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定点形变高频异常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武善艺 刘琦 +1 位作者 龚丽文 张治广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本文以中国大陆西部定点形变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变换和超限率时频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距离震中600km范围内的定点形变个别台站观测到高频异常,异常持续时间较长;距离震中300km... 本文以中国大陆西部定点形变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变换和超限率时频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距离震中600km范围内的定点形变个别台站观测到高频异常,异常持续时间较长;距离震中300km范围的个别台站临震高频异常非常显著;并且不同的定点形变观测手段对高频信号的响应不同,地倾斜测项临震前高频异常形态较地应变测项更为清晰灵敏。同时S变换和超限率两种方法处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提取到的高频异常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形变 高频异常 S变换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下载PDF
地球自转减速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学忠 王恒信 +4 位作者 王生文 隗永刚 郭祥云 陈丽娟 李艳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本文将地球看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对称弹性球体,给出了地球以匀角速率旋转情况下产生的应力场的解析表达式,计算了地球匀速自转时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震断层面上产生的应力,分析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对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影响。... 本文将地球看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对称弹性球体,给出了地球以匀角速率旋转情况下产生的应力场的解析表达式,计算了地球匀速自转时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震断层面上产生的应力,分析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对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球自转减速有利于汶川地震发生。如果地球自转减速对汶川地震的发生起到了触发作用,那么在震前震区或许会出现中小地震发生受到地球自转减速触发的现象。分析表明,从2006年起汶川地震震中附近地区ML≥2.7地震受到地球自转减速的触发,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地球自转减速对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触发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在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和2014年康定M_S6.3地震破裂区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艳娥 陈学忠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_S8.0地震发生之后,先后于2013年4月20日和2014年11月22日分别在汶川M_S8.0地震震中西南约80km的芦山县和约178km的康定县发生了M_S7.0和M_S6.3地震。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前主边界处,康定地震位于鲜水河断裂...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_S8.0地震发生之后,先后于2013年4月20日和2014年11月22日分别在汶川M_S8.0地震震中西南约80km的芦山县和约178km的康定县发生了M_S7.0和M_S6.3地震。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前主边界处,康定地震位于鲜水河断裂带上。芦山地震发生前有几位作者先后计算了汶川M_S8.0地震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分析了其对周围断层的影响。本文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根据芦山地震和康定地震的实际发震断层面参数,计算了汶川M_S8.0地震在芦山地震和康定地震震源深度处的水平面上以及其发震断层面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还给出了其震中处库仑破裂应力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汶川M_S8.0地震发生使芦山地震震源断层面上有利于其错动发震的应力大面积增加而使康定地震震源断层面上有利于其错动发震的应力大面积减小。在芦山地震初始破裂点处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达0.245MPa,在康定地震初始破裂点处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为-0.000 63 MPa。因此,汶川M_S8.0地震的发生对芦山地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康定地震的作用不明显。在目标断层面参数已知的情况下,根据库仑破裂应力在目标断层面上的分布,可能为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提供线索,进而对地震发生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若一次地震的发生使目标断层面上有利于其错动发震的应力大面积显著增加,这种情况下库仑破裂应力对未来地震具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2013芦山Ms7.0地震 2014康定Ms6.3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基于PSInSAR的2008年汶川M_S8.0地震震后形变场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彦芳 洪顺英 孟国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6,共12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同震形变,地表破裂带分布广泛。为了研究汶川地震震后形变的分布特征,收集了震后2008年5月28日至2010年9月15日的多时相ENVISAT ASAR数据,该数据包括两个相邻条带,能够覆盖震后形变区域。使用基...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同震形变,地表破裂带分布广泛。为了研究汶川地震震后形变的分布特征,收集了震后2008年5月28日至2010年9月15日的多时相ENVISAT ASAR数据,该数据包括两个相邻条带,能够覆盖震后形变区域。使用基于单一主图像的PSInSAR处理技术分别对两个条带进行处理并拼接,获得了震后时序形变图和年平均形变速率图。研究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震后形变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断裂带西北盘形变量表现为LOS向隆升,最大累积形变约为26mm,最大形变速率约为17±7mm/a;断裂带东南盘形变表现为LOS向沉降,形变量较小,最大累积形变约为-10mm,最大形变速率约为-5mm/a。汶川地震后的形变特征反映了龙门山断裂在此段具有逆冲为主兼有走滑分量的活动性质,本文研究结果与震后GPS观测结果在形变趋势和量级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震后形变 龙门山断裂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的滑移向量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宏林 魏占玉 +1 位作者 陈长云 石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32,共14页
