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奥运时代中国城市建设“大事件”应对态度转型的思考——以2008北京奥运柔道跆拳道馆赛后利用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庄惟敏 李明扬 《世界建筑》 2013年第8期66-73,129,共8页
在后奥运时代,奥运场馆作为城市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其赛后的维护和运营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案例表明,奥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奥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计划必须要根据举办国和举办城... 在后奥运时代,奥运场馆作为城市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其赛后的维护和运营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案例表明,奥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奥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计划必须要根据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实际情况做认真的分析评估,从而总结出最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运营模式。本文以2008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北京科技大学综合体育馆)为例,采用实态调查的方式,对该馆成功的赛后运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尝试就中国城市对于"大事件"的态度转型进行简要评价,并对今后城市如何利用"大事件"进行长远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场馆 赛后利用 大事件 2008北京奥运柔道与跆拳道馆
下载PDF
2008北京奥运对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薛宏波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1-72,共2页
从目前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入手,分析了2008北京奥运对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进而认为,2008北京奥运提高了体育院校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改善了英语学习的环境以及促使英语学习与专业... 从目前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入手,分析了2008北京奥运对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进而认为,2008北京奥运提高了体育院校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改善了英语学习的环境以及促使英语学习与专业的结合等,以新的视角阐述了2008北京奥运对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北京奥运 体育院校学生 英语学习
下载PDF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冲击和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葛丽华 《金融教育研究》 2006年第4期108-109,116,共3页
奥林匹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无疑会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文章从体育文化理念、奥林匹克精神、体育文化改革、社会体育、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2008北京奥运 中国体育文化 影响
下载PDF
编制《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综合安全防灾设计导则》的建议
4
作者 金磊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2年第6期27-28,共2页
提出2008年北京“安全奥运”规划设计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以供讨论。
关键词 编制 2008北京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综合安全防灾设计导则》 建议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对北京奥运综合减灾安全防范设计几个关键问题的建议——兼谈编制《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综合安全防灾设计导则》的思路
5
作者 金磊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2年第12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减灾 安全防范 设计 2008北京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综合安全防灾设计导则》 北京奥运 体育场 建筑设计 供电系统
下载PDF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中国祥云文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春芳 《艺术探索》 2009年第4期110-110,112,共2页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云纹装饰以极大的时空跨度和极尽丰富的形态,显示了中华民族对"云"的文化兴趣和审美热情,显示了中华文明把自然现象提升为文化和艺术现象的创造力量。
关键词 祥云 2008北京奥运 文化内涵
下载PDF
2008年北京奥运将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环保型场馆
7
作者 汪涌 李志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5年第6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2008北京奥运 环保型 比赛场馆 北京奥运 临时建设 高水平 优化设计 建筑材料 副主席 建筑质量
下载PDF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纠延红 向艳 王志鹏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0-71,80,共3页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一个重大的体育事件,对我国大、中小学校园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和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学校师生带来的不仅是观念上的冲击,而且还带来了其行为的积极变化,尤其是对形成良好的校...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一个重大的体育事件,对我国大、中小学校园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和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学校师生带来的不仅是观念上的冲击,而且还带来了其行为的积极变化,尤其是对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北京奥运 校园体育文化 影响
下载PDF
2008奥运会与我国体育产业 被引量:14
9
作者 郁庆定 金勇伟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3-164,共2页
本文分析论述了我国体育产业与国外体育产业的差距及其原因,提出利用2008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机会,大力发展我国体育市场,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奥运经济 2008北京奥运 体育产业 体育市场
下载PDF
北京奥运会对国内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10
作者 王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0期186-186,共1页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一个重大的体育事件,对我国大、中小学校园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给学校师生带来的不仅是观念上的冲击,而且还带来了其行为的积极变化,尤其是对形成良好的校...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一个重大的体育事件,对我国大、中小学校园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给学校师生带来的不仅是观念上的冲击,而且还带来了其行为的积极变化,尤其是对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北京奥运 校园体育文化 影响
下载PDF
