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蔡文泉 郑志 +2 位作者 李涛 陈凤娥 许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分析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A组,52例52眼)和20-G玻璃体切割术(B组,63例63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术后... 目的分析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A组,52例52眼)和20-G玻璃体切割术(B组,63例63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视力(logMAR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对相关记录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7±18)min和(70±19)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医源性裂孔,A组为2眼,B组为3眼。术后末次随访结果显示:A组视网膜复位49眼(复位率94.2%),logMAR视力提高0.337±0.046;B组视网膜复位59眼(复位率93.7%),logMAR视力提高0.367±0.052;两组间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力提高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相近,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各种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20-g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
下载PDF
23-G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谢阳 卢国华 +2 位作者 毛平安 孙新成 季星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71-2372,共2页
目的:观察23-G高速玻璃体切割技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采用23-G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6mo。结果:26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均顺利完成... 目的:观察23-G高速玻璃体切割技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采用23-G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6mo。结果:26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缩短,术后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23-G高速玻璃体切割术可广泛适用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玻璃体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下载PDF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三梅 钟捷 樊映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比较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有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A组,70例70眼)和20-G玻璃体切割术(B组,60例60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2个... 目的比较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有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A组,70例70眼)和20-G玻璃体切割术(B组,60例60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视力(logMAR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相关记录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0±12)min和(7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医源性裂孔,A组为2眼,B组为1眼;A组有7眼、B组有18眼发生晶状体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B组眼压(21.4±8.2)mmHg明显高于A组(12.3±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1月,两组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结果显示A组视网膜复位67例(复位率95.71%),B组视网膜复位58眼(复位率96.67%),两组视网膜复位率和末次随访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相近,在术后眼压及并发症方面,23-G显示出更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20-g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PDR合并玻璃体积血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波 杨艳华 徐少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问题。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1因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问题。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1因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在我院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48例48眼,记录术前和术后1 mp最佳矫正视力,观察眼压、炎症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以及眼底病情的变化,随访时间4~18 mo。 结果:术后1 mo最佳矫正视力,视力提高43眼(90%),视力≥0.12者36眼(75%),视力≥0.3者15眼(31%),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有显著性( P=0.00)。术后有6眼(13%)低眼压,5眼(10%)发生脉络膜脱离,13眼(27%)出现前房炎症反应,16眼(33%)术后早期高眼压,10眼(21%)术后玻璃体腔出血,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性病变、视网膜脱离、虹膜红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未发生。 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超声乳化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付生 《当代医学》 2015年第5期89-90,共2页
目的比较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治疗,分别使用20-G(A组,n=40)与23-G(B组,n=40)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压变化、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 目的比较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治疗,分别使用20-G(A组,n=40)与23-G(B组,n=40)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压变化、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B组为85.00%,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眼压(IO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2组治疗后IOP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视力均有显著改善,且2组治疗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B组为25.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结论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较接近,均可用于视网膜脱离症的临床治疗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20-g 23-g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馨 周行涛 +4 位作者 卢奕 姜琳 樊帆 周传棣 罗怡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短期的视觉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诊治的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连续病例32例(32眼)...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短期的视觉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诊治的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连续病例32例(32眼),平均年龄(5.4±2.2)岁。