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共同体的合作网络及演化研究——以“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秀美 朱庆华 沈超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目的 /意义]针对我国以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不断涌现,但缺乏定量化评价措施的问题,本文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网络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为我国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目的 /意义]针对我国以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不断涌现,但缺乏定量化评价措施的问题,本文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网络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为我国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获取"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论文合作数据,利用Vos Viewer和Ucinet构建"2011计划"机构论文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合作网络在网络结构、机构间合作强度等方面的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 /结论]"2011计划"实施前后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表明,科学共同体的构建能促进科研机构间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但机构间的合作强度则取决于科学共同体研究方向与政策导向和应用热点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共同体 合作网络 2011计划” 协同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基于2011计划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设计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守伟 林霖琳 李备友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6期49-54,共6页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构建具有活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又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发现,具有多主...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构建具有活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又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发现,具有多主体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既不同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应以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导,包括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研发模式、产业化、创新文化、国际合作、评价体系等八个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 平台设计 功能设计
下载PDF
落实“2011计划”,加强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 被引量:4
3
作者 成立 施卫东 王振宇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2期91-95,共5页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事件有增无减,导致学风不正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约束不力,惩处力度不够,处罚主体不明。为了落实"2011计划",应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但更需加大实施他律制度的力度;惩处乏力无形中削弱了他律约束...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事件有增无减,导致学风不正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约束不力,惩处力度不够,处罚主体不明。为了落实"2011计划",应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但更需加大实施他律制度的力度;惩处乏力无形中削弱了他律约束力,故他律、自律和惩处皆不可偏废;既要基于规章制度的实效,健全整个学术打假制度体系,又宜将此体系特别是惩处机制常态化。对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处理办法》提出了几点补充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研究生学风建设 学术不端
下载PDF
地方高校“2011计划”实施策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明 吴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47-551,共5页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与资源的整合、重组,促进产、学、研、...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与资源的整合、重组,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开拓了全新境界。从创新理论的历史演进中发掘协同创新的时代内涵,结合地方高等学校实施"2011计划"的初步实践,为高等学校建构协同创新的实施策略在当下显得卓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2011计划” 实施策略
下载PDF
“2011计划”与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成立 施卫东 +2 位作者 刘会霞 王振宇 王富良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4-67,共4页
实施"2011计划"为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契机。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存在问题,论述了研究生协同创新之内涵与特性、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最近审批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首先说... 实施"2011计划"为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契机。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存在问题,论述了研究生协同创新之内涵与特性、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最近审批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首先说明了遴选有创新潜质的研究生,进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研究,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该机制在培养方案、学术文化、资源共享、人才成长环境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在团队创新作为和研究水平提升上的优势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实施"2011计划"、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 研究生拔尖人才 科研水平
下载PDF
“2011计划”对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会丽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5,共4页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重大战略工程。面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和持续发展,图书馆应通过培育协同创新的组织文化、提供协同知识服务、实施协同知识管理、构...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重大战略工程。面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和持续发展,图书馆应通过培育协同创新的组织文化、提供协同知识服务、实施协同知识管理、构建知识协同平台、协同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组建协同知识服务团队等,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协同创新提供切实高效的文献信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高校图书馆 协同创新
下载PDF
“2011计划”中协同单位的合作网络结构分析——基于SNA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延海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6,共5页
"2011计划"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协同单位的深度合作提升创新能力。以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收集了106个协同单位的合作关系数据,并以协同创新成果作为网络关系的权值,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从网络粘性等4个维... "2011计划"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协同单位的深度合作提升创新能力。以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收集了106个协同单位的合作关系数据,并以协同创新成果作为网络关系的权值,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从网络粘性等4个维度对合作网络结构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协同单位的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凝聚力较低;节点属性影响其在网络中的行为;而节点能力决定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在合作网络中形成了3种子群模式,综合创新能力强的单位之间更易形成集群。基于以上发现,笔者从"协同单位应挖掘潜在的合作领域"等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单位 合作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2011计划”中跨学科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珊 詹爱岚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59-464,共6页
"2011计划"是国家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协同创新能力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举措。基于知识产权的跨学科属性和"2011计划"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内外跨学科课程理论研究态势,提炼、借鉴美国... "2011计划"是国家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协同创新能力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举措。基于知识产权的跨学科属性和"2011计划"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内外跨学科课程理论研究态势,提炼、借鉴美国著名大学经验,以"绿色制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创新"课程为例,构建"2011计划"跨学科课程协同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跨学科课程 协同教学模式
下载PDF
“2011计划”视角下内蒙古高校协同创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志平 李亚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5-101,共7页
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2011计划"是我国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及其释放的机遇,总结、借鉴先行者的经验,立足区情、围绕内蒙古"8337"发... 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2011计划"是我国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及其释放的机遇,总结、借鉴先行者的经验,立足区情、围绕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深入研究、探索内蒙古地区高校协同创新策略及其行动路径对于有效提升区域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和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高校 协同创新 策略
下载PDF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如何实现图书资料的共享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广都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2014年第5期49-51,共3页
从科研研究和学术资源积累的角度而言,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后从事相关研究,必须依赖大量图书资料资源的共享。并就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机构、图书资料的分布与共享问题进行探讨。参考文献4。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中心 资源共享