论北京2008年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产业的发展
11
作者 管勇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5年第5期47-48,共2页
奥运经济是指举办国组委会的直接收益和对举办国其它产业直接或间接巨大经济效益的总和。开展对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产业的研究,以期望能为推动人文奥运研究、北京奥运经济和奥运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奥运经济是指举办国组委会的直接收益和对举办国其它产业直接或间接巨大经济效益的总和。开展对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产业的研究,以期望能为推动人文奥运研究、北京奥运经济和奥运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奥运经济活动分析1.1 为奥运会的举办而开展的各种直接经济活动一些城市由于经常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已有一些现成的运动员村和比赛场馆,因而大部分运动员村和比赛场馆可以继续使用,需要投入的只是一些新建和改扩建的比赛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2008奥运 奥运文化 奥运经济 运动员村 比赛场馆 2008北京奥运 奥运 人文奥运 大型体育赛事 举办国
下载PDF
北京奥运推荐景观树种——红豆杉
12
作者 曹人智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23期29-29,共1页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紫杉科古代孑遗植物,有“活化石”、“黄金树”的美誉,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均有极少量自然分布,列入我国八种最珍稀濒危的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不仅稀有,而且观赏、药用价值极高。其树形主干通直。
关键词 红豆杉 景观树种 2008北京奥运 保护植物 自然分布 珍稀濒危 孑遗植物 药用价值 紫杉科 江西省大余县
下载PDF
中国男排冲击2008奥运会世界前八强训练思路探讨
13
作者 张五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5年第1期35-35,共1页
中国排协在制订的《2001-2008年排球运动员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中国男排的目标首先是达到亚洲和世界第二集团中的领先地位,尔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赛中进入世界前八强。
关键词 中国男排 2008奥运 思路探讨 强训练 排球运动员 2008北京奥运 相对技术 发展规划 快速多变 技术系统
下载PDF
北京夏季空气质量的气象指数预报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元琴 王继志 +1 位作者 侯青 王亚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9-655,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参数化预报方法,制作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空气质量气象条件指数预报。采用2000—2007年7—9月北京市观象台大气成分(PM10)逐日观测资料和华北区域气象站网加密地面观测及探空信息,分析北京地区夏季奥运会历史同期与高污染... 该文提出一种参数化预报方法,制作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空气质量气象条件指数预报。采用2000—2007年7—9月北京市观象台大气成分(PM10)逐日观测资料和华北区域气象站网加密地面观测及探空信息,分析北京地区夏季奥运会历史同期与高污染过程(PM10浓度>150μg/m3)关系密切的敏感气象要素和变量。引入适应度函数分级方法,计算北京周边不同观测站可能形成污染向北京输送的权重,建立北京夏季空气质量气象条件参数PLAM(parameters linking air-quality and meteorology)预报模型。PLAM指数给出北京局地污染气象条件的客观定量诊断和预测,并可指示周边地区有利(或不利)于污染向北京输送的强度和方位。夏季"静稳型"气象条件参数化PLAM方法为北京奥运气象保障任务实时提供预报产品,分别用PM10及可吸入颗粒物指数(API)对2008年7—8月PLAM逐日预报进行检验,相关系数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PLAM指数 静稳气象条件参数化 北京及周边输送影响 2008北京奥运服务
下载PDF
解读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营销模式,展望北京奥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李茹 林少娜 《安徽体育科技》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从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发展过程、有偿转让及出售状况、价格膨胀率、收入分配比例、电视转播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为2008年北京奥运电视转播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奥运 电视转播权 发展历程 2008北京奥运
原文传递
奥运场馆要考虑防震问题
16
作者 孙自法 《防灾博览》 2001年第1期29-29,共1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谢礼立在向记者介绍国际减灾活动和工程减灾时,强调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必须要考虑到防震抗灾问题。他认为这与解决环境污染同等重要。这位地震专家分析指出,北京地区地震烈度为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谢礼立在向记者介绍国际减灾活动和工程减灾时,强调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必须要考虑到防震抗灾问题。他认为这与解决环境污染同等重要。这位地震专家分析指出,北京地区地震烈度为八度,经常受到周边地区地震波及。谢礼立还举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场馆 2008北京奥运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地震局 周边地区 力学研究所 中国人印象 场馆建设 北京地区 防灾减灾
下载PDF
2008年奥运期间华北区域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变化与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吴丹 辛金元 +2 位作者 孙扬 王跃思 王普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0-1138,共9页
为了解华北区域的大气背景状况,评估污染源限排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污染物输送在区域污染中的作用,在2008年奥运期间(6~11月),对华北区域兴隆大气本底监测站主要污染物NOx、SO2、O3和PM2.5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对不同时间段的污染... 为了解华北区域的大气背景状况,评估污染源限排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污染物输送在区域污染中的作用,在2008年奥运期间(6~11月),对华北区域兴隆大气本底监测站主要污染物NOx、SO2、O3和PM2.5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对不同时间段的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地面气象资料和后向轨迹模式初步探讨了污染物的区域传输过程,并对区域不同站点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显示,2008年夏季兴隆本底站NOx、SO2、O3与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8.4、10.5、126.0和59.8μg·m-3,秋季平均浓度分别为11.7、17.2、97.5和30.7μg·m-3.奥运时段(2008-08-08~2008-08-24),兴隆NOx、SO2、O3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6、6.8、100.5和33.3μg·m-3,较奥运时段前后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29.0%、46.9%、18.6%和36.5%,与2007年奥运时段同期观测结果相比,NOx浓度下降了62.5%,PM2.5浓度下降了29.0%,奥运时段华北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污染物限排之前,兴隆主要污染物的日变化形势都是夜间浓度低,白天浓度不断升高,在傍晚17:00~20:00之间达到峰值,显示了污染物区域输送在兴隆的累积,而污染源排放控制期间污染物白天的积累过程明显减弱,区域输送的污染物含量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北京及周边地区污染源的联合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兴隆夏秋季节主要受偏南方向的季风影响,在此方向上对应的污染物浓度值最高,偏南方向上的区域污染输送对兴隆影响较大.将京津冀区域不同站点间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华北区域夏秋季NOx和SO2污染较轻,O3污染不容乐观,PM2.5污染严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北京奥运 华北区域大气本底站 NOx SO2 O3 PM2.5
