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儿童及青少年24小时血压监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颖 宋银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通过对肥胖儿童及青少年行 2 4h自动血压监测 (ABP) ,并与正常标准体重健康儿童和青少年ABP进行比较 ,并对两组 2 4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香港行政区威尔斯亲王医院门诊肥胖病人 33例 (体重超过香港儿童... 目的 通过对肥胖儿童及青少年行 2 4h自动血压监测 (ABP) ,并与正常标准体重健康儿童和青少年ABP进行比较 ,并对两组 2 4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香港行政区威尔斯亲王医院门诊肥胖病人 33例 (体重超过香港儿童和青少年标准第 97百分位 ) ,同时选择 30例正常标准体重儿童和青少年 (体重位于第 10~ 90百分位 )进行ABP监测。清醒状态下 (7Am~ 11Pm)每 30min及睡眠状态下 (11Pm~7Am)每 6 0min连续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肥胖组 (O组 )较正常组 (N组 ) 2 4h收缩压高 ,O组为 12 1.2 0± 5 .4mmHg ,N组为 10 8.0 1± 3.4 3mmHg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舒张压O组为 6 5 .90±3.5 8mmHg ,N组为 6 1.11± 3.6 2mmH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2 4h心率O组为 78.2 4±8.18次 /min ,N组为 74 .34± 16 .2 7次 /min ,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肥胖从儿童就应加以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24小时血压监测
下载PDF
天麻钩藤颗粒对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宝石 李晓宇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12期3743-3744,共2页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比较天麻钩藤颗粒和珍菊降压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并观察两药对24h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颗粒组(30例)和珍菊降压片组(30例),分别服用天麻钩...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比较天麻钩藤颗粒和珍菊降压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并观察两药对24h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颗粒组(30例)和珍菊降压片组(30例),分别服用天麻钩藤颗粒(10g/次,tid)和珍菊降压片(1片/次,tid),两组病人分别于安慰剂导入末(治疗前)和服药6w(治疗后)测量偶测血压(CBP)和24h动态血压,并记录心率。结果:两药降低CBP、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和夜间平均血压的幅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用两药后心率稍有增加,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药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压昼夜变化趋势图表明,两药在降压同时保持原有的昼夜节律,均能显著降低清晨高峰期血压,天麻钩藤颗粒治疗后获24h全程平稳降压,夜间降幅较白天略低,因而治疗后夜间的血压谷相对变浅。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对夜间血压降低较珍菊降压片小,血压波动幅度低,更适用于杓型或同时患冠心病的患者,可以避免因夜间过度降压而引起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颗粒 24小时血压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S患者的24小时血压变化
3
作者 夏书月 王实 +3 位作者 胡荣芳 王洪霞 王谦 吴艺红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9-70,75,共3页
目的 :了解鼻持续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的 2 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方法 :10 3例因打鼾就诊 ,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同时 ,随机进行 2 4h动态血压的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指数 (AHI) ,分单纯... 目的 :了解鼻持续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的 2 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方法 :10 3例因打鼾就诊 ,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同时 ,随机进行 2 4h动态血压的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指数 (AHI) ,分单纯打鼾组 (AHI≤ 2 0 ) 2 5例 ;OSAS组 (AHI >2 0 ) 78例。其中 78例OSAS组中 2 8例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6个月后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 1)OSAS组平均动脉血压明显高于单纯打鼾组 ,两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 ( 12 1.1± 15 .7mmHg ,90 .2± 10 .3mmHg ,P<0 .0 1)。( 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OSAS患者的血压变化与AHI有明显的正相关 (r =0 .5 2 ,P<0 .0 1) ,与年龄、吸烟、体重指数无关。 ( 3 ) 78例OSAS组中2 8例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6个月后 ,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下降 (从 13 5 .6± 12 .3mmHg降到 10 0 .2± 10 .1mmHg ,P <0 .0 5 )。白天平均心率、2 4h脉压恢复正常。结论 :CPAP治疗OSAS是使血压降低最有效的方法 ,但并不是全部OSA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都有效。在CPAP治疗过程中 ,如出现心率和脉压的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治疗 OSAS 24小时血压变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压 动脉压
下载PDF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24小时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林金秀 吴可贵 +1 位作者 蔡洪斌 曾开淇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 2 4小时血压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 0例Ⅰ Ⅱ级高血压病人 ,入院后停药 2周 ,服氯沙坦5 0mg ,qd ,疗程 12周 ,1个月后血压若未降至 140 / 90mmHg以下 ,可加大剂量到 10 0mg ,qd ,治疗前后复查...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 2 4小时血压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 0例Ⅰ Ⅱ级高血压病人 ,入院后停药 2周 ,服氯沙坦5 0mg ,qd ,疗程 12周 ,1个月后血压若未降至 140 / 90mmHg以下 ,可加大剂量到 10 0mg ,qd ,治疗前后复查 2 4小时动态血压。以二次给药间距终末时血压下降数除以给药间距中最大血压下降数值作为药物降压的谷 /峰比 (T∶P) ,以夜间血压均值与白昼血压均值比较时下降 10 %或大于 10mmHg者为夜间血压下降或”杓型者” ,反之为夜间血压不下降者或”非杓型者”。结果 发现 (1)氯沙坦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的 2 4小时平均血压 (mmHg) (SBP :134± 14比 113± 8,DBP :89± 12比 71±5 ,P <0 0 1) ;有效率为 85 .0 % .(2 )氯沙坦降压的SBP和DBPT :P比率分别为 78.6 % (4 8%~ 93 .9% )和 76 .2 % (4 6 .4%~ 89.6 % ) .SBP ,DBP和MBP的平滑曲线指数分别是 1.2 3± 0 32 ,1.36± 0 41和 1.32± 0 38.(3)对夜间血压高于正常值 (12 0 / 80mmHg)的高血压患者 ,氯沙坦明显降低夜间血压(mmHg) (SBP :142 .6± 8.8降至 116 .3± 11.4,DBP :89.2±9.6降至 74.3± 6 .8,P <0 0 1) ,对夜间血压已属正常者 ,氯沙坦无进一步降压作用 (SBP :12 0 3± 3 .7比 116 .3± 6 .8;DBP :78.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24小时动态血压 谷峰比率 血压