下载PDF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推行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要南 吴平 桂全安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9-62,共4页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推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在方兴未艾的进行着。但从当前状况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农村还存在着农村各阶层对学校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不整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与城市学...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推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在方兴未艾的进行着。但从当前状况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农村还存在着农村各阶层对学校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不整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与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严重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提出的相关政策置立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中进行规律性研究,并提出创新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 农村学校 体育教育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下载PDF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对西安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秦川 张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74-179,共6页
就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对西安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将西安本地特色景观规划设计、全国地方特色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全球特色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相互集合起来,利用地方特色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科学工艺技术... 就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对西安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将西安本地特色景观规划设计、全国地方特色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全球特色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相互集合起来,利用地方特色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科学工艺技术的营造手段,集中展示了西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所传达的特色文化内涵以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现代科技与经济实力的发展水平、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实施进程与城市运营策划及宣传力度等5项城市综合实力提升指标,进而采取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来建立西安特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推动西安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综合实力 特色城市 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
下载PDF
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法人资格缺失利弊分析
13
作者 李军山 杨明 +1 位作者 贺睿博 刘秋旭 《科技促进发展》 2015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由于当前法律和政策限制,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其牵头单位自身利益考量等因素导致高校中心法人资格缺失,这使中心对外业务不得不依赖牵头单位,加大了牵头单位压力和风险,也影响了其他参与单位的积极性。但中心... 由于当前法律和政策限制,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其牵头单位自身利益考量等因素导致高校中心法人资格缺失,这使中心对外业务不得不依赖牵头单位,加大了牵头单位压力和风险,也影响了其他参与单位的积极性。但中心获得法人资格后又会带来税收增加、财政资金融通渠道堵塞等弊端。为保证中心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公益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组织管理模式,确保效率和公益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中心 法人资格 公益型 公司治理
下载PDF
“2011计划”引导大学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14
作者 汤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根据"2011计划"协同创新要求,提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并探讨其实现机制:对于动力机制,各协同体知识特色是协同体组建动力。对于选择机制,认为协同体选择应该是先验的,应该组建"大学里的企业"和"企... 根据"2011计划"协同创新要求,提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并探讨其实现机制:对于动力机制,各协同体知识特色是协同体组建动力。对于选择机制,认为协同体选择应该是先验的,应该组建"大学里的企业"和"企业里的大学"。对于风险机制,认为协同各方有义务开辟专门的校企人才培养领域、并建立完善的风险共担机制。对于管理机制,认为需要建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组织,充分放开校企各方知识交流的通道,重新界定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建立具备持续供给能力的人才资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同 2011计划” 协同机制 地方性大学
下载PDF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2011计划”背景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占收 邵莹 吴勉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7,共7页
高校牵头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处在起步探索阶段,高校在协同创新计划中正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高校协同创新分为高校内部和高校与外部之间的协同创新,并强调高校的内生主动力和带头作用,即高校的动力协同。以高校内部为视角,在对高校内... 高校牵头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处在起步探索阶段,高校在协同创新计划中正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高校协同创新分为高校内部和高校与外部之间的协同创新,并强调高校的内生主动力和带头作用,即高校的动力协同。以高校内部为视角,在对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动力形成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并针对当前高校内部主动力不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高校内部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再到“2011计划”——基于渐进模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雅杰 《教育与考试》 2013年第5期70-73,77,共5页
渐进模型是政策分析中一种基本的政策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211工程"、"985工程"及"2011计划"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 渐进模型是政策分析中一种基本的政策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211工程"、"985工程"及"2011计划"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标志性政策,存在于不同时期服务于不同的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但呈现出渐进决策的特征。本文试图以渐进决策的视角解析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重要政策,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模型 211工程 985工程 2011计划 世界一流大学
下载PDF
中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与美国《健康公民2010》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思华 梁恒 《中国西部科技》 2012年第8期71-73,共3页
本文以美国《健康公民2010》和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为范本,从出台背景、目标定位以及实施途径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国民健身计划和健康计划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本文以美国《健康公民2010》和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为范本,从出台背景、目标定位以及实施途径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国民健身计划和健康计划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健康公民2010》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公平与质量:美国联邦教育部《2011-2014财年战略规划》目标制定的价值取向
18
作者 刘潇璘 陈玥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2011-2014财年战略规划》是美国联邦教育部继《2002-2007财年战略规划》之后又一重要的教育规划。该规划集中反应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对教育的期待,其中国家结果目标、优先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制定,反映了美国教育发展的价值... 《2011-2014财年战略规划》是美国联邦教育部继《2002-2007财年战略规划》之后又一重要的教育规划。该规划集中反应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对教育的期待,其中国家结果目标、优先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制定,反映了美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公平与质量的追求,是一部美国发展教育事业以及巩固国家利益的战略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2011—2014财年战略规划》 公平 质量 价值取向
下载PD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19
作者 宋洪远 张红奎 +2 位作者 方华 张恒春 赵海 《China Economist》 2011年第1期58-66,共9页
Despite the great progress of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11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6-2010), China's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are still.l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crude development pattern, back... Despite the great progress of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11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6-2010), China's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are still.l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crude development pattern, backward rural development and cities' weak driving effect on the countryside.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I 1-2015), China should transform the way agriculture grows and operates; promote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urban planning and its function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n all-round well- off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th Five-Year plan 2011-2015) modern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of rural andurban areas
下载PDF
我国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要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晓清 詹启伟 姜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9,共7页
随着全国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等各类协同创新中心的涌现,如何把中心办好引起高度重视.纵观国际国内的最新发展态势和成功经验,本文提出制订目标、研究问题、学科交叉、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使用仪器、锤炼团队等7个核心要素对于协... 随着全国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等各类协同创新中心的涌现,如何把中心办好引起高度重视.纵观国际国内的最新发展态势和成功经验,本文提出制订目标、研究问题、学科交叉、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使用仪器、锤炼团队等7个核心要素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成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 大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