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h尿蛋白及UA、Cr水平测定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价值及肾损害的评估 被引量:19
1
作者 薛峰 罗红权 叶成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55-856,858,共3页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肾损害的评估指标.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0例健康孕妇和3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在孕早期(11-12周),孕中期(18-20周)及孕晚期(36-38周)的24 h尿蛋白及血尿酸(UA)、肌酐(Cr)...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肾损害的评估指标.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0例健康孕妇和3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在孕早期(11-12周),孕中期(18-20周)及孕晚期(36-38周)的24 h尿蛋白及血尿酸(UA)、肌酐(Cr)水平.结果 从孕中期开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健康孕妇组的24 h 蛋白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的阳性率为91.7%;UA水平健康孕妇组与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逐渐升高.结论 24 h 蛋白尿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患病风险提示有一定临床意义,可将它作为妊娠妇女在孕中期的常规检验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UA可作为判断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尿酸 肌酸酐 24h尿蛋白
下载PDF
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对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9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酸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以氯沙坦治疗,研究组行以氯沙坦联合骨...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酸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以氯沙坦治疗,研究组行以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这3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氯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以及尿酸水平,降低血压,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骨化三醇 糖尿病肾病 24h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尿酸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变化及与年龄、病程、尿酸和24 h尿铜的相关性
3
作者 夏昆 韩永升 +7 位作者 艾文龙 王玉 朱玉龙 孙丹丹 付晓明 叶群荣 李凯 杨任民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2928-2933,共6页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血清SOD活性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尿酸和24 h尿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HLD住院患者,参照2015年杨任民等制定的HLD分型标准,对入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血清SOD活性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尿酸和24 h尿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HLD住院患者,参照2015年杨任民等制定的HLD分型标准,对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肝脏分型和临床分级进行分类与统计,并统计患者驱铜治疗前血清SOD活性水平、尿酸(UA)水平、驱铜治疗前24 h尿铜(疗前24 h尿铜)和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第1个疗程第2天的24 h尿铜(疗后24 h尿铜),分析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肝脏分型和临床分级的HLD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差异,同时分析血清SOD活性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UA、疗前24 h尿铜和疗后24 h尿铜的相关性。结果:500例HLD患者中,25例血清SOD活性降低,136例血清SOD活性升高,总异常率为32.2%。男、女性别间的血清SOD活性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分组、病程分组、临床分型、肝脏分型、临床分级的HLD患者的血清SOD活性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分组1~10岁组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最高,51~60岁组患者最低;病程分组6~10年组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最高,21~30年组患者最低;临床分型症状前期型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最高,脑-内脏型患者最低;肝脏分型轻微病变型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最高,结节型患者最低,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随着肝脏损伤程度的加重,呈逐渐下降趋势;临床分级0级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最高,Ⅳ级患者最低,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随着临床分级等级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HLD患者血清SOD活性水平与年龄、病程及24 h尿铜之间成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A之间成正向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D患者存在血清SOD活性水平的异常变化,血清SOD活性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24 h尿铜成负相关性,与UA成正相关性。此外,血清SOD活性水平受到HLD患者疾病损害程度的影响,随着HLD患者疾病损害程度的加重,其血清SOD活性水平逐渐下降,通过观察HLD患者的血清SOD活性水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初步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尿酸 24 h尿铜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尿酸排泄能力检测方法
4
作者 刘悦 王悦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5期381-383,共3页
高尿酸血症患者约90%存在肾脏尿酸排泄能力降低,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推荐或建议用24小时尿酸排泄分数和/或24小时尿酸排泄量评估肾脏尿酸排泄水平、指导临床分型及用药选择。24小时尿液收集耗时较长,存储和保管条件不一,容易污染和遗漏,影... 高尿酸血症患者约90%存在肾脏尿酸排泄能力降低,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推荐或建议用24小时尿酸排泄分数和/或24小时尿酸排泄量评估肾脏尿酸排泄水平、指导临床分型及用药选择。24小时尿液收集耗时较长,存储和保管条件不一,容易污染和遗漏,影响结果及时性和准确性。研究发现晨尿尿酸排泄分数可以简便、高效以及较好地代替24小时尿尿酸排泄分数评估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尿酸排泄能力,及时指导临床分型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肾脏尿酸排泄不良 尿酸排泄分数 24小时尿 晨尿
下载PDF
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中不同原因高尿酸血症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朱丹 青玉凤 +6 位作者 李青 易婷 王霞 彭春梅 何泳龙 张全波 周京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4h尿尿酸≤3.57mmol定义为血尿酸排泄障碍,>3.57mmol定义为尿酸生成增... 目的探讨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4h尿尿酸≤3.57mmol定义为血尿酸排泄障碍,>3.57mmol定义为尿酸生成增多。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原因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404例患者为尿酸排泄障碍型(排泄障碍组),176例患者为尿酸生成增多型(生成增多组)。排泄障碍组患者较生成增多组患者病程长、年龄大;排泄障碍组BMI指数、血浆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红蛋白(HGB)指标明显低于生成增多组;排泄障碍组血肌酐(Crea)、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球蛋白(GLOB)指标明显高于生成增多组。24h尿尿酸与ALT、ALB呈正相关,与GLOB、尿素氮(Urea)、Crea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指数均与尿酸排泄障碍及生成增多相关。结论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血尿酸增高的原因以排泄障碍为主,年轻患者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为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排泄障碍患者病程长、肾功能易受损。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年龄、BMI指数、病程、痛风石形成、高血压可能是尿酸排泄障碍及尿酸生成增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 24小时尿尿酸 血尿酸 生成增多型 排泄障碍型
