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黎冬梅 韩廷雪 +8 位作者 唐新华 章锦曼 镡颖 胡继林 杨必成 浦同攀 丰娜 朱宝生 张杰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52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eletion syndrome,22q11.2DS)胎儿孕期超声及遗传学特点,探讨22q11.2DS产前可能的影像学表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中期(孕18~26周)... 目的 回顾性分析52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eletion syndrome,22q11.2DS)胎儿孕期超声及遗传学特点,探讨22q11.2DS产前可能的影像学表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中期(孕18~26周)产前诊断为22q11.2DS的52例胎儿孕期超声、染色体核型分型及拷贝数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结果及遗传学特点,统计分析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1)胎儿超声:82.7%(43/52)有异常表现,最常见的是心脏异常(65.4%,34/52)其中12例合并心外异常(12/52);心脏异常最常见的是法洛四联症、右位主动脉弓、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心外系统异常23例(23/52)出现频率:NT增厚(9/52)、肾脏异常(7/52)、鼻骨发育不良(2/52)、头颅异常(2/52)、胸腺发育不良(3/52)、胃肠道(3/52)、肢体异常(2/52)、羊水多(1/52)。(2)胎儿染色体CNVs结果:46例(46/52)CNVs缺失片段位置在:LCR22A-D18850002150004经典缺失区域,大小在2.65~2.89Mb之间;胎儿表型外显不全、表现度不一致。(3)32例(32/52)亲代溯源检查,结果提示(27/52)新发突变,8例(6个家系)系母系遗传。(4)遗传咨询:45例(45/52)要求终止妊娠;继续妊娠的7例(7/52)中4例目前情况良好,1例(母系遗传)出生后5个月心脏手术治疗,1例拒绝随访,1例发病。结论 22q11.2DS胎儿大多有超声结构异常,主要涉及心脏结构异常,心外异常主要NT增厚及肾积水;有表型胎儿CNVs缺失片段主要在LCR22A-D经典缺失区域但表型外显不全,表现度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q微缺失综合征 产前诊断 拷贝数变异 胎儿 结构异常
下载PDF
2例胎儿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2
作者 秦芮 胡婷 杨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2-1803,共2页
病例1,孕妇25岁,孕1产0;因“停经26周,外院产前超声疑诊肺囊腺瘤及永存左上腔静脉”就诊;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史,前期产检未见明显异常。产前超声:胎儿右胸腔内见3.10 cm×1.55 cm×2.15 cm不均质稍强回声,边界欠清,内见多个泡... 病例1,孕妇25岁,孕1产0;因“停经26周,外院产前超声疑诊肺囊腺瘤及永存左上腔静脉”就诊;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史,前期产检未见明显异常。产前超声:胎儿右胸腔内见3.10 cm×1.55 cm×2.15 cm不均质稍强回声,边界欠清,内见多个泡状暗区(图1A),血供来源于肺循环(图1B),肺头比(congenital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volume ratio,CVR)约0.23;胎儿左心室腔内见直径2mm强光点,室间隔上份见束宽约2mm过隔血流(图1C),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3mm,追踪探查见残存左上腔静脉连接,内径约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彭桢懿(综述) 范亮亮(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1期3730-3735,3741,共7页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由于染色体22q11.2区间缺失所引起的一类遗传疾病,其表型累及循环、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涵盖了畸形、精神症状、智力障碍等多种症状,且不同个体间差异明显,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作...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由于染色体22q11.2区间缺失所引起的一类遗传疾病,其表型累及循环、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涵盖了畸形、精神症状、智力障碍等多种症状,且不同个体间差异明显,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作为染色体疾病,22q11.2DS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基因及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目前已经被证实存在关联的基因有Tbx1、CRKL、ZEB2等。随着研究的进展,Tbx1调控各系统发育的分子机制不断被揭示,并被认为是产生该病的关键基因。总结22q11.2DS的临床特点及TBX1缺失导致各种疾病表型的分子机制,有助于22q11.2DS的临床诊断,以及开发针对不同表型的治疗靶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表型 免疫缺陷 综述
下载PDF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侯磊 李介岩 +2 位作者 邢宇 刘丽恒 王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通过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染色体及胎儿超声特点分析,明确患病胎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19例产前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孕妇的一般情... 目的通过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染色体及胎儿超声特点分析,明确患病胎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19例产前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孕妇的一般情况、产前诊断指征、染色体及超声表现。结果19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中,4例是因孕妇血清学筛查异常或外周血胎儿游离DNA筛查异常后产前诊断确诊的,15例是因胎儿超声异常行产前诊断确诊的,其中最常见的胎儿超声表现为右位主动脉弓(8/16)、室间隔缺损(5/16)及法洛氏四联症(5/16)。结论胎儿超声异常,特别是心血管异常是产前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必要对超声异常胎儿进行以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为基础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产前诊断 基因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22q11.2缺失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敏 朱晓东 +1 位作者 王朋朋 谢伟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22q11.2缺失综合征合并肛门闭锁的临床表型。