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8月3—4日丹东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丽丽 李慧琳 +2 位作者 高松影 孟鑫 徐璐璐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6期182-184,186,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G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3—4日丹东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强降水区的移动具有阶段性,并且降水空间梯度大。前倾槽为...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G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3—4日丹东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强降水区的移动具有阶段性,并且降水空间梯度大。前倾槽为大暴雨提供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台风"海棠"减弱后,低压在北上过程中为降水提供充足的能量输送和水汽输送条件;台风"奥鹿"通过影响副高的位置和强度,间接影响此次降水。通过物理量分析得出,降水开始前有明显的正不稳定能量,降水过程中对流层底层有风向和风速的垂直切变,并且有上干下湿的结构,在强降水发生时段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并伴随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形成良好的抽吸结构。以上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前倾槽 台风远距离暴雨 物理量 辽宁丹东 2017年8月3—4日
下载PDF
2017年8月3—4日岫岩县特大暴雨雷达回波分析
2
作者 朱宪龙 肖光梁 纪永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3—4日辽宁省岫岩县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环境背景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特点为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天气形势为高空东北冷涡提供冷空气输送,西... 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3—4日辽宁省岫岩县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环境背景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特点为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天气形势为高空东北冷涡提供冷空气输送,西太平洋副高及台风"海棠"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汽;中尺度系统为高空急流、低空西南急流水汽输送,低层有明显的切变线系统辐合形势,地面有辐合线存在,同时岫岩县山区地形明显,更加有利于辐合抬升及水汽堆积;大连、丹东地区700 hPa以下有比较深厚的湿层,850 hPa风速最大可达22 m/s,比湿最大可达22 g/kg,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好。K指数大于35℃,沙氏指数(SI)和抬升指数(LI)小于0℃,层结不稳定。CAPE值均大于1 000 J/kg,不稳定能量不断堆积;岫岩此次降水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分为3个阶段,此次降水过程的雷达回波为明显的"列车效应",并具有后向传播及低质心暖性降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背景 特大暴雨 列车效应 辽宁岫岩 2017年8月3—4日
下载PDF
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TEC观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东和 肖佐 +1 位作者 古士芬 叶宗海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219,共8页
利用北京、乌鲁木齐、武汉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垂直总电子含量,分析了发生于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观测区域的电离层状态.结果表明,在4月7日北京时间0200-0700之间,在中、低纬地区出现了较弱的电离层负相暴,与前一日相比,最大TEC之差在-8... 利用北京、乌鲁木齐、武汉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垂直总电子含量,分析了发生于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观测区域的电离层状态.结果表明,在4月7日北京时间0200-0700之间,在中、低纬地区出现了较弱的电离层负相暴,与前一日相比,最大TEC之差在-8TECU左右;在北京时间0700之后,在较高纬度地区开始出现强烈的电离层负相暴,并且该负相暴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在北京时间0700-0900之间,在低纬地区出现了电离层正相暴.在一定时间内较高纬度地区的负相暴逐渐增强并向南移动而低纬地区的正相暴经历了增强到减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暴 电离层 TEC预测 GPS 2000 468
下载PDF
2012年8月3—4日锦州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史虹婷 胡明 +4 位作者 张翠艳 杨桂娟 温舟 张放 白雪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40-242,共3页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资料和swan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数值预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8月3—4...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资料和swan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数值预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受台风"达维"、副热带高压、高空槽3种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良好的水汽条件是此次台风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低空急流作为纽带,输送大量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锦州暴雨产生提供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热带气旋 低空急流 辽宁锦州 201283-4
下载PDF
1911年2月1日福建德化4(3/4)级地震的考证及同年2月6日江西九江5级地震的质疑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松建 郑剑华 +2 位作者 陈为伟 张颖 郑潮辉 《震灾防御技术》 2012年第2期180-183,共4页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和考证,认为1911年2月1日福建德化县城关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震中烈度Ⅵ度,震级344。同时分析了《时报》宣统三年正月二十九日第3页刊载的地震事件可能是指福建省德化县城关地震,而不是江西省九江发生的地震事件...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和考证,认为1911年2月1日福建德化县城关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震中烈度Ⅵ度,震级344。同时分析了《时报》宣统三年正月二十九日第3页刊载的地震事件可能是指福建省德化县城关地震,而不是江西省九江发生的地震事件,因此对同年2月6日江西九江5级地震存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191121德化4 3/4级地震 福建德化 考证
下载PDF
2015年8月2—4日通化市暴雨天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国禹 王智宇 +2 位作者 张彤 郭俊廷 赵新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0期195-195,199,共2页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通化市2015年8月2—4日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西侧稳定维持的风场切变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区区位于冷锋前暖锋后,有利于暖湿空气抬升。本次过...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通化市2015年8月2—4日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西侧稳定维持的风场切变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区区位于冷锋前暖锋后,有利于暖湿空气抬升。本次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黄海和渤海,副高西北侧建立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潜在的不稳定能量。暴雨区处于高空急流辐散区,低空急流的左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了较强的上升运动。通化市西低东高的地形,低空急流受长白山脉的阻挡,加强了空气抬升作用。比湿≥12 g/kg可以很好地反映暴雨区的水汽条件,比湿≥14 g/kg时间与强降水产生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温度露点差≤4℃表示有较好的水汽条件,湿层较厚,利于产生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副高 切变线 急流 吉林通化 201582—4
下载PDF
2010年8月4—5日泰安市强降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边智 贾汉奎 +1 位作者 邵士河 康桂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1期324-326,共3页