原文传递
Utilization Pattern of Olympic Park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eijing 被引量:1
18
作者 HE Yan CHEN Tian ZHANG M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5期414-422,共9页
With great promotion of mega-events in both quantities and qualiti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Mega-events has been increased. As a global hallmark event, the Olympics, with their enormous scale, universal attraction ... With great promotion of mega-events in both quantities and qualiti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Mega-events has been increased. As a global hallmark event, the Olympics, with their enormous scale, universal attraction for the media and tremendous political significance, have increasingly drawn attention from the researchers. It is obvious that Beijing has been greatly impacted by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s the host. The event aroused clos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especially the problem how the Olympic stadiums and facilities can be utilized after Olympic Games. The paper employed 3 methods to conduct a survey, that is, sending questionnaires to tourists, in- terviewing with government officers, and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former Olympic Parks from Intemet and lit- eratures. The utilization of former Olympic Parks after Games was summarized and some experiences were refined. Besides, 3 main bodies including government, business operators and visitors which formed basic driving forces to influence the park's use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3 topics affect the park's utilization involving 'prepare to use', ~how to use it' and ~how to manage it', and Beijing Olympic Park can also follow that thinking and reference in the ft^her practices. Based on it, suggestions are given that Beijing Olympic Park can be planned spatially from 3 layers, the point, line and area, based on their function and infrastructure in the Games, and the area would be shaped as a new urban center with multi-functions while Mega-events and sport events are still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lympic Park (Olympic Green) Beijing Olympic Park BEIJING
下载PDF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hybrid fuel cell city bus 被引量:1
19
作者 Li Jianqiu Xu Liangfei Hua Jianfeng Li Xiangjun Ouyang Minggao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0年第1期84-91,共8页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the hybrid powertrain of the Fuel Cell City Bus demonstrated in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hybrid fuel cell powertrain was introduced. The safety of hydrog...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the hybrid powertrain of the Fuel Cell City Bus demonstrated in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hybrid fuel cell powertrain was introduced. The safety of hydrogen storage and delivery system, the hydrogen leakage alarm system were developed. The real-time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diagnosis system based on the Time Trigger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TTCAN) with 10 ms basic control period was developed. The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cessor (or controller) monitor and process (or task) monitor technique based on the TYCAN were applied in this paper. The fault tolerant control algorithm of the fuel cell engine and the battery man- agement system were considered.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ence verified that the fault tolerant control wa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fuel cell city b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fuel cell city bus time triggered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ontrol system design
下载PDF
One-Year Gountdown to Beijing Olympice
20
作者 Yang Wei,Bai Yifeng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7年第16期51-51,共1页
August 8,2007,a special day for Chinese people,marks the be- ginning of one-year countdown to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A grand ceremony opened in Chinas Olym- pic City at 8:08pm on August 8,2008. On this signifi... August 8,2007,a special day for Chinese people,marks the be- ginning of one-year countdown to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A grand ceremony opened in Chinas Olym- pic City at 8:08pm on August 8,2008. On this significant day,many celebrations referring to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2008奥运 一周年倒计时庆祝活动 中国 主题活动 2007年8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