下载PDF
正常成年人24小时血压变化规律的探讨
5
作者 鱼运寿 刘亚姑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2期131-132,共2页
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以来,对习惯静息随测血压方法,已满足不了临床需要。为此探讨正常成年人24小时血压波动规律及有关因素。
关键词 正常成年人 24小时血压 变化规律 舒张压 ABPM 高收缩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波动规律 血压波动 有关因素
全文增补中
为什么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6
作者 王玉民 李盼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6期80-81,共2页
在门诊中,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患者:自己在家测量血压都是正常的,但一到医院量血压就高了。患者疑惑:我的血压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呢?这时候,我都会建议他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那么,为什么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 在门诊中,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患者:自己在家测量血压都是正常的,但一到医院量血压就高了。患者疑惑:我的血压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呢?这时候,我都会建议他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那么,为什么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测量血压 门诊
下载PDF
24小时血压参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流芝 何宇 +7 位作者 鲜依鲆 范罕英 陈呜 杨蓉 杨洋 姚曼 荆琳 樊敏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79-85,共7页
目的:研究24 h血压参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神经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POAG患者作为POAG组,55 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2 组均进行24 h眼压和... 目的:研究24 h血压参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神经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POAG患者作为POAG组,55 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2 组均进行24 h眼压和血压的同步监测,比较2 组受检者24 h血压参数、眼灌注压及眼压的差异,并分析POAG组患者24 h血压参数、眼灌注压及眼压与相关视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POAG组的24 h平均眼压、眼压差、眼灌注压差及脉压差显著高于对照组,2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22、6.57、2.29、2.39,P <0.05)。②POAG组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t =3.02,P =0.003),其收缩压最高值、收缩压波动值、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最高收缩压及其波动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4.38、5.27、4.13、4.13、4.14,P <0.001)。③POAG组24 h平均舒张压、舒张压最高值、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最高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 =2.22、2.50、2.29、2.10,P <0.05)。④POAG组患者的24 h血压相关参数与视神经损害相关性:平均眼压是POAG视野的平均缺损值(MD)的影响因素,二者呈负相关(b =-0.44,P =0.004);盘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平均眼压(b =-0.956,P =0.001)、眼压差(b =-1.125,P =0.003)呈负相关;夜间平均舒张压(b =0.395,P <0.001)和夜间平均动脉压(b =0.046,P =0.001)分别与AP100和AP50值呈正相关。结论:①24 h血压相关参数与POAG的视神经损害之间存在相关性;②夜间眼灌注压、夜间舒张压和夜间动脉压可能是POAG视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③在POAG的治疗中,稳定的血压和靶眼压有利于保持有效的稳定的眼灌注压,提示在关注降眼压治疗POAG的同时应该关注血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血压 血压参数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神经损害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8
作者 张丽萍 方玉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69-0072,共4页
分析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24h ABPM)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内收治的132例HTN患者的病史资料,所有患者以血... 分析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24h ABPM)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内收治的132例HTN患者的病史资料,所有患者以血压监测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51例,常规血压监测)和24h组(81例,24h ABPM),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参数。结果 (1)24h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前血压指标无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24h组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3)对照组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血压指标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P<0.05);(4)24h组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血压指标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P<0.05)。结论 对HTN患者进行24h ABPM,能为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做到预警作用,以早期的干预措施,控制病情,保障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24小时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罗雪琚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05-407,共3页