所有病例使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经角巩膜缘切口穿刺进前房行前囊切开、晶状体切除、后囊切开、前段玻切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后1周即进行视功能干预。随访时间平均为(17.1±8-2)个月。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术后1周眼压为(12.9±2.4)mmHg,炎症反应轻,无前房纤维渗出等反应。5眼(16%)有轻度虹膜后粘连。4眼(12%)发生视轴区混浊并行YAG激光后囊切开,5眼(16%)发生IOL表面色素沉着。无青光眼、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为2.37±1.16,末次随访时为0.39±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16,P〈0.01)。金属致伤物、受伤后3个月内行白内障手术、弱视训练依从性好是术后BCVA≥20/40的预测指标(F-O.028、0.047、0.000,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早期行视功能干预能显著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外伤性 儿童 玻璃体切除术 23-g 早期视功能干预 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微创玻璃体手术技术的拓展应用——经角膜人路的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婴幼儿白内障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延雁 张正培 +3 位作者 季苏娟 刘海洋 司明宇 范可顺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经角膜人路的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婴幼儿白内障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7例(28眼)先天性白内障的婴幼儿采用经角膜入路的晶状体切除及玻璃体切除术。在近角膜缘的透明角膜上用23.G穿刺刀做两个切口... 目的观察经角膜人路的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婴幼儿白内障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7例(28眼)先天性白内障的婴幼儿采用经角膜入路的晶状体切除及玻璃体切除术。在近角膜缘的透明角膜上用23.G穿刺刀做两个切口,分别置微套管,一侧与灌注管相连,另一侧伸入玻切头。通过两个微套管进行经角膜入路的前囊圆形切开、晶状体皮质吸出、后囊圆形切开以及前段玻璃体切除。对于2岁以上的婴幼儿,我们通过角膜的隧道切口-期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IOL).而2岁以下的则给予术后配戴框架眼镜,2岁以后二期植入IOL。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舒适度以及炎症反应。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一期IOL植入4眼。术后第1天除一患儿由于角膜上皮剥脱哭闹外,其余患儿均可以自如眨眼,翌日该患儿角膜上皮痊愈后安静。术后所有患儿角膜清亮,眼部炎症反应轻,前房无出血、渗出,无低眼压及高眼压发生。一周后轻微的结膜充血逐渐消退。随访了4。50个月.所有家长述患儿可以看见物体并自由玩耍。检查见所有术眼视轴有4-6mm的透明区,瞳孔圆.IOL位置正,均无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结论经角膜入路的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婴幼儿自内障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患儿不适症状较少,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23-g 白内障 婴儿 儿童
原文传递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莎 李甦雁 +3 位作者 张正培 季苏娟 刘海洋 李超鹏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50例50眼因上方球形RRD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术中采用23-G两步法经结膜、巩膜穿刺置微套管,于下方6点位睫状体... 目的探讨应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50例50眼因上方球形RRD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术中采用23-G两步法经结膜、巩膜穿刺置微套管,于下方6点位睫状体平坦部插入吊顶灯,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并注入全氟丙烷(C3F8)填充。随访5.49个月,平均(23.9±1.3)个月。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结膜充血状态及眼部刺激征和炎症反应,分析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巩膜切口渗漏需缝合17眼(34%),无医源性裂孔、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结膜充血、眼部刺激征及炎症反应轻,1眼(2%)术后第1天出现一过性低眼压,翌日恢复,16眼(32%)一过性眼压升高,经降眼压治疗在平均4d内恢复正常。无出血、渗出、脉络膜脱离、眼内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49眼(98%),最终视网膜复位50眼(100%)。42只黄斑脱离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2.82±0.69、4.34±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2,P〈0.01);8只黄斑未脱离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4.61±0.19、4.70±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RR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玻璃体切除术 吊顶灯 上方裂孔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角膜入路23-G玻璃体切除在眼外伤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超鹏 李甦雁 靳雷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815-817,共3页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入路的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一期眼外伤处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6例(26只眼)复杂眼外伤采用角膜入路的晶状体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在近角膜缘的透明角膜上用23-G穿刺刀做两个切口,分别置微套...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入路的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一期眼外伤处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6例(26只眼)复杂眼外伤采用角膜入路的晶状体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在近角膜缘的透明角膜上用23-G穿刺刀做两个切口,分别置微套管,一侧与灌注管相连,另一侧伸入玻切头。通过两个微套管进行角膜入路的晶状体切除及前段玻璃体切除。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结束时最佳矫正视力0.5及以上者3只眼(11.54%),0.1~0.4者8只眼(30.77%),0.02—0.08者12只眼(46.15%),数指及以下者3只眼(11.54%)。术后第3天平均眼压为(13.26±4.83)mmHg,术后第7天平均眼压为(14.65±3.91)mmHg(1mmHg=0.133kPa)。18只眼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9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处理后,视网膜复位,保留了眼球。结论透明角膜入路的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是一期处理眼外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23-g 眼外伤
原文传递
