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apid adv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infected pneumonia(standard version) 被引量:159
1
作者 Ying-Hui Jin Lin Cai +44 位作者 Zhen-Shun Cheng Hong Cheng Tong Deng Yi-Pin Fan Cheng Fang Di Huang Lu-Qi Huang Qiao Huang Yong Han Bo Hu Fen Hu Bing-Hui Li Yi-Rong Li Ke Liang Li-Kai Lin Li-Sha Luo Jing Ma Lin-Lu Ma Zhi-Yong Peng Yun-Bao Pan Zhen-Yu Pan Xue-Qun Ren Hui-Min Sun Ying Wang Yun-Yun Wang Hong Weng Chao-Jie Wei Dong-Fang Wu Jian Xia Yong Xiong Hai-Bo Xu Xiao-Mei Yao Yu-Feng Yuan Tai-Sheng Ye Xiao-Chun Zhang Ying-Wen Zhang Yin-Gao Zhang Hua-Min Zhang Yan Zhao Ming-Juan Zhao Hao Zi Xian-Tao Zeng Yong-Yan Wang Xing-Huan W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22,共22页
In December 2019, a new type viral pneumonia cases occurred in Wuhan, Hubei Province;and then named "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on 12 January 2020. For it is a n... In December 2019, a new type viral pneumonia cases occurred in Wuhan, Hubei Province;and then named "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on 12 January 2020. For it is a never been experienced respiratory disease before and with infection ability widely and quickly, it attracted the world’s attention but without treatment and control manual. For the request from frontline clinicians and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of 2019-nCoV infected pneumonia management, an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urgently needs to be developed. Therefore, we drafted this guideline according to the rapid advice guidelines methodology and general rules of WHO guideline development;we also added the first-hand management data of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This guideline includes the guideline methodology,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sease screening and population preven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ontrol(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disease nursing of the 2019-nCoV. Moreover, we also provide a whole process of a successful treatment case of the severe 2019-nCoV infected pneumonia and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hospital rescue for 2019-nCoV infections. This rapid advice guideline is suitable for the first frontline doctors and nurses, managers of hospitals and healthcare sections, community residents, public health persons, relevant researchers, and all person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2019-nC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Respiratory disease pneumonia Infectious diseases Rapid advice guidelin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下载PDF
Imported cases of 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s in Thailan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the outbreak 被引量:8
2
作者 Pathum Sookaromdee Viroj Wiwanitkit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20年第3期139-144,共6页
Outbreak of a new emerging disease is usually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December 2019, a new emerging disease started in China and becomes the global concern in early January 2020[1,... Outbreak of a new emerging disease is usually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December 2019, a new emerging disease started in China and becomes the global concern in early January 2020[1,2]. The disease, 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infection, already existed outside China and the importation of disease is the cause of emerging 2019-nCoV infections in new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CTIONS in Thailand IMPORTED CASES of 2019-novel coronavirus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the OUTBREAK
下载PDF
Dose prediction of lopinavir/ritonavir for 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 based on mathematic modeling
3
作者 Sora Yasri Viroj Wiwanitkit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20年第3期137-138,共2页