关键词 24小时血压控制 血压 降压药 血压测量
下载PDF
21例高血压病24小时静态血压心率监测分析
10
作者 段温泉 赵玉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1期18-20,共3页
21例未治高血压病用自动袖带血压和心率监测系统监测24小时静态血压、心率结果示:夜间(20:00~5:00)血压自23:00开始缓慢下降,1:30至2:30最低;3:00开始骤然升高至接近昼间水平。心率随血压稍有起伏... 21例未治高血压病用自动袖带血压和心率监测系统监测24小时静态血压、心率结果示:夜间(20:00~5:00)血压自23:00开始缓慢下降,1:30至2:30最低;3:00开始骤然升高至接近昼间水平。心率随血压稍有起伏。昼间(6:00~21:00)血压表现为午前(6:00~11:00)、午后(12:00~21:00)几乎相等的均衡型,占47.6%;午前血压显著高于午后血压(>1.3kpa)的午前型,占38.1%及与比相反的午后型,占14.3%。心率变化较大,与血压变化不全平行。昼间血压显著高于夜间血压,分别为21.6l13.3±1.8/1.5kpa和20.1/12.5±0.5/0.4kPa(P<0.01),心率亦然,分别为74±9次/min和66±2次/min(P<0.01)。昼夜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率分别为7.5%、6.4%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血压 监测 24小时血压 心率
下载PDF
高血压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高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下尿路症状相关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钰 李建中 +2 位作者 浦剑虹 刘海燕 陆金花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1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高血压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方法79例高龄高血压伴BPH患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仪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前列腺B超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并评估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进一... 目的分析高龄高血压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方法79例高龄高血压伴BPH患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仪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前列腺B超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并评估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进一步细分为储尿期症状评分和排尿期症状评分)。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4小时动态血压与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79例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h-s 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 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 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 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 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 BP)分别为(134.6±13.4)、(71.7±6.8)、(135.0±13.9)、(72.4±8.0)、(131.8±15.3)、(68.3±8.7)mm Hg,79例患者IPSS评分为(15.9±8.9)分,其中储尿期症状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分别为(11.3±7.7)、(7.6±5.8)分。老年高血压合并BPH患者储尿期症状评分与24 h-s BP、n-s BP呈正相关(r=0.352,0.396;P均<0.05),前列腺体积与n-s BP呈正相关(r=0.276,P<0.05)。血压控制不佳者(24 hs BP≥130 mm Hg)储尿期症状评分、夜尿次数均大于血压控制良好者(24 h-s BP<130 mm Hg)(P均<0.05)。结论高龄高血压伴BPH患者24h-s BP、n-s BP与储尿期症状有关。控制血压可改善高龄高血压伴BPH患者的储尿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良性前列腺增生 24小时动态血压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下载PDF
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三)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邢绣荣 华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45-247,共3页
关键词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患者 临床应用 防治指南 修订版 中国 解读 昼夜变化规律 白大衣高血压 BLOOD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琳 高方 薛耀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3027-3028,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40例老年T2DM合并EH患者(A组)和38例老年单纯EH患者(B组)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其血压昼夜差值...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40例老年T2DM合并EH患者(A组)和38例老年单纯EH患者(B组)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以及夜间心率变化与B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EH患者血压总体水平偏高,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压 昼夜节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春红 王秀艳 +2 位作者 赵惠荣 刘晖 郭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2期2459-2462,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开滦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97例高龄H型高血压或(和)伴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伴或伴CAS差异分成单纯的A组99...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在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开滦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97例高龄H型高血压或(和)伴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伴或伴CAS差异分成单纯的A组99例(高龄H型高血压)和B组98例(H型高血压合并CAS)。受试者均于分组前予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检测,比较2组患者24 h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24 hDBP)、24 h平均脉压(24 hP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白昼脉压(dP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夜间脉压(nPP)水平,同时统计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成分、钙化斑块等指标。