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23G玻璃体切割头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祁爱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头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全白内障患儿90例(124眼)作为囊膜环切组,采用23G玻璃体切割头进行前后囊膜环形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同期选取先天性全白内障患儿96例(136眼)采...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头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全白内障患儿90例(124眼)作为囊膜环切组,采用23G玻璃体切割头进行前后囊膜环形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同期选取先天性全白内障患儿96例(136眼)采用传统的使用撕囊镊环形撕除前后囊膜,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的方法作为传统组。术后随访5~12个月,观察患儿视力、切口情况、虹膜粘连情况、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术后两组患儿能追光和能追物的例数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χ2=1.561,P=0.000,囊膜环切组χ2=1.452,P=0.000);术后两组患儿追光和追物改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670)。术后所有病例切口闭合良好,无浅前房及渗漏现象。传统组术中前囊向赤道部撕裂6眼,撕囊偏大或明显偏中心9眼;囊膜环切组术中无前囊撕裂向赤道部情况发生,均形成居中且直径约5mm的边缘较整齐的前后囊孔,无偏心及囊膜撕裂发生。传统组出现虹膜后粘连10眼,囊膜环切组出现部分瞳孔缘后粘连1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1,P=0.009);传统组出现3级后发性白内障5眼,囊膜环切组无后发性白内障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传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囊膜环切组。结论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术中应用23G玻璃体切割头进行前后囊膜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避免囊膜撕裂、虹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 23G玻璃体切割头 囊膜切除术
下载PDF
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陈玉泽 张鸿 《医师在线》 2024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使用23G、25G、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0例DR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实施27 G玻璃体切割术,B组实施25 G玻璃体切割术,C组实施23 G玻璃... 目的比较使用23G、25G、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0例DR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实施27 G玻璃体切割术,B组实施25 G玻璃体切割术,C组实施23 G玻璃体切割术,对三组眼压、视网膜厚度变化、临床活动度评分(CAS)及DR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眼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A组眼压与B、C组相比波动更小(P<0.05)。治疗前,三组的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A组的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B、C组(P<0.05)。治疗前,三组C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CAS评分显著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ETD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ETDRS评分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三组ETD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7G玻璃体切割术应用于DR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降低眼压波动,改善视力水平与眼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 25G 27G 玻璃体切割术 微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23 G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常家巍 高永峰 《实用防盲技术》 2020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23 G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8例PDR患者(88只眼),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4例(44只眼)。对照组给予2... 目的分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23 G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8例PDR患者(88只眼),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4例(44只眼)。对照组给予23 G玻璃体切除术,实验组给予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23 G玻璃体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电凝止血使用率,对比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实验组电凝止血使用频率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较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PDR患者采取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和23 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抗VEGF药物 23 G玻璃体切除术 雷珠单抗
下载PDF
23G微创和传统20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门愿如 吴红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116-117,共2页
目的对23 G微创与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行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比较两... 目的对23 G微创与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行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病变,术后局部瘢痕轻、眼部炎症反应轻、恢复快,疗效优于传统20 G玻璃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传统20 G玻璃体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朝晖 李筱荣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分析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同一医师行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患者,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除外。结果共有1 169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眼内炎2例,发生率为0.17%,发生时间为首... 目的分析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同一医师行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患者,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除外。结果共有1 169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眼内炎2例,发生率为0.17%,发生时间为首次手术后2~3 d。2例患者均再次行23 G急诊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术中抗生素灌注,手术后眼内炎得到控制,最终矫正视力分别为0.15和0.4。结论手术前后用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以及规范应用抗生素可能是预防微创玻璃体手术后眼内炎的重要方法,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应用抗生素可能使眼内炎患者获得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眼内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英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3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2015年1~12月41例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平安度过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2015年1~12月41例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平安度过围手术期,无出血、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重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医护之间密切配合,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G微创 璃体切割手术 视网膜脱离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下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安庭 葛正光 +1 位作者 金大龙 葛娴 《实用防盲技术》 2015年第1期9-12,15,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69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切除中...