Wuhan novel coronavirus or 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infection is a rapidly emerging respiratory viral disease[1].2019-nCoV infection is characterized as febrile illness with possible severe lung complication[1... Wuhan novel coronavirus or 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infection is a rapidly emerging respiratory viral disease[1].2019-nCoV infection is characterized as febrile illness with possible severe lung complication[1].The disease was firstly reported in China in December 2019 and then spread to many countries(such as Thailand,Japan and Singapore)[2,3].As a new disease,there is a limited knowledge of treatment for the infection.Lu recently proposed that some drug might be useful in treatment of 2019-nCoV infectio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SE PREDICTION of lopinavir/ritonavir for 2019-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based on mathematic MODELING
下载PD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Therapy for Critically Il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atients in Wuhan,China: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被引量:2
4
作者 Jing FANG Rui LI +18 位作者 Yue CHEN Juan-juan QIN Ming HU Chao-lin HUANG Lin CHENG Yi HE Yi LI Qiang ZHOU Dai-xing ZHOU Fei HUANG Fang LEI Bo YANG Jun CHEN Hong-ping DENG Yu-feng YUAN Jia-hong XIA Song WAN Hong-liang LI Xiang WEI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Currently,little in-depth evidence is know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therapy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tients.This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included ... Currently,little in-depth evidence is know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therapy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tients.This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includ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at 7 designated hospitals in Wuhan,China.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June 30,2020.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unsuccessful ECMO weaning.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was used to match patients who received veno-venous ECMO with those who received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only therapy.Of 88 patients receiving ECMO therapy,27 and 61 patients were and were not successfully weaned from ECMO,respectively.Additionally,15,15,and 65 patients were further weaned from IMV,discharged from hospital,or di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respectively.In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a lymphocyte count≤0.5×10^(9)/L and D-dimer concentration>4×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level at ICU admission,a peak PaCO_(2)>60 mmHg at 24 h before ECMO initiation,and no tracheotomy performed during the ICU stay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odds of ECMO weaning.In the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a mixed-effect Cox model detected a lower hazard ratio for 120-day all-cause mortality after ICU admiss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in the ECMO group.The presence of lymphocytopenia,higher D-dimer concentrations at ICU admission and hypercapnia before ECMO initiation could help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a poor prognosis.Tracheotomy could facilitate weaning from ECMO.ECMO relative to IMV-only therapy wa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viral pneumonia
下载PDF
The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Wuhan,China
5
作者 Hengbo Zhu Li Wei Ping Niu 《Global Health Research and Policy》 2020年第1期377-379,共3页
The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or COVID-19)epidemic first broke out in Wuhan and has been spreading in whole China and the world.The numbers of new infections and deaths in Wuhan are still increasing,which have posed... The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or COVID-19)epidemic first broke out in Wuhan and has been spreading in whole China and the world.The numbers of new infections and deaths in Wuhan are still increasing,which have posed major public health and governance concerns.A series of mandatory actions have been taken by the municip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suppor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such as measures to restrict travels across cities,case detection and contact tracing,quarantine,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detection kit development,etc.Challenges such as lacking effective drugs,insufficient hospital services and medical supplies,logistics,etc.have much alleviated with the solidarity of the whole society.The pandemic will definitely be ended with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bo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ulti-sectoral