估计同震滑移向量对于认识和理解破裂方式和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上各形成了一条长250 km和72 km的地表破裂带。地震发生后至今,已经发表了大量有关同震位错沿破... 估计同震滑移向量对于认识和理解破裂方式和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上各形成了一条长250 km和72 km的地表破裂带。地震发生后至今,已经发表了大量有关同震位错沿破裂带分布的论文和报告,但绝大部分都仅仅是破裂的走向位错和垂直位错,极少有同震滑移向量的报道。这不仅是因为野外难以直接测量到水平缩短量(或拉张量),而且还因为这些走滑位错实际上是视走滑位错,部分或全部来自水平缩短或拉张。因此,仅仅根据视走滑同震位错和垂直同震位错估计的同震总滑移量肯定包含了相当大的误差。尝试利用据不同走向参考线测量到的一组(两个以上)视走滑位错来计算水平滑移向量的这一新方法,获得了中央破裂带上的7个水平同震滑移向量,并结合垂直位错量进一步计算了走滑、倾滑和水平缩短三个同震滑移分量以及断层倾角和破裂面上的同震滑移向量,综合出露破裂面的擦痕所指示的滑移向量,并对比根据矩张量解获得的震源深度的滑移向量,得出以下认识:(1)破裂南段的地表滑移向量的方位角明显小于震源深度滑移向量的方位角,表明在破裂从震源向地表传播过程中破裂面上的滑移向量发生了逆时针旋转;(2)滑移方位角向北东方向逐渐增大,表明地平面上水平滑移向量表现出顺时针旋转的趋势,而且在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过程中近地表的走滑分量逐渐减小而倾滑分量逐渐增大;(3)几乎在每一个观测点倾滑分量都大于走滑分量,表明汶川地震的破裂方式在任何地点都是以逆冲运动为主;(4)破裂面倾角在10.4°~64.7°,平均值为41°,与天然破裂露头和探槽揭示的结果基本一致;(5)滑移向量沿破裂带的分布显示,走滑分量中段大而两端小,倾滑分量则相反,中段小两端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地震 同震滑移向量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四川龙门山断层带的GPS测量与2008年汶川地震
6
作者 杨志根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8年第1期21-26,共6页
根据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的观测结果,初步估计了沿四川龙门山断层带西北-东南两侧断层间东南向的聚敛率,并与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的Ms8.0级特大地震触发产生的沿龙门山断层带的水平向破裂位移的相应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证实,... 根据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的观测结果,初步估计了沿四川龙门山断层带西北-东南两侧断层间东南向的聚敛率,并与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的Ms8.0级特大地震触发产生的沿龙门山断层带的水平向破裂位移的相应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证实,如同2004年苏门答腊-安达曼岛地震引起的地壳破裂滑行位移与板块间的聚敛率的关系一样,汶川Ms8.0级地震引起的近300km长的龙门山断层破裂位移分布与断层间的聚敛率大小密切相关。根据在龙门山断裂带沿带区域断层间每年几毫米量级的聚敛率结果和汶川Ms8.0级地震引起的逆冲位移观测结果,可估计得到龙门山断层带断层间聚敛应力的累积时间约为数百年至近千年,这个时间尺度与区域性特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分布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运动 龙门山断层 GPS测量 2008地震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电离层图像信息长时程演化初探
7
作者 宋程 张永仙 +1 位作者 夏彩韵 张小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应用改进的图像信息方法,结合DEMETER电磁卫星的电子温度数据,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进行了长时程的回溯性预测研究。与以往的地震电离层演化图像提取异常的研究相比,将其回溯的时程延长至震前近11个月,并向震后延长48 d。在长期连续... 应用改进的图像信息方法,结合DEMETER电磁卫星的电子温度数据,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进行了长时程的回溯性预测研究。与以往的地震电离层演化图像提取异常的研究相比,将其回溯的时程延长至震前近11个月,并向震后延长48 d。在长期连续的异常扰动演化图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异常时段,且在震前2个月短期内异常扰动明显减弱并趋于背景值。两个时段出现的异常扰动分布位置及其形态以及持续时间皆不重复,这体现了前兆异常的不易确定,难以定性及定量识别的特点。电离层异常扰动特征的长时程研究,有评估其预测参数和模型可靠性的实际作用,也为应用中国卫星观测数据服务于地震预报等研究积累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方法 回溯性预测 DEMETER卫星 电离层异常扰动 2008M_S8.0地震
下载PDF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比较
8
作者 商璟璐 刘吉夫 +1 位作者 杨孟昀 袁钰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力、最具影响力的地震之一,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巨灾,两者灾后恢复重建均产生深远影响和意义.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虽然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理位置和不...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力、最具影响力的地震之一,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巨灾,两者灾后恢复重建均产生深远影响和意义.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虽然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社会性质下,但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却有相似之处,具有一定可比性.本文主要将两者灾后恢复重建的政府主导、整体规划、融资方式和心理干预4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恢复重建中存在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最终得出针对我国恢复重建的相关建议:将"以人为本"根植于政府主导的恢复重建模式;整体规划重点体现整体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坚持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并严格监管;在专业人才、组织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55里斯本大地震 2008大地震 恢复重建