方法回顾分析1例22q11.2缺失综合征合并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基因和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G2P2,双胎之大子,试管婴儿。生后发现特殊面容、腭裂、先天性心... 目的探讨22q11.2缺失综合征合并肛门闭锁的临床表型。方法回顾分析1例22q11.2缺失综合征合并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基因和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G2P2,双胎之大子,试管婴儿。生后发现特殊面容、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肛门闭锁等。行全基因组芯片扫描检测提示22q11.2缺失综合征。结合文献,TBX1基因、组蛋白修饰、Ranbp1基因甚至micro RNA均影响22 q 11.2缺失综合征;而肛门闭锁涉及遗传、母孕和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多个胚胎发育相关基因影响肛门闭锁的发生。结论先天性肛门闭锁和22q11.21缺失综合征在流行病学上多数为散发病例,是发育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两者之间是否有共同的作用因子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缺失综合征 肛门闭锁 表型 基因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22q11.2微缺失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辛毅 潘晓冬 +2 位作者 刘晴 丁书芳 刘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先天性心脏病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有高危妊娠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作为病例组,30例临床诊断指征正常、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羊水细胞作为对照组,抽取16~27w孕妇羊水细胞...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先天性心脏病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有高危妊娠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作为病例组,30例临床诊断指征正常、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羊水细胞作为对照组,抽取16~27w孕妇羊水细胞利用21、13染色体位点和18、X、Y染色体着丝粒及22q11.2微缺失3组探针,用FISH技术对未培养羊水细胞进行检测;同时对所有受检者的羊水细胞进行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0例病例组FISH检测获得诊断结果,检出10例异常结果,其中5例染色体非整倍体及5例22q11.2微缺失;同时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只检出5例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与5例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FISH检测结果相符;而应用FISH技术检出5例22q11.2微缺失胎儿与其病例的引产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尸体解剖结果完全相符。结论:FISH技术检出22q11.2微缺失病例,可明显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的检出率,作为重要辅助性检查项目,有其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 22q11.2微缺失
下载PDF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快速分子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永中 莫绪明 +2 位作者 许争峰 易龙 韩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和准确地检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采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无血缘关系的江苏地区汉人群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儿50例外周血标本及其双亲100例口...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和准确地检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采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无血缘关系的江苏地区汉人群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儿50例外周血标本及其双亲100例口腔拭子,选取3个高信息量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short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c,STRP)位点(D22S944和本研究选取的22D_4_2,22D_4_3)进行STRP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22D_4_2,22D_4_3位点基因的电泳条带清晰,检测简便迅速;3个STR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在江苏地区汉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50例VSD患儿中5例由STRP分析检出有微缺失,均经FISH检测证实。结论:选取3个高信息量的位点(D22S9442、2D_4_2、22D_4_3)进行STRP初筛分析,必要时结合FISH检测是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检测22q11.2微缺失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缺失 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 荧光原位杂交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朝锋 时盼来 +1 位作者 焦智慧 孔祥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6期2041-2043,共3页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发病率为1/4000~1/2000[1],由于其临床表型多样且部分表型不典型,以及分子诊断技术的滞后,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22q11.2DS大部分是由于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导致的新发变...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发病率为1/4000~1/2000[1],由于其临床表型多样且部分表型不典型,以及分子诊断技术的滞后,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22q11.2DS大部分是由于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导致的新发变异,位于染色体22q11.2区域有0.7~3.0 Mb片段杂合性缺失,累及多系统异常表现,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发育迟缓和腭裂综合征的常见遗传性疾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外显子组测序 拷贝数变异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下载PDF