bo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COVID-19 pneumonia OUTBREAK WUHAN Global health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陈军 刘丹萍 +11 位作者 刘莉 刘萍 徐庆年 夏露 凌云 黄丹 宋树丽 张丹丹 钱志平 李涛 沈银忠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硫酸羟氯喹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6至25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30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患者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 目的:初步评价硫酸羟氯喹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6至25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30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患者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硫酸羟氯喹(400 mg,1次/d)治疗,疗程为5 d。比较两组治疗第7天时咽拭子病毒核酸转阴率等指标。研究获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登记注册(NCT04261517)。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1例患者发展为重型。入组后第7天,试验组中13例(86.7%)和对照组中14例(93.3%)患者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P>0.05)。在2周的访视期内,所有受试者的咽拭子核酸检测均转为阴性,其中试验组咽拭子核酸转阴时间为入院后第4(1,9)天,对照组为第2(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P>0.05)。试验组在入院后第1(0,2)天体温恢复正常,对照组在入院后第1(0,3)天体温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5例(33.3%)和对照组7例(46.7%)患者均在入院3 d后的复查中出现了进展,所有患者在随后的复查中均提示病灶好转。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26.7%)和3例(20.0%)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腹泻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COVID-19普通型患者预后较好,以病毒转阴率、重症化率为主要终点的研究难以对药物的疗效进行判断。开展后续的研究需要确定更合适的人群和终点事件,并充分考虑样本量等试验的可行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羟氯喹 治疗结果 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合并焦虑和抑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鑫 代甜 +13 位作者 王虹 石军年 袁薇 栗静 陈利军 张天明 张珊珊 孔焱 岳宁 时慧 何玉苹 胡惠芳 柳芙蓉 杨彩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以改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20年1月31日至2月22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发热隔离病房收治的COVID-19疑似患者7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目的: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以改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20年1月31日至2月22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发热隔离病房收治的COVID-19疑似患者7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测患者焦虑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患者抑郁情况,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疑似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伴发焦虑(OR=3.206,95%CI:1.073~9.583,P<0.05)和抑郁情绪(OR=9.111,95%CI:2.143~38.729,P<0.01);患者存在已知疫区及疫区人员接触史更容易伴发抑郁情绪(OR=3.267,95%CI:1.082~9.597,P<0.05)。结论:在COVID-19疑似患者隔离治疗期间,对于存在已知疫区及疫区人员接触史的女性患者应该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提早给予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焦虑 抑郁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六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骆嵩 杨丽娟 +2 位作者 王春 刘传苗 李殿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应急病区接受治疗的6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3例采用托珠...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应急病区接受治疗的6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3例采用托珠单抗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对患者体内过度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3例患者C反应蛋白和IL-6水平下降明显,淋巴细胞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改善;托珠单抗治疗后,3例患者炎症水平未见明显下降,淋巴细胞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也无明显改善。结论:COVID-19重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而托珠单抗治疗患者炎症因子下降不明显。因此对于炎症反应强烈的COVID-19重型患者,血浆置换可能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病 血浆置换 托珠单抗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15
9
作者 申海艳 王惠平 +2 位作者 周霏 陈晋东 邓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3-640,共8页