下载PDF
自然灾害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对比分析——基于2020年中国南方系列洪灾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报道
9
作者 齐晓庆 《考试与评价》 202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文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对2020年中国南方系列洪灾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为语料,对报道中隐含的隐喻架构进行认知对比分析,探究自然灾害媒体报道的价值取向与舆情导向,帮助受众充分了解自然灾害报道的认知建构过程。研究发现:(1... 本文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对2020年中国南方系列洪灾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为语料,对报道中隐含的隐喻架构进行认知对比分析,探究自然灾害媒体报道的价值取向与舆情导向,帮助受众充分了解自然灾害报道的认知建构过程。研究发现:(1)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战争隐喻和比赛隐喻激活了顽强拼搏的架构;(2)相比战争隐喻架构,比赛隐喻架构能更好地鼓励公众战胜自然灾害;(3)高频次使用疾病隐喻激活了恐惧架构,激发受众负面情绪与非理性行为;低频次使用神秘生物体隐喻激活了理性客观架构;(4)隐喻构建意识形态,架构与价值观紧密相连。正面理性的自然灾害报道可以激发受众的积极情绪,唤起集体主义价值观,并引导良好的公众舆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报道 2020中国南方的系列洪灾 2008大地震 隐喻架构
下载PDF
2008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思考
10
作者 程思闻 《神州》 2018年第15期238-238,共1页
一、事件介绍 2008年5月12日,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二大地震即发生在四川省汶川的这次地震,震级为8.0级.整个中国和其邻国的几个国家都感受到震颤.在这次地震中有69197人死亡,18222人失踪.
关键词 大地震 中国历史 2008
下载PDF
基于地震滑坡的汶川M8.0地震烈度分布图高烈度区修正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冲 徐锡伟 +3 位作者 周本刚 于贵华 许冲 吕春来 《世界地震译丛》 2014年第4期66-77,共12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建立了一个详细完整的汶川地震滑坡编目图。该编目图显示,汶川地震中滑坡主要分布在约110 000km2的区域内,滑坡的面积为1 160km2。这些滑坡是依据地震前后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建立了一个详细完整的汶川地震滑坡编目图。该编目图显示,汶川地震中滑坡主要分布在约110 000km2的区域内,滑坡的面积为1 160km2。这些滑坡是依据地震前后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航片,使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圈定出每一个单体滑坡,每个单体滑坡对应一个区要素,并对部分滑坡进行了现场调查验证。基于此,本文选择一个面积为44 031km2的滑坡高密度区域作为研究区,区内滑坡数量为196 007个,面积为1 150.622km2。在原汶川M8.0地震烈度分布图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LAP)分析,建立了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滑坡密度)与地震烈度匹配定量标准:LAP≥70%,为XII烈度区;20%≤LAP<70%,为XI烈度区;5%≤LAP<20%,为X烈度区;1%≤LAP<5%,为IX烈度区;LAP<1%,为VIII烈度区及低于VIII烈度的区域。对原烈度图覆盖约123 832km2的VII及VII以上烈度区边界进行了修正。修正前后的烈度图与地震滑坡的匹配度分别为93.8%和95.8%,可见修正后地震滑坡与地震烈度的匹配度提高了2.0个百分点。本文所制定的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与地震烈度的定量关系,可为其他地震事件,尤其是发生于高山峡谷区地震事件的烈度分布图制作提供方法参考、标准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地震 滑坡 空间分布 M8.0地震烈度分布图 修正
下载PDF
2008—2009年中国纪录片风格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新宏 《视听界》 2010年第2期71-72,共2页
2008年至2009年,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说是个丰收期。这两年里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奥运会,2009年的国庆60周年等,给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加之进入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创作理念日趋理性与多元,中国纪录片... 2008年至2009年,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说是个丰收期。这两年里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奥运会,2009年的国庆60周年等,给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加之进入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创作理念日趋理性与多元,中国纪录片呈现出进入主流视野、市场化与艺术化、国际化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2009 风格特征 2008 创作理念 电视纪录片 地震 21世纪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特征的再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艳娥 王林瑛 郑需要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5-432,531,共8页