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69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切除中轴部玻璃体后注入TA染色玻璃体,高速玻切除残留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行眼内视网膜光凝,如伴有裂孔及视网膜脱离术中行C3F8或硅油填充。术后随访5-23个月平均16.2个月,观察记录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患者69只眼均顺利完成玻璃体手术,20只眼眼内填充硅油,30只眼填充C3F8,19眼平衡盐液填充。Ⅳ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93.7%(15/16),Ⅴ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73.3%(22/30),Ⅵ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47.8%(11/23)。三组术后视力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高眼压、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球萎缩。结论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下,进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恢复视功能,术中应用TA染色玻璃体联合高速玻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曲安奈德 染色玻璃体切除术 高速玻切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毅龙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53-455,471,共4页
目的:研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应用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23G微创玻切治疗,观察组应用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 目的:研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应用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23G微创玻切治疗,观察组应用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消失时间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黄斑厚度、最佳矫正视力水平。结果:观察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者黄斑厚度、最佳矫正视力水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黄斑厚度、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水肿消失,改善视力,降低黄斑厚度,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3G微创玻切 康柏西普 注射 眼内
下载PDF
血清PGs、G-17、IL-23检测与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在胃癌前状态评估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丹凤 袁奠波 张智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0期46-48,52,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PGs、G-17、IL-23检测与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在胃癌前状态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病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分为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萎缩性胃炎组、肠上... 目的探究血清PGs、G-17、IL-23检测与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在胃癌前状态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病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分为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萎缩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和上皮内瘤变组,每组30例。根据OLGA分级和OLGIM分级系统将患者划分为0~Ⅳ级组,其中OLGA分级0级45例,Ⅰ级35例,Ⅱ级31例,Ⅲ级24例,Ⅳ级15例,OLGIM分级0级54例,Ⅰ级36例,Ⅱ级25例,Ⅲ级21例,Ⅳ级14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和已确诊的胃癌患者为胃癌组,每组均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3、G-17、PGI和PGⅡ水平。结果血清PGI、PGⅡ、G-17和IL-23水平在对照组、胃癌组、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萎缩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和上皮内瘤变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GA分级0级患者的PGⅡ、G17和IL-23水平分别为0级为(8.64±1.25)μg/L、(16.73±1.81)pmol/L、(185.72±41.58)pg/mL,Ⅰ级为(9.32±1.76)ug/L、(15.75±2.24)pmol/L、(167.83±45.29)pg/mL,Ⅱ级为(10.32±1.47)μg/L、(12.37±1.88)pmol/L、(245.71±43.24)pg/mL,Ⅲ级为(13.56±2.63)μg/L、(9.73±1.39)pmol/L、(310.24±48.36)pg/mL,Ⅳ级为(17.82±3.37)μg/L、(8.45±1.83)pmol/L、(365.43±57.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9、2.911、2.497,P<0.05);不同OLGIM分级患者的PGⅡ、G-17和IL-23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Ⅱ、G17和IL-23水平与胃癌前OLGA/OLGIM分级相关,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Gs、G-17和IL-23可用于胃癌前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S G-17 IL-23 OLGA/OLGIM胃炎评价标准 胃癌前状态
下载PDF
品管圈在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改进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亿琴 刘霞 +2 位作者 杨玉 俞兰 李玉玲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20 G、23 G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20 G、23 G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改进主题,对器械清洗质量存在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 20 G、23 G眼科精密器械的清洗消毒...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20 G、23 G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20 G、23 G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改进主题,对器械清洗质量存在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 20 G、23 G眼科精密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均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20 G、23 G眼科精密器械清洗流程规范,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20 G 23 G眼科精密器械 清洗 质量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胆囊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声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26-927,共2页
关键词 胆囊肿瘤 K-RAS 基因 P21 p53 NM23 BCL-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