目的:评估医护人员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373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一般社会学资料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 目的:评估医护人员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373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一般社会学资料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及自制舆情应对问卷收集医护人员一般社会学资料、心理健康得分情况和应对COVID-19相关舆情信息能力情况;并进一步比较不同一般社会学特征及舆情信息应对能力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得分,分析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373名医护人员SCL-90中10个因子的平均分均<2,14.21%的医护人员存在1个及以上的因子得分≥2,其中恐怖(11.26%)、强迫症状(7.77%)、焦虑(5.63%)。医护人员获取COVID-19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微信、微博和今日头条、电视和广播;66.22%的医护人员会经常通过官方网站或正规渠道来证实有关COVID-19信息的真实性;微信里大量COVID-19相关信息会让医护人员感到紧张(34.05%)、焦虑(30.29%)、没有安全感(29.22%);68.63%的医护人员有时会因为看到COVID-19相关信息而担心自己被感染。医护人员工作的科室,近期是否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担心被感染的程度等对医护人员的SCL-90得分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微信中转发的大量COVID-19相关信息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近期有无咳嗽、发热等相关症状,微信中转发的大量COVID-19相关信息是否让自己难以入睡,工作的科室及担心被感染的程度是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建议建立心理援助平台,并正确引导舆情方向,以促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心理健康状况 医护人员 舆情信息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一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炎症反应动态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胜 李丹萍 +5 位作者 陈华忠 郑丹 周益萍 陈葆国 石卫武 林荣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炎症反应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首例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诊疗经过和患者预后。患者于入院第2天开始采用甲泼尼龙80 mg治疗,其后适时调整剂...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炎症反应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首例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诊疗经过和患者预后。患者于入院第2天开始采用甲泼尼龙80 mg治疗,其后适时调整剂量,累计使用13 d。动态监测激素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NK细胞、B细胞)和淋巴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γ干扰素)变化情况。结果:入院第1天,患者外周血CD3+T、CD4^+T、CD8^+T、NK细胞数较正常值范围明显降低;随着病情改善,CD3^+T、CD8^+T和CD4^+T细胞数量逐渐恢复,呈线性增长趋势(线性拟合方程:Y=18.59X+109.4,P<0.05)。入院第2天,患者IL-6、IL-10显著高于正常值,γ干扰素处于正常高值,随后迅速降低;IL-2、IL-4、TNF-α均在正常值范围。入院第6、7天,患者IL-6、IL-10首次降至正常值范围。入院第18天,患者痰液病毒核酸检测首次阴性,粪便病毒核酸检测仍为阳性;入院第20天,患者痰液和粪便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入院第34天,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肌力评分4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0分。结论:缺少有效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COVID-19危重型患者早期使用合适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T细胞数量,须及时调整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糖皮质激素类 危重病 炎症因子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肾移植应急管理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春华 王丽萍 +3 位作者 聂曼华 刘亚杰 黄金 谢续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500,共6页
目的:总结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肾脏移植科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应急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29日在肾脏移植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居家的肾移植术后随访受者、等待肾移... 目的:总结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肾脏移植科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应急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29日在肾脏移植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居家的肾移植术后随访受者、等待肾移植患者逐一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线上宣教,对前来就诊的肾移植术后受者进行COVID-19排查。为保障医务人员和受者安全,降低COVID-19传播风险,制定详细的应对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肾移植门诊的防控管理、肾移植病房的防控管理、等待肾移植患者的管理、肾移植手术的管理、医护人员自身防护、肾移植术后受者随访的管理6个方面。结果:47例住院肾移植受者(包括在此期间刚完成肾移植手术的20例受者)、2577例肾移植术后随访受者、1689例等待肾移植患者以及794例门诊复查的肾移植受者,无1例发生COVID-19。结论:通过严格执行积极主动的防控措施,避免了疫情期间肾移植术前、术中、术后COVID-19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肾移植 管理
下载PDF
关于儿科医护人员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建议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丽芬 戴振源 +5 位作者 段孟岐 张杨 董婉秋 潘莉 黎雅婷 陈壮桂 《新医学》 2020年第2期77-84,共8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是2019年12月始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传染病,并于短期内扩散到中国各地及其他多个国家,目前已被WHO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疫情的发展,儿童2019-nCoV感染的肺炎病例逐渐增多,...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是2019年12月始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传染病,并于短期内扩散到中国各地及其他多个国家,目前已被WHO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疫情的发展,儿童2019-nCoV感染的肺炎病例逐渐增多,儿童病例临床表现欠典型、诊断难度大,特别是小年龄儿童存在医患沟通及家属陪护等难题,均给疫情期间儿科医护人员的防护及医患关系的处理带来严峻考验。