收集整理了四川省地震台网1990—2012年产出的地震直达波震相数据,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后四川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共筛选出13个数据量较为丰富、连续性较好的台站).结果显示:其中位于龙门山断裂... 收集整理了四川省地震台网1990—2012年产出的地震直达波震相数据,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后四川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共筛选出13个数据量较为丰富、连续性较好的台站).结果显示:其中位于龙门山断裂中北段西侧的4个台站,震前出现长达7年左右的中长期波速比低值异常;其它9个台站的波速比震前变化基本稳定.震前波速比出现异常的4个台站的分布与汶川MS8.0地震孕震区范围大体一致,从而为研究汶川MS8.0地震前是否存在地壳介质特性的时间变化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年汶川ms8 0地震 波速比 单台多震和达法 地壳介质特性
下载PDF
定量分析紫坪铺水库蓄水与汶川地震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钧 赵翠萍 汪荣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61,共11页
为分析紫坪铺水库蓄水与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关系,通过求解二维孔弹耦合层状介质下解析解形式的扩散孔隙压,获取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的扩散孔隙压值。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以及北川—映秀断裂带断层面... 为分析紫坪铺水库蓄水与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关系,通过求解二维孔弹耦合层状介质下解析解形式的扩散孔隙压,获取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的扩散孔隙压值。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以及北川—映秀断裂带断层面上应力变化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发生前,地震震源处的库仑应力变化量值较小,为-0.001 MPa,表明蓄水对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水库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孔弹耦合介质 扩散孔隙压
下载PDF
重大活动的跨媒体整合传播策略——以四川卫视“5.12汶川地震2周年大型公益活动”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慧 《广告主》 2010年第7期96-97,共2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袭来,四川广播电视台作为震区主媒体,以其高效的媒体执行力给全世界人民带去第一手震区信息。两年过去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
关键词 5.12地震 整合传播策略 跨媒体 公益活动 重大活动 特大地震 2008
下载PDF
坚强与责任: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纪念
16
作者 本刊评论员 《西南金融》 2011年第5期1-1,共1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整整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从2008年9月正式拉开序幕,在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持和灾区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到2010年9月已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目前,灾区生产和生活秩序已经...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整整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从2008年9月正式拉开序幕,在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持和灾区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到2010年9月已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目前,灾区生产和生活秩序已经恢复正常,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健康,灾区群众安居乐业,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这些成就的取得与金融系统实施倾斜性政策扶持和金融业广大干部职工恪尽职守的辛勤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地震 纪念 责任 坚强 灾后恢复重建 灾区人民 2008 2010
下载PDF
沧海桑田 汶川巨变--写在“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际
17
作者 陈智 《四川省情》 2018年第5期29-29,共1页
2008年,一场地震让各地同胞心系汶川;10年之后,地震重灾区用发展来回报亿万关切.正值汶川地震10年之际,本刊特别推出纪念报道.震后玫瑰,已有芬芳……
关键词 “5.12”大地震 桑田 2008 地震 重灾区 回报
下载PDF
汶川震后十年纪:留学咨询,是场“渡人渡己”的修行
18
作者 黄小冬 《留学》 2018年第10期32-35,共4页
2008年5月12日—2018年5月12日,整整十年。我川大的学弟学妹私信我说:"写一篇文字纪念一下吧?"《留学》杂志社的约稿邀请,也已早早递来。我点头应着,可是说真的,我不想写。
关键词 留学咨询 震后 修行 2008 中国人 杂志社 学生
下载PDF
大爱在人间——5.12汶川地震两周年祭——组曲——关于苦难与拯救的叙述
19
作者 张峻斌 《视听前线》 2010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前言 在2008年5月12日以前,地球上99%以上的人也许从来没有听说过汶川这个地名,但是从那一天下午14时28分04秒起,这两个字震惊了全世界。
关键词 5.12地震 叙述 苦难 组曲 大爱 2008 震惊
下载PDF
四川举行5·12汶川特大地震9周年祭奠活动
20
《网络传播》 2017年第5期54-54,共1页
2017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目,也是汶川地震9周年纪念日。2008年5月12日,8.0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9周年纪念日之际,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举... 2017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目,也是汶川地震9周年纪念日。2008年5月12日,8.0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9周年纪念日之际,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举行祭奠活动,深切悼念汶川地震遇难同胞和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地震 祭奠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地震 2008 防灾减灾 地震遗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