结果①B组患者的24 hSBP、24 hPP、dSBP、dDBP、dPP、nPP水平为(133.45±14.59)、(55.07±12.06)、(135.97±15.65)、(80.16±10.09)、(56.33±13.35)、(54.09±12.98)mmHg,显著高于A组[(127.39±12.48)、(47.99±8.87)、(130.64±13.55)、(76.89±10.78)、(48.68±8.59)、(46.77±8.9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4 hDBP、nSBP、nDBP水平相比[(76.28±10.37)mmHg vs.(79.15±10.06)mmHg、(126.11±17.07)mmHg vs.(121.57±15.84)mmHg、(71.35±11.24)mmHg vs.(73.69±10.9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的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成分、钙化斑块等指标为(52.31±3.13)%、(15.34±3.01)%、(23.47±5.67)%、(17.64±3.35)%,均显著高于A组[(41.20±2.65)%、(12.34±2.58)%、(15.34±2.31)%、(9.1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斑块体积相比[(161.54±53.48)mm 3 vs.(160.23±57.62)mm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管超声准确率97.96%、特异性90.86%稍高于24 h动态血压(87.39%、7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式敏感性比较(96.42%vs.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管超声均可为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管超声
下载PDF
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三)(续)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邢绣荣 华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321-32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应用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心脑血管并发症 修订版 血压病患者 解读 夜间血压 血压水平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联合降压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章若涵 马小峰 周翠林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3506-3509,共4页
目的:运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Blood Pressure,ABPM)评估两种联合降压方案:贝那普利加氨氯地平(以下称A+C组),贝那普利加氢氯噻嗪(以下称A+D组)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共80人,随机分入... 目的:运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Blood Pressure,ABPM)评估两种联合降压方案:贝那普利加氨氯地平(以下称A+C组),贝那普利加氢氯噻嗪(以下称A+D组)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共80人,随机分入A+C组和A+D组,服药8周后,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降压效果;结果:两种联合方案不但能明显降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还能降低高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和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同时帮助恢复正常的"杓型曲线"。两组相比,A+C组在降低MBPS上具显著优势,在降压有效率及恢复正常的"杓型曲线"方面稍有优势,但不显著。结论:A+C和A+D联合降压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收缩压、舒张压、晨峰血压及BPV,帮助恢复正常的血压变化曲线,A+C组合可能在降压治疗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24小时动态血压特点 被引量:11
17
作者 廖美艳 黄伟 蒙应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6期2434-2435,共2页
目的:研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105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72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单纯高血压病组75%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高血压伴冠心病组86%昼夜节律消失(P&l... 目的:研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105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72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单纯高血压病组75%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高血压伴冠心病组86%昼夜节律消失(P<0.05),高血压伴冠心病组88%出现晨峰,而单纯高血压病组70%出现晨峰(P<0.05)。结论:动态血压的变异性与高血压病伴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伴冠心病患者血压晨峰明显增加,昼夜节律消失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冠心病 24小时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廖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偶测血压监测,观察组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偶测血压监测,观察组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偶测血压监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动态血压节律都显示出白天高晚上低以及两峰一谷的规律。观察组患者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白天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相对于偶测血压监测更加准确的进行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具有临床价值,可以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肾功能衰竭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及意义
19
作者 宋亚香 李新华 +1 位作者 巴建明 朱开元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51-852,共2页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24小时动态血压 血压 尿毒症期 氮质血症期
下载PDF
不同时间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荆珊 王鸿懿 +1 位作者 孙宁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48期25-26,共2页
资料与方法 病例入选标准①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②年龄30~80岁;③动态血压监测平均血压〉120/75mmHg,且血压曲线为非杓型;④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24小时动态血压 非杓型 血压节律 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服用 标准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