22q11.2微缺失在贵州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龚启华 杨一峰 +2 位作者 赵天力 陈金兰 李业涛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索22q11.2微缺失在贵州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44例苗族、侗族及布依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UCSC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BAC克隆,自制双色BAC探针,采用双色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上述患者进行22q1... 目的探索22q11.2微缺失在贵州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44例苗族、侗族及布依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UCSC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BAC克隆,自制双色BAC探针,采用双色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上述患者进行22q11.2微缺失检测。结果在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中检测到22q11.2微缺失,缺失率为4.5%(2/44)。结论在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存在22q11.2微缺失现象,对发现的阳性患者应密切观察其行为和认知方面的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予以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双色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22q11.2微缺失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22q11.2微重复携带者的产前诊断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宁 刘艳秋 +2 位作者 邹永毅 王欣荣 吴翠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对1例22q11.2微重复征携带者再次妊娠的产前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遗传分析策略。方法对夫妇外周血和胎儿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微阵列提示胎儿为22q11.2微重... 目的对1例22q11.2微重复征携带者再次妊娠的产前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遗传分析策略。方法对夫妇外周血和胎儿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微阵列提示胎儿为22q11.2微重复,遗传自无临床表现的母亲,父方未检出异常。结论对22q11.2微重复家系进行全面分析,才能给予个性化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重复综合征/遗传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下载PDF
微阵列在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诊断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伟伟 卢建 +3 位作者 杨曦 陈秋平 刘舒 尹爱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3期164-165,168,共3页
目的对外周血样和产前诊断样品进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 CGH)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至2014年本院进行a CGH检测的病例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其中外周血样品448例,产前诊断样品2 177例,外周血及产前标本应用a CGH... 目的对外周血样和产前诊断样品进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 CGH)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至2014年本院进行a CGH检测的病例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其中外周血样品448例,产前诊断样品2 177例,外周血及产前标本应用a CGH技术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检测出10例22q11.2微缺失,其中4例为新生儿,3例有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型;6例为产前诊断病例,其中2例有22q11.2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型。结论 a CGH产前检测能有效检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对于优生优育、明确胎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产前诊断 22q11.2微缺失
下载PDF
胎儿期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产前临床表型的分析研究
12
作者 刘丹平 刘艳秋 +2 位作者 邹永毅 黎俏 但奕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91-693,709,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期产前诊断的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临床表型特征,探讨进行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和意义,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因产前筛查高风险而就诊的,应用染色体... 目的探讨胎儿期产前诊断的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临床表型特征,探讨进行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和意义,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因产前筛查高风险而就诊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确诊的29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病例,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29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中,21例是因为孕中晚期超声检查异常行产前诊断确诊的,占72.4%;7例是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后产前诊断确诊的,占24.1%;1例是外周血胎儿游离DNA筛查异常经产前诊断确诊,占3.5%。胎儿超声特征异常最常见的是心脏结构异常16例(16/21),NT值异常(3/21)等,其中累积心脏异常最常见的是动脉弓部异常(11/16)。在有随访资料的15例妊娠结局中,选择引产5例,胎儿发育异常2例,发育正常8例。结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以胎儿超声异常临床表型为主,其次是唐筛高风险。研究提示心脏发育异常的胎儿进行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临床表型 产前诊断 胎儿期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新生儿22q11.2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1例
