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应用于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育初探
1
作者 徐洪伍 吴利欢 李春生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96-198,共3页
在进行有机化学的对映异构这一章的教学时,将沙利度胺事件、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手性药物的研究现状及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传授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摒弃“化学... 在进行有机化学的对映异构这一章的教学时,将沙利度胺事件、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手性药物的研究现状及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传授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摒弃“化学无用论”,具备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养成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及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有机化学 课程思政 对映异构
下载PDF
不对称有机催化:化繁为简助力药物研发——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媛媛 冯琦琦 +2 位作者 张筱宜 王玉记 赵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3-887,共5页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国化学家大卫·W·C·麦克米兰(David W.C.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在开发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中做出的...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国化学家大卫·W·C·麦克米兰(David W.C.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在开发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不对称有机催化 手性分子
下载PDF
本杰明·李斯特、戴维·麦克米伦:因不对称有机催化而获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科学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彪 付小航 +4 位作者 蒙柳汶 朱玥玮 朱子君 邹煜琦 吴又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1-895,共5页
本杰明·李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突破性发展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二人各自独立地提出了有机催化这一全新的催化概念,该项研究成果使得药物研究与化学生产朝着愈发经济与环保的方向发展。回... 本杰明·李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突破性发展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二人各自独立地提出了有机催化这一全新的催化概念,该项研究成果使得药物研究与化学生产朝着愈发经济与环保的方向发展。回顾两位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背景与各自的科研历程,强调了突破性思维与保持热爱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不对称有机催化 化学合成
原文传递
手性的控制:不对称有机催化——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桂根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20-129,共10页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Benjamin List和苏格兰裔美英籍化学家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贡献。介绍了该诺奖工作的源头创新点和背景。阐述了手性化学、手性催化剂和不对称有机催化,及其对手性的控制...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Benjamin List和苏格兰裔美英籍化学家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贡献。介绍了该诺奖工作的源头创新点和背景。阐述了手性化学、手性催化剂和不对称有机催化,及其对手性的控制。概括了有机催化和催化剂的类别。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和华人科学家在有机不对称催化领域的重要贡献,并对该领域的发展、研究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手性 手性控制 手性有机催化剂 有机不对称催化
原文传递
量子点:纳米技术的重要种子——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
5
作者 王艺璇 杜松睿 +2 位作者 贾云舒 刘雯静 王玉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5-902,共8页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蒙吉·巴文迪(Moungi G.Bawendi)、路易斯·布鲁斯(Louis E.Brus)和俄罗斯科学家阿列克谢·叶基莫夫(Alexei I.Ekimov),以表彰他们对...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蒙吉·巴文迪(Moungi G.Bawendi)、路易斯·布鲁斯(Louis E.Brus)和俄罗斯科学家阿列克谢·叶基莫夫(Alexei I.Ekimov),以表彰他们对量子点(quantum dots)的发现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诺贝尔化学奖 量子点 纳米技术 生物医学应用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的三个里程碑——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6
6
作者 崔志芳 邹玉红 季爱云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4-328,共5页
2008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马丁.查尔非以及钱永健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以及改造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笔者拟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历程以及应用领域做一些粗浅介绍。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 基因 2008
下载PDF
细胞膜上的水通道——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作介绍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昊 李学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8,F0003,共7页
关键词 2003诺贝尔化学奖 水通道 细胞膜 细胞生物学 科学院
下载PDF
对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重大贡献——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梦军 廖春阳 +1 位作者 兰玉坤 李声时 《化学教育》 CAS 2002年第1期5-13,4,共10页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博士与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教授 (合占 1/2 )和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 (占 1/ 2 ) ,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催化手性 /不对称合成的新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于工业生产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在 2 0世...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博士与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教授 (合占 1/2 )和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 (占 1/ 2 ) ,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催化手性 /不对称合成的新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于工业生产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在 2 0世纪有机化学的发展中 ,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催化手性 /不对称合成的研究成功。本文对催化手性 /不对称合成的基本原理、应用与进展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不对称合成 催化合成 手性药物 手性分子 2001
下载PDF
催化不对称合成——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7
9
作者 廖春阳 孙立力 李声时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9-356,共8页
