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2013年7月4—5日山东中南部出现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PWV与降水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主要由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低层纬向切变线影响,鲁中、鲁南出现大暴雨天...应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2013年7月4—5日山东中南部出现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PWV与降水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主要由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低层纬向切变线影响,鲁中、鲁南出现大暴雨天气。2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暴雨区,提供水汽条件,低层切变线辐合上升运动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切变线南侧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前期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切变线北侧冷区;后期冷空气从高空向下渗透,冷暖空气交汇在850 h Pa纬向切变线上,在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剧烈,辐合上升强烈,强降水区主要发生在切变线的暖区一侧。3PWV的变化与降水的开始结束密切相关,是降水开始结束的前兆信号,开始的前兆信号比较明显,降水峰值与PWV的峰值相对应。PWV高值持续时间与降水持续时间大致相等。降水期间,PWV振幅与雨强大小成正比,振幅越大,雨强越强。展开更多
文摘应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2013年7月4—5日山东中南部出现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PWV与降水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主要由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低层纬向切变线影响,鲁中、鲁南出现大暴雨天气。2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暴雨区,提供水汽条件,低层切变线辐合上升运动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切变线南侧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前期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切变线北侧冷区;后期冷空气从高空向下渗透,冷暖空气交汇在850 h Pa纬向切变线上,在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剧烈,辐合上升强烈,强降水区主要发生在切变线的暖区一侧。3PWV的变化与降水的开始结束密切相关,是降水开始结束的前兆信号,开始的前兆信号比较明显,降水峰值与PWV的峰值相对应。PWV高值持续时间与降水持续时间大致相等。降水期间,PWV振幅与雨强大小成正比,振幅越大,雨强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