13
作者 朱艺芳 汪勇芬 +1 位作者 陈永存 张佳妮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S01期259-261,共3页
本文将本院收治的1例产前诊断为22q11.2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患儿进行报道,明确诊断对产前诊断、妊娠期指导,以及患儿治疗和康复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 22q11.2染色体微缺失 病例报告
下载PDF
22q11.2缺失综合征继发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陆菲 陆佳程 +1 位作者 张若男 吴振科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6期46-47,共2页
22q11.2缺失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颜面畸形、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反复发作的低钙抽搐,患者成年后可出现学习能力下降、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精神异常表现[1]。1病历摘要1.1一般资料患儿,女,12岁,因“... 22q11.2缺失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颜面畸形、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反复发作的低钙抽搐,患者成年后可出现学习能力下降、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精神异常表现[1]。1病历摘要1.1一般资料患儿,女,12岁,因“反复手足搐搦1年余,持续血小板降低半年”于2020年5月8日入院。入院前1年余患儿常在写作业时出现手足搐搦,表现为双手无名指及小指突然向手心内收,伴掌心发麻,严重时可出现全部手指内收屈曲伴僵直,呈“爪形手”姿势,按摩数分钟后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缺失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遗传病
下载PDF
MLPA技术在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莉娜 周世媛 +4 位作者 张华 王凤羽 谢建生 杨博 周继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胎儿进行检测。方法:采集22q11.2DS胎儿羊水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后采用MLPA进行检测;同时取胎儿羊水、父母外周血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 目的: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胎儿进行检测。方法:采集22q11.2DS胎儿羊水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后采用MLPA进行检测;同时取胎儿羊水、父母外周血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使用FISH探针(TUPLE1/ARSA)对羊水细胞进行杂交检测。结果:MLPA检测结果显示22q11.2DS胎儿22q11.21区域196、208、371信号均降低,胎儿父母检测均为正常;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应用FISH技术可检测到胎儿TUPLE1基因缺失。结论:MLPA技术在诊断22q11.2DS中较FISH技术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PA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产前诊断
下载PDF
染色体22q11.2微缺失检测在先心病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育双 刘思平 +3 位作者 宋兰林 吴瑞枫 裘毓雯 贾蓓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3期418-421,共4页
目的研究先心病胎儿中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发生率,探讨在先心病胎儿中进行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经胎儿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28例胎儿,行绒毛取样、羊... 目的研究先心病胎儿中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发生率,探讨在先心病胎儿中进行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经胎儿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28例胎儿,行绒毛取样、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获取胎儿细胞。综合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荧光原位杂交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等多种检测技术,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水平的检测。结果 228例样本中发现染色体非整倍体64例,其中21三体25例、18三体30例、13三体4例、45,X 2例、48,XXY,+18 1例、染色体三倍体2例。对164例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者,行全基因组SNP微阵列芯片分析发现9例22q11.2微缺失,22q11.2微缺失在先心病胎儿中的发生率为5.49%。结论胎儿先天性心脏缺陷与染色体22q11.2微缺失有关。在先心病胎儿中行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是必要可行的,对于优生优育、明确胎儿预后及再发生育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下载PDF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致病机制探讨
17
作者 吴谢东 王国建 +4 位作者 黄莎莎 塞娜 李晓红 李晓鸽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 对一临床表型为双侧全聋、特征性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史先证者行全外显子检测,并完善CNV片段验证,明确致病性染色体变异。方法 采集家系成员临床表型,包括家系成员病史特征、面容特征、体格检查、影像学特征、听力学特征等,对先证... 目的 对一临床表型为双侧全聋、特征性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史先证者行全外显子检测,并完善CNV片段验证,明确致病性染色体变异。方法 采集家系成员临床表型,包括家系成员病史特征、面容特征、体格检查、影像学特征、听力学特征等,对先证者行客观听力检测,包括听性脑干反应骨导阈值,听性脑干反应气导阈值,40Hz听觉相关电位,畸变耳声发射等。抽取家系成员静脉血行基因检测。结果 先证者携带22q11.2染色体区域2.77Mb片段缺失,为新发变异,依据ACMG及CNV鉴定标准行致病性分析,明确该变异为该家系致病性突变。结论探究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致病机制,并为该综合征患者提供耳科学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 TBX1 CNV