下载PDF
氯沙坦钾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雪 张蓓茹 +1 位作者 杨旭 李德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669-672,共4页
目的评价氯沙坦钾、缬沙坦、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148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氯沙坦钾组(54例)、缬沙坦组(48例)、替米沙坦组(46例)... 目的评价氯沙坦钾、缬沙坦、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148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氯沙坦钾组(54例)、缬沙坦组(48例)、替米沙坦组(46例)。观察对比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尿酸、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氯沙坦钾组患者血清尿酸由(378.18±108.58)降至(325.91±99.0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缬沙坦组、替米沙坦组的血清尿酸分别为(370.75±72.70)、(356.59±91.21),治疗后为(379.08±82.128)、(354.85±59.1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钾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清白蛋白及肾功能和缬沙坦组及替米沙坦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亚除具有降低尿蛋白及降压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钾 慢性肾小球肾炎 尿酸 24h尿蛋白 血压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电解质及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姜群群 钱卫斌 +1 位作者 蔡欣蕊 王思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9-51,141,共4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电解质及尿酸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2周、24...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电解质及尿酸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2周、24周的情况,检测血清电解质、糖化血红蛋白及尿酸;检测尿电解质、尿微量蛋白、24 h尿尿酸。结果经过24周治疗,试验期间两组血电解质(血钠、血钾、血钙)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电解质(尿钠、尿钾、尿钙)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周时观察组患者血尿酸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观察组24 h尿尿酸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尿酸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尿酸,升高24 h尿尿酸,无明显增加尿量,虽然能增加24 h尿电解质,但并不影响血电解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血尿电解质 24 h尿尿酸
下载PDF
血尿酸与动态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建新 王宝芝 +1 位作者 钟文 鲁跃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7期773-775,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动态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15例入选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超声及血尿酸检测。结果高血尿酸24hSBP、dSBP、nSBP、24hPP、dPP、nPP水平、非杓型血压检出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比率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动态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15例入选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超声及血尿酸检测。结果高血尿酸24hSBP、dSBP、nSBP、24hPP、dPP、nPP水平、非杓型血压检出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尿酸对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及CAS病变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尿酸
下载PDF
温补脾肾方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尿酸及尿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蔡琴 殷立平 李立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3期143-145,148,共4页
目的对单纯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和中西医同时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疗效观察及研究。方法 2017年1—8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方便选取52例高尿酸血症肾脏病患者,并将52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中西医药物... 目的对单纯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和中西医同时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疗效观察及研究。方法 2017年1—8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方便选取52例高尿酸血症肾脏病患者,并将52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即单纯西医治疗组,两组均予以相同的饮食及护理,共观察15d结束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4%的总有效率(Z=-0.216,P<0.05);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减少痛风复发率为31.5%,明显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68.7%(Z=-0.298,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pro、血尿酸、血肌酐及尿素氮治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在降尿酸方面优势不明显,但是可以通过温补脾肾改善肾功能及降低24 h蛋白尿、减少痛风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补脾肾方 高尿酸血症肾病 血尿酸 24 h尿蛋白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双慧 金秀平 樊雅晴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6期431-435,共5页
(1)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尿酸(SUA)及24小时尿尿酸(UA)水平的影响。(2)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将9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40例与对照组(单纯给予胰岛素治疗)5... (1)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尿酸(SUA)及24小时尿尿酸(UA)水平的影响。(2)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将9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40例与对照组(单纯给予胰岛素治疗)50例,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SUA、24小时尿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3)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UA、F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24小时尿UA排泄较治疗前增加,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P<0.05);治疗后对照组SUA、F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24小时UA排泄较前减少,胰岛素用量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24小时尿UA、HbA1c水平及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血糖、血尿酸水平,增加肾脏尿酸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达格列净 血尿酸 24小时尿尿酸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尿酸水平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琼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内血尿酸水平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并采血检测血尿酸水平,根据血尿酸水平中位数将病人分为尿酸正常组(NUA组)和尿酸偏高组(HUA组),比较2组24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内血尿酸水平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并采血检测血尿酸水平,根据血尿酸水平中位数将病人分为尿酸正常组(NUA组)和尿酸偏高组(HUA组),比较2组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24hSBP和24hDBP)、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dSBP和dDBP)、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nSBP和nDBP),及血压变异性(BPV)参数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并行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各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按24hSBP再将病人分为血压控制良好组和血压控制不良组,比较2组血尿酸水平和动态血压各参数的区别。结果:HUA组24hSBP、dSBP和24hSBPSD均较NUA组增高(P<0.05),并与血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血压控制良好组血尿酸水平低于血压控制不良组(P<0.01);血压控制良好组24hSBP、dSBP和nSBP水平均低于血压控制不良组(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尿酸水平越高,收缩压也随之增高,收缩压BPV也越大,监测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尿酸 血压变异 24 h动态血压检查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尿酸表达水平分析
