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玉树地区2016年9月22—23日发生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 Pa高空,中高纬度的长波形势呈西高东低型,低纬度低涡切变发展旺盛,玉树州处在北部槽底和低涡切变控...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玉树地区2016年9月22—23日发生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 Pa高空,中高纬度的长波形势呈西高东低型,低纬度低涡切变发展旺盛,玉树州处在北部槽底和低涡切变控制时,易触发强降水天气过程。高低空配置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时,有利于大降水过程出现。充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造成此次强降水天气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地区。ECMCF数值模式在24 h预报中,对高度场、风场、湿度场以及变压等的预报较为准确,与实况较为接近,对后期形势预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展开更多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NCEP全球分析资料及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8月22—23日海东市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同南下冷空气共同作用,大尺度高低空环流系统的有利配置,地面辐合线促进水汽辐合及垂直输送...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NCEP全球分析资料及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8月22—23日海东市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同南下冷空气共同作用,大尺度高低空环流系统的有利配置,地面辐合线促进水汽辐合及垂直输送,成为强降雨有利发展机制。海东市水汽充足;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高低空配置促使低层产生强烈辐合上升运动,为强降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500 h Pa与700 h Pa的Δθse≥10 K,K指数达36℃,SI<0℃,CAPE值为786.3 J/kg,具备热力及不稳定能量条件。Δθse700-500≥10 K、K指数、SI及CAPE均可作为海东市强降雨天气预报的重要指标。展开更多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逐6 h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6月4—5日丽江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西北气流维持,高层有明显冷空气,暖低压控制地面以下,形成上层高冷下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500 h P...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逐6 h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6月4—5日丽江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西北气流维持,高层有明显冷空气,暖低压控制地面以下,形成上层高冷下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500 h Pa以下分布有强盛西南水汽输送带,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转移;强对流出现前,丽江市上空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具备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潜力,再加上中尺度能量锋,有利于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对流层中高层有垂直速度负值大值中心,且中心值不断下移。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23—24日鲁南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南支槽与沿中层锋区东移的西风槽的先后影响是暴雪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925 h Pa从东北平原、渤海、...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23—24日鲁南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南支槽与沿中层锋区东移的西风槽的先后影响是暴雪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925 h Pa从东北平原、渤海、山东半岛回流的强冷空气不但起冷垫作用,而且在雨雪相态转换中起主要作用,暴雪位于700 h Pa西南急流核下风方的西南气流的风速辐合区内、850 h Pa切变线附近和925 h Pa东北急流内。小时雨雪强度与700 h Pa西南气流和925 h Pa东北急流的强度相对应,即西南气流和东北气流强时,小时雨雪量强,700 h Pa转为西北气流时,降雪过程结束,925 h Pa东北气流迅速减弱。由于逆温层的存在,850 h Pa-4℃雨雪转换指标失真,本次过程中925 h Pa和1 000 h Pa转雪后均在-2℃以下。展开更多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6年6月13日濮阳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冷涡的前部低空以及太行山脉东边南压的弱冷空气同偏南暖湿气流在濮阳地区积聚,地面出现气流辐合,850 h Pa分布着中尺度切变线,共同触...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6年6月13日濮阳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冷涡的前部低空以及太行山脉东边南压的弱冷空气同偏南暖湿气流在濮阳地区积聚,地面出现气流辐合,850 h Pa分布着中尺度切变线,共同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打破不稳定层结状态,促进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玉树地区2016年9月22—23日发生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 Pa高空,中高纬度的长波形势呈西高东低型,低纬度低涡切变发展旺盛,玉树州处在北部槽底和低涡切变控制时,易触发强降水天气过程。高低空配置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时,有利于大降水过程出现。充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造成此次强降水天气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地区。ECMCF数值模式在24 h预报中,对高度场、风场、湿度场以及变压等的预报较为准确,与实况较为接近,对后期形势预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文摘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NCEP全球分析资料及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8月22—23日海东市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同南下冷空气共同作用,大尺度高低空环流系统的有利配置,地面辐合线促进水汽辐合及垂直输送,成为强降雨有利发展机制。海东市水汽充足;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高低空配置促使低层产生强烈辐合上升运动,为强降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500 h Pa与700 h Pa的Δθse≥10 K,K指数达36℃,SI<0℃,CAPE值为786.3 J/kg,具备热力及不稳定能量条件。Δθse700-500≥10 K、K指数、SI及CAPE均可作为海东市强降雨天气预报的重要指标。
文摘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逐6 h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6月4—5日丽江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西北气流维持,高层有明显冷空气,暖低压控制地面以下,形成上层高冷下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500 h Pa以下分布有强盛西南水汽输送带,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转移;强对流出现前,丽江市上空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具备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潜力,再加上中尺度能量锋,有利于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对流层中高层有垂直速度负值大值中心,且中心值不断下移。
文摘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23—24日鲁南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南支槽与沿中层锋区东移的西风槽的先后影响是暴雪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925 h Pa从东北平原、渤海、山东半岛回流的强冷空气不但起冷垫作用,而且在雨雪相态转换中起主要作用,暴雪位于700 h Pa西南急流核下风方的西南气流的风速辐合区内、850 h Pa切变线附近和925 h Pa东北急流内。小时雨雪强度与700 h Pa西南气流和925 h Pa东北急流的强度相对应,即西南气流和东北气流强时,小时雨雪量强,700 h Pa转为西北气流时,降雪过程结束,925 h Pa东北气流迅速减弱。由于逆温层的存在,850 h Pa-4℃雨雪转换指标失真,本次过程中925 h Pa和1 000 h Pa转雪后均在-2℃以下。
文摘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6年6月13日濮阳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冷涡的前部低空以及太行山脉东边南压的弱冷空气同偏南暖湿气流在濮阳地区积聚,地面出现气流辐合,850 h Pa分布着中尺度切变线,共同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打破不稳定层结状态,促进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