50年代 60年代 中国 科学改造 社会结构
下载PDF
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仲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 ,2 0世纪 40年代中国文学中表现出比较明确的回归传统主题倾向。这首先表现在其对于传统家国观念和道德伦理的肯定与宣扬上。它是战争文化强烈影响的结果 ,又体现出对于现代性一定的背离。“土地”意识是 2 0世纪 4... 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 ,2 0世纪 40年代中国文学中表现出比较明确的回归传统主题倾向。这首先表现在其对于传统家国观念和道德伦理的肯定与宣扬上。它是战争文化强烈影响的结果 ,又体现出对于现代性一定的背离。“土地”意识是 2 0世纪 40年代文学传统主题的另一个方面 ,其中所包含的珍爱土地和怀念土地主题 ,是民族危难国土沦丧时代现实的折射 ,也是传统爱国文化精神的迸发 ;而解放区文学对于传统土地关系变化所产生巨大影响的细致描述 ,既隐含着中国农民与土地间深厚的血脉联系 ,又体现出新旧政权的更迭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历史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中国文学 主题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空间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逄增玉 孙晓平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20世纪30年代文学受制于当时中国的京海社会结构和时代动荡,一方面以五四时期启蒙主义、反现代性的浪漫主义和革命意识形态等视角,绘写同一时空中国乡村世界的不同政治与文化、文学与审美的地理空间,塑造了不同的乡村和中国形象;另一方... 20世纪30年代文学受制于当时中国的京海社会结构和时代动荡,一方面以五四时期启蒙主义、反现代性的浪漫主义和革命意识形态等视角,绘写同一时空中国乡村世界的不同政治与文化、文学与审美的地理空间,塑造了不同的乡村和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对北京与上海代表的都市中国,从政治、革命、性别和文化视域,揭示和形塑都市中国的文化地理空间及其色调,使摩登的上海与古都北京既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的不同内涵,又使不同政治与审美立场的作家笔下的同一都市,具有复杂多态的空间意义及其表征符号。文学叙事中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其实呈现和蕴含非同一性的多个中国的形象及价值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中国形象 空间表征 京海结构
下载PDF
女性意识觉醒之心路——浅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明霞 张焕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独领风骚。女性文学的文本风貌可用一个公式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心灵化。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走过了一条争取被男权文化接纳、建构女性联盟、解构男权文化的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独领风骚。女性文学的文本风貌可用一个公式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心灵化。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走过了一条争取被男权文化接纳、建构女性联盟、解构男权文化的心灵之路。女性文学的主流对男权文化堤坝产生着强大的冲决力,也对女性自我解放产生着不可缺少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 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主体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解放
下载PDF
南下影人、文学改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对现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3,共9页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自由影人”和“进步影人”两大文化阵营。1950年,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外地电影输入暂行办法》,加强管制1949年以前无限制政策下输入的香港电影,1952年新中国政权加强管制香港电影的输入;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只批准在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注册成员所制作的影片才能输入台湾,如此看来,电影公司立场必须先明确,才能有生存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学经典化 中国现代 文学改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政府 1950年
下载PDF
论20世纪40、5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转型原因——兼论中国现代作家后期创作现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泽龙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50,共7页
文章论析了从 2 0世纪 4 0年代到 5 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复杂原因。认为从30年代到 4 0年代的文学就逐渐开始了文学形态的某些转变 ,并影响着后一时期的转型 ;从 4 0年代开始 ,现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艺术上的滑坡趋势。这种转型与滑... 文章论析了从 2 0世纪 4 0年代到 5 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复杂原因。认为从30年代到 4 0年代的文学就逐渐开始了文学形态的某些转变 ,并影响着后一时期的转型 ;从 4 0年代开始 ,现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艺术上的滑坡趋势。这种转型与滑坡现象的原因 ,除了社会环境的外部制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转型 现代作家 后期创作现象 文学形态 文学观念
下载PDF
从文学的、平面的到文化的、立体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研究方法变革之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苗怀明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24-27,共4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方法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一个核心话题。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研究方法对戏曲研究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它使整个戏曲研究学科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研究者们充分考虑戏曲自身的特性,大胆借鉴考古学、民俗学、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方法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一个核心话题。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研究方法对戏曲研究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它使整个戏曲研究学科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研究者们充分考虑戏曲自身的特性,大胆借鉴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更新戏曲观念、开辟文献来源新途径、拓展学术研究空间等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范式的更新。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导致了研究范式的变革,改变了戏曲研究的基本格局,影响到戏曲研究的性质和走向;同时,这种新变又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使其朝实效性、灵活性和包容性方向调整。两者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戏曲研究 学术史 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 研究范式 考古学 民俗学 宗教学
下载PDF
政治化角度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论争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晓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4-132,共9页
30年代是中国 2 0世纪文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 ,在其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文学论争、文学讨论乃至文学批评中 ,都能发现 3 0年代文学论争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特点的遗存 ,因此 ,本文的探讨对加深理解 3 0年代乃至整个 2 0世纪文学的发... 30年代是中国 2 0世纪文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 ,在其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文学论争、文学讨论乃至文学批评中 ,都能发现 3 0年代文学论争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特点的遗存 ,因此 ,本文的探讨对加深理解 3 0年代乃至整个 2 0世纪文学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别从文学论争的起因、论争中各方所关注的重心、论争各方的心态、对话的基本方式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等方面 ,论述了中国 2 0世纪3 0年代一系列重要文学论争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显著的特征 ,并进而分析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0世纪30年代 文学论争 政治文化 政治化 文学研究 '五四'新文学 现代文学 左翼文学 革命文学 文艺大众化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中的人类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晓飞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4,共7页
一 虽然从性质上来划分,人类学是一种理论方法,而文学是创作实践,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学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实际上,文学本身就应该孕育着自发的人类学意识,或者说本然地就带有人类学思想色彩。当人... 一 虽然从性质上来划分,人类学是一种理论方法,而文学是创作实践,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学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实际上,文学本身就应该孕育着自发的人类学意识,或者说本然地就带有人类学思想色彩。当人类学还没有在近代诞生之前,作为一种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它混混沌沌面目不清地栖身于文学和其它艺术形式之中,却正是由于它的存在,由伟大的个体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获得世界范围的沟通理解能力,自古皆然,概莫能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类学 中国文学 集体无意识 创作实践 艺术形式 理解能力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中国试办托拉斯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锡全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11,共5页
试办托拉斯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时期,采用托拉斯的组织形式管理企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尝试。它是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来改革我国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结果,是用经济办法对我国工业经济管理体制... 试办托拉斯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时期,采用托拉斯的组织形式管理企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尝试。它是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来改革我国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结果,是用经济办法对我国工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的一次有益改革实践。同时,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组建托拉斯的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致使这次改革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试办 托拉斯 20世纪60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