分析了泰市安2010年8月4—5日强降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通过对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探讨了强降雨产生的物理机制。对云图、雷达回波特征及泰山对强降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强降雨的成因及预报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
关键词 强降雨 过程分析 山东泰安 201084—5
下载PDF
2017年4月8日达州市首场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8
作者 蹇冬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64-164,共1页
本文利用数值预报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雨量观测资料、达州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对达州2017年4月8日出现的首场区域性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低槽东移、配合低空切变线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低层强盛的... 本文利用数值预报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雨量观测资料、达州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对达州2017年4月8日出现的首场区域性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低槽东移、配合低空切变线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低层强盛的偏南气流建立起水汽通道,把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源源不断地向暴雨区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高空槽 低空急流 雷达 四川达州 201748
下载PDF
2018年3月4日广西强对流天气环境场特征分析
9
作者 黄国靓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194-196,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8年3月4日广西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线是本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中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以及低空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为强对流发生发...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8年3月4日广西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线是本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中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以及低空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和水汽条件,中层冷温槽、中低层低压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可能是强风暴系统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因素。飑线沿地面辐合线发展,造成了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雷暴大风 冰雹 强对流天气 广西 201834
下载PDF
汉中市2011年8月4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0
作者 胡江波 苏俊辉 +3 位作者 杨睿敏 谢栗 何豫秦 彭菊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16-17,共2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场资料,对2011年8月4日发生在汉中市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暴雨属于汉中地区盛夏典型的大降水形势,主要影响系统为200 hPa南亚高压、500 hPa高原低值系统、700 hPa西南急流,西南...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场资料,对2011年8月4日发生在汉中市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暴雨属于汉中地区盛夏典型的大降水形势,主要影响系统为200 hPa南亚高压、500 hPa高原低值系统、700 hPa西南急流,西南涡,低层切变辐合及东路回流冷空气;暴雨区上空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有利降水形势,且垂直运动发展非常旺盛,在暴雨区上空从低层到高层为一致的上升气流;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汉中地区中低层有大量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为区域性暴雨过程输送和积累了大量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影响系统 物理量 陕西汉中 201184
下载PDF
2017年9月3日朝鲜核试引起中国东北地区的承压井水位变化初步报道
11
作者 黄辅琼 陈宏峰 +1 位作者 马鸣宇 马玉川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4期25-30,共6页
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11:30发生在朝鲜的核试以其大当量而震惊全球。以William Walter和Douglas Dreger为首的科学家立即在12月即将于新奥尔良举办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学术年会上召集了一个特别的专题进行研讨。中国科学家也针对... 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11:30发生在朝鲜的核试以其大当量而震惊全球。以William Walter和Douglas Dreger为首的科学家立即在12月即将于新奥尔良举办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学术年会上召集了一个特别的专题进行研讨。中国科学家也针对该次核试的影响范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位移场模拟结果认为,本次核试的影响范围在110 km以外的其他地区对地壳运动测量资料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本文作者于核试后第2天,从中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网中距离分别为335 km和420 km处发现了2口承压井水位出现幅度分别为50 mm和7 mm的显著阶跃变化,两井均位于鸭绿江断裂西侧。如此明显的大幅度的核试诱发井水位变化尚属首次监测到。本文仅报道对该观测现象的客观性所做的初步分析,其物理机制及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井水位 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网 201793朝鲜核试
下载PDF
2017年3月30日桂林一次雨雾天气过程分析
12
作者 唐桥义 王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5期208-209,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7年3月30日桂林一次雨雾过程的天气特征和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雾过程期间1 h雨量维持在1 mm以下,相对湿度维持在95%以上,温度露点差在1.4℃以内,能见度介于1~2 km;此次雨雾过程是发生在大气稳定层...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7年3月30日桂林一次雨雾过程的天气特征和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雾过程期间1 h雨量维持在1 mm以下,相对湿度维持在95%以上,温度露点差在1.4℃以内,能见度介于1~2 km;此次雨雾过程是发生在大气稳定层结,水汽充沛,湿层深厚,南支浅槽东移提供中层波动的天气形势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雾 稳定层结 弱降水 广西桂林 2017330
下载PDF
2010年8月4—6日双鸭山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洪丹 丁书萍 杨淑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4期254-254,共1页
对双鸭市2010年8月4—6日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降水过程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和暖湿气流影响而造成的。
关键词 暴雨天气 形势 黑龙江双鸭山 201084—6
下载PDF
2015年3月8日吉林市强降雪分析
14
作者 杨磊 张福斌 胡长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273-273,278,共2页
针对2015年3月8日8:00—20:00发生在吉林市及周边县市的一场暴雪,从环流特征、物理条件、卫星上的表现及预报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是华北地区低空涡旋在西南气流引导下北上,与东北地区冷槽融合导致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相... 针对2015年3月8日8:00—20:00发生在吉林市及周边县市的一场暴雪,从环流特征、物理条件、卫星上的表现及预报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是华北地区低空涡旋在西南气流引导下北上,与东北地区冷槽融合导致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相遇,进而抬升产生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低空涡旋 吉林吉林 201538