在疫情期间加强儿科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普及儿科医患沟通常识、进行及时恰当的心理干预,对于儿童2019-nCoV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大的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儿科医护人员 防护 医患沟通 心理干预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相关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丽娅 王玉光 +6 位作者 刘建 袁怀平 韩雪 霍建伟 马家驹 卢幼然 焦以庆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500-504,513,共6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同属于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并分别造成了20世纪之后人类历史上三次传染病的流行,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同属于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并分别造成了20世纪之后人类历史上三次传染病的流行,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SARS-CoV、MERS-CoV、2019-nCoV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其所引起肺炎的诊断、影像以及治疗等临床特征进行综述,比较异同点,以期对2019-nCoV导致的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多学科协作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叔波 俞世安 +4 位作者 陈海君 张德和 徐叶进 朱丹 陈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病例诊治中的参与情况及处置结果,总结MDT在COVID-19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3月20日就诊于金华市中心医院的48例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病例诊治中的参与情况及处置结果,总结MDT在COVID-19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3月20日就诊于金华市中心医院的48例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进一步分析MDT在患者处置流程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18例确诊COVID-19,30例排除COVID-19。确诊患者经MDT讨论2~12次,平均每例患者讨论(4.7±3.2)次;非COVID-19患者多学科讨论2~4次,平均每例患者讨论(2.3±0.6)次。MDT对COVID-19疑似患者诊疗流程及诊断标准进行了讨论及调整。在MDT主导下,1例危重型患者积极治疗后转省级定点医院治疗,1例COVID-19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1例高度疑似患者行肺泡灌洗液检查排除COVID-19。除1例COVID-19危重型患者转省级医院治疗外,17例COVID-19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现院内及疑似患者交叉感染,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发生,非COVID-19患者及时转到相应专科治疗。结论:在COVID-19疑似患者诊治过程中,MDT的参与提高了诊治效率,尤其对疑难复杂病例诊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疑似病例 多学科协作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71例2019冠状病毒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苗苗 侯明杰 +2 位作者 刘旭辉 李哲 赵清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0-796,共7页
目的:分析71例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19日至3月3日收治的71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 目的:分析71例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19日至3月3日收治的71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况,总结疾病的临床特征。结果:71例患者年龄为4~84(41.29±15.21)岁,其中男38例(53.5%),女33例(46.5%)。52例(73.2%)属于22起聚集性疫情发病。患者以发热[56例(78.9%)]、咳嗽[46例(64.8%)]、咳痰[27例(38.0%)]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以低、中热为主,37.3~39.0℃共49例(69.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正常者分别有47例(66.2%),51例(71.8%)及51例(71.8%),下降者分别有21例(29.6%),16例(22.5%)及20例(28.2%);38例(53.5%)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1例(43.7%)出现CD8^+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8例(53.5%)红细胞沉降率升高,41例(57.7%)C反应蛋白、32例(45.1%)降钙素原、26例(36.6%)纤维蛋白原、22例(31.0%)白介素-6、20例(28.2%)乳酸脱氢酶、14例(19.7%)D-二聚体、14例(19.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例(12.7%)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发病早期即可累及肺部,71例中累及肺部的有60例(84.5%),其中累及双肺的47例(66.2%),累及单肺13例(18.3%)。病程较长,从出现症状到第2次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为(17.22±6.34)d。重症组患者与非重症组患者在潜伏期(t=-0.453,P>0.05)、基础疾病合并情况(χ^2=0.042,P>0.05)、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t=-1.330,P>0.0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病年龄、性别、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淋巴细胞计数、D-二聚体、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钙离子、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1例患者中轻症4例(5.6%)、普通型59例(83.1%)、重症和危重症8例(11.3%)。结论:COVID-19聚集性发病现象明显,应高度重视并预防;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发病早期大部分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正常;大部分为轻症及普通型的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临床特征 发热 咳嗽
下载PDF
中国海关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病例报道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立红 刘海生 +1 位作者 温都苏 富强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13-116,124,共5页
2020-01-23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确诊了中国海关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该患者当时无咳嗽、气短等呼吸道症状,也无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 2020-01-23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确诊了中国海关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该患者当时无咳嗽、气短等呼吸道症状,也无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1]中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考虑到同车有发热的湖北籍疑似患者,且该病毒感染尚处于研究阶段,其临床表现可能存在复杂性,不除外无症状患者的存在,故对患者进行了胸部CT及血常规的初筛,结果该患者胸部CT及血常规均异常,后经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获得了成功救治,有效避免了患者进一步向国内外传播的风险,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中国海关检验检疫工作做出了表率。现将患者的诊治过程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2019-nCoV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燕 李晓峰 龚卫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7-355,共9页