20 0 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 (占 1 2 )及诺尔斯博士与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教授 (合1 2 ) ,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催化不对称合成的新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于工业生产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 .本文对催化不对称合成的... 20 0 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 (占 1 2 )及诺尔斯博士与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教授 (合1 2 ) ,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催化不对称合成的新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于工业生产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 .本文对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基本概念及技术与三位杰出科学家的贡献作了简要的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不对称合成 诺贝尔化学奖 2001 沙普利斯 诺尔斯 野依良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方法——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子卉 吴世容 李声时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1-366,共6页
2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开创了应用化学分析法对于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的方法 .本文对质量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法的发展以及三位科学家应用两种方法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所... 2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开创了应用化学分析法对于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的方法 .本文对质量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法的发展以及三位科学家应用两种方法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所做的开创性贡献作简要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分析方法 2002 诺贝尔化学奖 质量分析法 核磁共振法
下载PDF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炎武 谭卫兵 +1 位作者 邝雪英 张伟 《化学教育》 CAS 2004年第11期6-7,32,共3页
20 0 4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 3位发现细胞是如何摧毁蛋白质的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欧文·罗斯。本文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发现 ,重点介绍了泛素调节下蛋白质降解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及其机理。
关键词 泛素 蛋白质降解 2004诺贝尔化学奖 蛋白酶体
下载PDF
钴酸锂正极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的发展——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云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9-613,共5页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John B.Goodenough、M.Stanley Whittingham和Akira Yoshino三位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钴酸锂等正极材料的发现助推了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的进程,对电池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回顾了Joh...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John B.Goodenough、M.Stanley Whittingham和Akira Yoshino三位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钴酸锂等正极材料的发现助推了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的进程,对电池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回顾了John B.Goodenough教授发现钴酸锂的历史,对钴酸锂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他发现另两种正极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诺贝尔化学奖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钴酸锂
下载PDF
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有力工具——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简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韶光 张文雄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及铃木章,以表彰他们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简要介绍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在合成复杂有机分子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复杂有机分子 “2010诺贝尔化学奖 “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工具
下载PDF
基础研究与工业生产的“亲密接触”——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庆德 李久强 《大学化学》 CAS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2001 诺贝尔化学奖 催化不对称反应 基础研究 工业生产 野依良治 不对称合成 巴里·夏普莱斯
下载PDF
“看清”蛋白质——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守林 马宏佳 陶亚奇 《化学教育》 CAS 2003年第1期4-5,13,共3页
关键词 蛋白质 2002 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大分子 结构 分析 核磁共振 质谱方法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分析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质谱部分)简介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美玉 《大学化学》 CAS 2003年第1期18-22,25,共6页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分析 2002 诺贝尔化学奖 质谱 ESI MALDI
下载PDF
在计算机上进行化学实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川 刘克文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共6页
美籍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阿利耶&#183;瓦谢尔(Arieh Warshel)因“为复杂化学系统设计多尺度模型”而共享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在众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 美籍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阿利耶&#183;瓦谢尔(Arieh Warshel)因“为复杂化学系统设计多尺度模型”而共享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在众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提出了“多尺度模型”,即用量子物理处理分子结构或者化学反应的核心部分,用经典物理模型处理周围物质或环境,而对于更外围的环境则以电介质模型处理.借助这种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就可以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多相催化和溶液中分子光谱等进行理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模型 计算机编程 量子化学 2013诺贝尔化学奖
下载PDF
手性催化开创药物和材料合成的新领域——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静 陆真 《化学教育》 CAS 2002年第1期47-48,F003,共3页
关键词 2001 诺贝尔化学奖 药物合成 材料合成 手性催化氧化反应
下载PDF
手性分子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深远意义剖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诸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70-74,共5页
通过回顾手性分子研究的过去、结合 2 0 0 1年诺贝尔化学奖介绍了手性分子研究的现状 。
关键词 手性分析 研究历史 诺贝尔化学奖 2001 研究现状 旋光法 对映体
下载PDF
量子化学的第二次革命——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志达 《大学化学》 CAS 1999年第3期3-6,共4页
简单介绍了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及30多年来他们在发展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方法方面的卓越贡献。文中还简要地介绍了量子化学计算在化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1998 诺贝尔化学奖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