下载PDF
2017年8月16—17日营口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运芝 林敏 +4 位作者 陈海涛 杨明 赵晓川 于文洋 常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239-240,共2页
利用NCEP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16—17日营口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冷涡和低层低涡辐合系统造成了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从物理量诊断分析来看,短时强降水需要充沛的水汽;较大... 利用NCEP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16—17日营口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冷涡和低层低涡辐合系统造成了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从物理量诊断分析来看,短时强降水需要充沛的水汽;较大的K指数可以作为短时强降水短临预报的指标;中尺度的抬升运动是区别于局地性暴雨与区域性暴雨的重要原因;第一阶段强降水过程中不稳定能量较好,而第二阶段强降水过程中动力抬升条件较好。从雷达图来看,强回波的列车效应造成了此次短时强降水;2个阶段的短时强降水都伴随着中低层的强辐合和深厚的水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整层可降水量 K指数 列车效应 辽宁营口 2017816—17
下载PDF
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锦波 魏邦宪 王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91-191,194,共2页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资料、高空场资料、云图、雷达资料,从降水实况分布、天气成因、卫星云图特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特征等方面分析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由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高原槽及副高584 dagp...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资料、高空场资料、云图、雷达资料,从降水实况分布、天气成因、卫星云图特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特征等方面分析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由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高原槽及副高584 dagpm线外围充沛的水汽条件共同影响而产生,也是锋面大型降水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共同影响的结果,物理量场指示清楚,具有典型两脊一槽大型降水环流形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成因 局地强对流 甘肃陇南 201774—6
下载PDF
2017年6月4—5日张掖市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婷婷 阙龙凯 +1 位作者 唐强 牛淑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203-205,共3页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与高空观测资料、区域站降水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张掖市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呈北槽南涡型,是西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典型环流形势,500 h Pa低涡和低槽、700 h Pa切变线及地面...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与高空观测资料、区域站降水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张掖市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呈北槽南涡型,是西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典型环流形势,500 h Pa低涡和低槽、700 h Pa切变线及地面冷锋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分析表明,较好的抬升条件、充沛的水汽、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强对流和强降水的发生。副热带西风急流云系和高原切变云系在河西上空合并发展,且稳定维持,造成张掖市暴雨天气。从雷达回波图可以看出,辐合线和强回波带稳定少动,维持在民乐县上空,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此次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表现较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降水提供了强烈的上升气流,而较强的上升运动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500 h Pa和700 h Pa偏南暖湿气流将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至河西地区以及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均为降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假相当位温高能舌为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不稳定能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涡 短时强降水 甘肃张掖 201764—5
下载PDF
2006年7月31日至8月3日辽宁地区暴雨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政伟 任中怡 +2 位作者 李树岭 张文军 蔡昕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92-194,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自动站、加密雨量站等资料,对2006年7月31日至8月3日辽宁中南部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低空急流是向暴雨区输送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自动站、加密雨量站等资料,对2006年7月31日至8月3日辽宁中南部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低空急流是向暴雨区输送水汽的重要通道;高空西风槽与副热带高压相结合,引发河北气旋东移北上,是此次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分析 副热带高压 急流 辽宁地区 200673183
下载PDF
2017年6月4—5日吴忠市大到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乐 雒璇 魏月娥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203-205,共3页
本文利用MICAPS资料、EC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银川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发生在吴忠地区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200 h Pa急流,500 h P... 本文利用MICAPS资料、EC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银川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发生在吴忠地区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200 h Pa急流,500 h Pa西风槽、冷涡,700 h Pa切变线、低涡,850 h Pa偏东风以及地面鞍型场是此次降水的有利背景;此次降水以大尺度降水为主,并伴有对流性降水,无雷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到暴雨 地面鞍型场 低涡切变 宁夏吴忠 201764—5
下载PDF
2017年6月3—6日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淑敏 邱宁刚 +6 位作者 刘跃峰 吴宁 彭力 张雄 师静雅 杨亚利 倪闻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213-215,共3页
应用气象观测资料、FY-2D气象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3—6日发生在陕西省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东移加强,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和低槽携带的冷空气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低涡、切变线、低空... 应用气象观测资料、FY-2D气象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3—6日发生在陕西省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东移加强,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和低槽携带的冷空气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卫星云图显示低槽云系中有中小尺度系统,密实云体对应降水大值区,雷达反射率因子强回波区与液态含水量大值区与大降水对应一致,稳定性降水过程雷达反射率因子与液态含水量起伏不大,降水量级偏大主要和降水云系持续时间长有很大关系。降水持续和变化与云系发展、鼎盛、消散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西风槽: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液态含水量 陕西省 201763-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