12
作者 杨继周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尿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收治的438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60例无糖代谢紊乱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和比较其HbA1c,UA...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尿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收治的438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60例无糖代谢紊乱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和比较其HbA1c,UA浓度及24小时尿蛋白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值为(9.82±1.21)%,SUA表达水平为(408.35±98.54)mmol/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4.60±0.22)%,(120.45±30.18)mmol/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HbA1c、SUA、24 h尿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24 h尿蛋白排放与HbA1c(r=0.46,P<0.05)、UA表达水呈现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b Alc、UA表达均呈现异常,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需要及时监测,有效控制避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尿酸 24 h尿蛋白
下载PDF
复发性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分析及患者尿枸橼酸盐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冉茂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8期98-99,共2页
目的测定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24h尿枸橼酸盐水平,并分析复发性泌尿系结石的具体成分,为临床预防泌尿系结石形成及复发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50例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观察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 目的测定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24h尿枸橼酸盐水平,并分析复发性泌尿系结石的具体成分,为临床预防泌尿系结石形成及复发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50例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观察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尿液检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另外对观察组患者复发性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观察组24h尿枸橼酸盐水平、尿肌酐标化浓度、每日尿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24h尿量、尿比重、尿肌酐水平、尿液pH、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0例患者中,31例为混合成分结石,其中10例含尿酸,29例含草酸钙,3例含磷酸铵镁,9例含磷酸钙;另外19例为单一成分结石,其中10例为草酸钙,4例为磷酸钙,5例为尿酸。结论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24h尿枸橼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分析结石成分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处理方案,保证更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泌尿系结石 24h尿枸橼酸盐 尿肌酐 尿酸
下载PDF
24h尿液代谢联合肾功能检测在上尿路尿酸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14
作者 沈新宇 黄玉华 +5 位作者 尤佳楠 苏赛 袁和兴 陈长 陈创 丁翔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讨24 h尿液代谢评估联合肾功能指标在上尿路尿酸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月我院49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分为尿酸结石组(43例)与非尿酸结石组(452例),比较两组间的... 目的:探讨24 h尿液代谢评估联合肾功能指标在上尿路尿酸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月我院49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分为尿酸结石组(43例)与非尿酸结石组(452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差异。应用ROC曲线确定不同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尿路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尿酸结石组与非尿酸结石组年龄、血尿素、肌酐、尿酸、尿pH、24 h尿枸橼酸、24 h尿钙以及BMI≥25 kg/m^(2)、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比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9.5岁(OR=2.767,95%CI:1.026~7.463)、高血糖(OR=3.362,95%CI:1.216~8.750)、血肌酐≥92.4μmol/L(OR=3.462,95%CI:1.366~8.776)、血尿酸≥443.6μmol/L(OR=2.564,95%CI:1.093~6.018)、尿pH≤5.7(OR=7.586,95%CI:3.158~18.226)、尿钙≤3.15 mmol/24 h(OR=3.753,95%CI:1.439~9.787)是上尿路尿酸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糖、血肌酐、血尿酸、尿pH及24 h尿钙是上尿路尿酸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可作为上尿路尿酸结石诊疗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结石 上尿路结石 肾功能 24 h尿液代谢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怡 李映桃 陈娟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病情不同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的165例孕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初次诊断孕周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孕妇24 h动态血压、...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病情不同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的165例孕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初次诊断孕周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孕妇24 h动态血压、血常规、24 h尿蛋白、凝血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谷丙转氨酶、血脂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在不同转归孕妇中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和B组转归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60.6%(40/66)和18.2%(1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孕妇的血白细胞、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谷丙转氨酶的均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峰值收缩压、峰值舒张压、峰值平均动脉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平均动脉压均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钙的均值则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转归不良孕妇的IgA、尿素氮、血尿酸、转氨酶高于转归良好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起病时间越早,转归不良可能性越大;血清IgA、尿素氮、血尿酸、转氨酶、24 h蛋白尿和24 h动态血压等临床指标的升高可提示预后不良,应密切监测上述指标,适时进行干预,避免母胎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轻度子痫前期 24H动态血压 24h蛋白尿 IGA 血尿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