下载PDF
非典型染色体22q11.2缺失导致成人起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家系及文献分析
18
作者 孔晶 温颖璐 +3 位作者 黄文娟 刘畅 徐小红 曾文衡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分析1例以成人起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先证者成年起病,以反复手足麻木3年余,意识不清6 d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总结其与家系成员的临床特征。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 目的分析1例以成人起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先证者成年起病,以反复手足麻木3年余,意识不清6 d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总结其与家系成员的临床特征。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assay,MLPA)及基于二代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分析本例家系染色体22q11.2区域的拷贝数变异。结果先证者主要表现为反复手足麻木,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降低,头颅CT示基底节区钙化,临床诊断考虑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由于患者具有宽眼距及小下颌面容特征,心脏超声提示房间隔膨出瘤,因此考虑22q11.2缺失综合征可能。使用MLPA检测到先证者及其次子染色体22q11.2区域存在杂合性缺失,进一步CNV-seq证实缺失片段位置为chr22:19217940_19879956(hg38),长度约0.66 Mb。缺失片段的断裂点均位于低拷贝重复序列(low copy repetitives,LCRs)以外,即LCR22A+至LCR22B-,为一种非典型缺失,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结论22q11.2缺失综合征临床异质性大,为遗传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常见病因,通过对患者甲状旁腺外临床表现及分子遗传学分析,可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缺失综合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非典型缺失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富集胎儿细胞在无创性产前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杜迎亭 潘颖 +2 位作者 乔锋利 孙小淳 海德洋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富集胎儿细胞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研究对象26例,分别经过磁性纳米粒子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研究组)及羊水穿刺胎儿细胞(对照组)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确定22q11.... 目的探讨利用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富集胎儿细胞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研究对象26例,分别经过磁性纳米粒子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研究组)及羊水穿刺胎儿细胞(对照组)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确定22q11.2是否存在异常,比较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在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方面一致率为100%(2/2),证实了利用该方法实现无创性产前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可行性。结论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富集胎儿细胞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为无创性的产前诊断,检测过程快速、准确、高效,较羊水穿刺胎儿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法具有无创及省力等优点,可望用于产前诊断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胎儿有核红细胞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产前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22q11.2缺失综合征5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20
作者 崔清洋 杨勇晖 +4 位作者 胡劲涛 桑桂梅 孙亚洲 李雯 贺晓日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分析22q11.2缺失综合征(22q11.2 deletion syndrome,22q11.2DS)的临床和基因特征,提高对新生儿期发病22q11.2DS的认识。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1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专科收治的22q11.2D... 目的分析22q11.2缺失综合征(22q11.2 deletion syndrome,22q11.2DS)的临床和基因特征,提高对新生儿期发病22q11.2DS的认识。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1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专科收治的22q11.2DS患儿,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基因检测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22q11.2DS新生儿患儿中男性3例,女性2例。早产儿2例,剖宫产4例。床旁胸片或超声发现胸腺小或缺如4例,术中发现胸腺缺如1例。4例有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征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感染不易控制2例,反复低钙血症2例。基因检测结果为新生变异4例,遗传自母亲1例;缺失片段大于2.45 Mb的3例,缺失片段3.0 Mb左右的2例。结论新生儿期22q11.2DS主要表现为先天性心脏病和胸腺小或缺如,对怀疑该病的新生儿尽早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缺失综合征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胸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