营养支持治疗是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OVID-19危重型患者常处于高炎症、高应激、高分解代谢状态,机体能量消耗显著增加。所有COVID-19危重型患者需早期采用NRS-2002或Nutric评分工具进行营... 营养支持治疗是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OVID-19危重型患者常处于高炎症、高应激、高分解代谢状态,机体能量消耗显著增加。所有COVID-19危重型患者需早期采用NRS-2002或Nutric评分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若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则进一步采用主观整体评估(SGA)或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等工具进行营养不良的评估。评估完成之后,结合病情,首先确定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电解质及液体量等,然后再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受损的程度,选择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或两者联合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需俯卧位通气或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建议首选肠内营养。此外,在患者营养实施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腹胀、腹泻、反流、静脉炎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营养方案,保障营养支持的顺利实施。基于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代谢特点,本文从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营养治疗目标量、营养干预和治疗、特殊人群的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作用,为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症 营养支持治疗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区患者胸部CT表现及治疗后演变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艳 詹亚琨 +5 位作者 李岩 邢姗姗 徐昌民 马俊 梁利民 邹蓓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病区患者胸部CT表现及治疗后演变特点。方法为全力支援武汉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137人于2020年2月15日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病区患者胸部CT表现及治疗后演变特点。方法为全力支援武汉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137人于2020年2月15日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1个重症病区,从开始接管至2020年3月15日隔离病房关闭1个月内共接诊确诊84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其中转出16例,出院68例,重型患者35例,其中危重型4例,轻症病人46例,现以在此1个月内完整治疗并出院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重症病区患者胸部CT表现及治疗后演变特点。结果影像学表现采用胸部CT平扫检查,肺外带磨玻璃影(GGO)征象为主,并夹杂小叶间隔增厚、局灶片状实变、支气管扩张、纵膈淋巴结增大及纤维条索灶及出现胸腔积液多种CT征象。结论轻型重症患者,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及CT进展同步发展,患者出院时CT征象基本吸收消失。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CT征象有滞后,临床症状消失,核酸检测多次阴性,血清抗体提示患者核酸抗体阳性,但CT征象提示病灶大小及范围仍较明显存在,且个别多于轻型重症患者,此时为防止复阳,暂缓出院,继续观察治疗,动态复查核酸、血清抗体及胸部CT,至病灶基本吸收或明显好转后安排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隔离病房 胸部CT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6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李均 徐俊贤 +6 位作者 李晗 薛红 王娟 张晓芳 陆雪峰 明芳 韩旭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肺炎患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房2020年1月23日—2月10日收治的2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肺炎患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房2020年1月23日—2月10日收治的2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1)共纳入新冠肺炎患者26例,其中有直接武汉接触史17例(65.38%),平均年龄(47.85±13.1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5.09±3.44)kg/m2,有基础疾病患者10例(38.46%)。(2)26例患者中,轻型4例(15.38%),普通型20例(76.92%),重型2例(7.69%),暂无危重型。发热25例(96.15%),以中低热为主;咳嗽20例(73.08%),乏力16例(61.54%),肌肉酸痛13例(50.00%),头痛9例(34.62%)。影像学表现以双肺受累为主(76.92%)。(3)所有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减少6例(23.08%),C-反应蛋白升高17例(65.38%),血沉增快22例(84.62%),降钙素原升高1例(3.85%),乳酸脱氢酶增高13例(50.00%)。(4)使用高流量吸氧2例(7.69%),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4例(15.38%),所有患者均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α-干扰素及阿比多尔联合抗病毒,目前已有5例(19.23%)好转出院。结论:本研究新冠肺炎患者以普通型为主,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与武汉地区类似,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但目前二代病例呈增多趋势,需加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一例肿瘤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的治疗决策分析
20
作者 叶子奇 洪昀 +5 位作者 吴秀华 洪东升 张燕芳 董曦浩 饶跃峰 卢晓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亟待进行肿瘤根治术的患者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后如何选择手术治疗时机。方法:详细分析1例乙状结肠癌合并COVID-19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该患者在病毒两次转阴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炎... 目的:探讨亟待进行肿瘤根治术的患者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后如何选择手术治疗时机。方法:详细分析1例乙状结肠癌合并COVID-19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该患者在病毒两次转阴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炎症指标、发热等临床表现改善,肺部病灶也维持稳定。结论:对于亟待进行肿瘤根治术且合并COVID-19的患者,在符合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阴性之后进行肿瘤根治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结肠癌 根治性手术 治疗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